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陆与港澳的区际刑事司法协助虽然没有形成位阶较高的正式制度,但以个案协助为主要特点的刑事司法协助体现了双方的高度信任.而海峡两岸的刑事司法协助虽然在官方认可的民间组织的努力下,制定了正式的制度,但信任程度较低将会影响双方的合作.从警务合作的角度来讲,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和情报信息中心对于<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的有效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现有海峡两岸刑事证据司法互助的框架下,《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原则性强、操作性差,两岸刑事侦查、刑事证据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引起了司法互助证据的证据能力丧失和证明力下降,应当从证据相关制度、刑事证据互助渠道及补充司法互助证据条款等几方面来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海峡两岸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和互助,对共同依法严厉打击跨海峡两岸的犯罪活动,保护海峡两岸居民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涉外犯罪逐渐增多、分裂国家的犯罪时有出现、刑事犯罪的侵害范围日益扩大等新情况的出现,《南京协议》等对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的规定表现出滞后的情形,"共同打击犯罪"之性质界定及其规定存在不足。对此,应以合适方式明确规定两岸共同打击犯罪的形式,在两岸共同打击犯罪中排除"互惠原则"的适用,调整和改进"协助侦查"措施,以便为两岸刑事司法互助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香港的回归,必然使内地和香港地区之间的民商事交往更为频繁和广泛,其区际司法协助问题将成为两地法律协作关系中的重要方面。本文对内地和香港地区进行区际司法协助的原则和模式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区际司法协助的原则主要有:1.坚持“一国两制”,维护国家统一;2.坚持平等互利;3.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区际交往与合作;4.诚意与信任原则。对我国区际司法协助的模式选择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认为内地与香港地区开展区际司法协助应选择准国际司法协助模式、协议模式、中心机关模式等等。  相似文献   

5.
自1987年以来,两岸交流交往日益频繁,达到相当的规模.但由于两岸司法机关没有建立正式刑事司法协助机制,为不法分子或犯罪嫌疑人潜逃并藏匿对岸提供了机会.近年来,一些黑社会性质的跨两岸犯罪团伙更利用两岸治安防治无法对接之机,大肆实施拐卖、贩毒、洗钱、走私、诈骗等极端恶劣的犯罪行为,严重危害了海峡两岸同胞权益,破坏了两岸社会和谐.<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于2009年6月25日生效实行以来,两岸司法界建立了更为直接、全面、深度的刑事司法协助关系.在<协议>执行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我们仍然看到两岸刑事司法协助存在着一些困境.  相似文献   

6.
1999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后,随着中国内地与澳门之间经贸和民事交往的增多,跨法域的民商事案件将出现,并引起不同法域的法律冲突,建立区际司法协助是解决法律冲突的重要途径。本文拟就中国内地与澳门的民商事区际司法协助的法律依据、原则、范围、程序及协助的实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在中国区际刑法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能切实满足两岸刑事司法合作的现实需要,显著拓宽两岸刑事司法合作的领域,彻底改变两岸刑事司法合作的模式,明确揭示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合作的路径.但是,该协议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性质比较模糊、内容过于原则以及表现形式有混合性等.因此,有必要根据有关的理论研究和实务经验进一步予以完善,以便区际刑事司法互助活动全面地签订协议.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两岸跨境电信诈骗犯罪的演变规律、及时完善犯罪的打击机制,对于遏制此类犯罪的高发态势具有关键意义。作为电信诈骗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两岸跨境电信诈骗犯罪经历了"台湾-跨海峡两岸-第三国(或地区)"的发展演变历程。此外,两岸跨境电信诈骗犯罪还具有组织形态与行为特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犯罪职业化、动态变化性与结构多样性以及打击难度不断增大等现实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此,应当以《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为立足点,从联络管道、情报交流、协助取证、人员遣返、罪赃移交等方面丰富和完善两岸跨境电信诈骗犯罪的打击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随着海峡两岸交往和交流不断发展,衍生大量的涉台民商事法律关系,涉台民商事案件日益增多。为了正确地审理涉台民商事案件,公平合理地解决涉台民商事纠纷,切实保护海峡两岸双方当事人的正当权益,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以积极、务实的精神,探讨涉台民商事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持别是1992年7月16日,台湾“立法院”通过《台湾地区人民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其中有22条借助区际法律冲突理论,规定调整海峡两岸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原则。但是,台湾当局以所谓“法统”作为制定…  相似文献   

