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熊梅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6,(1):28-31
在我国地名称谓史上,曾有7个地区被称为"天府":关中地区、燕冀平原、巴蜀地区、江淮以南、太原附近、闽中和盛京.关中平原以其地形险要、地势平坦、土地肥美、物产丰富、水运快捷及其便利的灌溉、繁荣的经济首称"天府之国".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改变,五代以后,关中平原的政治、经济中心地位不保,"天府之国"的雅称被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褫夺.由于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上多次有效的开发,四川盆地(成都平原)终于在唐末之后发展为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当前,严峻的自然生态环境已敲响了警钟,四川(成都地区)应更多地吸取关中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2.
王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9):142-144
对项目生命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深度挖掘东方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相结合的现实意义,做利济天下的项目、做千秋万代的项目、做人与自然和谐永存的项目,是我们今后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系统地分析都江堰水利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经验和实践成果,揭示了当前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所面临的问题,同时阐述了对工程项目新的生命周期理念的认识,并对可持续发展观进行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吕慧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1)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这一理论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仅劳动产品发生了异化,就连劳动本身和劳动的人也发生了异化,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它对人性的摧残和泯灭这一事实。同时,马克思还从人的需要入手,将批判的视角历史地、逻辑地延伸到了人的休闲生活领域,并对与之对应的异化休闲进行了批判,使得异化休闲具有了深刻的实践活动根源。异化休闲标志着人彻底异化的完成。 相似文献
4.
"都江堰三角法则"体系以破解企业困境为背景,在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的框架下,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为主体,分析了企业战略、组织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中建五局人力资源变革为分析案例,从都江堰三角法则的构建过程、内涵、企业实践及成效等四个方面,阐述都江堰三角法则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贾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4,14(5)
受华夷观影响,朝鲜对满清始终十分歧视,在双方确立宗藩关系后,朝鲜仁祖国王依然坚持反清政策,在双方事务中表面配合、暗中抵制.满清入关后,其对清廷的看法并未改变,对其政令继续拖延推诿,并将该政策延续至孝宗,“调粮令”事件与“世子猝死”事件即是明证. 相似文献
7.
李映发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3-17,65
岷江是成都平原的母亲河。当都江堰的调控力与岷江水势相平衡时,是兴利的最佳时刻;当岷江自然伟力超过都江堰的调控力时,岷江洪水就会给成都平原带来洪涝灾害,并损毁都江堰水利工程设施,有的洪灾甚至又进一步引起成都平原的旱灾。二千余年来,这类灾害常有发生,并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本文试对成都平原上的旱涝灾害作一历史考察,以资当今对这一问题作正确的环保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改善成都平原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8.
秦文献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6):130-13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关于"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规定不但与《民法通则》诉讼时效的规定相矛盾,而且还采用法律推定,排斥事实推定,违背证据法则,同时,也没有区分劳动关系解除的具体情况,应将"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改为"因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将"不能证明收到"改为"不能证明知道",同时,为"权利被侵害之日"设定一个除斥期间的年限。 相似文献
9.
遵从西方传统休闲哲学的劳动-休闲二分模式,鲍德里亚将休闲界定为劳动以外的自由时间.在此基础上,他从消费社会的时间稀缺性出发,澄清了商品逻辑对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的同等支配,从而得出了休闲时间在事实上并不自由的结论,并由此陷入了对现代休闲的绝望之中.隐藏在这种悲观态度背后的是鲍德里亚对休闲和与之相对的劳动概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曲解.若要避免鲍德里亚式的休闲悲剧,则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正确认识劳动、休闲及其统一关系,更需要在实践中促成劳动与休闲的相互作用,实现二者的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书写劳动和劳动者已成为当今作家无法绕开的话题和必须直面的现实。在李佩甫的乡土小说中,劳动一直占据重要的叙事场域,成为作家想象和书写中原大地变迁和发展的介入方式与创作逻辑。李佩甫用一部部厚重的乡土小说绘就出平原乡村的劳动全景图与劳动者画像集,显露出一种弥合劳动裂痕与重塑劳动精神的叙事心态与审美偏好,并在悄无声息中讲述劳动复魅的场景与故事,也在不知不觉中承继劳动光荣的初心与使命。 相似文献
11.
