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二语,见杜甫诗《羌村三首》之二,全诗云: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娇儿”两句,前人在理解上有分歧。明、清学者王嗣奭、浦起龙、扬伦、仇兆鳌金圣叹等,均有疏说。概括起来,不外两种观点。一是说娇儿恋恋膝下,怕我(杜)再离开他;一是说娇儿来绕膝下,由于怕看我(杜)“少欢趣”的样子,又匆匆溜走  相似文献   

2.
“闾左”称谓与秦史终结有密切关系。对于“闾左”身份的理解,长期以来异议纷纭。自20世纪80年代初,相继有几位学者提出“闾左”为“里佐”的推想。这一认识似乎并没有在围绕“闾左”身份的讨论中得到多数学者的理解和赞同。里耶秦简出土之后,一些整理收获和研究成果相继发表。有学者写道:“据近年出土的里耶秦简,里正之下,还有里佐,是里正的副职。”里耶秦简的整理和研究,应当有利于澄清相关认识,推进相关研究。但是就现在已经发表的简文内容看,被有的学者理解为“里佐”的“佐”可能还是“乡佐”。里耶秦简中似乎尚未见可判定当时基层行政体系存在“里佐”的确证。“闾左”为“里佐”之说,还有待于新的考古文物资料的证明。  相似文献   

3.
杜甫《羌村三首》之二,“畏我复却去”的“复却”究竟怎样解释,是一个长期争论不决的问题。过去杜诗的研究者,有的对此避而不谈,有的虽作了解释,但不能令人信服。去年姜可瑜同志在《文史哲》第四期上,发表了《也谈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的文章,他提出“复却”结合在一起讲,但同时又提出“却去”结合在一起讲,两种意见并存,不作任  相似文献   

4.
建设国际大都会初探─—以成都为例何一民现代化和国际化是当代世界城市发展的两大趋势。欧美日本等国学术界从80年代中期开始即对城市国际化问题进行了较多的讨论,我国学术界于90年代初也对此发生了兴趣,一些学者撰文探讨现代城市国际化的理论问题。部分沿海沿江的...  相似文献   

5.
“思想解放”的信号发出后,自我与文化这两个题目在文学作品和一般讨论中成为热点。自我发现标志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新诗潮的滥觞,80年代中期“寻根”重新发现自己的文化传统,诗坛兴起“史诗”热潮。本文就自我与文化的关系讨论《敦煌》、《飞天》、《有关大雁塔》三首诗。在阐释这些诗的同时,也就现代世界中自我与文化这一关系陈述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本身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西方学者对自然辩证法的“批判”,这些贡献却变成了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歪曲和篡改。以这些“批判”为切入点,重新思考恩格斯对辩证法的首次集中论述、对辩证法“三大规律”的总结归纳、对辩证思维培养和自然科学研究之间关系的揭示等贡献,不仅对理解自然辩证法,而且对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海德格尔关于技术之本质的讨论中,希腊经验中的τεχνη与现代技术都是一种解蔽方式。两种解蔽方式之不同必须到西方人关于“在场”的深意中去找寻,考虑到“在场”乃是西方形而上学道出存在的基本词汇,我们才有理由把现代技术的本质——集置——理解为存在的一种命运的发送。由此,我们才可能在全面而又深入的意义上理解海德格尔关于技术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海马 《金陵瞭望》2009,(12):70-70
何为“人文精神”? 这是一个新词.《双语词典》里面是没有的。而且。它是典型的“中国制造”。它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学者陈晓明等人的文章《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该文引发了那场著名的关于“入文精神”的大讨论.或者说,中国当代思想史上一场“大混战”。但是.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湿战”之后.除了产生了几个学术明星之外,似乎并无什么结果。“人文精神”终为何物。反而是越辩越模糊,从糊涂开始,以糊涂终结。  相似文献   

