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盟宪法危机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29日,无论对法国还是欧洲来说,都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法国全民公决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荷兰又在6月1日投出了否决票。这一结果犹如一场政治大地震,不仅震撼了法国、荷兰,而且波及整个欧洲。这部注定命运多舛的《欧盟宪法条约》签字半年后的时间里便遇到了大麻烦。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这部宪法要想在2006年11月1日生效已经不可能。6月16日的欧盟峰会决定,延长《欧盟宪法条约》的最后批准期限至2007年,而且欧盟各成员国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继续批准欧宪条约。现在不能肯定的是:这部欧盟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是否已经夭折?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4月29日通过决定,批准中国与西班牙的引渡条约,这是中国与欧美国家之间的第一个引渡条约。中西引渡条约中方谈判代表团团长、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徐宏参赞向记者透露:中国与其他国家谈判引渡条约将提速。未来几年,中国将会以西班牙引渡条约作为范本,和多个国家签订双边引渡条约。(《新京报》5月24日)  相似文献   

3.
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参与了晚清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活动,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他主持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也因此背负了不少骂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李鸿章具有卓越的才能,在戊戌洋务时期就有很明显的体现。事实上李鸿章的很多行为都是代表国家的,近两年史学界也在为他翻案和平反,因为李鸿章已经在尽最大的可能维护国家利益,我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应该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导刊》2009,(29):37-37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建国之初,奠定中国经济基础 1950年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两国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外签订的第一个双边关系条约,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生的中国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也为新中国恢复发展国内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下简称条约)已生效四十年。日前,对该条约的最新一次审议已在联合国总部结束。由于最近一年来国际关系有所改善,本次审议取得一定成果,与会的189个成员国经长达四周的博弈达成了一定共识,在有限程度上有助于推进条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为创造一个良好国际环境,新中国制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在此外交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积极寻求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苏联是重中之重。为此毛泽东亲赴苏联,终于在1950年2月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周恩来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外长安德烈·维辛斯基在莫斯科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附件,有效期为30年。该条约在一定程度上为新中国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是对我国重要的国际支持,不但使我国获得了国内建设所需的资金及援助,更使我国在国际上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军,这样就有利于我国放手进行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虽然该条约及其附件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但是它对中国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经济方面。  相似文献   

7.
日本政府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行为,虽然属于国内法调整范围,但是根据日本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政治性条约、与国家安危高度相关的条约具有高于国内法的效力,所以其立法等行为同样应该受到相关国际法规定约束。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违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战胜国所签订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联合国家宣言》中对其主权的限制,冲击了战后秩序,故须对其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承担继续履行、恢复原状、道歉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8.
馨兰 《老人世界》2013,(1):16-18
2001年7月18日一大早,家在江苏省无锡市的陈冠明骑着相伴几年的三轮车走出村口。乡亲们问他去哪里,陈冠明乐呵呵地说:“到镇上修三轮车去!”没想到,他这一“修”,竟是七年没回家!骑车离家一个月后,陈冠明才从杭州打电话回家:“我骑三轮车宣传奥运,这几年就不回家了,爹娘保重身体!”村里人知道陈冠明的疯狂举动后,都说他是个疯子,50岁了也不正经成个家,举办奥运会是国家的事儿,一个小老百姓能帮什么忙!  相似文献   

