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测算及提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实现重庆新时期新阶段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科学掌握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现状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现有文献对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的测量过于数学化,数学式的精确却带来了诸如指标设计的非科学性、权重设计的主观性等问题。文中基于指标选择的全面性、数据的可获得性、指标权重设计的科学性、指标评价的综合性等原则,设计了一种相对合理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测量方法,并判断了直辖以来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水平,指出重庆市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任重而道远,同时,还提出了提高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研究我国城乡发展差距的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课题。文章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挪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介绍了挪威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实现措施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而提出了挪威统筹城乡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乡教育统筹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解决城乡教育不均衡问题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必然要求.重庆市作为城乡统筹改革实验区,实现城乡教育统筹,促进农村和城市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科学发展观为重庆城乡教育统筹寻求理论支持,从教育的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的结果三环节分析城乡教育中存在的公平性问题.最后,基于科学发展观为实现重庆城乡教育统筹的路径进行初步探索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具有根本性,制度是问题产生的根源。我国城乡差距的出现,归根结底就在于我国城乡二元的制度设计。而统筹城乡发展最根本的统筹也就是制度的统筹,其关键是实行城乡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体系,实现制度一体化。本文以制度分析为视角,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做了一个系统分析,以试图从深层次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城乡统筹是党在"十六大"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三农"问题尤为突出,"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黑龙江省当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城乡贸易差距三个方面,在对黑龙江城乡统筹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当从依托城镇化、建立农村土地市场、优化产业结构三个方面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成为我国教育领域内的热点议题。通过梳理发现,现有研究重点探讨了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内涵、理念、发展模式、管理体制、评价标准等问题,尽管观点不一,但都强调政府参与,都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促进城乡教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注意从地域和学校类别角度总结和提炼发展模式,并逐步趋向于建构量化的评价体系。现有研究还存在着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外城乡关系研究可高度归纳为三种基本理论范式——城市中心扩散范式、乡村自主发展范式、城乡协调发展范式.国内学界城乡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关系内涵界定、城乡关系政策演进、城乡关系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等方面.未来,我国城乡关系研究重点在于城乡关系基础理论研究、城乡融合发展具体实践研究、城乡融合与其他发展战略关联研究、城乡"二元结构"破除与城乡要素流动问题研究及城乡融合的研究视角与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制度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统筹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调适应有利于保障农民工权益,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便利劳动力流动。农民工问题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能否适应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关键所在。目前部分省市试行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封闭性和过渡性,需要以城乡统筹为核心来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社会问题,我国学者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平衡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属于公共物品范畴,须由政府提供.这种观点主要是根据农业、农村、农民具有极端正外部性特征假设进行论证,但并没有深入分析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否与我国产业发展战略导向有关.基于此,从雁型模型去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性,并据此提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虚拟与现实矛盾关系中人的主体性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化带来了人们现实生存的虚拟化,生存方式的虚拟化导引出人类从未体验过的虚拟世界,而虚拟世界正潜在地改变着人类现实的实践活动,由此便引发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去反观这一社会现象,揭示虚拟与现实矛盾中的和谐关系,使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才能更好地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现实问题研究的理性升华,促进人的和谐、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在虚拟与现实矛盾关系中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小说《蜗居》因其内容的现实映射性和伦理观的非主流化成为了近年来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本文从小说文本出发深入分析《蜗居》创作中所隐含的"童话情结",在现实与童话的激烈碰撞中,深度解析其深刻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3.
本体论探究存在自身。存在可分为两种 :精神性的存在和非精神性的存在。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是关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 ,因此 ,哲学基本问题与本体论密切相关 ,主客体问题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取决于哲学基本问题。可见 ,哲学基本问题不只是有关理论的问题 ,而且是有关现实的问题。不坚持唯物主义即为抛弃哲学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制度分析方法就是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阐述制度与人、制度与社会之间的辨证关系去把握制度的本质。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的考察历来强调要从现实出发,这就要求我们关注现实中人的生存境遇,而制度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实现形式。马克思在分析揭露资本主义制度时无处不渗透着其深切而强烈的人文关怀,关注人的生存、发展、前途以及命运。马克思制度分析的初始点源于对人的“实然”与“应然”矛盾的解决,而其制度分析的终极目标则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探寻一条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5.
虚拟现实艺术简称虚拟艺术,是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新的艺术活动。虚拟现实艺术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主要是感官性沉浸和参与性沉浸,并搭建了一个技术乌托邦。如何看待虚拟现实艺术对艺术、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的消解或突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已有虚拟财产法律学说讨论的主要问题是,"虚拟财产"是否具有财产性。对此,虚拟财产法律学说呈现出学说上的多歧样态。这些学说并未清晰地阐述"虚拟财产"之社会实然、有效规则及联结两者的证成理由,反而借助抽象的法律术语,将与"虚拟财产"相关的利益倾向,隐藏于研究路径的抽象论争、社会实然的选择性描述、既存规则或判例的引申性解释之中。在描述实然规则的意义上,"虚拟财产"相关的现存规则不具有财产性;"‘虚拟财产’是否具有财产性"这一问题的误导性作用大于其引导性作用。在寻求应然规则的意义上,虚拟财产法律学说可以财产理念为基础进行论证,但应结合具体的社会实然进行更为深入的精细化、类型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塔尔斯基真理论不仅为戴维森意义理论提供了恰当的形式表征框架和经验证据的验证形式的基础,而且为其提供了研究意义等内涵问题的外延主义道路和研究语言与实在的关系的可靠便利的形式分析手段。正是这些重要影响,使得戴维森意义理论将弗雷格等人的真值条件意义理论的构想变成了现实,在众派理论中独树一帜.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8.
才性问题作为汉末探寻理想人物素质标准的公众话题,历史渊源久远。它在汉武帝时期因董仲舒人性论对政治人物的设想而深化,并因汉末士大夫、太学生反对外戚宦官专权的社会冲突体现了传统才性观的危机而诱生对传统才性观与现实矛盾的理论思考,使政治问题上升为思想界中的哲学问题。才性问题在作为政治问题的表象背后,蕴含了思想文化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密切、协调和发展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对新形势下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搞好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相应的措施。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内在规律,推动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协调发展,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20.
虚拟现实问题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和应用引起了哲学界的关注。本文从哲学对虚拟现实界定角度,在梳理和分析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个人看法。本文认为,虚拟现实是人类用数字化的中介系统创造的可与人交互作用的超现实环境的技术、活动和状态;作为一种客体,人工的虚拟现实("虚境")是个物理性与心理性结合、工具与客体合一、主体与客体共构的复合性的人工环境;网络虚拟空间,是虚拟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虚境",遥在是其存在方式,"在线效应"和"时缩空扩效应",是遥在性导致的双重效应,虚拟性是其显著特征,并由此产生网络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