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力资本作用机制及其政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力资本与新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源于以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的动态经济学。它已经历了四大发展阶段(或形式),即资本决定论、技术进步决定论、一般的人力资本决定论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与劳动分工决定论。资本决定论增长理论的典型表达形式是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这一模型证明只要通过政府干预,就可以使经济获得长期稳定均衡增长,但它不能解释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带来资本利润下降与生产规模收益递增的矛盾。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技术进步决定论”增长理论证明技术进步可以实现经济的长期均衡增长,但是它解释不了从…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警惕“贫困陷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一般会快于发达国家或地区”,这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条件趋同”理论想告诉人们的一个结论。该理论假设生产函数中资本报酬递减的性质始终存在;而储蓄率是外生常数,平均储蓄曲线单调下降。因此该理论认为各国经济增长中总存在着一  相似文献   

3.
探讨报酬递增与软投入的增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有两个相互矛盾的经济规律,构成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命题:一个是报酬递减,一个是报酬递增。前者讲的是任何投入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持续追加,都会遇到边际报酬下降的现象,因而是落后经济赶超发达经济的理论依据。我们可以把以报酬递减为基础,旨在赶超的增长理论称为“中西部的经济学”。后者讲的是,越是发达的经济,越是获得更高的增长速度,投入的持续增加可以带来产出的继续增加。因此,报酬递增是发达经济保持优势地位的理论依据,以此为基础的增长理论也可以称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学”。但是,两个看似矛盾的经济规律,在理论上怎么得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知识经济学的发展正在促进形成一种不同于传统增长理论的新增长理论,旧的“收益递减模型”有可能被新的“收益递增模型”所取代。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必须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5.
新古典增长理论以资本边际收益无限递减为基本分析框架,在解释经济增长事实方面遇到了困难.新增长理论认为其根源在于假定资本边际收益无限递减,并开始修改这种假定,形成了自身的分析框架,一是假定资本边际收益为一常数而非无限递减;二是将技术因子内生于经济系统,隐含假定资本边际递减地趋于一正数.资本边际收益的不同假定,使经济增长理论的逻辑性达到了内在统一,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增长理论.  相似文献   

6.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把凯恩斯以前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理论、生产函数理论引进经济增长的研究中来,代表人物有索洛、丹尼森、斯旺等人。由此,50年代中到60年代末是经济增长理论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的范式比较,本文的关键部分在于把宏观(加总)成本分析引入经济增长理论,取代总生产函数作为经济增长分析的基础。为此,我们尝试给出经济资源的演绎定义,在宏观经济成本和经济资源之间建立函数关系。以此函数关系为基础,本文采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框架取代需求一供给分析作为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框架。在这新的分析框架之下,规模及可变比例的收益递减假设成为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不同于以收益递增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型。本文推断,一个经济体系的新产业形成过程才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生原因。  相似文献   

8.
作为纯理论争论,不外乎是两种分析方法的对立:一种是古典传统剩余理论的“社会关系”分析,另一种是新古典传统供求理论的“技术关系”分析。马克思经济学坚持的是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竞争及其博弈规则的理论;是以货币量值计量的、与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的技术关系分析无关的、从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的联系中讨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9.
新古典生产函数的理论困难及其解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古典生产函数的理论困难及其解决白暴力西北工业大学数理经济学研究室教授一、问题的提出对现代边际主义价格理论中的新古典生产函数,西方经济学中的新剑桥学派提出了责难。这种责难大致如下:在现代边际主义价格理论中,生产函数被定义为投入与产出的技术关系。新古典...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理论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人类面临的稀缺资本类型已由人力资源稀缺转变为自然资本稀缺,自然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要素。这使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假设发生了改变,其局限性日益凸现。循环经济理论修正了其研究假设,实现了对其理论局限性的突破。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1在现实中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1.将自然资本视为经济运行外生变量。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自然资本一直被视为经济运行的外生变量,被排斥在经济分析过程之外。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将储蓄和资本积累视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马尔萨斯强调土地的作用,但只是狭义的概…  相似文献   

