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了翁倾心《易》学,终生治《易》,谪居靖州期间,完成了两部《易》学名著,一为取诸经注疏,摘为要义的《周易要义》,一为取濂洛以来诸大儒《易》说,集解而成的《周易集义》.其中《周易集义》初刻于紫阳,补刊于至元,大旨系以程、朱为宗,融汇濂洛《易》说,象数、义理兼备,其说有补于读《易》者,故颇得学人推崇.本文以中国国家图书馆(即原北京图书馆)藏宋刻本《周易集义》为例,对其成书始末、刊刻经过、体例内容等略作考辨,以见其特色、成就.  相似文献   

2.
《周礼》是宋人争议颇多的一部经典。本文主要分析宋末大儒魏了翁《周礼折衷》的经学特点:魏了翁对《周礼》抱持尊重的态度,认为此书本完整,传世本的残缺是流传过程中造成的,而《周礼》见疑于后世的主要原因在于汉儒解经的分歧与失误;对代表汉唐《周礼》学权威的郑玄《周礼注》,魏了翁既肯定其学术价值,又进行了有的放矢地批驳;对于宋代《周礼》学代表作王安石的《周官新义》,魏了翁一方面肯定其学术价值,另一方面则批评王安石阿附郑《注》,未能领会《周礼》所蕴先王政治精髓,导致变法误国。这些特点展示了魏了翁的《周礼》学观点。  相似文献   

3.
魏了翁是南宋中期蜀中的大学者,自来以他为著名的理学家。然而其青少年所学及在鹤山书院所教授者实为记览词章之学,尤其晚年撰著《九经要义》时所采用的实证方法更与理学家的探求义理的思辨方法完全异趣。在理学成为时代学术思潮之际,他与理学家交往,并受影响,但在基本的理学观念上不仅与正统的程朱学派不同,还持以批评的态度。他为理学创始人向朝廷请求赐謚并取得成功,这仅是政治活动性质,并不具学术的意义,因此文章详细梳理魏了翁交往的理学家及其交往过程中理学思想的发展过程,证明不能以理学概括魏了翁的思想,他亦非典型的理学家。  相似文献   

4.
魏了翁从小学习《周易》,逐渐接受理学易,并继承朱熹,形成象数义理并重的易学观。他在靖州谪居期间,以道贵自得、学宗程朱为旨,汇集前人《易》著,编纂成《周易要义》及《周易集义》两书,总结前代及当代易学,在学术史上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现存魏了翁文集之宋开庆元年成都刻本与四库全书本存在大量异文,这主要缘于四库本的妄改,大致可分为不谙古语、不明通假、不知古今、不懂引申、不辨字形、不晓通用、形近臆改等几种类型。这些异文不仅见出了二本的优劣,更重要的是,结合魏了翁整个思想学术体系加以考察,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魏了翁强烈的复古倾向以及深厚的汉学功底两大学术特色。魏了翁对小学的精深研究和造诣,在两宋学者中罕有其伦,他应是宋代理学中汉学一派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6.
真德秀和魏了翁是朱熹之后的著名理学家,他们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真德秀诗歌作品中的"鹤"及魏了翁诗中的"鹤"与"梅",都是非常特殊的自然意象。他们赋予这两个意象以丰富的意蕴和独特的人文精神,在对这两个意象的审美体验中表现出了他们的学术倾向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学术上融合朱陆、会同洛蜀的魏了翁,在文艺思想上显得较为圆融通达。对于文艺创作,他提倡先立大本,提出了"根诸气、命于志、成于学"的作者修养理论,认为文艺创作非无本者能之,本立则书法创作纵横造次无往不合,诗歌创作亦可肆笔脱口而动中音节。魏了翁文艺思想的通达之处在于他对苏、黄等人的英姿杰气和"尚意"书风也表示认同,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自得"精神的体现。诗文书画源大本而作,文艺作品即具有了观德与论世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张栻、魏了翁具有丰富的实学思想 ,这主要表现在求实求理 ,重躬行践履 ,对欲、利的肯定 ,把义理与训诂相结合等方面。并且 ,张、魏了翁作为蜀籍学者 ,又长期在湖湘地区活动 ,沟通了湘蜀两地的文化 ,使湖湘文化和巴蜀文化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他们丰富的实学与理学思想也由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理学家真德秀和魏了翁,文学观念同属于理学家文学观范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他们都重道轻文,重视用文学形式传达理学义理,强调文学的经世致用功能,主张温柔敦厚的文学风格论等.他们文学观的差异体现为魏了翁主张才学合一,真德秀认为文、学、气三者关系密切;魏了翁主张自得,真德秀偏重继承.在文学创作上,真、魏既有表现内容的一致性,也有表现技巧的专擅和艺术特色的不同,可谓双蜂并峙,二水竞流,各有清辉,不可轻易轩轾.  相似文献   