10.
李健 《理论界》2010,(3):58-60
随着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发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进一步明确,范围进一步扩大。通过国际上通行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相关规定分析,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看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如何完善刑事司法体制,把握国际环境,结合我国现有的国内立法环境,充分发挥能动性,加强国与国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通行做法相接轨,更好地推进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区际司法协助的若干基本问题出发 ,全面探讨了中国内地与香港民事司法管辖权发生的冲突 ,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和方法。笔者认为 :在坚持“一国两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原则的条件下 ,两者可以通过充分有效的协商 ,两地司法机关的司法协助 ,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制等方法 ,减少和消除两地司法管辖权制度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阳旭东 《云梦学刊》2002,23(2):37-38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在当事人举证责任规则方面的规定过于抽象粗疏,不便于实际操作;民事证据立法必须具体明确地限定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范围和程序,以提高司法效率,保证司法公正;应当对当事人取证的权利、方法、手段提供物质和制度保障,使其举证责任在司法实际工作中能够真正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婚姻法》在追究婚内侵权行为民事责任上存在严重的缺陷,不能对受害人进行有效的司法救济。基于"人格独立"、"男女平等"以及婚姻秩序的要求,在民法这一私法范畴内,构建婚内侵权民事救济机制,确定不同的侵权救济方式,以及建立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由于另一方的侵权而寻求法律保护的司法救济制度,不仅有利于遏止夫妻间的侵权行为,维护受害者的基本权利,以及婚姻家庭的稳定乃至于社会的稳定,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和完善民事立法的进一步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公务员法>的颁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也存在着公务员泛化问题.立法上难以克服的"法官文官化"即是其中之一.由于司法与行政的巨大差异,"法官文官化"会加剧行政权对司法权的吞噬,摧残司法独立,进而对法治建设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影响;鉴于法官和行政工作人员的不同性质,时它们也不能实行同样的公务员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民法学经历了从荒芜到繁荣的过程,也经历了从学说继受到学说创新、发展的过程。在这期间,民法学的研究不仅为我国民事立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建立了基本完善的民法学理论体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司法实践研究探索,更为中国未来民法典体系研究做出了巨大的理论与立法贡献,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物权法、合同法理论体系。在检视30年民法学理论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依然需要在增强中国民法学研究的本土性、提升民法学研究的国际性、注重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尽心竭力,以形成结构科学、思想先进的民法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与公民权利保护问题的检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诉讼法立法的根本宗旨是保护公民权利。行政诉讼法的制定、实施一方面表明了党和政府依法治国的决心,但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行政诉讼在立法上还存在重国家权力维护、轻公民权利保障,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不够充分等不足,在实施上也存在诉讼成本高、审判结果公信度低、对公民权利保护弱化等不足。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必须从机制、体制建构等方面着手,切实对上述不足加以改变。  相似文献   

17.
孙晓红 《兰州学刊》2010,(7):128-133
美国最高法院通过判例形成了刑事法律以不溯及既往为原则、以溯及既往为例外的溯及许可界限;而民事法律的溯及许可的界限有较大的灵活性,原则上不受宪法第一条有关溯及立法规定的约束,总体上是以溯及既往为原则、不溯及既往为例外,受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奈件的影响,最高法院在政策考量与法理权衡中决定着溯及立法许可的界限。  相似文献   

18.
公民权利受到侵害大量选择信访救济而不相信司法救济,有司法腐败、司法不公,法院受理案件范围过窄,诉讼成本过高,传统"青天"情结和"官本位"思想以及对司法公正和司法程序存在认识误区等诸多原因。这种信访不信法的状况,并不能使矛盾得到普遍、彻底解决,相反,有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也会进一步弱化司法权威,损害我国法治建设。因此必须对我国信访制度进行改革,同时要相应对我国司法制度、诉讼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公正、顺畅、高效的司法救济渠道,以解决信访救济中存在的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19.
重理性抑或重经验 ,一直被学界视为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分水岭。由于我国的法律传统在客观上更多地倾向于大陆法系 ,所以我们的司法目标一直被定格在对理性的追求上。事实证明 ,这种严格遵循成文法制度 ,以追求理性为目标的司法制度 ,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司法资源。因此 ,在强调理性或者不完全放弃理性追求的同时 ,适度采用“先例判决”制度 ,是完善我国司法制度、提高司法质量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孟亮 《学术探索》2013,(8):39-43
近年来,司法实践中虚假诉讼现象的大量出现,是《民事诉讼法》增加112和113条的直接原因。但《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并未完全解决虚假诉讼人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为了全面遏制虚假诉讼的出现,立法必须清楚地界定虚假诉讼行为的违法和侵权的性质,并对虚假诉讼人施以相应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