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如何取得实效?从长期的改革实践中我们悟出;要真正提高教学实效,不仅要重视教法研究,而且要重视学法研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教学的本质是学习”,“先生责任不在教”,“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可见,研究学法,不只是让学生学懂、学会了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 一、教学生“会读书”。 读书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教学生读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把握课文的大体知识结构和基本知识点。 “会读”实质上是一种能力转化为读书的方法的技巧,它的前提和基础应是通读和读懂。所谓“通读”,就是学生根据教师列出的提纲,阅读相关的实例材料和指定的课文段落,了解大意,增强感性认识,形成朦胧印象。通读以整体推进,它反映的只是实例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属于读书的初级阶段。所谓“读懂”,是根据通读的感知印象,对重要的观点、原理再进行重点的、理解性的阅读。属于读书的中级阶级。 学生光停留在通读、读懂上还不够,还应该上升到“会读”境地——读书的高级阶段。学生读书的方法越科学、技巧性越强,越能在最短的时间掌握知识的要领,学习的效率就越高;反之,学习效率就越低。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加强学生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习古代典籍,了解古代社会,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要学生学好文言文,真正“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首先是要能够读懂文章内容,而读懂内容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其词义。王力先生说得好:“学习古汉语最重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的意境文章要有意境,才可能成为好文章;读文章也要进入作品的意境,才能读出味来。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创设出浓厚而美好的意境,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吸住每一位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境,先贤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孔夫子就曾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愤”,“悱”  相似文献   

4.
我国一向有以文取仕的传统,历代文人把文章看成千古盛事予以高度重视,因而我们的前人对文章可以说是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其中有好多宝贵的东西至今仍值得我们去挖掘、继承,也有相当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比如科举应试的八股腔、程式化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今天的中小学作文教学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现在很多中学生写作文总是陷入这样一种模式,写“园丁赞”总是把落脚点放在歌颂某位教师身上;写“夕阳”总是要去赞颂一下某位思想品德好的老人,写“小草”就写敢在逆境中崛起的芸芸众生……,好象只有这样才能“平凡中见出不平凡”、才能“小中见大”,才能“反映时代本质特征”。相当多的教师对这类作文也是倍加青睐。这样做的结果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在这种情况下,强调求异思维的训练,我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从教十几年来,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深刻地体会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好语文的关键,因为有了兴趣才能入门,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好的动力。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采取如下“四法”:一、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注意激发兴趣:导入课文,是新课的起始阶段,一堂课头开得  相似文献   

6.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是极具思想与内涵的特殊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基于语文的本质特征,学习语文就有别于其他学科。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语文这把特定的锁,“语感教学”是开启它的一把金钥匙。一、培养语感的意义培养语感有利于体现语文课的特点,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语文课不仅要使学生读懂文字本身,还要使其有感。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其次,重视语感的培养,还可以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再者,重视语感的培养,还可以使语文的思想教育收到实效。因为,语…  相似文献   

7.
要闻     
《国际公关》2023,(2):16-17
“寻访海丝印记读懂中华文明”国际海丝人文交流活动启动仪式在福建举行,3月25日,“寻访海丝印记读懂中华文明”国际人文交流活动在福建启动。此次活动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中国外文局、福建省政府新闻办、福建省外事办共同主办,中国外文局所属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  相似文献   

8.
写读后感     
一、名师指路1、选文章,读懂原文。读后感,“读”是“感”的前提。因此写读后感的第一步就是要读懂、读透原文,弄清楚文章内容、中心思想,这样才能有感而发,言之有物。2、选感受最深的点。在写读后感时,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一两点你感受最深的方面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做到有感而发。3、联系实际谈感受。选择读原文感受最深的一两点谈感受时,一定要联系与自己相关的事对比着写,也可借鉴别人的实际抒发自己的感受。联系实际谈感受,有感有读、读感结合,才能使读后感有说服人的力量。二、佳作引路读《金色的脚印》有感以前,我对狐狸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对写作规律的认知和理解上,长期存在着不统一的状况,其分歧大都出于对“写作”范围理解的偏差上。写作是有阶段性的,从动态过程看,它可分成学习准备期,文章写作期,成型完善后才能形成文章(作品),这两个时期都有相对独立的规律,即学习写作的规律(学的规律),写作的规律(写的规律),本文试图对“学”和“写”的规律内涵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09,(4):14-16
北洋水师,用100多年时间才能读懂 在甲午战争的悲怆史中,历来有一句声讨“直把昆明换渤海”,就是针对慈禧太后动用海军经费修颐和园而言的——北洋水师1887年在昆明湖练兵的说法,流传了100多年。  相似文献   

