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意n阶矩阵A,可得一个伴随矩阵A,我们称A为A的一次伴随。对A来讲又有伴随矩阵A,称为A的二次伴随。一般地,一个n阶矩阵A有任意m次伴随,为了书写方便,我们把A的m次伴随记为A。(相应地A记为A)对于二次以上(包括二次)的伴随矩阵我们统称为高次伴随矩阵。本文给出求高次伴随矩阵及其特征根的公式。  相似文献   

2.
给出伴随矩阵的性质,特征值及特殊矩阵的伴随阵。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了文[1]中的错误,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A与A~*的有定性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周程万教师写了一篇《对伴随矩阵的一点探讨》的文章,在切磋的过程中,江佑民教师除对该文可取之处予以肯定外,並提出补充意见,写了《关于A~(k*)的补充》的文章,使这一问题更趋完善。此风值得提倡!探术真理,发展真理,检验真理,就必须解放思想,提倡争鸣。各抒已见,勇于创新!让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实行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便在相互切磋的过程中,依靠群体性的力量,完成一个创造的周期,产生比较成熟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公式推导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规律,利用线性方程组中的Cramer法则,对于在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的公式推导中,隐藏在教科书背后的思考过程给出了两个清晰合理的注释.  相似文献   

6.
本文给出了线性映射的矩阵表示方法;对特征根、特征向量的概念进行了推广,并给出其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分配格上引入伴随矩阵,阐述了伴随矩阵与原矩阵的关系,给出了分配格上矩阵可逆、正定的性质,指出了分配格上矩阵的行(列)正交、1分解与可逆等价.  相似文献   

8.
讨论一个 M- 矩阵与另一个 M- 矩阵的逆的阿达玛积的最小特征根,证明了对任一矩阵B,如果 B- 1 的主对角线元素的值相等,则q( A‘B- 1) > 1n ·q( A)q( B) .  相似文献   

9.
证明了分配格L上的准自反矩阵A(满足条件a(11)=···a(mn)≥a(ij)的矩阵)的伴随矩阵adjA与收敛指数i(A)之间的关系adjA=A(I(A).从而得到A幂等的一个充要条件为A=adjA及A的伴随矩阵adjA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两个引理出发,给出降秩矩阵A的伴随矩阵的特征值性质的一种证明方法,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一个具体的几何实例出发引出特征问题,介绍了矩阵特征问题的几种计算方法,如定义法、幂法与反幂 法、QR方法、Jacobi方法,并简单涉及了广义特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证明了满足特征条件AA=αA~2的矩阵是A=αA且│α│=1。  相似文献   

13.
给出一种基于电流谐波特性矩阵的负载识别方法,并利用二进制数独立不重复的特性,给出了求多个数据随机组合计算值的算法。此方法首先采样计算各单一负载的谐波特性,利用随机组合计算算法得到各种负载组合后的谐波特性矩阵。之后实时地计算当前电网中的电流谐波值,并将此值与谐波特性矩阵中的数据进行比对,与吻合数据对应的负载即为当前工作在电网中的负载。此方法在试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了通过矩阵的特征多项式求矩阵最小多项式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主讨论了C-代数的特征矩阵的性质,并获得了求特征矩阵的逆的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 n 阶矩阵 A.B,本文从矩阵元素、分块矩阵、函数矩阵三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矩阵 AB 与 BA 有相同特征多项式的八种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提出和解决了两类实非对称爪形矩阵的特征反问题 ,并给出了解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8.
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语言的结构规则看,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也是语言这个庞大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看,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往往显得最为突出,涉及面也最为广泛。试图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出发,从比较中英词汇的文化内涵入手,通过对比,反映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且对词汇文化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伴随范畴的角度,将现代汉语词类进行了新的划分,主要分为事件词和非事件词。其中,事件词是构成伴随范畴的重要条件,包括动词、形容词、否定副词、部分数词、某些向动词功能游移的名词。当多个事件的发生或发展在时间上存在重叠的部分时,则构成伴随关系。我们在分析伴随范畴时,首先要找出句中的所有事件,以及与事件相关的人或物。其次,为事件画出时间轴,判断事件之间是否存在时间重叠关系。最后,在有时间重叠关系的事件中,根据上下文推断哪个是主要事件,哪个是次要事件。  相似文献   

20.
此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一》。战国时代,纵横派代表人物苏秦曾游说秦王,希望秦国用武力把六国各个击破,被秦王婉言谢绝。后苏秦四处奔走,到处碰壁,就感到自己没有真实的本领是混不上官职的。于是他发愤日夜苦读,研究兵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