10.
魏了翁的诗作渠阳诗现存百余首,最能体现魏了翁的创作特色,在晚宋理宗朝诗坛自成一体。首先,诗人命意曲折、用事宏奥、下字奇古,营造出渊深典重的文本世界。这与他的阅读经历、谪居心态、酬唱活动密切相关。其次,诗人克服了远迁带来的不安,在地域空间的呈现上,保持了闲适的风格,建构了足以栖身的精神家园。第三,面对生日、岁时、星象和灾异,诗人秉持敬畏,在生命的吟咏中流露出悲忧沉郁的基调。  相似文献   

11.
俄藏敦煌文献《新集文词九经抄》 写本缀合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集文词九经抄》是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一种蒙学读本,是具有家训及书抄性类书的特殊教材。学术界对保存在英藏、法藏敦煌文献中的《新庥文词九经抄》写本做了研究,但是保存于俄藏敦煌文献中的《新集文词九经抄》却很少有人涉及。俄藏敦煌文献中保存有八个卷号写本,其中六个误定成《百行章》,本文经过对这些写本的抄写字体、内容等研究,认为是一卷《新集文词九比抄》分裂所致,可以拼接缀合为三块,与英法藏本不能互为渊源底本,出自张氏归义军初期的改煌文士之手。  相似文献   

12.
南宋理学大师魏了翁的寿词创作数量堪称历代词人寿词之最.对此,前人颇为不解.本文通过对魏了翁生平的简要梳理及其寿词创作的分类研究,认为其寿词创作与其"和而不流"的君子风范、孝悌仁爱的理学精神、积极有为的生命意识息息相关,既是魏了翁坚持守望儒家传统"以和为贵"的社会风尚的艺术再现,又是南宋文人士大夫世俗生活的形象反映.  相似文献   

13.
《九云记》是在朝鲜小说《九云梦》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 ,但情节内容更加丰富 ,结构更加严密紧凑 ,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 ,体现了作者的审美理想。但由于借鉴原书过多 ,难免有抄袭之嫌。  相似文献   

14.
杜甫的《兵车行》与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都是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反对开边战争,但由于作者生活境遇、所处位置和思考角度的不同,两首诗所折射出的思想感情、表达方式亦不一样,但他们同样都是伟大的诗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对维吾尔族经典《福乐智慧》一书中"正义"问题上所透射出的正义即"各司其职,各守其位"、正义即"给各人以应得的东西"、正义即合法等内涵做一分析,以展现古希腊政治哲学对此书作者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人物志》与《颜氏家训》看魏晋南北朝的人才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人物志》与《颜氏家训》中关于人才分类和人才成就观的论述 ,结合魏晋南北朝有关人才理论的流变轨迹 ,对比分析了二书的人才思想内容和特征。本文认为 :除了受时代环境影响外 ,个人经历、家族背景以及个人写作动机亦是影响魏晋南北朝人才观思想风貌和文化风格的重要因素。本文进一步指出 ,二书是中国传统官僚士人知人论世思想的产物 ,具有追逐世功和全身避祸的倾向 ,从另一侧面展示出中国古代人才理论的功利性和保守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魏了翁存词189首,不仅雄踞宋代理学家首位,在宋代文人中亦不算少数.鹤山以理入词,通过以理语入词、以理意融词、以理法构词三层面,努力实现理学与词体的结合,使他的词带有显著的理学色彩.不仅构成其词的个性特点,也扩大了词体堂庑,展示出宋词与理学结合的独特面相.  相似文献   

18.
《通典.魏官品》记载了曹魏时期的官职品阶制度,是研究中古职官制度的重要资料。由于《魏官品》中时有杂糅晋制的情况,以致人们对《魏官品》的产生时间提出了不同看法,甚至对曹魏是否实行过官品制度也产生了怀疑。依据史实,《通典.魏官品》的主要依据应是魏明帝太和三年颁布的魏《官品令》,同时还参考了时间稍晚的魏《甲辰令》。从《魏官品》的产生时间可知,曹魏初年就已创立了官品制度,且其时间最迟不出太和三年。因此,尽管《通典.魏官品》所本非一,间或亦杂晋制而言之,但其真实性和史料价值却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9.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一书中明显表露出《圣经》情结。他把女主人公凯瑟琳塑造成了耶稣基督的化身.多次用《圣经》中常见的“尘土”意象作为象征性的背景。他还借男主人公亨利由恶到善的思想转变过程,揭示了由于战争的罪恶人类注定走向毁灭.只有弃恶从善。才是人类唯一的出路这一深刻主题,从而在作品中“复活”了《圣经》一书中对人类“救赎之途”的期望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