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色年华》2010,(9):42-43
编辑老师:你好!我是个不光彩的“第三者”。我今年27岁了,他比我年长17岁,他无论工作还是做事都很细心,且人上进、积极,和他在一起一年多了,他是那种即便知道我对他撒了谎也不会拆穿我的人。  相似文献   

2.
享受"寂寞     
今晚我的心情不错。虽然先生说不回来吃饭,而且要很晚才能回家,但向来对此大发脾气的我,今晚却庆幸先生不在身边。我突然想有一个人生活的空间,当然那是暂时的。下班时,先生来电话说:“今晚有事,晚上自己先回家吧。”末了怕我生气,又加了一句“天黑打车回去”。不知是他说的关切之语打动了我,还是他的此举正中我意,我竟然非常高兴地放他而去,收拾东西准备下班了。在回家的班车上,我计划着如何过这一晚上,尽管我不会做饭,但一个人的晚餐还是要过得去的。于是,来到市场上买点熟食回到家中。一个人屋里屋外地忙活着,饭菜飘溢着…  相似文献   

3.
爷孙论短长     
正文 《当代老年》2009,(2):31-31
一天,上小学的孙子问我,是尺长还是寸长?我应声答道:“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尺长了。”他又问:“那为什么电视里说‘尺短寸长’呢?”我连忙解释:“尺虽比寸长,但用在不同的地方,一尺也有显得短的时候;一寸也有显得长的时候。它用来比喻人或事物都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孙子听罢若有所思。  相似文献   

4.
洛施 《伴侣(A版)》2015,(8):38-39
1 阿布是我所认识的人中唯一一个可以贩卖回忆,靠回忆过日子的人.初遇他是在欧洲的一个小镇上.他是我在那个寒冷小镇上遇到的唯一一张亚洲面孔.那时的他正蹲在一块大冰块前,确切说是半跪着.手中拿着刻刀和小榔头,神情专注地在敲打着. “Are you Chinese?”我有些迟疑地靠近他问. 他抬起头狐疑地打量了我一番:“你怎么不问我是不是日本人或者韩国人?” “真的是中国人!”我喜出望外,惊讶不已.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上能遇到中国人,对我来说比收到任何贵重礼物还要开心. “你叫什么名字?你来这多久了?” “你是干嘛的?学生吗?还是工作的?” “你是中国哪里的?我是南方人.我是来这儿的交换生.” 他的出现让我激动得有些失态.一连串的问题脱口而出,他却一个字都没有回答.我意识到自己太过聒噪,识相地禁了声.我裹紧自己的绿色风衣,蹲在他旁边,看着他专注地雕刻.  相似文献   

5.
心语茶座     
我跟上司好半年了,他大我20岁,有家室,人也很优秀,对我和他的家庭都算负责任。但理性告诉我,我不会把一生交给他,而他也说过不会为我改变他原来的生活。虽然因为工作我们天天见面,但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却是用小时来计算的,  相似文献   

6.
“文革”,是中国现代史的最神秘之处。尽管有众多的论述、梳理、评价、现身说法,但它还是隐在云雾中,偶尔露峥嵘。“文革”或许是每个中国人的痛,即便他是80后或90后。“文革”是那么神秘,虽然它离现在才三十几年,但已经被纳入东方神秘主义体系当中了。  相似文献   

7.
父亲     
父亲满了65岁,按现在的说法,他还是一个“年轻的老年人”。父亲虽然还不算老,但也不得不退出人生的大舞台,缩回到自己的家窝中来。我的家庭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式,很传统。母亲慈善得一辈子不说一句重话,父亲严得满脸都是“阶级斗争”。小时候我恨过父亲,恨他做事常常不近人情。比如,我的作业字迹潦草,他就罚我跪在学校的乒乓球台上示众,那时他既是我的父亲,还是我的校长。无法否认,父亲的高压政策给过学生时代的我们许多恐惧和烦恼,不能说他的教育方法有多科学,只能说他与母亲的搭配正好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张弛有度的氛围…  相似文献   

8.
在长沙市东郊马王堆疗养院,我见到了革命老人袁学之。   袁学之任湖南省总工会主席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在校学生。他是老红军、老革命,在我心目中是个大领导。那时候我压根儿没有想到,几十年后,我居然有机会为他出版回忆录当责任编辑。这时候,他早已离职休养,连我也已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我在疗养院见到他的时候,他虽然有病在身,但精神焕发,仍在笔耕不辍,实在令人佩服。   袁老已是 92岁的高龄了,尽管步履蹒跚,耳朵也有点背,但思维敏捷,而且记忆力很强。与他讨论回忆录中的细节,不论事情发生在什么年代,他都记得清清…  相似文献   

9.
恋上你的床     
林方秋说服我嫁给他,只用了两 句话:“丫头,嫁我吧,我们合适。”“我不敢说我会永远爱你,但至少我知道我能受得了你。”我嫁了,就冲这。虽然犹豫,虽然怯弱,还是嫁了。毕竟林方秋那样的人,父母是不反对的,好让他们以为女儿找到了终身的依靠,好让他们如释重负地了却心中多年的愿望,也算是尽了孝心吧。  相似文献   

