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所指的"三人"指的是:识人之智、用人之术、容人之量。学校的工作,是以人为中心的工作,因此,学校管理,说到底便是对人的管理,而且首先是对教师的管理,就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作为学校的一个管理者,我觉得:应先做好:识人之智、用人之术、容人之量。识人之智。识人之智简言之就是知人,就是要充分了解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了教师,才能在工作安排时,为各位教师找到合适的位置"对号入座"。我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非常  相似文献   

2.
不怕工作,不怕加班,就怕与老板沟通。CHR可锐职业顾问调研中心的数据表明:近七成职业人提到与老板沟通就头疼;过八成职业人不知如何去沟通。根据CHR可锐职业顾问的分析,"指桑骂槐"式的沟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指桑骂槐"原意是骂人的一种绝招,它既能一针见血又具有双重含义,一下难于识破,叫对方防不胜防。在企业沟通上,是指员工通过对一些经典的事例或生活中比较典型的事情进行一些评介,得出自己的评判标准,而其实质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通过这种典型事例来暗示自己对公司某件事情的个人看法,或暗示自己的一些要求。可锐职业顾问认为:要通过"指桑骂槐"的方法来暗示表达出自己的要求,要求所选的事例必须是比较经典的,一般人都耳熟能详的,同时这个经典事例让人想了一下以后,又能比较方便地揣摩出你暗示的东西,否则就起不到沟通的效果,自然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了。当然,任何一种计谋都是一个死的原则,只有活用才能起到促进的作用。这需要结合自身特性。  相似文献   

3.
正又逢甲午年,自然而然我想起了李鸿章——这位悲剧主角,洋人称赞他为"领航员",他却自称是"裱糊匠"。甲午年后,那座风雨飘摇的"纸房子"(清王朝)已千疮百孔,李鸿章纵有回天之心,也无回天之力。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初夏,李鸿章出任专使,赴俄国庆贺沙皇加冕礼是虚,签署《中俄密约》是实。此后行程便是游历和考察欧美。他访问法兰西期间,恰逢万国运动会(奥运会前身)在  相似文献   

4.
权杖与华表     
普希金时代的俄国,有贵族提议,让全国的农奴统一制服,为的是方便管理。因为居然有农奴见了贵族没有行礼,而贵族们有时候单从衣着上又不能明确断定谁是农奴。这让贵族们不能容忍。但是,这个提议最终被沙皇否决了。沙皇担心,一旦让全国农奴都穿上统一的制服,农奴们就会知道自己的同胞原来如此之多,他们的势力原来很强大。  相似文献   

5.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暗示心理学原理,在不知不觉中激励企业员工,挖掘潜能,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事尽其成"。  相似文献   

6.
刘军 《决策咨询通讯》2013,(3):66-68,76
和谐社会建设应注重人、自然、社会三位一体建设,因为和谐社会具有有机论、构成论和整体论所描述的理论内涵和特质,因此三位一体表现出有机性、构成性和整体性。在人生活的自然之网、关系之网和社会之网中,生命存在与延续、个体幸福与发展是有机的、整体的、关联的。在社会生活中,打破自然之网、关系之网和社会之网,鱼死网破的结局是环境生态资源问题、人性善仁信缺失问题和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保障失灵问题。在对人而言生存与发展的大系统中,也需要"生态平衡"和关系和谐,社会建设担负的重任——和谐社会建设也必须体现生态理论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1905年1月22日,这一天的帷幕在圣彼得堡10万名工人平静的游行中拉开。工人们和他们的家属向沙皇请愿以改善生活条件。可这一天的帷幕却是在极度恐怖中降下的。沙皇不愿听从游行者的要求,而是命令他的军队向手无寸铁的抗议者们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到今天,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成了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如果我们的课堂仅仅满足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是历史性的失误。我们应该从"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将给他们的"金子"变为"点金之术"。在教学中我们除了使用常见的手法,如让学生自  相似文献   

