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寨神勐神崇拜是傣族原始宗教的重要形式,虽然这种祖先崇拜已经脱离了图腾崇拜的原初形式,但是图腾制度的痕迹还是无可争辩地存在着,具备了涂尔干对图腾崇拜阐述的各种特征.寨神勐神崇拜作为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从其诞生起,就承载着一种道德功能,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而作为一种道德资源,傣族寨神勐神崇拜的意义不只是外在的,而且也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内在特征,以伦理价值的方式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2.
广角镜     
依照干支记时法,今年是已巳年,属蛇年。蛇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六,仅次于龙,俗称“小龙”。人类学家认为,并非中国独有十二生肖,起初都与图腾信仰有关,即每个民族的部落都曾以他们喜爱或惧怕的某种动物作为自己的标志物,对之崇拜并加以保护。被后人极度美化的龙,只不过是我国先民想象出来的自然神,龙的形象最早象蛇。据《易经》、《幼学句解》等书籍记载,龙是以蛇为主干,由鹿、  相似文献   

3.
小辞典     
《泐史》是记录云南西双版纳家族统治阶级历史的一本傣文史书,因西双版纳傣语原称“勐泐”,故名。全书共分三卷。上中两卷记叙西双版纳傣族统治者的世系,由一一八○年第一代召片领叭真入主“勐泐”起至一八六四年第三十二代召片领逝世止;下卷杂记负担、庄园、疆界等。已有汉文译本。  相似文献   

4.
金平白傣     
白傣是自称"傣皓"或"傣端"的傣族支系,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境内。其与傣族其他支系同源,但在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色。金平傣语是我国傣语四种方言之一,文字历史悠久。受社会、历史等方面都多重因素影响,白傣语言文化传承困难,状况堪忧。目前,金平当地正在积极保护和传承白傣的文化和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5.
傣族的虎图腾朱德普拙作(傣族图腾文化及其史影冲曾这样说过:‘’以上,我们谈及的蛇、鸟、狗、象、牛、狮,在傣族图腾史上都有各自的一席之地。此外,山中的虎、水中的螺等,历史上都可能曾为图腾崇拜。曾经在傣族历史上值赫一时的麓)!1思氏,其三名曰‘思翰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傣族寨神勐神祭祀的考察,提出祭祀具有鲜明的集体表象特征,是在集合群体的共同参与中进行。集体表象特征表明傣族寨神勐神祭祀是社会性的存在,具有引导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傣族长诗,自建国以来已发掘、整理、出书多部,有的并改编成其他文艺形式与读者、观众见面,在国内外早已享有盛名。但是,在古典文学理论方面,却一直没有重要发现,几乎还是一个空白,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久前,傣族文学工作者们竟挖掘出一篇三百六十七年前著述的、相当于汉族《诗品》的诗论——《论傣族诗歌》。还有一篇写于四百三十多年前,是论述傣族发展的著作,即《谈寨神勐神的由来》。这两篇著作的发现,震动了关心傣族文学的文艺界和学术界。它不但填补了傣族古典文学理论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图腾     
图腾(totem)是一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一个社会或宗教群体觉得与它有一种特殊的亲属关系,而且常常认为它是群体的神话祖先。这一词来源于北美阿尔衮琴部落的奥杰布瓦人。图腾制一词表示一种以图腾为中心的社会组织形式。图腾制是基于一种宗教原则,将人类与自然分成等级与类别,把一个文化群体与一种特定的存在或事物——图腾相联系。图腾受到取有它的名字的氏族的成员的崇  相似文献   

9.
和光翰  和少英 《民族学刊》2020,11(1):66-75, 136-138
金平傣族是一个跨中越边境而居的特殊族群,可细分为白傣、黑傣、普洱傣以及曼仗傣等四个亚族群。由于历史渊源、分布地域的不同以及社会文化的差异等原因,其信仰文化具有与其他地区的傣族不尽相同的特征。本文在长期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金平傣族的多重信仰文化进行初步探析,认为金平傣族的信仰文化呈现出以民间信仰和南传佛教信仰为主、兼有道教文化以及儒家文化信仰的多重信仰文化的特色,这实际上是多种信仰文化长期交融与变迁的结果。这一结论有助于改变以往学界对傣族似为“全民信教”(信仰佛教)或“双重信仰”(民间信仰与佛教信仰)的简单化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良渚文化大玉琮上的神人兽面纹与西王母神话形象的比较,结合考古学、神话学、历史文献等相关资料进行论证,得出良渚文化大玉琮上的神人兽面纹与《山海经》中西王母形象同出一源的结论,即:原始社会末期黄帝、尧舜与蚩尤和三苗部落联盟进行战争,三苗部落为获取更强大的力量,在自身图腾神上添加蚩尤部落图腾特征,形成部落复合神的形象,从而成为玉琮上的神人兽面纹。后因部落战争的失败,三苗部落被流放,部分西迁成为西戎,他们在神人兽面纹的基础上创造出西王母形象。此后神人兽面纹走向衰落,而与之同源的西王母形象却在我国的神话及民间传说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1.
据史料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傣族就有了自己的医药。《逸周书·王会解》记载:“产里、百濮,以毒瑁,象齿、文犀等物入贡于汤”。产里即今天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书中所载的物品见于现存的傣族医药手稿中,是贵重的中药材。若以此手稿记载时间算起,傣医药也有千年历史。傣医药有以口头相传的,也有成文的医药手稿即“档哈雅”。方药在手稿中常以急用或缓用先后排列。也有在手稿中每页侧边标出“方名”或“病名”的,以便于查找。傣族医生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半医半农的医生,傣语称“摩雅”;另一种是既给土司养马治马,能  相似文献   