10.
人品和作品     
结识老作家董均伦,已是很多隼以前的事了。那时我虽然已经在文艺界混过几年,在单位里同事们也都以“老刘”相称,但终归还是个涉世来深的青年,而他已经是全国知名的作家了。由于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常有的一种疏离感,除了业务上的关系外,与他几乎没有什么私人间的交往。真正与董均伦夫妇交往多起来,是在1979年之后。我历来景仰董均伦的人品和作品。董均伦是年长一辈的老作家,青年时代在北平上过教会学校,学的是英文,是喝“洋墨水”长大的,后来经由香港辗转到革命圣地延安,受组织之命给来解放区的国际主义战士柯惊华医生作翻译。毛…  相似文献   

11.
“我并不恨他,相反,我倒感谢他。感谢他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爱情。虽然爱情属精神范畴,但也和古老的生存法则一样,是弱肉强食!”  相似文献   

12.
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他虽然已去世多年,但在京剧艺术上的成就,至今仍是空前的。梅兰芳出道于清末民初,开始起红于京、沪时,各大戏班都把他视为一棵摇钱树而争相邀请,甚至为此打得头破血流。  相似文献   

13.
韩美林多才多艺,涉猎广泛,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写文章、做设计,都有很深的造诣,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人们赞誉他是“东方的毕加索”。而今,69岁的韩美林又有了一个新的美称—“—福娃之父”美不胜收的“福娃”,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在2005年11月的发布仪式上一出现就赢得了满堂喝彩,顿时风靡世界。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当然更是韩美林的骄傲。他身为奥运会吉祥物创作修改小组组长,对“福娃”寄予的祝福太多太多,所付出的心血不计其数,在人们的心目中功拔头筹,堪载史册。韩美林大巧大智,艺术成就早已名扬中外。然而,他在婚姻问题上却并…  相似文献   

14.
彭燕郊淘书     
彭国梁 《老年人》2006,(1):24-25
彭燕郊先生,今年应该是八十有六了。在中国的诗坛,说到他恐怕没有谁不知道的。如果说有谁不知道,那我就想说,此人和诗还有着相当的距离,或者风马牛不相及。人过八十还能写诗,而且还能写得那么好那么“年轻”,我估计当今诗坛再也找不出第二个,用古话说就是“无出其右”了。我这里不想说彭老在诗坛上的影响和成就,而是想说说他的淘书。在说淘书之前,又想学学前人写文章,先来个“破题”。所称“彭老”,不是说他的年纪老,而是对他的一种由衷的尊敬。虽然86岁算不得年轻了,但与彭老接触,怎么看他都显得年轻。初次跟他通电话,我就以为他是一个年轻…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1月17日,我在上海市静安区“社工周”上遇见了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顾维民。他是社会组织的领军人物,也是静安社工们最信赖的人之一。他曾叱咤商海,是上海市汽车销售企业十大知名CEO之一,还是上海市财贸系统优秀经理。他还担任过静安区政协副主席、人大副主任。  相似文献   

16.
《金色年华》2009,(11):38-38
这是我第三次给你写信了,每次写信都是为了不同的男人,为什么烦恼的事总是一件接一件,我真的是渴望一分真挚稳定的感情!我26岁,长相中上,身材很好,工作稳定,有自己的房子。硕士毕业,虽然有过两段正式的感情经历,但还是比较单纯。他比我大两岁,毕业四年了,原先是学医的,现在外企工作,算改行。他说他只能靠自己奋斗,他没有输的本钱,也输不起。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08,(1):25-25
宜家创始人卡普拉德接受采访时披露了他的赚钱秘籍:买菜要选在最便宜的下午去…… 据路透社报道,虽然卡普拉德身为世界上第四号富人,但他的节俭却是出了名的。在接受瑞士广播公司的采访时,他证实自己那辆沃尔沃轿车已经开了15年,但他觉得这不算什么,那车“几乎还是新的呢”。而且,他花每一分钱都要仔细计算,平常买菜也要选在最便宜的下午去。  相似文献   

18.
石华 《老年世界》2009,(21):20-21
新疆的和田地区位于昆仑山北部,塔里木沙漠南部的边缘。昆仑山的高山雪水融化之后汇成大大小小的河流,向北流人塔里木盆地里的大沙漠。河流的两岸,形成了一片片的绿洲与草场。虽然天空也会扬起沙尘,树上也都落满了灰,但远处的天空还是很蓝。那里有中国著名的长寿村——拉依苏村。中国老年学会评出来的“中国十大寿星”中,就有半数来自新疆。  相似文献   

19.
终极关切     
还是在上一世纪初叶,德国社会思想家凯瑟林伯爵(H.Keyserling)在他的环球之旅中到达了中国。他在与各界贤达广泛交流后,一方面称道儒家文化作育出的人是“现实中的人”,具有相当道德水准;但另一方面,对比于新教文化,他也指出:“儒家永远只企望可能的东西。”因而临末,他还是不能不借用尼采的话留下依稀的感喟:“俗,世俗,太世俗了!”  相似文献   

20.
吴昕孺 《老年人》2003,(9):16-17
我为这篇文章想了好多个题目,那些题目中不乏“松骨”、“月魂”、“风神”这类可吸引读者眼球的词语,但最后,我还是决定用这么一个最简单、最直白的标题。因为我知道,人们已经慷慨赠予了他许多的头衔,诸如专家、教授、作家、书记等等,而他听了感觉最舒服的还是那顺心顺口的称呼———戴海老师。湖南,乃至中国的青年人才群中,有多少真心实意地以他为师为范的,我算不准,但估计数量不会太少。算不上人才的我,那是随时随地都要尊称他为恩师的。我曾在送给他的一本拙著上写道:“师恩如海。”而平时,我经常用杯子里2度的葡萄汁碰他58度的白酒,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