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马克思哲学在“存在论”问题上的重大贡献在于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实体本体论的变革 ,改变了理解“存在”问题的解释原则和思维方式 ,开辟了“存在论”的现代哲学范式。马克思认为传统哲学实体本体论的根本错误就在于颠倒了逻辑与生存、理论与实践、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把本来第二性的、派生性的存在“头脚倒置”为“第一性”的和基础性的存在。因此 ,必须在根本上改变基本的解释原则 ,对颠倒的关系进行“倒置” ,确立感性实践活动优先于逻辑和知性、并构成逻辑和知性基础的本体论地位。在马克思那里 ,“感性实践活动”的确切所指乃是人“本源性”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方式 ,正是这种本源性的生存方式 ,构成了“世界”、“人”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奥秘”和深层根据。在此意义上 ,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在根本上扭转了解决“存在”问题的方向 ,实现了基本解释原则的跃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特质就在于它特有的历史的观念或历史的原则.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关键在于,不应该用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解释原则去诠释和重构马克思哲学,也不应该用西方现代哲学某些哲学派别的解释原则去诠释和改造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生活(实践)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与此相适应,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不是“物质(自然)决定意识”的旧唯物主义,而是生活(实践)决定意识的新唯物主义,即历史的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的存在论”——“历史生存论”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评价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是“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那么,这一“新世界观”新在哪里,即它与以往全部哲学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实际上马克思对此作出了明确回答:“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以往的哲学家多用本体论思维方式抽象地解释世界的本原问题,而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的革命性变革的实质正在于突破了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独创了实践掌握论方式,即不是抽象思辩地解释物质和精神何为本原的问题,而是着眼于如何掌握和改变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掌握只能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只能靠“实践”,所以我称之为“实践掌握论”.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2012,(4):234-239
走向实践哲学: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精神实质张有奎撰文《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精神实质及其当代意义》指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精神实质在于:它不是对传统理论哲学问题的解决,而是消解了心/物、思维/存在的关系问题,转变了哲学的提问方式和问题域,实现了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范式转换。也就是说,它不是看的哲学、静观的哲学、解释世界的哲学、实存论意义上的现成性哲学,而是做的哲学、行动的哲学、改变世界的哲学、生存论意义上的生成性哲学。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的“纠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汝伦先生在《马克思的哲学观和“哲学的终结”》 (载《中国社会科学》 2 0 0 3年第 4期 )一文中认为 ,马克思从来不关心“重建本体论”或“本体论转向”之类没有实践意义的问题 ,任何学院式的玄谈或机械僵硬的比附与马克思哲学都是不相干的。按这个意思 ,谁要试图谈论马克思在本体论上发动的根本转向并实现了某种本体论的“重建” ,那谁就是“无视现实问题、只会凿空蹈虚的学究”。对此 ,笔者提出质疑。笔者以为 ,马克思哲学固然是一种改变世界的哲学 ,是人类解放的精神武器 ,确实在“清算”传统哲学中也提出过要“消灭哲学”的主张 ,但是…  相似文献   

6.
论马克思哲学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马克思哲学的性质丛大川对于马克思哲学,传统教科书将其解释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将“物质”本体及由此推广出来的“社会存在”视为其逻辑基石,故这种解释系统即是辩证物质本体论与社会物质本体论。近十几年来,国内不少学者起用马克思使用过的“实践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西方哲学的最高范畴和追问对象的“存在” ,在西方哲学滥觞之时是具有灵动活泼的生成命意和矛盾性质的。但随着哲学思想的矛盾本性的展开及其思维的概念化 ,“存在”逐渐成为抽象的超验实体 ,哲学也成为本体论和方法论双重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现代哲学的主旨即在于通过扬弃形而上学恢复哲学思想的活性。马克思所发动的哲学变革 ,也首先是在传统哲学之核心和基础的本体论论域进行的。经由对本体论及其形而上学的深入剖析 ,马克思给出了关于“存在”的全新理解并形成了新的存在论———生存实践论 ,从根本上改变了哲学的致思取向和功能。关于“存在”和“存在论”的研究在当前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讨论 ,始于重建教科书体系探索中的“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之争 ,近来则有融入现代哲学范式的“存在论转向”和“生存本体论”之说。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批判 ,侧重剖析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论与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之分歧 ,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意义主要不在于从近代认识论走向现代本体论 ,也不在于以一种新型的本体论体系取代了西方传统的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在于 :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 ,而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进行科学考察和反思批判 ,它是面向现实的批判精神和彻底改造社会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在哲学对象上,马克思由“一切存在”(整个世界)的形而上学本质,转向了“社会化了的人类”即人的社会存在这一具体境域,创立了以“人的社会存在”为对象的人类学哲学;在哲学立场上,马克思从自然物质本体论转向社会的实践本源论,创立了实践世界观;在社会历史动力观上,由精神意识动力观转向物质生产实践动力观,创立了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唯物史观即实践史观,从而为人类学哲学奠定了基础;在哲学功能上,由传统的追求“解释世界”的认识论哲学,通过实践和人对世界的实践关系,而转向了追求“改变世界”,即改变人类的不合理生存状况的人类学哲学。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厘定存在论的理论视野开始 ,认为“本体论”这个在学界受到普遍质疑的术语 ,可以在学说史上找到充分的根据 ,而且能够从中国传统哲学中获得一定的支持和辩护 ,因而这个术语可以保留 ,并在哲学形态和学科分支两种意义上被使用。作者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为范例 ,阐明了“现代存在论”与“传统本体论”的根本区别 ,强调必须把作为一门哲学分支学科的存在论和对于这门学科所探讨的问题的某些具体的解答方式区分开来。文章认为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通过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批判实现的 ,但马克思哲学并没有因此取消作为哲学分支学科的存在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是关于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人的存在相统一的理论 ,它着眼于存在方式去理解存在的意义。实践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是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的枢纽。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对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有两种大相径庭的观点:其一,认为马克思哲学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本体论借以立论的那种绝对化的思维方式,进而提出了理解现实的人和人与现实生活世界关系的新的世界观,对此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生存论转向”等观点;其二,认为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的根基与核心,马克思哲学并未超越“本体论”,而是开创了本体论的新视阈,对此有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等观点。就后者而言,对马克思哲学在何种意义上建立起自我本体论存在着相互抵牾的认识,部分学者认为仅把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或核心界定为实践还不够,实践是一个过程,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实践过程本体论。  相似文献   