结合马克思理论中有关自由时间与休闲的论述,从新的维度对劳动理论作了探讨。认为作为马克思劳动理论创新点之一的自由时间,为休闲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休闲是个体性与社会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自由时间异化、劳动异化和休闲异化具有历史同一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休闲理论的价值取向,因此,合理利用自由时间,是马克思休闲理论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和“礼制”——从休闲视阈看“礼与休闲”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惠娣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休闲是人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良好的休闲状态需要良好的“礼仪”、“礼节”、“礼教”、“礼法”的滋养与孕育;良好的“礼”需要休闲生活的培养。缺少“礼”的人在行为中会失态、失礼、失风度、失气节;而缺少“礼”的社会,则很难有秩序、有效率,人际关系也很难和谐。 相似文献
13.
黄玉顺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6(2):1-8
就其问题意识即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切而论,生活儒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形下哲学”的建构,重点是作为基础伦理学的“中国正义论”及其所奠基的“国民政治儒学”。这种“哲学”通常是指某个学科领域的原理部分,如“政治哲学”“道德哲学”等,甚至包括作为分析哲学的所谓“语言哲学”,其所思考的乃是形而下的某个存在者领域。但更严格的“哲学”概念,按照海德格尔的界定,乃是形而上学,主要是传统的本体论,其所思考的是存在者整体,最典型的是黑格尔式的以“反思”为特征的哲学。在生活儒学,这就是普遍性的“变易本体论”以及针对现代性的“超越本体论”的建构。这种“形上哲学”与上述“形下哲学”的关系,即“形上→形下”的奠基关系。然而按照海德格尔的“双重奠基”思想,形上哲学与形下哲学都是存在者化的思考,即都面对“存在者何以可能”的追问;再按照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区分”思想,上述关于“存在者”的哲学都需要关于“存在”的思想来为之奠基。这种存在之思不是哲学,而是海德格尔所称“哲学终结”之后的“思的任务”。在生活儒学,这就是关于“前存在者”的“生活存在论”或“生活论”。因此,生活儒学不是哲学,或者说远不止是哲学。然而正如海德格尔之“思”也被称为“海德格尔哲学”,这种最宽泛的“哲学”概念所包含的存在之思亦可称为“存在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生活儒学亦可称为“生活哲学”。 相似文献
14.
王会丽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4)
社会是人的社会,探究人所组成的社会的发展问题必须以人为起点。正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各种各样的复杂的需要以及满足这些需要的各种各样的生产实践活动及其活动方式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是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的内在动机,没有需要,人们也就不可能去从事实践活动。离开对人的需要的考察,人的一切行为都会使我们感到神秘莫测,因而也就不能正确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从内含着人的需要的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马尔库塞看来,劳动存在着"必然劳动"和"自由劳动"两种形态.只有实现了自由劳动,真正人的历史才开始,人类普遍面临的任务是通过斗争而实现自由劳动. 相似文献
16.
张喜臻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
本文认为:庙会、浪山会、花儿会是花儿演唱这一民俗事象生成演变的三个阶段。虽然花儿会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但不能说起源于宗教巫术礼仪,而是花儿会和宗教巫术共同产生于同一原因和同一活动,它们的原动力的最初契机则是劳动。 相似文献
17.
18.
柯倩婷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23(3):48-52
文章就中国职业女性休闲的限制因素、休闲活动本身存在的制约、如何发展有意义的休闲等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借用苏珊.萧提出的分析框架,结合心理学的"阻"与"畅"的概念,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性别体验的复杂性,以展示中国职业女性参与休闲活动的障碍与机会。 相似文献
19.
王健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18-22
共产主义社会并非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简单过渡,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作为物质生产领域的"必然王国"依然存在,它与"自由王国"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一种共存关系。随着物质生产力的提高,分工和私有制的消灭,人们能够用来从事科学、艺术等活动的自由时间会不断增加,人类能力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会逐步成为现实,"自由王国"是可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关于劳动关系的立法逐步颁布和完善,与此同时,各种劳资争议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史尚宽先生《劳动法原论》一书的分析,探讨劳动关系的特质,并对我国的劳动立法进行考察和反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