11.
决定企业边界因素的新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奥利佛·哈特的研究表明,“在组织理论中,一个长期未解决的问题,是企业边界的决定因素”(1995)。古典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提出了一些极富见地的观点,可以解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和特例,但这些理论无法解释世界上新近发生的一些大事,如微软公司免遭“分割”厄运,通运电气购并霍尼韦尔计划的“流产”等事件的发生,不是因为“收益”、“成本”等原因所致,而是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的结果。由此,我们不得不对影响企业边界的因素进行新的思考。一、企业边界理论的回顾与审视诸多经济学派对企业边界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1960-2005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新古典经济学生产函数框架下,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及中国1960-2005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石油消费、资本存量、劳动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中国石油消费已经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效应。作者建议通过提高石油利用效率、完善石油市场体系,来缓解石油供给限制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促进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产函数的知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对原作思想的扩展了的阐释,这篇读书笔记的思路接续着“知识的经济学”,把经济学的生产函数概念纳入到知识分析框架内,从而使经济分析适用于一个远比新古典经济学广泛得多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传统经济学在解释知识价值社会(屋太一,1985)的增长与发展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资本、劳动力与人力资本的增长并不能完全的说明残差的来由(E.VDomer,1961),只是这一生产要素愈来愈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朱国宏、李志青,1998)。与此同时,知识作为生产要素所具有的独特性又迫切的需要经济学在已有基础上重构、创新。为了顺应这一要求,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起点的知识经济学逐渐取得一定的发展,尽管如世界经济合作组所指出的“将知识融入标准生产函数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个要素向某些缺乏知…  相似文献   

15.
一、FDI内生技术进步的增长模型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内,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流入被视为东道国资本存量的增加,由于受收益递减的限制,仅能在短期内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在长期内并不能改变总产出的增长率。内生增长理论的兴起使得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了全新的评价。Balasubramanyam et al(1996)指出,如果决定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被看作是内生的,作为资本、知识与技术复合体的FDI就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经济增长,不仅FDI流入所带来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转移会对东道国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它所产生的外溢效应亦是…  相似文献   

16.
边际收益是指生产中增加一单位投入所获得的收益增加量。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相结合生产一种产品时,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如果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固定不变,仅仅不断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最终将达到某一点,在这一点之后,追加投入的该要素对总产量的增加以及收益是递减的,这叫做边际收益递减。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说法,边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经济规律的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核心。网络经济在全球迅猛发展 ,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网络经济时代。传统的工业生产是一个大批量的资源密集型产品生产过程 ,经济运作基本上是按古典经济学家的“完全竞争”进行的 ,经济世界是均衡有序的。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知识与信息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使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理念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由资源供给匮乏转变为资源无限 ,由收益递减转变为收益递增 ,由不完全竞争转变为完全竞争 ,由计划和控制的管理转变为创新和调整的管理 ,从有限的内部空间转向虚拟的、综合型部门的融合。网络经济的兴起 ,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率的增长 ,降低了经营成本 ,增加了规模经济效益 ,改变了企业的理念和营销模式 ,推动了产业的重组和调整 ,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制度创新为杠杆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一)技术与制度:经济增长的两大内源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只考虑生产中的两个因素—资本和劳动力,而将技术进步视为经济增长模型的外生变量。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愈来愈重要。这时,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其中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的新增长理论便是其主要代表之一。罗默的新增长理论认为,好的想法和技术发明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知识的传播以及它的变化和提炼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好的想法和技…  相似文献   

19.
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英  肖德仁 《理论界》2005,(2):182-183
影响农民增收缓慢的主要因素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因此,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治本之策。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单一粮食生产”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在我国,虽然有些地区的农村经济搞起了多种经营和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但就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经济仍然是“单一粮食生产”,这种经济结构格局没有根本上的改变。而这种“单一粮食生产”由于土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使得多投入而不能多产出,导致农民收入不能增加,甚至减少。第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停滞,城镇化滞后。从较发…  相似文献   

20.
商庆军 《北方论丛》2005,(3):140-144
“大萧条”以后产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融合,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经济理论”,其后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使凯恩斯主义走向没落。在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过程中,更广泛的社会意识、“新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经济理论在综合化与社会化方面不断走向深化和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