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平之战,秦坑赵卒四十万,这一说法流传至今,笔者曾在《白起坑赵卒四十万质疑》(《晋阳学刊》1983年第3期)中对此做了辩驳。那么长平之战的真象究竟如何呢?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王龁攻韩,韩献上党郡求和,但郡守冯亭附赵。四月,赵将廉颇军驻长平。开始,双方皆取攻势,赵屡有小败。七月,赵改取守势。象廉颇这样的名将在不出名的王龁面前不得已转攻为守,只能用兵力劣势来解释。双方对峙三年,赵中秦反间计,以赵括代将:秦则改用名将白起。赵括一反廉颇筑垒固守、以逸待劳的战略,向秦  相似文献   

2.
张箭 《齐鲁学刊》2006,3(4):45-47
战国秦赵长平之战的结局,传统说法是赵军全军覆没,战殁者5万,投降被俘者40万,降卒全被秦坑杀。但按常情,参加长平会战的秦军数至少应与赵军数持平,这样便也有45万。指挥长平会战的秦军主帅白起承认是役“秦卒死者过半”。因此按常理赵军在战败投降前也应死者过半。是故投降被杀的赵降卒数最多不过二十余万,甚至可能只有十四万余。  相似文献   

3.
董说<七国考>卷一一<秦兵制>题下有"小子军"条,引刘子<别录>:"长平之役,国中男子年十五者尽行,号为'小子军'."秦"长平之役"大规模调动兵员事,见<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秦"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的征役方式,是限于河内还是"国中""尽行",是偶然事件还是确定的制度,学界存在争议."年十五",是男性未成年人年龄的高限.班昭说"古者十五受兵 ",有学者认为可能包括秦的制度.即使"刘子<别录>"在文献史上年代稍晚,对于"小子军"的历史评议,依然是值得重视的.有论者指出,秦"与赵战",取"民年十五者必赴"的政策,虽"名胜赵",然而"其众固已困矣","其民固已竭矣".这样的分析,与西汉以来政论家对秦政"祸烈"、"苦烈"的批评是一致的.然而正是因为能够极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极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甚至包括调发未成年人从军,秦人方能够"蚕食诸侯,并吞战国",实现统一."秦政力并万国,富有天下,破六国以为郡县"的历史性的成功,应当也是与"国中男子年十五者尽行"这样的兵役形式有关的.而秦统治下的未成年人被迫付出的历史牺牲,也为秦帝国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赵定都邯郸后,晋阳依然是赵山北之地的政治文化中心。秦王政即位初晋阳反,体现了秦统一战争中与赵国争夺晋阳出现的反复。而嫪毐地位尊贵的年代,太原郡为毐国在这位强势人物宫室苑囿自恣的形势下,晋阳可能保留有体现较高消费生活等级的文物遗存。高皇帝居晋阳,以此作为出击匈奴的军事基地。代王都晋阳,以及汉文帝幸太原复晋阳、中都民三岁史事,都描写了晋阳城市史辉煌的页面。  相似文献   

5.
苏秦相六国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秦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主要代表,史载其治学刻苦,以锥刺骨夜以继日,最终身佩六国相印,可谓功名显赫。“’两千年来,苏秦的事迹流传甚广,家喻户晓。但考之以现存史料,其身佩六国相印一说大有可疑。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作辨,以就正于方家。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早期经历先“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秦,首少之,弗信。乃西至秦。秦孝公卒。说惠王日:……(王)方诛商碘,疾辩士,弗用。乃东之赵。赵肃侯令其弟成为相,号奉阳君。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他说服了燕文公,并得到燕的资助,再次访赵,开…  相似文献   

6.
范睢评议     
在秦昭王时,洞察了兼并战争发展方向的范睢离魏奔秦,并投身到秦国的政治活动中,这对秦国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范睢不仅以其丰富的中央集权思想影响了秦昭王,结束了魏冉集团的专权,促进了秦国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而且为秦国制定了“远交近攻”的战争方略,使秦国摆脱了兼并战争之累,加快了统一全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正> 年十五游学于齐,齐襄王时于稷下“最为老师”、“三为祭酒”的荀子,是公认的稷下大师。他“生于赵,游于齐,尝一入秦,而仕于楚,卒葬于楚。”其生卒年难以确考,据汪中《荀子年表》,他大致活动在赵惠文王元年(齐湣王三年,公元前二九八年)至赵悼襄王七年(齐王建二十七年,公元前二三八年)这六十年之间。这六十年,他大部分时间该是在稷下度过的,大概经历了齐稷下学宫由复盛到衰落的一段时期。荀子的思想可以说是受学于  相似文献   