12.
李双套 《社会科学》2022,(3):131-139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命题。围绕这一命题,学界已形成不同理解范式,既有兼容论,也有对立论。从马克思哲学思想演变的过程看,自博士论文开始,马克思就进行了哲学改变世界的思考,这一命题是马克思对自身哲学思想进行清理的总结,标志着解释世界的哲学的终结。从该命题提出的直接动因来说,此命题是马克思针对青年黑格尔派将哲学“意识形态化”或者说“解释化”而提出的。就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而言,马克思认为,不诉诸改变世界的解释世界是徒劳的,解释世界离不开改变世界,世界的可解释性在于其可改变性。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通过“实践”表达了“人”与“文”的开放性双向动态 ;2 0世纪西方的语言哲学通过“语言”表达了“人”与“文”的开放性双向动态。它们都是在“人文世界”的意义上解释生活 ,并由此指向真实的生活之根。人文世界也由此成为现代哲学承诺的“本体”。现代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承认本体论 ,而在于现代哲学承诺的本体与传统哲学承诺的本体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哲学只有建立在现代本体论的基础上 ,才能坚守住哲学的领地而不至于沦落为“非哲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概念各自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对海德格尔、卢卡奇和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 ,认为 :海德格尔之失在于不重视“社会存在”的概念 ,没有沿着“共在”的思路作纵深的思考 ,也没有把先天的“基础本体论”与后天的经验世界准确地贯通起来 ;卢卡奇之失在于把自然本体论理解为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基础 ,从而磨平了马克思哲学与旧唯物主义之间的根本差异。古代本体论的一般特征是从自然存在出发去解释存在和社会存在 ,当代本体论的一般特征则是从社会存在出发去解释存在和自然存在 ;马克思哲学实质上是社会存在本体论 ,确切地说 ,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相似文献   

15.
从实践本体化到本体实践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刚 《东岳论丛》2003,24(6):62-65
正是对本体论内涵的不同理解,导致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不同理解。"实践本体论"实际上是把实践"本体化",还停留在传统"实体本体论"的水平,仍然是一种绝对化的理性"独断";而新兴起的"生存论"的理解,则是把本体"实践化",关注本体论承诺的"指向性",才真正揭示出了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真实意蕴。  相似文献   

16.
本体论不只是哲学的具体论题或论域 ,它首先是哲学的本性 ,是人之生存所内在的本体论诉求和终极关怀的理性表达或自觉澄明。在哲学的演变中 ,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本体论范式 :其一是以过去为定向的、还原式的、决定论的本体论范式 ;其二是以未来为定向的、开放式的、生成论的本体论范式。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迄今为止最自觉地体现人的自由和超越本性的哲学 ,是人之存在的本质性文化精神的自觉显现。他的哲学通过对现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在超越以过去为定向的、还原式的、决定论的传统本体论范式和确立以未来为定向的、开放式的、生成论的本体论范式的哲学转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康德因为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完成了对古典哲学的清理工作而享有崇高的哲学地位。与康德的“三大批判”遥相呼应,现代西方哲学实际上也因为完成了对传统哲学的“三大批判”而引人注目。传统哲学的基本信念表现为本体论上的实体主义、认识论上的理性主义、方法论上的科学主义。富于批判性的现代哲学家在每个环节上都向传统哲学提出了根本挑战,从而走上了对实体主义、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的“三大批判”。一、实体主义之批判从本体论上看,西方古典哲学是一种实体主…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哲学的真实意蕴与其在哲学上所实现的视域转换密不可分。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不是站在世界之外观世界,而是置身于世界之中反思人与世界的关系,世界就是现实的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存的感性世界”。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转向实现了一场彻底的本体论革命,马克思哲学既不是物质本体论也不是实践本体论,在马克思哲学中并不存在二者之间的纠缠。以自然先在性为前提和物质本体论为根本的辩证唯物主义无法体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马克思哲学的真实意蕴就在于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9.
旧形而上学本体论是依靠知性化的思维范式、唯心主义的思想模式和理论高于实践的观念取向三个支撑点构筑起来的 ,曾遇到来自内部的“颠覆和造反”。但是 ,只有马克思哲学才真正超越和克服了支撑旧形而上学本体论的传统思维方式 ,从外部对这种本体论实施了有效打击和全面摧毁 ,并使它在整个理论架构上发生了彻底的断裂 ,改变了本体论学说史的发展方向 ,使本体论研究获得了全新的理论模式和解释原则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唯物史观的方法和“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原则结合为以“三维视界”为特征的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语境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通过对传统理论人学的系统批判,变革了以往认识人、解释人的逻辑与方法,开创了实践人学的新领域,推动了人学研究的革命.其人学革命具体可表述为"理论人学"向"实践人学"的范式转变,跳出了先验预设的形上实体陷阱,完成了实践哲学路向的本体论,也即感性生活的实践生成本体论.因此,揭示马克思人学道路的转向,对于真正厘清马克思的人学观,准确把握马克思实践生成本体论的基本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