9.
这几天,阿友(化名)的QQ签名一直是:“身上的皮肉之痛怎么比得过内心的痛”。这是因为,在半个月前,他刚刚经历了一场死亡。5月4日晚,阿友和他最好的也是仅有的两个朋友、同样是“90后”、同样跟随在浙江台州务工的父母生活的陈建和星子(化名)服毒自杀,地点在台州椒江区葭芷大转盘中心花园的草坪上。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末,正当伊朗坚持推进其核计划时,海湾及北非部分阿拉伯国家也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核研制计划,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后冷战时代,新一轮核竞赛出现向欧美以外的其他热点地区转移的倾向:从朝鲜半岛到南亚次大陆再到中东地区,上述三个地区沿欧亚大陆的边缘形成一条弧线,使《核不扩散条约》受到巨大挑战。阿拉伯国家的核计划与核设想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地区关联性,但计划的实现也会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包括经济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低下、国内民众反对和大国的劝阻。阿拉伯国家谋求核技术旨在显示一种姿态,希望国际社会能因此向伊朗施加更多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者之一伊里布(1772——1843年),本是满洲镶黄旗人,鸦片战争爆发后他作为朝廷钦差与时任两江总督和英国人谈判订约,因此一直为世人所唾骂。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0月29日,欧盟25国领导人在罗马市政办公大楼内的奥拉齐和古里亚齐大厅共同签署《欧盟宪法条约》草案,这也是47年前欧共体6国签署《罗马条约》的地点。历史上,罗马曾经是欧洲统一的中心。现在,罗马再次见证欧洲人为了共同的事业走到一起。欧盟选择在“永恒之城”罗马签署宪法条约无疑是期盼能够通过回忆“大欧洲”的历史去追寻欧洲的“统一梦”。新的里程碑欧洲领导人真正开始考虑制定一部欧洲宪法始于2000年12月的尼斯欧盟理事会。当时欧盟扩大迫在眉睫,成员国数目将从15个增至25个,涉及4.5亿人口,传统的六国机制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1999,(9)
十八、人造卫星上天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1998年12月19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火箭共进行49次卫星发射,成功发射了53颗卫星。是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是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是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高技术的国家,是第五个用本国火箭发射同步卫星的国家。十九、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新中国成立后,她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却长期被剥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的不断提高以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不断加入…  相似文献   

14.
试论伊朗核问题对阿拉伯国家的辐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末,正当伊朗坚持推进其核计划时,海湾及北非部分阿拉伯国家也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核研制计划,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后冷战时代,新一轮核竞赛出现向欧美以外的其他热点地区转移的倾向:从朝鲜半岛到南亚次大陆再到中东地区,上述三个地区沿欧亚大陆的边缘形成一条弧线,使《核不扩散条约》受到巨大挑战。阿拉伯国家的核计划与核设想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地区关联性,但计划的实现也会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包括经济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低下、国内民众反对和大国的劝阻。阿拉伯国家谋求核技术旨在显示一种姿态,希望国际社会能因此向伊朗施加更多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条约监督机制作为保障国际条约得到缔约国有效履行的重要手段,已经在人权、防止核武器扩散以及军控等领域普遍采用,成为现代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条约监督毕竟是国际法领域晚近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该制度本身尚处发展阶段,仍然面临很多制度性问题和现实性问题.而这一制度与传统国际法理论的契合与衔接更是值得思考,并且应当成为条约监督制度发展的理论出发点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16.
雷颐 《当代老年》2009,(8):26-27
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最有争议的人物。在大清国摇摇欲坠之际,李鸿章如同一个裱糊匠,竭尽全力东补西糊,虽一时弄个里烂而外光,但是一旦遇上暴风骤雨,也是束手无策。后人,也恰恰从这个角度,或认为李鸿章是个大卖国贼,每逢中国与外国战败,都是由他主持和局,赔款割地道歉;  相似文献   

17.
王龙 《中外书摘》2008,(11):59-60
19世纪,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史发令枪猛然打响,在中日近代化大比拼的赛道上,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同时起跑。怀着富国强兵的同样梦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各自的国家一路追赶。  相似文献   

18.
罗援 《中外书摘》2014,(10):35-38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祭,120年前中口之间进行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中国战败后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一)中国承认朝鲜独立;(二)中国向日本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三)中国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加上赎回辽东半岛的3000万两,共2.3亿两);以及新开通商口岸,增加内河航线等。共11款。  相似文献   

19.
2010年2月27日上午,河北省唐山市书画协会第一届三次理事会在开滦大酒店成功召开。前来参加理事会的有书画家及协会的领导,会上协会领导发表了重要讲话。本次会议主要是总结了2009年度的工作概况及其所取得的成绩,并部署了2010年度的工作计划。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让唐山书画协会在2010新的一年迈出了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李晨 《老人天地》2014,(7):34-35
<正>120年前,甲午战争爆发,清王朝战败,被迫签署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在120年后,我们重新审视——四万万人齐下泪1896年4月17日,一位年轻人窗前观雨,凝神良久,挥毫写下了一首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个人叫谭嗣同,这一天四万万人同一哭,因为它是签订《马关条约》周年之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