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关于十二世纪蒙古族社会的性质,是蒙古史中争论较大的一个问题。一些同志认为,十二世纪蒙古族社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另一些同志却认为,当时的蒙古社会已经发展到奴隶占有制社会。我同意后者意见。一九六二年九月号《民族团结》发表的两篇有关这个问题的文章,进一步论述了前一种意见。根据这两篇文章的论述,据我看来,目前关于十二世纪蒙古社会性质问题争论的关键,是当时蒙古社会生产力究竟发展到了怎样的水平;当时蒙古社会的基本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什么性质;蒙古社会的奴隶是什么性质;在一二○六年以前,蒙古社会中有无国家机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蒙古奴隶制初探——蒙古诸部统一前的社会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吉思汗统一诸部于一二○六年建立起统一的蒙古族政权以前,蒙古的社会性质如何?是氏族制,抑或奴隶制?长期以来众议纷纭,始终未得到园满解决。一种意见认为,蒙古族没有经过奴隶制发展阶段,而且游牧民族也不可能形成奴隶制。诸部统一前,蒙古族是处在氏族制末期,奴隶虽然存在,但只是家庭奴隶,这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现象。诸部统一后,蒙古族越过奴隶制发展阶段,直接由氏族制过渡到封建制。另一种意见主张,诸部统一前,蒙古族是处在奴隶制发展阶段,当其迈出原始氏族制之  相似文献   

3.
布里亚特是蒙古族中一个古老的部落。布里亚特蒙古族是跨界而居的民族 ,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蒙古和中国。十月革命后 ,俄国境内的部分布里亚特人陆续迁居到呼伦贝尔草原 ,带来了在当时条件下比较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给这片草原的原有居民产生很深的影响。随着牧业体制的变革 ,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的布里亚特蒙古族的生产及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迁。  相似文献   

4.
部落是人类历史上普遍存在过的一种古老社会组织。它最早可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从考古学、民族学和历史文献的丰富史实来看,发展得比较完善的氏族制度,包括有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等各级社会组织。关于部落组织,一些学者只阐述部落的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无阶级、无差别的原始社会属性,这显然是不够的。实际上,在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已经产生,家长奴隶制业已出现,血缘组织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民族不一定能产生国家一类的政治组织。人们往往对旧的氏族、部落加以利用,以适应新的需要。我们认为,珞巴族的部落组织就属于这一类。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蒙古族是由众多部落融合而成的民族共同体.早期经济主要是狩猎业和游牧业,大约在十二世纪就有了"林木百姓"和"有毛毡帐裙的百姓"的区分,"林木百姓"部落从事狩猎活动,"有毛毡帐裙的百姓"则经营畜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狩猎活动逐渐向畜牧业经济转化和过渡."十三至十四世纪,蒙古游牧民族主要从事畜牧和狩猎.他们是游牧民,同时又是狩猎民,但他们的经济基础毕竟是畜牧业."显然,这种复合经济,畜牧业  相似文献   

6.
青海蒙藏部落地域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与藏族部落由于相同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使其部落的牧地在历史上有较大的变化。本文通过青海蒙古二十九旗以及藏族部落的地域变迁的研究,认为导致这种变迁,除了历代中央政府治边政策的原因外,蒙藏两族部落分布地域不同的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状况,也是造成其部落地域变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     
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多元融合的民族,主要聚居在我国北疆。蒙古族的祖先可上溯到公元七世纪的始祖孛儿帖赤那。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落,建立了统一、强大,稳定的蒙古民族。其族称来源于某古族的自称“mongol”,意为“永恒之火”。蒙古族以游牧...  相似文献   

8.
论成吉思汗的伦理思想及其政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成吉思汗的伦理思想及其政治意义宝贵珍历史造就了成吉思汗。在蒙古社会历史变革的紧急关头,成吉思汗顺应了时代潮流和民心民意,建立了蒙古汗国,实现了蒙古各部落的统一,使崛起的蒙古族雄踞于大漠南北。他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其政治蹈略、军事智谋,也与他的伦理思想及...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萨满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为人类早期社会一种自然的宗教形态;在藏传佛教传人前,萨满教信仰在蒙古各部落中长期流行,是融合该民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多种信仰的产物;蒙古族萨满教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该民族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以传统风俗习惯形式积淀下来.  相似文献   

