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社区归属感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社区作为中国城市社会中一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经逐渐被广大市民所普遍认同和接受,成为中国城市社会再组织和城市居民再社会化的工具与载体。其中,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是决定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社区满意度是影响社区归属感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努力提高居民的社区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们在社区生活中的满足感,以此促进社区的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深入发展,旅游社区居民对政府的信任问题成为当前影响乡村旅游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旅游社区居民感知视角,选取山东省六处典型乡村旅游社区,利用社会交换理论探究乡村旅游地居民政府信任的影响因素,对比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旅游社区居民政府信任及居民感知的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感知收益、生活满意度正向影响政府信任,生活满意度在旅游感知收益与政府信任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旅游感知成本显著负向影响政府信任,但与社区参与、社区依恋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不显著;(3)社区参与、社区依恋均正向影响旅游感知收益、生活满意度,而且社区参与通过旅游感知收益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4)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乡村旅游地居民政府信任和社区依恋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而社区参与和居民感知水平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城市发展呈现出的空间非均衡性表现为空间分异,分异的空间存在着交往和互动的关系。城市低档社区的非正规部门是促进这一关系产生、持续的关键因素。立足于低档社区非正规部门空间,以帕森斯的"目的—手段"行动图式为工具,剖析该空间属性对居民跨社区交往关系的建构过程,可以发现:社区非正规部门空间是社区内外居民日常交流的结点;娱乐业中的室内游戏、游艺业非正规部门能在情境定义的机制下,满足情感性的交往功能,维持了跨社区的交往行动,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阶层的社会交往。同时,正式单位组织的行政与社会职能机制为非正规部门发挥促进交往的功能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洛阳市358名城市居民的实证调查发现:洛阳市城市居民的整体生活满意度较高;从工作现状、居住环境、家庭生活、家庭收入、人际关系、业余活动、家人的健康状况、生活城市、心理状态、预期目标的达成程度10个主观幸福感的具体维度来看,洛阳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也较高,但是在具体满意度幸福指标上其高低存在较大差异,满意度最高的是家庭生活,满意度最低的是家庭收入。建议采取如下措施提升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科学的城市发展目标;以和谐社会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合理的社会发展主观指标;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载体,不断优化城市社会环境;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利益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5.
公众社会服务满意度是社会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参照指数。基于“流动人口居住空间变动与社会服务体系状况调查”数据,对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流动人口居民的社会服务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建模分析。结果显示:(1)接近六成的被访者对所居住社区的社会服务持满意态度,但存在地区差异;(2)社区社会服务项目供需失衡情况严重,在全部10项社区社会服务项目中,存在供需位序失衡的项目多达8项;(3)居住空间层次和城市社会融入等因素对居民的社区社会服务满意度存在非常显著的影响。最后提出,可以通过完善社会服务供需沟通渠道和建构社会服务分级供给体系等手段,助力解决当前中国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侧难题。  相似文献   

