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令词是吴文英词中与长调词格迥异的另类,有着对现实的隐忧情绪的透露,饱含着对情爱的深厚与执著.其中有一些"很清蔚的小词",有些在清疏中带有一点瘦硬之风,有些颇有韵致.小令词充分体现出词人善于炼字、炼意,善于观察,体物极细,超神入妙.  相似文献   

2.
"台阁"一词,在史籍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关于"台阁"之涵义,以往学者之解释尚有未尽处.本文从解读现存涉及"台阁"一词的文献材料入手,证明"台阁"在北宋时可视为御史台和馆阁的一种合称或别称,南宋时则又包含龙图、显谟等诸阁.宋人在使用该语时,往往因为场合的不同和表达的需要而侧重于某一方面,但有时亦可并举."台阁"涵义之演变,与唐宋以来职官制度之变化及御史台、馆阁等官地位之荣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汉语文化语境中,"奢侈"是一个感情色彩鲜明的贬义词.但近年来,"奢侈"一词在交际或传播场合出现了一些褒义用法,其"变性"是自身词义扩展的结果.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消费心理作用下,"奢侈"的贬义色彩不会消失,而是会成为一个集褒贬两种感情色彩于一身的"两性词".  相似文献   

4.
张宏生 《社会科学》2012,(2):168-178
王次回在明清之际受到较大的关注,他的诗对纳兰性德很有影响,纳兰的不少词都是借鉴王氏的作品而写出来的。纳兰对王次回的学习,有时是直接的引用,有时则是经过精心的安排,有所转化,无论是字面还是命意,往往都有自己的追求。纳兰之所以如此明确地向王次回学习,原因之一是因为他的词和王次回的诗一样,都属于艳诗的传统,有着相似的情感指向,但纳兰用词体来写,仍然有着特定的文体特点。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了他对这位前辈的敬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时代的特色,即借鉴前人作品而为当代文学,巧妙地把那些资源化为自己的声音,由此,也可以对人们探讨明清文学之间的传承接续关系,提供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通过对商务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分析 ,揭示商务英语用词中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6.
浅谈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英语一向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可塑性较强的语言。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词义或扩大或缩小,同时有些词由于经常在某些场合使用,逐渐积累了一些联想的意义——文化内涵。对于学外语的人们来说,如果了解了词汇的涵义,就会避免在语言中犯严重错误,从而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作为商务活动基本交流工具的商务英语作用也越发重要.为达到交流的目的,商务英语翻译必须准确、实用、地道.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其词汇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本文以商务英语词汇翻译为例,说明商务英语词汇的基本语言特点以及翻译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元伦理学家从语言的不同角度对价值词"good"(善、好)的意义得出了不同的看法.直觉主义者认为"善"是不可定义的,情感主义者认为"善"是妄概念,是情感的表达,规定主义者认为"善"是赞许的规定语言.他们对价值词的语言分析可以廓清我们使用这类词时的不同的语言场合,使表达更清晰明白,也揭示了价值哲学发展的困境,但遮蔽了价值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2016,(2)
该文从对《梁代文论三派述要》一文的质疑切入,认为梁代文人在作文学表述时对场合的依赖性要大于其自身形象的一贯性:无论是哪一"派"的作者,只要处在公众场合,文学表述就多表现出对儒家经典的认同和尊重;而在私人场合,则是在不违背儒家经典的前提之下保有着文学的独立空间。我们以往所认为的"派别"之不同,实际上只是不同场合之间的错位。而前人对《金楼子·立言》和《与湘东王书》等文本的误读,则是因为混同了不同场合的文学表述,同时也没有意识到字面的表述与内心的观念之间存在着差别。  相似文献   

10.
辛弃疾的诗作无论数量还是成就皆远不如词,但在其作品中却可以看出稼轩对诗歌创作的重视,这说明辛弃疾"诗不如词"现象的出现是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原因的.文章结合史料,以稼轩词作为基础,对其"诗不如词"的现象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既有精确词语,又有模糊词语。精确 词语和模糊词语是相对而言的。在言语交际中,人们首先要求表达精确,也就是说要使用精 确性的词语。但在日常生活、文学作品和外交辞令中,又常常需要使用一些模糊性的词语, 去表达一些特殊的语义,以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因为模糊词语有时比精确词语更适应交际 的需要,更具有特别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2.
《助字辨略》的语法思想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润桃 《殷都学刊》2004,(2):106-108
《助字辨略》是清代刘淇的一部文言虚词训诂专著 ,但却蕴含着深刻的语法思想。刘氏关于虚实之分的理论 ,虚词内部再分类的语法思想以及他对复音虚词的研究等方面都对后世的语言研究 ,尤其是虚词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仕春 《殷都学刊》2007,(4):142-144
我们抽样统计了《水浒传》24回近20万字的语料,对书中的单音词词类及各类复音词进行定量统计,并分别对之进行了描述,借以反映元末明初汉语构词法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有着鲜明的语言特色,他善于讲短话,言简意赅;他善于讲新话,独具创意;他善于讲真话,实事求是;他善于讲实话,脚踏实地。  相似文献   

15.
运用词汇评估测验法,先评估了被试的再认性词汇,再要求被试阅读文字材料后进行作文。测验结果表明,目的性词汇教学前后再认性词汇的能产率分别为14.9%和61.6%。目的性词汇教学有利于新学词汇的复用。对目的性词汇教学后的定时作文分析表明:已经再认的复用式词汇的遗忘率较低,但新学词汇大幅下降,保持率仅为59.7%。从作文内容上看,目的性词汇教学之后谴词造句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英文合同作为一种法律文书对条款用词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的要求,文章对英文合同中常用的一些连接词、动词和短语进行了词义辨析,旨在促进相关词汇在英文合同中的正确使用,从而保证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在文人话语与政治话语中徘徊的郁达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其强 《文史哲》2002,(3):89-93
“五四”前后,郁达夫的出现是社会与文坛的另类亮色。他以一生的抗争与逃遁演绎着文人话语与政治话语对话的悲喜剧,揭示了中国文坛上因政治话语的强悍而致使为自由、真诚作歌的文人逃遁的惆怅。郁达夫恰恰在这种无奈的逃遁中确立了他诚誉拥身的地位,显示了一个纯粹文人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界普遍认同的联绵词为"双音节单纯词"的界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联绵词是语音构词,是在语音联绵的构词机制下产生的,联绵性更体现这类词的本质属性,其联绵性包括音、义、形三个方面,音的联绵性是主要的,义、形的联绵性附属于此。在这种语音机制下,不仅产生双音节联绵词,还产生了四音格联绵词。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角度出发,对各时期实词与虚词划分标准问题作了简明综述,并予以扼要评述,以期使人们对实词与虚词划分标准问题有更明确与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要把中国文化特有事物翻译成英语,必然会出现很多标准英语中没有的词汇与表达,而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又直接关系到跨文化交际与民族文化传播能否顺利进行,所以探求文化负载词的汉译英策略具有深远的意义。英语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中国英语,已被广大学者认可为中国文化的载体,推广中国英语中的汉语拼音音译词,既可以宣传汉语,增强汉语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又有利于中国文化的输出,还能增添新的英语词汇,丰富扩大英语的表意功能。因此,翻译负载汉语文化的部分词汇表达直接采用相应的中国英语的音译词是一种有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