12.
傣族蝴蝶舞     
蝴蝶舞是流传在云南耿马孟定傣族民间舞蹈,傣语称为“嘎吆”,是一种佛教节日的喜庆舞蹈,有自娱和娱神之功能。在傣文古籍《温腊》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从前,蝴蝶是生活在天上的神仙,每七日到人间来一次,在百花丛中跳舞玩耍,享受凡间的无穷乐趣。有天,一位年轻人到中缅边境的清水河边打猎,幸运地遇见到正在花丛  相似文献   

13.
突厥狼图腾文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狼图腾文化起源考述 众所周知,突厥是以狼为图腾的,但对其成因却很少有人探讨。或认为突厥“大柢犬狼之族,繁于北方,故浑沌草昧者引以为徵,是固不足深求,亦无可置信”——干脆不予重视;或简单从狼与游牧民族生活的关系方面加以解释——这亦未免有此牵强,因为生活在同一区域的游牧民族并非全是以狼为图腾的。如黠戛斯人曾以雪豹和牛为图腾,哈萨克人的先祖则曾以白天鹅为图腾。突厥以狼为图腾,当有其特殊的原因。 《周书》卷五十《突厥传》载:“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后为邻国所破,尽灭其族。有一儿年且十岁,兵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乃刖其足,弃草泽中;  相似文献   

14.
"勐"论     
"勐"是中南半岛地区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地名,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傣族地区、越南西北部的泰族地区、老挝、泰国和缅甸掸邦地区,可以称这个地区为"立勐地带"."勐"的原义是"一片地方",后来衍生出"城镇、国家"的新意,成为了壮泰族群社会的一个行政机构和社会组织."勐"作为政权组织是由阶级对立而出现酋邦政权后,才开始存在于壮泰族群社会中的,时间大约是9~10世纪.  相似文献   

15.
据《贝叶经》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傣族就有了自己的医药,它的产生与印度医药学的发展和印度小乘佛教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傣族文献均不署作者姓名,为“贝叶经”和“红版经”两种,傣医药常识在以上文献中都有记述。记述医学常识最多的部分文献:《罗格牙坦》,(傣语...  相似文献   

16.
傣族社会的家族公社及其残存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改革前,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保存有较完整的农村公社,在一些村社里,还残存着按血缘关系组成的家族公社。本文就残存在傣族农奴制下的家族公社作一简要介绍,并试析其残存的原因。 傣族的每个家族公社都有按山陵、河川、沟渠、林木等自然景物为界线的地域范围。有家族共同占有的土地——家族田。家族田约占全区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十九(勐混、勐笼等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古代诸民族中,有不少动物曾作为图腾受到人们的崇拜。牛也不例外,曾被许多少数民族视为与自己族源有关系的神物加以信仰,从而留下了各种神话。古羌人中的一支被称为“牦牛羌”;珞巴族中流传着“三神牛”的故事;北方的契丹和蒙古人,也把牛当做氏族图腾崇拜;南方的彝族、壮族、布依族、傣族、黎族、傈僳族、怒族等少数民族都还保留着牛崇拜的习俗。说明这些民族都曾把牛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可见有关牛崇拜的文化现象,不仅有很深的历史渊源,而且涉及的地缘范围也很广。  相似文献   

18.
傣族的宗教文化包括其原始宗教文化与佛教文化,它是傣族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傣族传统人居环境的营造中,宗教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本文试图探析宗教文化对傣族传统人居环境中社会、自然、农业生产、村寨布局等方面的影响,挖掘傣族传统人居环境营造中的生态智慧,展示傣族地区人、神、自然和谐共聚的内因所在,为当代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傣族史研究领域中的一部佳作──《泐史研究》读后宋蜀华近读朱德普君专著撤史研究》,至感欣慰。此书为近年傣族史研究中颇多创见的一部佳作。(刺史》为傣文史籍中极为重要的一部著作,约在50年前经李拂一编译,由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出版。此书向无定本,几十...  相似文献   

20.
云南西双版纳不仅被誉为"天然植物园",而且有"动物王国"之称.在西双版纳的密林里,有各种名贵的珍离异兽;勐旺、易武、勐养和勐腊的深箐中,还栖息着野象.西双版纳产象的历史很久.远在唐代,这里出产的象就已经很多,当地的傣族人民把野生象捉回,饲养繁殖,成为"驯象".因此,那时傣族民间普遍养象,用它驮载重物走远路,如内地养牛马一样平常;并且用象耕田,唐人樊绰《蛮书》中就有记载.傣族地区出产的象还输到内地作运输工具.元明时期,傣族经常用"驯象"和象牙作为纳给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