6.
除了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客观物质生活的相对丰富以外,和谐社会应当更加关注居民的主观生活质量,理解社会发展进程在其成员中的心理反映和情感体验.郑州、武汉、长沙三个重要中部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的比较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并非必然带来主观满意度的提高;物质拥有与消费情况对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在降低;居民在公共服务、包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公共休闲设施、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以及公共政策,即解决贫困问题、下岗问题政策、教育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方面的满意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依据计划行为理论设计中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通过对1794名居民数据的探索性和验证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讨中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影响因素的合理模型以及各个因素对居民社区自治行为的影响关系和程度。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基础因子得到了修正;自治态度、自治实际控制感、自治行为、人格倾向、社区社会资本、自治认知、社会经济地位7因素模型为中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影响因素的合理模型;自治实际控制感、社区社会资本、人格倾向、自治态度、自治认知是正向影响中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依据计划行为理论设计中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调查问卷,通过对1 794名居民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发现中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表现出以下特点:居民社区自治参与水平低下,居民社区自治实际控制感处于中等水平,居民社区自治态度比较积极,居民基本正确认知社区自治内涵。由此应多措并举,有效促进居民社区自治行为:给予居民成功的自治经验,提升自治效能感;推动经济和政治健康发展,密切社区自治和居民的利益关系;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增加社区社会资本存量;家庭、学校和职业实践形成合力,大力实施关于社区自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9.
丁锦霞 《社区》2011,(1):19-20
社区是城市居民休养生息的家园,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阵地。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居民生活体验的丰富,广大居民对所居住社区的公共建设水准和公共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2009年初开始,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市民在享受城市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困惑于诸多原因引起的孤独,部分社会事件因此出现。社区良好的交往空间与便利的沟通能缓解市民孤独,帮助市民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提高社区融合与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本文以交往空间为视角,以宁波市江东区四点钟学校为具体事例,分析社区交往空间的生产过程,指出城市化进程中构建社区互动空间,对于提高社区的互动,加深居民社区融合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除了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客观物质生活的相对丰富以外,和谐社会应当更加关注居民的主观生活质量,理解社会发展进程在其成员中的心理反映和情感体验。郑州、武汉、长沙三个重要中部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的比较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并非必然带来主观满意度的提高;物质拥有与消费情况对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在降低;居民在公共服务、包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公共休闲设施、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以及公共政策,即解决贫困问题、下岗问题政策、教育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方面的满意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
推动居民参与是社区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治理理论在社区层面应用的前提,但居民参与行为及影响因素这一重要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基于环境社会治理视角提出居民行动力度的概念,采用太原市和昆明市1 896份调查数据,构建“情境—过程—影响”的理论框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行动力度、影响因素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平均行动力度偏低,参与层次不高,尤其在公共领域参与程度不足、决策性行为参与较少;(2)“情境”因素对居民参与力度和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社会资本和治理要素的影响效应高于制度环境的影响;(3)居民参与力度对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情境”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4)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情境—过程—影响”路径关系中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城市特征差异;(5)培育社区治理情境、提高居民行动力度是推动治理理论有效落地和社区环境治理良性运行的核心举措。研究结果对理解居民参与行为及治理理论的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义荣  周伟斌 《社区》2002,(13):41-41
由南京市白下区民政局发起的“社区建设居民满意度调查”揭晓了,调查显示,社区建设促进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对社区建设的综合满意率已达86%,比去年同期增加23%。  相似文献   

14.
谢降星 《社区》2013,(2):20
说起社区工作,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人都会说,"不就是居民那点事吗?"的确,社区工作很平凡,平凡到婆婆妈妈,平凡到鸡毛蒜皮。但就是这些看似平凡琐碎的小事,却关系着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现代社会,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最为重要的活动空间,不论是城市社区还是农村社区,都牵连着万千居民。但是,在一个完整社区的范围内,是否所有惠  相似文献   

15.
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是评价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章以高档商品房社区和旧居住社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及权重系数,高档商品房社区更注重时“社区管理”和“居民期望”的评价,旧居住社区则侧重于“居民生活性需要”和“社区管理”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对盘锦市的两个社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结果显示,高档商品房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旧居住社区.但是,高档商品房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和时社区的感知程度普遍不高,而旧居住社区的居民生活性需要和社区管理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居民社会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图通过调查社区居民对一些社会现象的基本态度和对政府公共服务与管理的期望及态度来分析城市社区居民的社会满意度。在分析和总结885份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城市社区居民社会满意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提升城市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不仅是提高城市化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民生和增强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以河北省实地调研为例,在考察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情况,并实证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因素后,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对商业设施、公共交通以及城市信息化的满意度较高,但对就业和创业机会、市场秩序以及经济环境的满意度较低。同时,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以及家庭特征是影响城市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要加大对三、四线城市公共服务投资力度,加快交通设施建设,鼓励绿色出行方式,稳定物价水平,扩大市场开放,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实践中存在居民的风险感知与专家风险评估不一致的现象,即风险的社会放大,不利于灾害风险管理的顺利实施。以风险的社会放大为视角,选取兰州市的四个住宅社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深度访谈法收集数据,构建了风险沟通、社区灾害风险的社会放大、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满意度三者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利用回归分析得出:风险的社会放大并不会直接影响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满意度;风险沟通有利于提高公众对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满意度;风险的社会放大会削弱风险沟通对风险管理满意度的积极作用;相较于风险沟通的内容,合适的风险沟通方式对于提升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满意度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周毛毛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4):22-23,40
学习型社区是适应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的要求而产生的社区发展的新理念,它能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但学习型社区有何特征,究竟该如何创建,本文将对此问题给予论述。  相似文献   

20.
陈桂荣  杨双 《社区》2009,(19):31-3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民政局近期在全区开展了居民满意度调查活动,结果显示,居民最满意的是困难群众救助、在社区生活有安全感和环境卫生有极大改善。急需解决的是看病不方便、买药费用相对较高;子女教育投入较大;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些老大难的社会问题。针对以上情况,道里区民政局从今年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试点建设活动。今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