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艺术导论"作为当前高校艺术类通识课限选课之一,开设现状并不理想。其课程特点决定了它的目标定位、内容设置都具有独特性。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才能发挥该课程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共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的产生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最重要的特征乃在于它的“公共性”。其中关于“公共空间”的权力问题尤其受到公众的关注。它包括行政权力、资本权力、专家权力和公民权力。在我国,要保证公共艺术健康、有序地发展,建立完善的公共艺术制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加强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是建设"和谐大泉州"、改善投资环境、弘扬侨乡文化、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需要。目前,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主要存在政策支持不够、资金渠道不畅、高校资源缺位、历史文化融入不够等问题。加强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应完善泉州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政策与管理,采用政府与企业共建的"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解决资金问题,建立以高校资源为依托的城市公共艺术活动的长效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公众认识,在汲取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比如泉州市东海片区市民广场的公共艺术空间建设,应该通过体现时代特征、活化公共建筑、注重时空脉络、融入地域特色来表现其品格。  相似文献   

4.
雕塑是一种立体造型艺术,是以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塑造及空间表现确立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时代精神,表达创作主体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公共雕塑的表现和特征,文章从广义的空间造型艺术出发分析了具有公共性质的雕塑作品,并从中总结出相关的特征和联系,以形式分类的方式系统的阐述了公共雕塑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地铁公共艺术是一座城市独特的风景线,也是当代城市快速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景观。将地铁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可以提高城市轨道的区域识别性,使公众对所属区域更具有认同感及归属感。以地域文化介入地铁公共空间来分析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的关系,并概括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设计在轨道交通空间的艺术表现。地域文化在地铁公共空间的艺术表现在于优秀地域特色民俗元素、特色建筑文化元素、地域历史文化元素等有机融合。地域文化在地铁公共空间的应用策略在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融合,体现文化地域性特色和创造文化互动性体验。  相似文献   

6.
以公共艺术规划推进城市人文景观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艺术是城市人文景观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共艺术在推动人居环境的人文景观构建方面有许多优秀案例和成功经验。公共艺术规划是构建城市人文景观体系的重要措施,在城市公共空间和园林绿地建设中将公共艺术纳入专项规划存在必要性。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实践,探讨了公共艺术规划的工作框架,规划的性质、实施主体与参与方式;指出构建城市公共艺术人文景观体系对塑造城市人文内核和地域特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表现形态、进步意义等方面阐述了公共艺术的内涵和外延,肯定了公共艺术对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认识和理解是公共艺术创作的基础,倡导以积极进步的人文精神、艺术精神和民主意识来设计当代城市公共艺术.  相似文献   

8.
马赛克作为最古老的艺术样式之一,长久以来被广泛用于装饰领域.这一艺术形式在前苏联时期因得到官方支持而迅速发展,从旧时的贵族艺术变为人民的艺术且遍及全国各个角落.在前苏联艺术家们的不断探索下,苏联时期马赛克艺术形成了具有其特殊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独特艺术语言.文章对苏联马赛克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其风格变化过程进行研究与总结,并对...  相似文献   

9.
在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针对研究生层次的学生实施艺术素质教育,如何构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这是摆在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笔者从我国艺术教育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研究生阶段的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深化,我国应该建立包括研究生艺术教育在内的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并注重大学的艺术实践活动,提高重视程度,多方位地搞好艺术教育工作,提高研究生的艺术素养,培养社会急需的创造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其中,公共文化和公共教育是建设的重点。艺术展览作为实施美术馆、博物馆等公众艺术教育职能的主要形式,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实现文化产品公共性价值的重任。对公众来说,艺术展览不仅是对艺术学习的补充,而且可以通过艺术品的欣赏培养独创精神。因此,笔者认为展览策划应该以公众为核心进行,根据大众的丰富层次设计多元化的展览形式;建立关注和公众互动、注重艺术策划、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展览体制,创新艺术展览运营模式,从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园公共艺术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好的校园公共艺术不仅可以提升校园文化气质,体现校园文化精神,还可以塑造人文艺术氛围,建立师生文化认同感。本文从几个代表性的大学着手对其校内公共艺术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大学校园内公共艺术所存在的问题,并概括出校园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现代公共艺术的缘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我国,公共艺术概念是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及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文化艺术的普及而产生的。其演进经历了当代的工业化、城市化、世俗化、民主化、多元化、商业化等过程。公共艺术的发展是城市文化和市民人格素养的具体体现及形象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在正确认识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基础上,针对理工科高校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理工科高校的特点,提出此类高校可通过抓好组织机构与队伍建设、有效组织课程教学和艺术活动、塑造优秀的校园艺术氛围等措施和途径来开展和促进公共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严重制约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坚持以正确理论为引导,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推进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进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同时积极利用各种资源,探索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大学生艺术社团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全方位艺术教育模式,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园林设计专业呈现出与其它专业交叉的现象,在这种趋势的带动下公共艺术以其鲜明的艺术性和强烈的美学特征开始逐渐应用到园林设计当中,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在论述公共艺术和园林设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公共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并指出这一发展趋势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以期能够促进公共艺术与园林设计的融合,推动园林设计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台湾公共艺术的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从台湾公共艺术如何关注民众精神诉求、如何吸引民众参与、如何作为一种互动形式、如何塑造乐观开放空间四个方面介绍、论述台湾公共艺术家重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民众一起参与、创作、共建、互享公共艺术。从台湾的公共艺术理念、策划与实施审视大陆公共艺术民众参与性的缺失,并就如何加强公共艺术民众参与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和建造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除设计思维、观念、方法与手段本身的不断演绎变化,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也始终与之同频共振。不同时期,作为介入景观的公共艺术的介入程度、扮演的角色、发挥的功能有所不同。论文对百年来公共艺术在西方城市景观中的角色演绎,揭示出艺术介入城市空间后,从塑造城市空间审美的重要力量转向生态美学的发展。同时在这一进程中,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从物理空间走向精神场域的构建,成为当今城市景观最具鲜活的视觉文本,从而进一步认识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公共艺术在乡村建设中的介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公共艺术在乡村空间上的拓展和未来乡村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为公共艺术寻求理想的未来生存空间而介入乡村空间进行可能的探索和尝试。在不久的将来可以预见的社会新改革时期,乡村生活将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公共艺术进行自我的改造并成为获得自尊的途径;公共艺术将作为社会新的启蒙和一种普及的文化大力地推进乡村空间拓展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艺术教育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是高校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改革高校公共艺术课堂教育形式;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