8.
“战国七雄”中的秦国为防御北方的匈奴,在伊克昭盟境内曾筑了一道土夯而成的长城,经学者考证是秦昭襄王时所筑,距秦始皇建立的秦朝约五、六十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原来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连接起来,修成万里长城之后,本段长城因在始皇筑长城之南,渐被荒弃。  相似文献   

9.
《马端临卒年考》作者王炜民原载《浙江学刊》1996年第6期马瑞临是宋末元初一位杰出的史学家,但其生平事迹史书缺乏详细而明确的记载。其生年,白寿彝先生考证为宋理宗宝二年(1254年),可卒年则长期以来难以具体确定.新编《乐平县志》提出:“马端临应为八十七岁而逝,终年为至元六年(1340年)。”其依据是新发现的元人许瑶《故隐君尚志先生马公行述》中云:马志仁(马瑞临之子)“父李夫人年七十卒……时,父已耄……赵七年而殁”,并将“毫”字解为“八十”岁.然而据元人余谦《文献通考序》,马端临肯定卒于后至元元年(1335年)之…  相似文献   

10.
张祚庥 《人文杂志》2023,(11):119-129
秦统一后,楚地爆发过多次反秦叛乱,但皆被镇压。陈胜吴广起事能发展壮大应与秦内部动乱有关。因始皇帝生前未明立储君,胡亥即位后,大肆屠戮秦宗室大臣,这是陈胜吴广起事的政治环境。战国末期,赵国曾多次击败秦国,并一度挫败了秦统一计划。赵人在反秦战争中表现十分积极,亦有灭秦之志。结合秦简中相关记载,秦统一后,整个新地时常发生叛乱,原六国的反秦运动在统一后并未停息,这是秦末六国反秦运动发展迅猛的一大重要原因。章邯击败项梁主力大军后,楚国一度危如累卵,项羽所率援赵大军目的是保楚,而非灭秦,项羽大军在巨鹿击败章邯所率秦军主力,带有较强的偶然性。考虑到秦末内外交困的局面,亡秦是必然的,而由楚国来完成亡秦之业,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11.
今日河北人口是由千百年历史人口不断发展变化而来,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因而研究当今河北人口问题必须首先探讨历史上的人口发展变化状况;同时,河北地处北京周围,是全国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因而研究河北人口的历史发展变化,不但可以揭示河北人民对全国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而且对全国人口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河北人口的第一次大发展 河北属华北大平原,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物产丰盈。尤其远古时期,自然条件更适于人类生、存和发展,这在考古发掘中早已得到证实。猿人时期,河北北部就有了人类存在,除世界闻名的北京猿人外,西北部涿鹿县西的泥河湾也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龙山、细石器和其他文化遗址,在河北境内均有大量发现。说明河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远古祖先劳动生息的地方,并在此富饶的土地上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中国奴隶社会历经夏商周各代,今河北南部即处商周中心地带。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争霸称雄、相互吞并。春秋时期河北有大诸侯国燕,小国有鲜虞、代、孤竹、邢等。战国时期有燕、赵、中山等国。各国争霸战争连绵不断,必定使众多人口死于非命。 从远古至秦统一全国之前的人口资料  相似文献   

12.
《吕氏春秋》的战争理论是战国末期特定社会制度的产物,是适应吕不韦当政时秦统治者对外政策的需要而产生的。这部书纂成于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它是在秦统一的前夕,新兴地主阶级为强化和扩大本阶级的统治基础,彻底消灭奴隶主贵族领主割据,加速建成大一统的地主阶级专政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问世的。当时“天下诸侯已困”“纵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远的不说,仅自庄襄王即位吕不韦当政时开始,秦已在军事上取得一系列的重大胜利。据《史记  相似文献   

13.
匈奴故地,即匈奴的发祥地,或曰匈奴兴起以后最初活动的政治经济中心地,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有说匈奴诞生的历史摇篮是在河套阴山的,有说匈奴为夏后氏之苗裔,原先住在中原,后来北迁的,也有说匈奴开始就在漠北,后来迁到漠南的,更有说匈奴原为西方的游牧民族,至秦时始游荡东徙,出现在中国北方的。因此对匈奴故地加以探索,看来不是没有必要。 一 探索匈奴故地,必须考察匈奴最初兴起和发展的历史线索。根据《史记·秦本纪》的记载,匈奴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的史乘,是在公元前318年(周慎靓王3年,秦惠文王更元7年):“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匈奴一词第二次出现于我国的史乘,是在公元前312年(周赧王初年),即在五国帅匈奴共攻秦之后的第六年,“匈奴驱驰楼烦之下”。说明匈奴此时已经很强大了。在赵武灵王时,楼烦已由赵北延及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地区,因此位于河套之北的匈奴才能长驱直入,驰骋于楼烦之下。 据《史记·匈奴列传》所记,赵武灵王时与匈奴接界的燕、赵、秦三国中,边界线最长的要数赵国。赵国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  相似文献   

