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如果从1945年完成哈佛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算起,中国学者张培刚创立的发展经济学,即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伴随着二战后一批发展中国家艰辛曲折的发展,已走过了将近60年的路程。可以说,这是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不断开拓创新的半个多世纪。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宏篇巨著,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为当今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与变革提供着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回顾与再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如何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四十年代中后期,张培刚教授在留美期间所著《农业与工业化》(此书中译本直到1984年才由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出版)一书,是最早比较系统和比较全面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的专著。四十多年过去了,重读张先生的著作,并把他当时提出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现在的西方发展经济学一些成熟观点相互比较和印证,就会发现:经过不断演进的西方发展经济学,在许多方面是张先  相似文献   

3.
于建国 《社会科学》2003,(11):26-30
发展经济学是 2 0世纪 4 0年代后期 ,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 ,它主要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就我国发展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背景 ,学科建设的过程及学术界对发展经济学学科的一些学术观点等内容作了介绍和叙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西方发展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与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的视角,评述了张培刚早在40年代就系统地提出了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主题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思想,包括:(1)关于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2)独特而全面的工业化定义;(3)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在工业化中的“先行官”作用;(4)工业化的发动因素与限制因素;(5)工业化的程序、阶段和速度;(6)工业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7)关于引进外资和开展对外贸易。文章最后还评析了张培刚关于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的构想及其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经济学上的一场争论60年代中、后期,国外发展经济学界曾围绕工、农业发展的部门优先顺序展开了一场论争。这场争论反映了那个时代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首先,农业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重要制约因素。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推行了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工业优先发展战略。20年下来,这些国家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传统农业的约束,从而引起人们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6.
为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中国外交经验,本文对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本文分三个阶段就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外交战略以及双方的经济关系进行了研究:在20世纪50—70年代,双方的经济关系主要体现为以中国单方面援助为主导的经济交往;在20世纪80年代,双方确立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型经济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走向了互利共赢的全方位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7.
1、西方发展经济学的一大缺陷 创建于本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西方发展经济学,在六十年代,伴随着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民族经济的热潮,勃然兴起,蔚为大观。各种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模式竞相提出,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景象。然而,到了七八十年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除了极少数的小国和地区——诸如“亚洲四小龙”,能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里,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起飞,成为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外,绝大多数国家不仅没有如西方经济学家所期望地那样实现工业化,反而是经济社会问题成堆,困难重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更加扩大。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凸现出西方发展经济学的重大理论缺陷,使西方发展经济学骤然跌入衰落和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要建立起现代工业,并进而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现代化,必然会遇到一个首要难题,那就是如何筹措足够大量的初始资本。这个问题在发展经济学中被称之为“资本形成”①。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起始阶段,收入水平非常低下,可储蓄的资本资源十分有限,从而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起飞。因此,加速资本形成便成为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的一个关键性的前提条件。一、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战后的五六十年代,在早期发展经济学的论著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中,物质资本被视为唯一稀缺的资源,资本短…  相似文献   

9.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思想的第一次飞跃,其标志就是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提出;第二次思想的飞跃则是从扩大研究范围、改进研究方法入手全面改造西方发展经济学,创建我国新型发展经济学。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始终是发展经济学不变的主题,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则是新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张培刚关于中国问题研究的"六论",即"猴子变人论"、"历史幽灵论"、"多元经济中国——历史教科书论"、"人多好种田、人少好过年论"、"武汉小康论"和"牛肚子理论"等意蕴深远,对拓展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曾在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方面起过积极的作用。而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深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呈多样化发展特征以后,发展经济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而陷入困境。因此,要求对发展经济学进行新的思考。发展经济学历来是以资本主义性质的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实际上,发展中国家面广量大,除了有采取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以外,还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即使同一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也因国情不同而有个体差别。这样,发展经济学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造和革新:其一是扩大研究范围,将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包括在内;其二是改进研究方法,加深分析深度。  相似文献   

11.
王青  葛瑛 《河北学刊》2005,25(4):17-20
先行和新兴工业化国家20世纪的发展经验与20世纪中后期经济学理论的演进都表明,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国民经济结构并不存在所谓"重化工业阶段",因此更谈不上该阶段的逾越问题.同时,具体国情也决定中国不可能通过依靠资本积累和资源投入的粗放增长模式来实现工业化.中国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通过配置资源来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在现行资源定价机制、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和重化工企业在利益上存在一致性.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需要着力解决增长模式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确保工业化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2.
综观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文献,大体可归为三大类,即规范经验式的政策研究、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分析以及近年来出现的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进行的研究。在综述大量有关产业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研究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的特征,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或缺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表明目前的农业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着两种明显的极端倾向一种是经验式的规范研究;另一种是先验的理论教条倾向。本文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在方法上应当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历史的动态分析与比较静态分析以及新古典与新制度主义相结合。根据这三原则,文章试图提出一个新的理解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的经济学本质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是传统约束的放宽 ,发展中国家因此获得新的动力 ;另一方面是一些新约束条件的产生 ,从而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国际化进程带来了不确定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应当是“融入战略” ,即融入经济全球化战略。“融入战略”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融入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是融入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4.
美国学派:推进美国经济崛起的国民经济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主义和内向型工业化道路是美国经济崛起的秘诀,美国学派为之提供了由生产率立国、保护性关税、国内市场、利益和谐与国民银行构成的一整套国民经济学说和政策方针。这是一种有关落后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大国如何实行经济赶超的经济学说,对德国和日本的崛起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美国保护主义抬头和全球化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重新发掘美国学派关于美国经济崛起的经济学逻辑,对于我国启动内需、重新审视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得失和研究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看,工业化存在两种类型,即完全由市场调节的自发的工业化和有政府调控的工业化。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实质上是有调控的工业化。实现对我国工业化的有效调控,关键在于形成四大调控体系:科技调控、人口与就业调控、资源调控、环保调控。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产业低碳化转型与战略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重化工业等高碳产业在发展中国家的集聚度不断提高。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高碳经济特征十分明显。如何使中国产业向低碳化转型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及产业界热烈探讨的问题。从中国产业低碳化转型路径的角度,解析中国产业面临的高碳困境,并在对中国产业低碳化转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应对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7.
当前河北县域工业化的发展对资源依赖性强、产品附加值低、发展空间限制、环境压力大,以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河北传统工业的升级改造是河北县域工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已然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本文对河北省县域新兴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搭建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平台不失为当前最好的模式选择,并提出了基于新兴产业集聚的河北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从波尔丁的“太空船经济”理论到布朗的“生态经济”理论,集中体现了当代西方学者的低碳经济思想。虽然在其理论中,对低碳经济本质内涵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认为,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自然资本已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解决污染问题上,“源头预防”至关重要;低碳经济模式要效仿大自然进行“系统设计”;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生态文明引领下的工业化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对新型工业化如何解决环境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新型工业化应把人的发展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审视环境与发展问题,一个基本的结论是:新型工业化应把环境问题放在首位,基本路径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20.
加快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农业产业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从河东区近几年发展的实践看,培植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基地,发展现代农业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路径;推进品牌化、市场化建设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构建科技支撑体系,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可持续动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提升产业化管理水平,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驱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润滑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