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华 《齐鲁学刊》2023,(6):147-160
晚清新小说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反映民众的思想和精神,不仅批判君主专制体制的弊端和戕害个体独立人格的礼教伦理,还实现了从忠君到爱国的思想转向和从臣民到国民的身份转变,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表现出救亡图存的政治诉求。晚清新小说君臣伦理叙事和伦理变革思潮交汇互动,在推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晚清文学场域出现了空间位移的新向度,这不仅是社会文化场域变化的必然反映,也是晚清文学基于传统文学的持守与偏移所体现出来的独特意蕴。晚清新小说作为晚清文学场域中的“弄潮儿”,一方面,以自己独有的空间分布在价值引领与小说变革的历史洪流中,印证着“小说时代的到来”,并且以向心聚合的总体路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区”。另一方面,在传统帝国的文化文学中心北京遭遇了文学资本的流转以及价值衍化后,晚清新小说形成了以帝都北京为发散中心的“文学区”,表现出创作地理空间的外溢,以及价值上的回溯复古、政治改良和现代批判,在形下和形上层面凸显出与传统小说文类异质的发展模式。双向矛盾运动的“文学区”二元生成在彰显特殊历史文化视阈中文学抉择的同时,仍然具有深层的意义表征和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3.
何轩 《云梦学刊》2008,29(1):23-30
晚清新小说从提倡到研究历经百余年,近百年来中外学界对晚清新小说的研究,虽然视角和价值取向不同,但在文化传承方面研究指归却逐渐一致.那就是儒家文化与晚清新小说的兴起关系密切,在文化功用层面上它们存在着某种形式的转化和精神的潜流.  相似文献   

4.
王成 《东南学术》2021,(3):185-194
晚清新小说家不仅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本位主义立场,在叙事立场和价值选择上保有文学的传统叙事维度和宏大价值旨趣,而且以一种想象逻辑实现着对民族国家形象的建构.叙事主题的道统色彩、叙事文本中人物形象的类型化、章回体叙事结构模式的广泛运用,以及对史传传统与历史叙事的偏爱,都体现出晚清新小说浓厚的传统叙事特征.由于晚清特殊的历史情境和社会文化场域,晚清新小说家在文本叙事中还体现出对传统叙事的突破与偏移,如主题的多义性和复合性、反讽揶揄调侃的叙事手法、叙事文本情节的跳跃与断层、叙事人称和视点的转换等,在叙事逻辑上呈现出对传统叙事的复杂态度与多重抉择.晚清新小说在叙事上承袭了较多的传统规则,虽然不成熟且存在明显不足,但其在"传统"根基上所生发的"新"向度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与文论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全章 《中州学刊》2005,(3):237-240
翻新小说是在古今小说交汇处与中西文化碰撞中适应晚清小说读者的阅读期待和文学市场的需要而兴起的一种小说类型,是晚清新小说创作实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旧瓶装新酒"的创作方法,博采众家之长而形成的文体杂交优势,打破传统时空观而带来的叙事结构的创新等,是翻新小说独具的文体特征.作为晚清新小说类型家族中的后起之秀,翻新小说以其独有的文体优长取得了骄人的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6.
王颖 《北方论丛》2010,(3):25-27
明代中期"心学"理论的发展影响了晚明小说的潮流和风尚,在"主情"、"性灵"的文学理论大行其道的同时,晚明绝大多数文人都坚持,文学对真心真情的追求不能逾越儒家传统伦理的范围。明代文人认为小说具有"劝惩教化"价值功能,尤其是通俗小说作品,对于教化百姓知晓伦常道理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晚清小说理论在若干重要问题的论述上,表现出对传统的继承,同时又具有时代的特色。晚清的小说理论家站在传统的根基上吸纳西方的理论,为中国的小说理论带入新的空气,为文学革命运动奠定了基础。晚清的小说理论鲜明地提出了改良小说的要求。他们对小说的论述,虽未能根本改变“小说为小道”的认识,但却使人们广泛关注小说,使小说成为流行的文学形式  相似文献   

8.
卢诚 《南方论刊》2013,(12):94-96
首先阐明冼夫人文化是一个由本土农耕文化、中原儒家文化和海洋包容文化相结合的复合生成体;其次是阐明了冼夫人文化的内涵,从思维、伦理上看,“冼夫人文化”文化内核表现在“忠”缘文化和“仁”缘文化;从现实表现形式来看,“冼夫人文化”是物缘文化和神缘文化的有机组合;最后是揭示冼夫人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由山东党政军民共同创造的,是伟大建党精神在齐鲁大地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是沂蒙精神内涵的高度凝炼和精确表达。新时代与时俱进弘扬沂蒙精神,就要坚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统领、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相似文献   