10.
考察近现代藏族计全,则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作为藏族社会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部落普遍存在于藏区社会之中。因此,不了解部落组织,则很难系统地了解藏区社会的全貌。本文拟通过对民主改革前藏族社会的考察,就藏族部落组织制度作一番研讨。不妥之处,敬析识者雅正。一截族部落的形成与发展演变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藏族部落形成、发展及演变的历史轨迹。人类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前,曾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生存环境极为艰苦,因此,原始人过着群居生活,即…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与藏传佛教的接触是从13世纪开始的。13世纪前50年中,蒙古诸汗不仅通过回纥人、契丹人和汉人,而且还从包括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和八思巴这样的藏传佛教高僧那里了解了佛教。此后藏传佛教在蒙古统治阶层内不断扩大影响。在元朝最后几位皇帝统治期间,佛教经文的某些章卷已经译成了蒙古文,蒙古族甚至还建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信仰喇嘛教。喇嘛教分为红帽喇嘛教和黄帽喇嘛教。早在蒙古汗国时期,红帽喇嘛教传入,到忽必烈建立元朝,喇嘛教已在蒙古宫廷以及蒙古贵族中受到尊崇。当时一切宗教活动由吐蕃喇嘛主持,还没有形成蒙古喇嘛贵族阶层。自元朝灭亡后,明朝控制甘肃、青海等地,蒙藏之间往来的道路受阻,红帽喇嘛教在蒙古的活动随之衰减。到明朝中期,宗噶  相似文献   

13.
鄂伦春族是世居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之一。17世纪以后,沙皇俄国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居住在精奇里江一带的鄂伦春族,被迫从黑龙江北岸,迁徙到南岸大小兴安岭区域。鄂伦春族人口当时只有4千多人,直到1945年东北解放前夕,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居无定所,终生游猎于深山密林之中。生产力低下,生活极其贫苦,只有民族语言,没有民族文字。经过日伪时期的野蛮统治,到日本投降时,只剩下2千多人。这样一个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的少数民族,它的教育发展如何,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向题。有人认为,鄂伦春族解放前只有原始性自发的教育,没有学校教育,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4.
1240年用回纥蒙古文撰写的蒙古族历史文献、文学巨著《蒙古秘史》,不仅记载了元太祖成吉思汗及元太宗窝阔台汗的伟大业迹,而且还记述了蒙古民族的起源传说及8—13世纪蒙古社会政治、经济民俗状况。苏联蒙古学家符拉基米尔佐夫说“任何一个游牧民族都未能留存下如《蒙古秘史》那样生动而详细的记述自己历史生活的伟大作品。”的确,《蒙古  相似文献   

15.
清朝建立以后,对蒙古地区施行了封锁民族之间政治经济往来的国策,扶持喇嘛教(黄教),使喇嘛教垄断了文化教育,奠定了它在蒙古族意识形态中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形成了蒙古地区只有宗派没有世俗思想学派的黑暗社会局面。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统治者“隔离蒙古”的封锁政策瓦解了,代之而起的是肆无忌惮的经济剥削与掠夺。放任的农业经济渗透,致使蒙古地区的农业、半农半牧业、牧业经济阶梯迅速向纵深扩展。与此同时,蒙古地区喇嘛教独尊的统治地位也衰落了。当时,在思想领域中呈  相似文献   

16.
蒙古包——这草原游牧民族的特有的建筑形式,伴随着草原牧民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 蒙古包有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在原始社会,蒙古族以狩猎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他们住在“窝棚”里,这是圆形拱顶的隐蔽窝,以活树为支柱,然后用芦草、桦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在有关部门的组织和领导下,我国民族工作者对部分少数民族、重点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开展了全面的、深入的、细致的社会调查,以了解和认识各民族的政治状况、社会组织、所有制结构、经济发展及风俗习惯等等。本文通过西南民族学院当时参加民族工作调查组的工作人员深入西盟阿佤山大马撒佤寨开展调查,所拍摄的照片展示,再现当时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西盟阿佤山佤族的民风民俗。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论者将蒙古历史分为前期与后期的两个时代.本文所阐述的,是指蒙古时代的前期,即从蒙古部势力上升的十二世纪中叶开始,中经十三世纪,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形成以至扩展到世界范围,地跨欧亚的一个多世纪蒙古族的统治时代.这是蒙古族发展的主要时代.它包括成吉思汗蒙古汗国成立前蒙古部族勃兴时期与蒙古汗国成立后发展的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19.
一、十三世纪前傣族社会的发展傣族社会历史有确切史料可据者,只能上溯至唐代。当时,在开南(今云南景东及其以南地区)、永昌(今云南保山及其西南地带)及红河流域,分布着一些被称为“黑齿”、“金齿”、“银齿”、“绣脚”、“雕题”、“茫蛮”、“生僚”等的部落。这些主要就是傣族的先民。据《蛮书》及其他有关的记载,当时他们都从事农业生产,已知役使畜力,能纺织及制作金属装饰品,并有纹身饰齿等共同的民族习俗。不过这时阶级分化尚不明显,还没有形成较大的部落政权。十一世纪前后,这些部落已经冲破了血缘  相似文献   

20.
公元16世纪上半叶,大批蒙古族靠武力占据了环青海湖地区的肥沃牧场,而世居当地的藏族各部落被迫渡黄河南迁.19世纪中叶,藏族抓住青海蒙古族日趋衰落、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起义导致满清政府无暇顾及青海的有利契机,率众北渡黄河,从而形成了青海今天的蒙藏民族分布格局.本文结合汉藏史书文献,探计了"环湖八族"形成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