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晋武帝司马炎(236—290)于公元265年代魏自立,并借孙吴政权相对衰弱之机顺利统一全国,一举结束了我国自东汉末年以来近百年的分裂格局。经过晋武帝执政初期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国家已经具备了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当时的西晋帝国四海一统,内外平稳,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司马氏执政得到了各士族集团的普遍拥戴。与此同时,西晋的立国更是顺应了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趋势,完全有可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建立51  相似文献   

2.
正霍光是霍去病的异母弟,也跟霍去病一样,叫卫青一声舅舅,算是皇室的亲戚。太子刘据死后,武帝下诏立刘弗陵为太子,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三人接受遗诏,共同辅佐幼主。又任命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相当副丞相),都在武帝的病榻前受命就职。这是历史上有所谓"顾命辅政大臣"的起始。  相似文献   

3.
汉宣帝不失为明智的皇帝,尽管他不得不作出尊崇武帝的姿态,但实际上一直在纠正武帝的错误政策,任用官吏,恢复经济,减轻百姓负担,缓解社会矛盾。事实证明,宣帝只是利用了武帝这面旗帜,并没有坚持武帝的错误政策。正因为如此,他才实现了西汉的中兴。  相似文献   

4.
当食物逐渐脱离其人类生存必需品性质,被商品化和政治化后,美国正逐渐成为一个食物帝国。这一帝国以粮食对外援助、农产品自由贸易、单一食品体系的扩展为手段,将粮食作为武器,控制了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的全球粮食危机,是这一帝国扩张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5.
帝国的本性     
黄利 《领导文萃》2006,(11):52-52
两名企图反叛英国主子的缅甸人,被当作最邪恶的暴徒捆绑在木架上鞭打致死。酷刑的过程残忍而缓慢地持续了几天,其目的是让尽量多的人感受到“帝国的威严”——但当地人绝不这么认为。事实上,作为英国属地的缅甸(独立前被划为印度殖民地的一个省)从未轻易地慑服于帝国的权威。其它殖民地也在不断发生暴动,以至于帝国在其最鼎盛的时期也不忘将“惩戒”视为对付暴动的最有效手段。成百上千次的远征也是为了用暴力维护帝国的统治,以至于英国军队都称自己为“:屠夫和箭头。”这一切形象地概括了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在道德上所面临的困境——一方…  相似文献   

6.
在汉武帝时期以前的西汉历史,政府官员的选拔一直没有一套固定可行的选用制度.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武帝对政府官员的选用进行大胆革新,包括:设立《五经》博士、令郡国举孝廉、设立太学等.从而逐步建立起一个非功臣,非外戚的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并为这个政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监察制度.这一整套制度在当时适应了适应了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加强皇权,对全国资源的有效调配的需要,也对后世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900年中华帝国的大混乱有一 个显著的特点,即:帝国历史上几乎所 有的"造反"都发源于南方,最近的一 次便是发源于广西蔓延至长江下游广 大地区的太平天国运动。而1900年的 农民"造反"却发源于帝国的北方,蔓 延的走向也是一直向北。当帝国的整 个北方都已经混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相似文献   

8.
作为政治人物,出道的时间早晚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出道甚晚。姜太公八十遇文王前,一钓徒耳;公孙弘六十遇武帝前,一猪牧耳,但是时来运转,这些看来毫无政治前途的人,也会爆出冷门。在政治上,这不叫常理,这叫异数。  相似文献   

9.
沉思录     
《决策》2008,(5)
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一定也还会有人去读它。《沉思录》的作者是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他统治着最强盛的帝国,  相似文献   

10.
近来,窃听门事件使得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这一庞大的传媒帝国变得岌岌可危,不但使默多克本人跌落神坛,而且引发公司股价大跌,颇有大厦将倾之势。作为一个横跨影视、报纸、出版等领域的传媒帝国,新闻集团在短期内突然陷入如此危机之中,其中固然有各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刘诚龙 《领导文萃》2011,(11):118-118
晋武帝时期,益州地区空出一个监军位置,当时有两个人选,一个叫唐彬,一个叫杨宗。方案报到晋武帝那里。这个唐彬,能力很强,但是很贪;这个杨宗,廉倒是廉,能也或许能,只是不勤,天天浸泡在酒里面不出来。一个是贪政的,依靠贪污腐化做动力去行政的;一个是醉政的,酒海肉林,革命小酒天天醉。就这两个角色,你说选谁?晋武帝的决定出乎大家意料。  相似文献   