11.
孟子说:“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这话是说善于教人射箭的人,引满了弓,不射出去,却摆出跃跃欲动的姿态,让学者自己去体会。孟子的这句话对我们研究“启发式”教学是颇有启发的。语文教师上课,有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着眼于把学生“讲懂”,另一种则是注重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学懂”。前者可谓“发而不引”,后者则是“引而不发”。我们讲课应当“引而不发”。学习,是极其复杂的思维活动,只有遵循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才能学有成效,习有进步。“引而不发”,正是遵循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生动  相似文献   

12.
历史科学,作为一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我们只有掌握这些特点,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学习历史,人们常常提出“时、地、人、事”等历史要素,也有提出六个“W”的:When(什么时间)、Where(在什么地方)、Who(什么人)、What(做了什么事)、How(怎样做)和Why(为什么这样做)等。可见,这些历史“要素”是我们了解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分析历史现象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么,这些“要素”从何“推导”而来呢?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点画为切入点,阐释澳洲原住民的思维和认知方式——“梦幻”世界观的独特之处。“梦幻”是澳洲原住民构建其对世间万物的认知框架。他们认为始祖的神灵无处不在,在“梦幻”世界中,他们可以通过圆点等符号,永远与先祖交流。只有了解澳洲原住民特有的民族认知取向,才能更好地诠释其现代的民族叙事,更好地读懂圆点中的“梦幻”世界及解析原住民神秘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语文教学二十韵》)而文章的思路即文章的脉络,又主要体现在文章的段落结构上。教学实践证明,凡段落教学抓得得法的,文章思路就理的清,线索和中心就抓得准,学生理解得就比较透,阅读效果就比较好。  相似文献   

15.
对体育教学中三种学习方法的探讨和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以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法得到了提倡和重视。通过一个阶段的探索和教学实践,认为三种学习方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同点是:自主学习主要强调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运动认知和运动原理理解能力;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互帮互学的精神。共同点是针对教学中“学懂”和“学乐”所进行的教学完善和改进,都是接受式学习的有益补充。只有把“学会”、“学懂”、“锻炼”和“学乐”通过改革形成一个整体,才能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6.
人力三轮亚在京城复苏并且发展,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商业现象。不管是什么,它如京城现代“清明上河图”的一页插图,一个断章,越近它,你才能真正读懂今天的北京……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建筑构造教学难点的初步探讨指出,在人类已经进入到信息社会的今天,个人PC已日渐普及,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转变,从原先的“行为主义模式”转入到“建构主义模式”上,“M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得到广泛应用,只有把“MCAI”引入到建筑构造教学中,才能实现人们学习的两个根本愿望——“寓教于乐”与“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众多学科之根本 ,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课程。而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 ,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只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法谈几点方法 :一、爱我中华———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我在教授《冀中的地道战》一课时 ,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先向学生讲解了地道战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冀中人民挖地道的原因 (是为了粉碎日寇的扫荡 ) ,接着展示了日军侵华的历史图片及其资料。当学生们看到诸如“万人坑”、“731部队旧址”、“南京大屠杀”等图片 ,听到讲解后…  相似文献   

19.
作文题目根据题目和要求作文题目:又一次——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否则扣分。试题解说今年广东省非实验区的作文题目,应该说是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有一定的开放度,它使人人有话可写。写半命题作文,把题目补充好是关键。因为它关系到选材的范围和方向,关系到文章的立意和写作的重点。补题之前,一定要琢磨已命的半个题目的含义,读懂了这半个命题,我们才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写作特长将题目补全成一个自己有话可说且能说好的题目。题目“又一次”中的“又”,表…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了演唱、演奏教学进程中的两重意境 ,一是教师的“有我境界”,二是教师的“无我境界”。“有我境界”是初级境界 ,是概念化、程式化的教学状态。“无我境界”是高级境界 ,是教学的自由境界 ,是根植于理性又超越理性的感性境界。由“有我境界”到“无我境界”的升华 ,其实就是教学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质的飞跃 ,只有达到“无我境界” ,才能使演唱、演奏教学达到比较完美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