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些道德滑坡现象引起众多思考.道德评价失衡、价值取向混乱、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道德教育扭曲变形.从当前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分析了目前道德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并提出加强和完善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制度建设;构建现代价值理念,以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引导个人行为;追求法治体系下的道德自律等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考察科学的道德价值的三个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对于科学的道德价值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究其原因,是因为研究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论述科学与道德的关系。可以从科学发展的方向与人类道德的冲突、科学研究中的道德规约对道德建设的完善以及科学的研究成果对道德的影响三个视界考察科学的道德价值。在不同的研究视界中,科学的道德价值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3.
科技的价值属性与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与道德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融通性.科技有其道德意蕴和价值意义,对建构文明、合理的道德规范体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科技与道德的辩证关系.大力宏扬科学精神,促进道德建设,使科学精神与道德理想更加完善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道德的双重价值结构主要表现在整体意识与自私自利意识、善待他人与善恶不分、重视道德理想与空谈道德的"统一",其根源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殊的经济政治结构。改变这种历史价值的双重特性以建立统一的道德价值观,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当前伦理学和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关于道德价值的五大流行定义:“需要”说、“应该”说、“情感”说、“意义”说和“关系”说等。分析发现,这些观点均具有真理性,也有进一步完善之必要;如果把道德价值界定为:“道德事实与人之间特有的社会关系,它标志着道德事实对人的本质之确证和完善”,或许会更加接近道德价值的内在特质。进而认为,道德价值是以实践-精神、功利-道义、个人-社会、自律-他律、相对-绝对相统一的方式来把握,并通过认可正确道德价值、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互动转化、形成内在道德素质与外在道德习惯、坚持个体道德价值取向与社会道德价值要求相统一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6.
作为施政宣言,中国梦具有三大道德价值。第一,作为政治承诺,中国梦表现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确立历史合法性,关注民生、实现幸福、确立现实合法性,自我鞭策、勇担重任、强化执政传承性的道德价值。第二,作为价值品格,中国梦表现出强调整体优先、国富而民强,强调民族意识、由内而至外,界定发展归宿、富强而幸福的道德价值。第三,作为道德诉求,中国梦体现出引领社会发展价值追求,引导人们认识社会发展,追求和谐文明共存的道德价值。正因中国梦具有上述道德价值,使得其成为新时期凝心聚力、催人奋进、引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7.
道德实践的两个维度:自律与他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道德的自律与他律的问题。认为道德是以自律性为基本特征的,但道德价值的根据是外在的、他律的,道德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道德规范作用的方式既要有內省式自我约束又要有外在的社会约束,道德人格的培养也需要在自律养成与他律约束的矛盾运动过程申实现。公民道德建设要体现道德的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道德价值作为伦理学与价值哲学的交叉课题,已日益引起学界关注。然而,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通过对“需要”说、“衡量”说、“应该”说、“情感”说、“意义”说和“关系”说等学界关于道德价值的这六大流行定义的解读、辨析,笔者发现,它们均具部分真理,也似有进一步完善之必要。如果把道德价值界定为:“道德事实与人之间特有的社会关系,它标志着道德事实对人的本质之确证和完善”,或许会更加接近道德价值的内在特质。  相似文献   

9.
道德共识是指不同主体在道德的认知上所达成的一致性认识和理解。道德共识作为人类道德生活的重要内容,其形成和变化反映着人类道德生活的变迁和进步。道德共识对人类道德生活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道德共识的价值之中。道德共识的价值表现在历史价值、现实价值和理论价值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不仅是社会调控的特殊方式,而且还是个人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只有在充分发挥道德对个体自我完善与发展作用的前提下,把道德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内在地统一起来,才能为道德接受找到可靠的人性基础和自觉的道德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1.
从道德关系重释角度研究科技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加强科技道德建设,促进科技时代道德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就必须重释道德关系。重释道德关系的前提是转换道德价值观,给自然界及其他对象物赋予道德价值;重释道德关系的内核是拓展道德关系的主体,把自然和操作对象纳入道德关系主体的范围;最后,要加强评价方式的可操作性并注重评价的社会历史性,通过完善道德评价方式给道德关系的重释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昌明,瓦解了传统道德理念的内外倾价值。当代道德建设必须根据社会关系和科学成果来重新确立道德理念的内外倾价值。今天我们应该建立的最基本的道德理念是:对人的普遍关怀和尊重。这一道德理念包括对人的生存权利、劳动、价值与尊严的关怀和尊重。这一道德理念的内外倾价值来自人的基本需要、文化遗传和做人的基本信念  相似文献   

