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石油经济模式框架基础。石油经济应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同质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是价值规律。各经济主体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没有任何主体能够凌驾于此规律之上或之外。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市场是资源的配置者,商品生产及其产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一切商品价值都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市场经济中的国家计划是一种诱导性社会经济预期,不  相似文献   

2.
孟凡利  李学春 《东岳论丛》2005,26(2):178-182
农村信用社作为直接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处在解决“三农”问题与农村金融改革的交集上。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是要解决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和发展中的困难等问题。从农信社改革试点经验分析 ,加快农信社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上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区域金融宏观调控,有必要创造以下三个前提:①信贷资金按调控区域切块管理;②区域中央银行有灵活调整利率、存款准备率等金融变量的自主权;③专业银行与企业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微观经济法人。显然,目前我省金融系统还不具备这些条件。鉴于此,本课题主要研究在中央银行总行对河南实行贷款规模控制、存款准备率、利率等金融杠杆由总行统一调整、专业银行还承担大量政策性业务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区域中央银行对辖区内金融和区域金融对地方经济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应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①增强企业活力;②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③建立宏观管理与调控的新机制。其中增强企业活力的改革,在近些年来一直处于中心地位。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难点之一,目前也还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回顾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对于当前和今后的改革是有意义的。 简要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会议公报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  相似文献   

5.
马义华 《学术论坛》2012,35(8):136-140
农村土地证券化作为一项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将引发的一系列农村体制创新,特别是带来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对于克服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障碍具有现实意义。当前,实施农村土地证券化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和较强的可行性,我们应该在推动和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信用担保和信用评估体系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快保险市场改革,大力培养农村金融专业人才,为农村土地证券化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实现海峡两岸法律认同,不仅是解决两岸法律冲突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两岸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的重要桥梁.两岸法律认同过程中存在着现实障碍,因此必须以两岸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基础,寻找法律认同的支点;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形成两岸法律认同的意识;注重法律认同的“内生性”,以此作为实现两岸法律认同的重要举措,并通过具体的措施逐步实现两岸的法律认同.  相似文献   

7.
从宏观角度并结合我国微观经济产权结构看,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能够自主设计行为目标、自由选择行为方式、独立负责行为后果并获得经济利益的能动的经济有机体,最为重要的当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行为目标是所有行为的起点和导向,决定着其行为模式,对其整个经济活动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因此,在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关注国有企业主体行为的目标选择,做到观念和行动同步。  相似文献   

8.
飞地经济模式与东中合作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合作受到利益机制的支配,要想东部参与中部崛起战略,最好的思维是东中合作,通过寻找两者利益的共同点以推动合作.本文首先探讨了飞地经济的内涵及相关理论问题,提出利用飞地经济模式实现我国东部产业转移需求与中部经济发展需求相对接的思路.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构建了东中两地合作及策略选择的博弈模型,对东中合作运作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政治体制改革: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困难中果断开拓、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在渐进中逐步深化,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在转型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要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充分发挥政治关系对于转型性发展的调节与保证作用.当前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既要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要同大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同时还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涵相吻合.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归根到底是要在适应时代新变化、实践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在深化企业改革,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实践中,一些地区对部分国有中小型企业试行一种新的经营方式,即公有私营。公有私营实际上是私营企业自主、灵活的经营机制移植和嫁接到国有企业的一种尝试。其内容是在确保国有资产不受侵害的前提下,企业的所有者以契约的形式将企业的全部资产,即厂房、设备、资金等有形  相似文献   

11.
我国报业集团改革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开始的报业集团化是我国报业发展历程中的重大制度变迁.2003年以来,我国各大报业集团始终以"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的二元机制创新为改革核心,这既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所设定的"事业与产业两分开"的报业改革目标明显相偏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报业集团对国家政策的误读和改革动力不足的现实."事业与产业两分开"的"整体转制"必将重塑报业集团的市场主体地位,产权的合理流转、法人治理的完善、跨域扩张的实施将进一步深化我国报业集团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总需求疲软的宏观环境中,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迫切需要得到金融业的扶持和帮助,以摆脱困境,创造新的发展机遇。从长远来看,企业的发展也是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当前银行、企业的经营形势,金融支持企业改革发展的现实选择有以下几点:1、...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虽然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性,双重身份的法律定位模糊,股权关系错位造成权责归属倒置,对基层社的独立自主经营造成干扰,难以避免地方政府的干预,地方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法人层级的趋势明显,信用社产权制度边缘化,面临"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干预"的双重风险。深化省联社改革应渐进式改良,对省联社职能边界重新界定,强化服务、弱化管理,抑制其转型为银行总部的利益冲动。地方政府应通过职能转变合理履行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目标的提出,理论上是个重大的突破,实践中必然导致深层次的变革。始终作为改革重点与难点的国有企业如何迎接这一挑战,无疑是个引入瞩目与深思的问题。目前情势是国有企业现有制度尤其是财产权制度上的内在弊端,造成我国国有企业在法律形态上的混浊,致使国有企业改革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受到严重抑制。国有企业摆脱被动局面的根本出路在于重构企业财产权,并为之选择适合运行的法律实体形态,从而为国有企业拓展崭新的生存空间。本文试就此作些探讨。一、产权改革来自现实经济生活的挑战改革以来以放权让利为基本线索而实行的一系列重大措施,其结果之一是发生在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一定程度的产权分割,国有企业资  相似文献   

15.
高翔莲 《江汉论坛》2003,3(12):15-17
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改革思想的形成决不是偶然的,有深刻的根源。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刘少奇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思想动因;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探索是其改革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是其改革思想形成的客观依据;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改革思想也是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刘少奇经济模式改革思想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面对改革开放的80年代、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哲学认识论在提供理论指导的同时暴露出自身的某些不足之处,需要在指导改革实践的过程中也改革自身,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理论内容并变更容纳理论内容的体系形式。 对传统认识论缺陷的简要分析 传统认识论是指30年代以来广泛流行于苏联和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中的认识论部分。该认识论的缺陷首先在于未能全面彻底地贯彻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它对于辩证法的整体性、发展性以及对立统一原则的理解方面具有一定片面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办高校的起步较晚,相关制度法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制度安排上还是在社会认同度上都存在有碍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公平发展的因素,并引发了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诸多不均衡问题。民办高校发展过程的不公平和不均衡是实质和内容的关系,因此,只有把由不公平所引发的民办高校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作为切入点,才能找到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诸多困境的根源。才能进行有效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8.
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及其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在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呈现出种种新的趋势性特征.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的设定,在统一整体性、经济目的性、生态平衡性和社会一体性宗旨下,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由多重目标构成的复合体系,可持续发展成为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现代农村发展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和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东亚共同体"的前景与可行性如何,以及在现有的"10+3"、"3+10"与东亚峰会的"10+6"模式中,东亚区域合作与一体化最终会作什么样的路径选择,是目前学术界热烈讨论的话题.综观东亚区域合作发展的历史,结合东亚地区的现实,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持东盟10国引导、中日韩3国不断密切三方合作,向东盟10国辐辏(即"10+3")的局面.在"10+3"的背后,美国的影响是挥之不去的巨大的影子.  相似文献   

20.
一、具体构想 (一)京津冀区域银行组建的原则: 1.经济合理原则。遵循“等量资本(金)寻求等量利润”的原则,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内的交换和竞争,不能靠价值的剥夺性转移。 2.开放性原则。京津冀3省市之间应取消地方壁垒和资金封锁,相互开放门户,按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来组织生产和货币流通,使资金能够有出有入,大出大入,搞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