14.
秦、赵同源,本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得很清楚的,后世学者如吕思勉等,也曾有过论述。不过,由于秦、赵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和间隔的距离太大:秦建国于公元前770年春秋开始之时、位于中国西部;赵建国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之后。因此,多数的史学家其实并未将其视为信史,许多人仍以郭沫若提出的“五帝三王是一家,都是黄帝的子孙,那完全是人为,那是在中国统一前后(即赢秦前后)为消除各种氏族的畛域起见所生出的大一统的要求”(《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观点,来解释《史记》的记载,进而认为“秦赵同源”的说法也是后人附会的。然而,被公认为“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  相似文献   

15.
秦简所见“新地”的界定应改变过去以时间界定为主线的研究取向,立足秦统一战争的宏观视角,考察郡制推展、罚戍署地规定与“新地”划郡而治、“东故徼”分界下的故秦地与“新地”,结合空间关系进行重新界定。“新地”实际以郡为单位进行划定,在时间上,“新地”可能是秦王政十七年至十九年间开始设置;在空间上,秦统一前东部边境防线“东故徼”变成统一后故秦地与“新地”的分界线。由此“中县道”、故秦地之郡与“新地”构成秦统一后的“差序疆域”。  相似文献   

16.
刘潜之卒年,崔海正《北宋"东州逸党"考论》(《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一文谓其卒在庆历元年(1041)之前.据本传,刘潜"以进士起家,为淄州军事推官.尝知蓬莱县,代还,过郓州,方与曼卿饮,闻母暴疾,亟归.母死,潜一恸遂绝".则刘潜卒在石延年之前.石延年之卒,在康定二年十一月(欧阳修《石曼卿墓志》),康定二年二月改元庆历,谓刘潜卒于庆历元年前,是.然《考论》之说,过于笼统,刘之卒年,实可坐实.按,刘潜与张方平有交往.《乐全集》卷二有《哭刘潜》诗一首,诗末有小注云:"君没二年,西陲聚师,朝廷校用才士,而碌碌竞进矣!"若考得"西陲聚师"所指何事,潜之卒年即可得.  相似文献   

17.
晋军“崇卒之阵”释义陈建樑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春秋战国,固然为战乱纷仍、诸侯力征的年代,可是从战争发展的模式看来,春秋与战国的战争方式实际上是有差别的,除战后规模越加庞大以外,其最大的不同,当是步兵地位的兴起。综观春秋242年之中,列国交兵多以车战为主...  相似文献   

18.
秦统一五岭以南地区,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秦在完成此一大业过程中,曾遇到百越中的一支——西瓯的抵抗。西瓯处在秦军溯湘水而上,直下漓水流域的入越孔道周围地区,首当秦军兵锋,因而秦瓯战争始年,也应是秦对岭南进行统一战争的始年。这个重要年代,历史文献上缺乏明确记载。周宗贤同志著文予以考证,很有必要。但该文认为“秦瓯战争发生的时间”“是始皇二十九年,即公元前218年间”。这个结论,似与历史实际不符。  相似文献   

19.
官渡之战素以“以弱胜强”著称。史载曹操以“不满万”之兵击败袁绍的“精卒十万,骑万匹”。然而是否属实,裴松之早就提出有力的质疑:“魏武初起兵已有众五千,自后百战百胜,败者十二三而已矣。但一破黄巾,受降卒三十余万,余所吞并,不可悉纪;虽征战损亡,来应如此之少也。”按,官渡战前曹兵屡有激增:破黑山于毒等十余万;破青州黄巾三十余万,收其精锐号曰“青州兵”;建安三年终破吕布,并其众。拥有三、四十万兵力难道  相似文献   

20.
王子今 《人文杂志》2008,3(2):136-142
<史记>记述,白起在长平围攻赵军主力,"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终于败降;宋义救赵,在即将与秦章邯、王离军决战前,"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向刘邦投降.秦史中三个重要事件都出现了"四十六日"的历史记录,似乎并非巧合.考察宋义"四十六日"事及子婴"四十六日"事,可以发现颇多疑点.联系以秦地为背景的传说中也有"四十六日"情节,可以推知<史记>"四十六日"的记载应有某种文化象征意义.在当时人的意识中,"四十六日"是显示"天道"确定的规律性季候转换的时段,是盛衰转换的过程,也是生死转换的过程.司马迁"四十六日"的记述,似暗示"究天人之际"的史学追求作为潜意识的某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