9.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4,(2):52-52
正有学生问我,为什么沙俄时代的知识分子敢于反对沙皇专制,而苏联时代的知识分子却不敢反对斯大林的专制。索尔仁尼琴早就回答过这个问题:沙皇的专制与斯大林比是小巫见大巫。沙皇时代的知识分子不端政府饭碗也有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0.
时政     
说起文化大家都不陌生。大凡读过书的人都认为文化代表知识或品味.文化是思想、艺术或技术,文化是一种象征。“知识分子”是对文化人的概括,“文化人”则含有儒雅、谦谦君子之暗示。中国文化深厚如望不穿的地窖,有人说它醇香,有人叫它酸臭,也有人说它不香不臭。后者是中国的传统“中庸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人用"仁"和"义"去解读"道"的思想价值,使"道"充分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了明显的社会属性。从历史上看,无论孙子之"道",抑或老子之"道"或孔子之"道"都有"仁"或"义"的成分。但孙子讲道义,是立足于战争或竞争的特殊环境下来分析的,他从战争指导或将帅素质的角度,详细论证"仁义之道"或曰"政治之道"  相似文献   

12.
指挥作为合唱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导师在合唱表演艺术中,处理好指挥与合唱队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指挥不是表演个人,他是在"演奏"合唱队,是在同合唱队共同表演合唱节目时得到了个人的表演。因此,这就决定了指挥  相似文献   

13.
做人说     
朱辉 《领导文萃》2012,(1):70-72
"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千百年来,无数家长、老师这样教育孩子。可是怎样学做人?又免不了搞"二元制"。大凡书本都是教人君子之道,强调为人要正直;而私底下,家长们又觉得社会复杂,怕孩子单纯会吃亏,难免又要传授一些圆滑应变之术。于是成年之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在君子之道、小人之术间徘徊,  相似文献   

14.
指挥作为合唱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导师在合唱表演艺术中,处理好指挥与合唱队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指挥不是表演个人,他是在"演奏"合唱队,是在同合唱队共同表演合唱节目时得到了个人的表演.  相似文献   

15.
留点遗憾     
从前,有位乐师能演奏许多首乐曲. 有一次,乐师被一位大富翁请到府中表演,一支优美的乐曲令富翁听得很高兴,便对乐师说:"如果你能照今天的曲目演奏下去,昼夜不息,我可以送你百亩良田." 乐师毫不在意,反问富翁:"若我一直演奏下去,你真的能一直听下去吗?"  相似文献   

16.
心理暗示是说服他人转变态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以含蓄、间接地方式影响他人,引起暗示对象心灵上的震颤,情感上的波动,从而在心理上征服消费者。作为一种可操作的营销手段,心理暗示在美容院中广泛运用并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商家是否能够客观正确地运用暗示,在不侵害顾客利益的前提下扩大销售,增加业绩。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到今天,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成了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如果我们的课堂仅仅满足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是历史性的失误。我们应该从"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将给他们的"金子"变为"点金之术"。  相似文献   

18.
夜读帕斯捷尔纳克,心如铅坠.四岁的帕斯捷尔纳克看到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送葬车队在家门口驶过,观者如堵却集体沉寂,"似乎把所有的声音都给吞掉了,如同沙滩吞掉潮水一般." 《人与事》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斯捷尔纳克的自传体随笔.从沙皇时代到前苏联,帕氏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记录事件细节是否确凿,留给考据家和史学家,作为读者我们只看重杂糅其中的议论、观点与见地以及给人带来的感动. 回忆以令吾辈仰视的高调开始.列夫·托尔斯泰来访,听帕氏母亲的钢琴演奏.托翁的"白发和团团烟雾混搅在一起".在琴声里,男孩毫无缘由地哭了,按照帕氏的记忆,是"甜蜜的痛苦与恐惧"所至.那时帕氏才四岁就已知"恐惧",真是天生异禀.总之,"这个夜晚像一道分界线横在我没有记忆能力的幼年时期和我后来的少年时期之间",小男孩至此有了记忆.  相似文献   

19.
<正>"政通人和"历来是我国理想的政治理念之一。清人论政,极重求"通"。清代的一些谈论政风吏治的作品中,往往对"通"字给予很大关注,并且赋予相当丰富的内容。例如,陈弘谋的《从政遗规》和金庸斋的《居官必览》,都曾引用过"为政,通下情为急"这句话。袁守定的《图民录》则强调:"凡上下之情,通则治,不通则不治。"(卷三)还有人说:"善为治者,贵在求民之隐,达民之情。"所以"治民之大者,在上下之交不至于隔阂。"(彭忠德、李正容编著《居官  相似文献   

20.
心理暗示的基本原理就是运用暗示手段开发学生个体的心理潜能,特别是无意识潜能,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从而达到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那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