9.
六十年代初,为了批判继承《文心雕龙》中的现实主义文艺观点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服务,我国学术界对这部论著展开了一次讨论。当时有同志提出:刘勰身为“佛教徒,为什么会写出唯物主义的文艺理论”?把这个问题称为“神秘之谜”(吉谷:《<文心雕龙>与刘勰的世界观》,载《光明日报》1960年11月20日)。以后又有一些同志对这个“神秘之谜”进行了探讨,但多是从刘勰的世界观上去找原因,对这个矛盾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没有作出圆满的回答。前两年我国展开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我们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去探索这个“神秘之谜”,提供了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尽管“文革”中及90年代初出现的毛泽东“热”现象表现不同、导向不同,但广大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对毛泽东热爱的真挚感情始终是两次“热”现象的主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文章提出今后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的认识应更理性化、科学化,应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去探讨毛泽东及其思想,因而要重视和加强对中国人民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至今的百年间,日本美学一直是我国学者关注的焦点。自20世纪初的“取径东洋学西洋”到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时期对日本存在主义美学的关注,再到21世纪对日本美学研究范围的扩大化,虽演绎迁变,历经多次研究范式的转换,但国人始终以自身的阐释方式理解和梳理着日本美学脉络,用中国叙事重构着日本美学资源,在视域融合中阐释着日本美学的中国化历程。梳理中国对日本美学研究的百年历史脉络,把握历史主动,可蹈机握杼了解中国百年社会变迁的演进逻辑,为构建中国美学的历史叙事和展望中国美学的发展前景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预设进入语言学领域后,预设研究限定在真值条件这一维度之内。直到70年代,学者突破了传统的一维研究方法的桎梏,从语用学等不同维度对预设进行研究。此阶段是预设研究全面发展取得重要成果的阶段。各家学者的介入有助于加深对预设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同时使它的研究复杂化。预设研究已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需要学者将“多维”研究都“统一”到探究预设本质这一共同旗帜之下,顸设研究将在广泛的基础上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3.
海南黎族国内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是黎族的主要聚居地,20世纪初至今,海南黎族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纵观国内的学者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20~40年代,国内黎族研究兴起,对黎族“志”和族源的探讨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之前,以民族识别和社会历史调查为主的黎族研究,沿着“志”、“史”两条线索展开;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黎族研究蓬勃发展,多领域、宽视角的民族文化研究越来越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由武汉大学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主办、三峡大学和湖北师范学院协办的“言语与言语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26日-27日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分成7个单位时间,以大会发言和“圆桌会议”两种形式,围绕言语和言语学这个主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的内容归纳概述如下:(一)言语和语言及相关概念宏观性的理论探讨相对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语言学界以高名凯、方光焘为代表的学者们就语言和言语问题展开的大讨论,这次会议对有关的术语、概念问题所作的讨…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史学界对郑成功作了大量研究,其特点主要呈现为:在1960年代的时代氛围感染下,学者们大致围绕“抗清复明”、“驱荷复台”两个核心问题展开讨论,对有关人物、时间、地点进行细致的考证补缺。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起了积极的作用。1980年代后,一些学者对郑成功研究拓宽视野,逐渐侧重于经济角度,尤其注重对台湾的经济、文化开发、以及对东南亚等地的贸易、交往方面的研究,将郑成功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也有一些学者从军事角度出发,专注于郑成功戎马生涯中的战略战术探讨,或具体作战过程之剖析,以及对有关人物、时间、地点进行考证补缺。  相似文献   

16.
始自2001年的“纯文学”讨论没有在对八九十年代文学历史的检讨中对“文学自主性”的理解做出新的贡献,其引发的关于“文学性”的讨论深化了对文学自身境遇的思考,但是这些讨论依然以认识论思维讨论文学的经验属性,没有对“文学性”的根本依据问题做出深入讨论。“纯文学”反思不足以代替对八九十年代文学的整体概括,“文学性”问题应该在“文学本体论”的层面得到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17.
"除非"及其句式的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非”一词的出现不迟于晚唐,在宋元明清的诗词、戏曲和白话小说中已有不少的应用。时至近代,“除非”已成为一个常用此频频出现在谚语、熟语以及人们的日常口语中。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两位著名学者胡适和吴承仕就“除非”到底是“非”还是“非非”在语言学界发起了一场激烈的论争,由此引起了人们对“除非”的关注;50年代,鲍幼文先生  相似文献   

18.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有一些事件所导致的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危机,引发了人们对科学与公众关系的全面反思,学者们也提出了包括“民主模型”在内的一些新的公众理解科学模型。本文作者在对公众参与科学事务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需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为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科技公共传播)建立一个包括知识普及、科 学理解、公众参与在内的整合性模型。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谓宾关系的研究成果可解现代汉语同类之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年代初,《中国语文》连载的《语法讲话》曾指出,“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说不完的”;后来,又开展过对“打扫卫生”和“恢复疲劳”等说法是否合乎逻辑的讨论:这是我们对谓宾关系认识不够充分的反映。古汉语语法工作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了可喜的进展。现代汉语中引起麻烦的很多谓宾关系都与古代汉语特殊理解的谓宾关系有关,系统分类对照分析,可以解开很多疑团。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起源、发展与理论纷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70年代初以来“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起源、发展和理论纷争。“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关键子概念是“可持续”,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对“可持续”内涵有不同理解。生态学家强调生态环境诸要素间的互补,认为经济发展不能以任何生态要素的功能丧失为代价;主流经济学家强调资源间的替代性,认为只要不违反最优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允许某些资源或生态要素的功能丧失;其它学者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性。争论主要发生在主流经济学家与生态学家之间,争论焦点是生态和资源的可替代性。“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操作性的定义目前仍未建立,尚需学者们深入研究和完整把握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系统间的联系,突破此难题需要相当长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