13.
共同道德的不同和变异与社会的不同和变异无关,完全决定于人们的道德价值判断的不同和变化。一个社会究竟推行何种共同道德完全依该社会人们的意志而转移。但是,一个社会究竟具体地制定和推行哪一种特定道德,则与社会的不同和变异无关,而完全决定于人们的道德价值判断的不同和变化。道德规范是主观任意的,因而有优劣对错之分。如果一种共同道德是优良的、正确的,那么,它对于任何社会便都是优良的、正确的,而决不会是恶劣的、错误的;反之,特定道德之优劣对错具有相对性,是相对于特定的社会而成立的:特定道德对于某一特定社会是优良的、正确的,而对于其他社会则可能是恶劣的、错误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道德和道德价值的概念出发,论证了作为道德价值对社会和个人的双重意义,并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价值实现的机制问题。在对这种机制作出严密分析的同时,就如何强化这种机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还澄清了近年来在价值观念更新的浪潮中许多被弄得模糊了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5.
不丹通过公正与和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推动了政府善治、社会经济的公平发展、文化的传承与推广、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大幅度提升了国民幸福水平。因此,我们要重新思考和定位GDP和GNH的辩证关系,为社会道德价值导向的制定提供基础;充分发挥社会道德价值导向的重要作用,强化对各项政策和制度的道德设计和道德审查,为实现国民幸福提供制度保证;突出政府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和维护国民追求和实现幸福的良好社会环境;以社会道德价值导向促进幸福观教育。  相似文献   

16.
从道德叙事与价值解释之间的关联出发,指出忽视价值解释是当前道德叙事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进一步认为,明确价值与事实的区别,以解释的方式来表达价值观念,道德叙事在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才会具有活力;最后,从价值文本、价值解释域以及价值解释背景三方面,探讨了价值解释对于道德叙事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类价值系统核心的道德价值,随着学界“价值热”的不断升温,它已日益凸显为价值学与伦理学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这两门学科间尚缺乏很好的、全面的对话,以致在相互吸收、借鉴对方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上,还不尽如人意,造成对道德价值的本质问题见仁见智,且各种观点间的分歧还日渐增大。因此,本文力图从价值学和伦理学的交叉视角,把道德价值的本质重新概括为:道德价值就是指道德事实与人之间特有的社会关系,它标志着道德事实对人的本质之确证和完善,并进而厘析了这一涵义的道德价值所具有的几大特征,以期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对当前农村道德建设的现状的理解,应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去客观分析,并且要关注农村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实践,才能抓住农村道德建设的主脉,使农村道德建设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关于法家的道德思想,本文认为:第一,法家是讲道德的。通过公利,法家把法与善、法与道德统一起来,认为法是善的体现和保证,守法就是守德。第二,法家道德思想的核心和特征是守法。以守法为基础,法家论述道德内容与道德层次,以守法为核心把法家道德思想与儒家道德思想区别开来。第三,法家道德思想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价值。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道德建设都要求建立守法道德,而以守法道德为中心的法家道德思想的深入研究就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环境道德既成为优化和保护环境生态的创新思维,又成为环境性补救手段,还成为法治保障环境生态的道德法则,更成为创新道德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思维;既为法律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共同手段,又为创新机制提供学理根基,还为生态环境与其他要素的协调共生发展夯实道德基础。价值要素奠定价值基础;自然法价值源于自然界环境遵循自然规律;道德价值源于道德社会成为本源性价值标准;法治价值源于法治社会创新开辟新天地;孝文化价值源于中国传统社会成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