10.
五四精神是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精神支撑,是激励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解放的磅礴之力,也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五四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基本内涵:爱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进步振兴中华民族,民主保障人民幸福,科学推动国家富强。在明晰五四运动精神结晶的前提下,厘清五四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总结党和人民探索实现民族复兴的宝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五四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有助于弘扬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即践行五四精神的爱国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保持五四精神的进取魅力,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继承五四精神的青年活力,焕发社会朝气;发挥五四精神的民主价值,汇聚社会力量;弘扬五四精神的理性价值,坚定科学信仰等五个方面。这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以及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季桂起 《东岳论丛》2008,29(1):67-73
晚清小说变革与"五四"小说变革是性质不同的两次变革,这导致晚清小说与"五四"小说存在着形态上的差别。晚清小说变革持续的时间、规模都超过"五四",但是却没有真正实现中国小说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变,主要原因在于晚清小说变革是非自觉的文学变革,变革主要发生在文学的外部,其价值指向是政治的、商业的。相比而言,"五四"小说变革是自觉的文学变革,是发生于文学内部的变革,其价值指向是文学的。晚清小说变革并非必然走向"五四"小说,它的变革路径与"五四"有很大不同,即基本保留古典小说模式,只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容纳一些新的思想、艺术因素。"五四"小说变革因历史背景、文化语境的特殊作用,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这就是精神与艺术的一体化即"心理化"。通过这一路径,"五四"小说最终实现了中国小说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晚清以降的现代之变,使得中国文人士大夫们寻求文化家园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青楼成为晚清文人的重要公共空间,青楼女子也成为他们寻求文化知音人的重要承载。但是在晚清文人们口摹笔录的大量青楼小说中可以看出,此时的青楼和青楼女子已经不再具有文人们文化家园和文化知音人的可能。晚清青楼小说出现了两种写作风格:溢恶和英雄幻想。溢恶发泄了文人们幻梦破灭的痛苦,英雄幻想则某种程度上重新编织了幻梦。这两种风格都凝结着晚清文人的文化乡愁。  相似文献   

13.
张平小说与晚清谴责小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小说与晚清谴责小说在时代背景、内容重点、写作手法等方面存在类同之处 ;同时 ,由于时代的不同 ,二者又呈现为截然不同的思想倾向。对二者的比较研究 ,有助于认识以张平作品为代表的当代反腐败小说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党中央对当今世界发展的考量和全人类前途的思考,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产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现实依据,旨在解决全球发展难题,为世界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发展提供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发展贡献了新的价值观、推动全球治理新秩序的建立,同时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彰显大国担当。  相似文献   

15.
杜慧敏 《北方论丛》2007,1(6):16-20
域外小说译介同晚清小说期刊的"短篇小说"之间的细节关联究竟如何;后者的出现是否是受了西方短篇小说的影响,其性质如何,到什么程度;这种状况又是怎样造成的。弄清这些问题,对于认识晚清中国小说的发展和中外文学关系都有个案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脱贫攻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道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蕴含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价值追求。中国历史性地摆脱绝对贫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从理论到实践深入系统总结中国贫困治理的理论生成、价值内涵和实践经验,对于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在消除绝对贫困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更好满足发展不平衡地区人口美好生活需要,进而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综观光绪三十一年(1905)之后小说的创作特点,虽类多且杂,但无论何种类型,其创作主题大都紧贴社会现实,直指社会矛盾,从各种角度勾勒晚清社会生活的画面,它们背后及之间均牵连含隐着潜在的现实主义品格.小溪汇流,这种创作风格逐渐明晰,终成主线,贯穿了而后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小说就是在这种变革和涤荡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在救亡图存、强国善种的历史语境中,晚清小说对妻子的形象进行了多维度建构:雌伏的贤妻,雄飞的女英豪,甚至以国为夫的理想女性,成为时代话语。妻子形象的重塑,一开始就被赋予了重大历史使命,女性生命个体的独立被宏大救亡话语所吞噬而沦为民族国家的附属。但晚清小说对妻子形象的建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妻子地位和角色不断凸显的过程,中国女性正是在这种个体价值被重新认识的历史契机中开始踏上艰难觉醒之路的。  相似文献   

20.
刘永文编《晚清小说目录》是一部重要的晚清小说目录著作。然其"期刊小说目录"与"日报小说目录"两部分,在小说的题名、刊行时间、著译者及小说归类诸方面仍存在着部分错误与缺憾,且其中有不少小说篇目尚被遗录在外。在前人匡补的基础上,笔者又指出了62条错误匡正,补录小说篇目135篇。由此可见,对《目录》加以匡正是有必要性与紧迫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