12.
牛可 《领导文萃》2010,(13):56-60
<正>谁造就美国世纪?20世纪是"美国世纪",美国在20世纪里将自己造就为世界帝国。塑造美国世纪的主角,是一群被称为"国家安全权势集团"的人。抛开这一政治精英的特定品类,抛开他们的抱负与功业、理念与视野、气度与德行,对美国"世界帝国"和"美国世纪"的任何讲述都将是不完整的。国家精英的品格和质量,在任何"崛起"故事中都是关键的内容。以往如此,将来也是如此。对美国如此,对可望"崛起"的别的国家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王立鹏 《领导文萃》2008,(22):53-58
在广大军事爱好者中,德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大家公认德意志高峰的时代是第二帝国,在这个时代中既有俾斯麦这样的治世能臣,也有毛奇这样的不世名将。这样一个强盛的铁血帝国却被弱智的皇帝威廉二世毁灭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西方社会逐渐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官僚制所暴露的弊端也越来越严重,各国理论界对官僚制的批判声不绝于耳,一种新的管理范式出现了,这就是后官僚制。然而对于后官僚制究竟怎样界定?后官僚制对官僚制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继承和批判?后官僚制这一变化中的范式究竟走向何处?本文阐述笔者对于后官僚制的认识,并试图预测后官僚制的范式走向。  相似文献   

15.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08,(9):156-157
《帝国的终结》 易中天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出版 该书深刻地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作者意在揭露和批判中国古代帝制的乖舛和荒谬。本书承续了易氏著作生动、风趣、见解独到的一贯风格,讨论的是帝国体制命运这样的大问题,然入手极细,文笔恣肆,议论风发,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关切,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睿智之作。  相似文献   

16.
帝国的缩影     
金铁木 《领导文萃》2007,(4):127-132
从1723年到1725年.圆明园的建筑工程持续了整整3年时间。1725年的秋天,雍正正式搬进圆明园.这里从此成为大清帝国的第二个离宫。扩建后的圆明园拥有将近200座宫殿,面积达到了3000亩。圆明园山起西北、水流东南,与中国大陆的地势完全契合。园林的西北面是一座巨大的假山。这是帝国西部昆仑山的象征。园林的东面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象征着帝国的东海。湖中的3座宫殿是传说中东海上3个住着神仙的岛屿。即是传说中的蓬岛瑶台.当年秦始皇派人求取仙药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斗富     
西晋时期,晋武帝司马炎热衷于享乐,过着骄奢淫逸、纸醉金迷的生活,他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并四处挑选美女,他的宫女超过了一万大关。为了维护荒淫奢侈的生活,晋武帝和权贵们做起卖官的交易。卖官的人可以大捞一把,买官的人又可以去成倍地剥削老百姓。晋武帝"上梁不正",权贵们的"下梁"自然也东倒西歪了,奢侈的风气一天比一天上升,"斗富"成了当时豪贵们的一种时尚,几乎处处在斗人人在斗。开国元老,太尉何曾一天三顿饭要花费一万钱,还认为"无处下箸";他的儿子散骑常侍何劭则要用二万。但是,尚书任恺免官后更厉害,每顿饭都要花一万。  相似文献   

18.
李新章 《经理人》2013,(3):40-44
IBM为何能成功转型而惠普却迷失了?这不是运气的问题,这跟企业CEO的领导力息息相关。CEO需要带领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提高客户和员工的满意度,取得优良的运营绩效,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在持续转型中打造基业长青的商业帝国。IT行业风云变幻,这几年IT行业的竞争格局在剧烈变化,有转型成功的IBM,也有迷失发展方向的惠普。从惠普与IBM的主要转型历程来看,  相似文献   

19.
<正>西汉时期,汉武帝之雄才伟略在历史上颇负盛名,但到了武帝执政晚期,国家形势却急转直下,整个社会危机重重。司马迁评价说,"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历史地看,西汉王朝能免于"亡秦之祸",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武帝的曾孙——汉宣帝刘询的改革,尤其是吏治改革。治大国如烹小鲜。"最厉害的厨子,不是用山珍海味做满汉全席,而是要把已经串味儿的饭菜给正过味儿来。"汉宣帝就是这样一个厉害的"厨子",面对种种棘手的治理难题,准确把握了改革  相似文献   

20.
刘亮 《经营管理者》2011,(2X):312-312
中英《天津条约》中规定了清政府自此以后不得在公文中使用"夷"字。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历史地分析我们可看出"夷"字禁用背后体现的是大清帝国和大英帝国之间的主权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