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岩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3):46-48
人学问题是贯穿于西方哲学发展全过程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不同时期人学研究的侧重点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我们大致可以把它看作是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由古代的理性人学——中世纪的宗教人学——文艺复兴至近代的理性人学.本文将从古代西方人学思想的萌生、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学思潮以及近代人学思想的主要表现三部分进行回顾,以期帮助人们认识自觉确立马克思主义人学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向西方学习是一股贯穿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社会思潮,从林则徐开始,它经历了一个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仿效西方的政治体制,再到接受马克思主义宇宙观的过程,从而使中国找到了一条走上独立富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李三福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6):115-119
西方教学语用学思想在近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内涵丰富,承前启后,主要在注重教学话语使用、强调教学话语理解、重视教师理解学生、关注语用能力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自身的理论体系,拓宽了自身的研究视野和问题域,并为能指形态的教学语用学在现代的崛起、发展和学科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西方教学语用学思想在近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内涵丰富,承前启后,主要在注重教学话语使用、强调教学话语理解、重视教师理解学生、关注语用能力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自身的理论体系,拓宽了自身的研究视野和问题域,并为能指形态的教学语用学在现代的崛起、发展和学科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它使日本法西斯北犯苏联的计划破产,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苏联战场,同时也推迟了日本法西斯南进的行动,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以其重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纵观西方哲学史,价值的主观论和客观论源远流长。它们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有严重的理论缺陷,其致思方式具有诡辩论特征。科学地考察和剖析其基本观点及其错误根源,对于揭示价值本性和进行价值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艳萍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1):18-20
西方近代法治的确立,从根本上是西方近代市民社会要素生长发育获得了与国家并立发展的结晶。通过市民社会的变革,确立了法律的至上地位,权力和权利都服从于共同的规则而纳入法律规制框架之中,树立了以理性自律精神和主体自由追求为内核的公民意识,为法治进程提供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人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的主体性的澄明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它不同的内涵。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来理解主体和人的主体性,科学地揭示和说明了人的主体性,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9.
宫哲兵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8,(1)
中国古代哲学有没有唯心主义?是不是贯穿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国古代哲学是否以思维与存在,即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些是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核心问题。几十年来,不断有人提出这些问题要加以探讨,但都没有深入、90年代的今天,随着我国政治、经济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界的开放不断扩大,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新的探讨。一、哲学基本问题以及两个派别的划分不是绝对的长期以来,国内理论界形成了一种绝对化的观念,认为只要有哲学,不论哪个时代,哪个民族,都必然存在哲学… 相似文献
10.
刘然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14-17
哲学史是以哲学思想史的方式体现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实践的阐释对哲学发展至关重要。回顾西方哲学史,对实践的认识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从自然哲学中人的不在场到道德实践的转折;中期,从神学中人的实践活动的遮蔽到近代哲学中认识论范式对于实践的统治;现代,马克思对实践范畴科学而完整的揭示。由此,可以看到马克思对实践的阐释对实践范畴的发展具有归结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烨鑫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6):78-81
在西方文论中,主体性是一个重要概念,但是在浪漫主义兴起之前,"模仿说"一直占主导地位,致使主体性处于缺失状态。浪漫主义兴起后,主体性第一次被提高到如此显赫的位置。浪漫主义主体性研究的重点是情感、天才和想象。这种研究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不可避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罗能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4):22-27
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审视产权,主体性是产权运作中的基本原则之一。产权主体性原则是基于产权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伦理的基本价值要求提出来的,是对产权制度安排和产权活动中主体的道德权利、伦理责任和伦理目的的基本规定,它主要包括产权使用自主、产权交易自由和有利于人的发展三个方面的伦理规定。 相似文献
13.
罗翠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80-85
近代汉口开埠通商之后,出现了一批了新兴商业资本,到清末民初达到其发展的顶峰。就是在这一黄金时期,商业资本主导了汉口城市经济社会。与西欧近代早期商业资本相比,近代汉口商业资本也有着多元投资、投机与创新等诸多特性,这些特性间接或直接地推动了近代经济转型。最后,纵观中国近代商业资本史得出:商业资本是工业资本的前驱,前者在近代经济转型中曾有过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4.
宋志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1-7
在中国哲学史领域,由于受前苏联哲学界影响,教条主义者肆意加以曲解,强行推广“两军对战”模式,致使中国哲学史事业陷入重灾区。虚无主义者否认中国哲学存在,倡言“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造成了负面影响。复古主义者迷信“照着讲”,反对“接着讲”,也带来理论混乱。只有清除掉这三个思想障碍,才能开创出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
(1)主体性原则是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条十分主要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显著标志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实质和创造本性的集中体现。这一原则贯彻和体现在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中,就形成所谓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性原则就是社会历史领域的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时代主题,这就是中国现代化,这是一个跨世纪的大课题。从两宋以来,中国先后有六次痛失完成社会变革、走向近代化、现代化的历史机遇;今天正是一个百年不遇、千载难逢的大机遇。“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带领20世纪中国现代化起步的三位历史巨人。“三民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改造论和建设论)”,是指引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三面主要理论旗帜。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邓小平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起了决定性作用,但也有毛泽东的奠基之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理论思维高度回答了三大课题: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体制现代化目标问题;中国现代化主体确立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德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3):36-42
近代西方人的主体性不是自然的或天赋的,而是一种被人为地建构起来的现代性话语.这种建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文学在内.18世纪兴起并广泛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书信体小说在建构近代西方主体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它以其私密化的性爱题材、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主观的和即时性的时空模式以及充分的对话性,建构了符合时代要求的主体性话语,最终将近代西方历史主体从传统的集体性社会引出,走向以个体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8.
谈主体性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克娥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4):85-87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宗旨是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主体性。为了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必须重视学生思想政治道德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贾孔会!政史系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2)
股份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思想家对股份制的引介与评述形成了中国近代股份制经济思想。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梁启超作为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对股份制经济的认识更有许多真知灼见,他把对股份制的认识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同他的政治改良主张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他独特的股份制经济思想。他在法治、责任心、国民素质、企业能力以及建立金融辅助机关等方面对股份制的阐述,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俞吾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0-30
在我国哲学界 ,“重写西方哲学史”已经成为一个时髦的口号。笔者认为 ,“重写”具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一种是“无效的重写” ,即只是引入一些新术语 ,但并不触动传统的哲学史研究的理论框架 ,这类重写注重的只是外在的形式 ,因而注定是无效的 ;另一种是“有效的重写” ,即通过对传统的哲学史研究的理论框架的批评性反思 ,确立起新的哲学和哲学史观念 ,从而对西方哲学史进行实质性的重写。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 ,就要先行地清除长期以来主宰着西方哲学研究的三个神话———单线性神话、客观性神话和内在逻辑的神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