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湘沅 《老年人》2006,(7):32-32
我的外孙小名叫蹦蹦。他的父母都在北京工作,蹦蹦一出生就放在长沙由我和他外公带养。这孩子聪明漂亮,人见人爱,是个“开心果”。蹦蹦刚学着喊人时,外婆两个字老是叫不顺口,就干脆叫我“外外”,我也乐于接受这个与众不同的称呼。孩子的天真无邪,有时候显得滑稽可笑。有一次,邻居的小伙子逗他:蹦蹦,你长大了想干什么?”他歪着脖子想了想,说“:长大了,我想同大舅舅结婚。”问他为什么,他露出一副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模样,不急不慢地回答道“:因为你们都结婚了,只有大舅还没结婚啊。”说完摇晃着小脑袋,把大伙逗得哈哈大笑。太阳每天都是新…  相似文献   

2.
涛子 《现代妇女》2007,(12):50-51
周末晚上,舅妈打来电话:“你明天到我这来一下好吗?家里出事了。”我听了,心里一沉,问:“是不是舅舅的肺心病又犯了?”“岂止是犯病哟,他整个心肺都让狗吃了。”电话中传来了舅妈的饮泣声,“我打算跟你舅舅离婚,坚决不和这老东西过了……”我一听,有点莫名其妙,舅舅和舅妈感情一向很好的呀,怎么忽地闹到了离婚的地步?  相似文献   

3.
1.唯唯诺诺儿子;“妈妈,什么叫做唯唯诺诺?”妈妈:“嗜——就是指那些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嘴里常说;‘对、对、对’的人。孩子他爸,我解释的对吗?”爸爸:“对、对、对。”2.但足小学生在说故事:“猫见了老鼠,便成了老虎,但是见了老虎,又变成了老鼠……”有人问他,这个“但是”是什么?他想了想,答道:“这是一种比猪大而比鼠小的动物。”3爱、_,老师为小朋友讲解“爱”字,指出有父母之爱、师生之爱、兄弟之爱、朋友之爱……最后要小朋友用“爱”字造句。小东在黑板上写道:“爸爸爱吃牛肉。”小琴写答:“妈妈爱花。”…  相似文献   

4.
怨言娜娜;“妈妈,叔叔的婚礼真隆重,有这么多好吃的,真是吃也吃不完。”妈妈:“这有什么?我结婚时比你叔叔的婚礼更隆重,好吃的数也数不尽!”娜娜噘起了小嘴:“妈妈,你为什么不带我参加你的婚礼呢?”舅妈“你和朱丽娅的婚约解除了吗?”’“他不愿嫁给我。”“为什么?”“我没钱。”“你对她谈到你舅舅很有钱了吗?”“谈了,所以现在她是我的舅妈了。”解除婚约维拉:”你为什么要和沃克解除婚约?”诺娜:“昨天我们去看相,算命先生说我会生两个孩子,但却说沃克会有四个。想想看,那多出来的两个孩子,是他跟谁生的?”要吃…  相似文献   

5.
杨黎明 《老年世界》2013,(13):16-17
那天下午,正当我全神贯注地看书时,七岁的小外甥突然推门进来说:“舅舅,我饿了,想吃饭。”这小家伙每天正餐的时候不吃饱,玩到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准会喊饿。往常这个时候,都是给他吃中午剩下的饭菜或者给他做蛋炒饭,可今天中午的菜都已被消灭干净,鸡蛋也吃完了。小外甥似乎心有灵犀:“舅舅,要不你今天给我弄些酱油饭吃吧,就是不放鸡蛋,放一点点酱油和花生油的那种。”这小家伙,犹如一个美食家,怕我不明白还给我做技术指导呢。  相似文献   

6.
18个路人     
《中外书摘》2014,(12):94-95
今天我舅舅向我借书,我给了他一本关于中国的书。他没去过中国,不妨了解一下。该书是我的教授写的,叫作《101个关于中国的最主要问题》。舅舅拿起书,看到结束语,对其中一个问题纳闷不已:“在中国,为什么一个2岁婴儿被汽车撞倒在地却没人去救助?”他问我这是不是真的。“是。”“怎么可能?” 舅舅瞪大了眼。  相似文献   

7.
纸信箱     
我们家对门邻居有个和我儿子年龄相仿的女儿叫欢欢。两家大人没啥交往,俩孩子却交上了朋友,欢欢常到我们家串门,儿子也会去她家玩耍。去年秋天,两个孩子上了不同的小学,每天早出晚归,见面的机会渐渐地就少了。突然有一天,我家门口外出现了一个纸做的小信箱,是用透明胶粘在墙上的。儿子惊喜地从里面掏出一个小信封,信封上用拼音写着他的名字,拆开一看,信上画了一只小猴子,猴子的屁股涂得鲜红。儿子兴奋不已:“这一定是欢欢写给我的!”我对儿子说,你应该写一封回信。儿子立刻欢快地找出纸笔画了起来,尽管画得驴头不对马嘴,但毕竟是他有生以来…  相似文献   

8.
幽默文摘     
乱搭讪在公共汽车上,一个男青年看到身旁一位女郎着一双很好看的丝袜,就羡慕地问:“你穿的丝是什么牌子?我想买一双给我的太太。”那个女郎打量他一番后说:“我劝你还是不要的好。”“为什么?”“如果穿上这种袜子,便什么男人都会借口与太太搭汕的。”神秘感丈夫:“我真昏了头,没有弄清你的真实年龄娶了你……原来,你比我大许多。”妻子:“那又怎样?比如我的身体,如果一开就全裸露给你,哪里还有神秘感呢?”发型妻子刚做完头发,回到家就问丈夫:“我现在轻了吧?你不会再说我像个老太婆了吧?”“嗯,”丈夫说,“的确不像个…  相似文献   

9.
石菊 《老人天地》2014,(1):28-29
在我赴美探亲的日子里,有件事令我至今不忘。记得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女儿对我说:“妈妈,今天你帮着照看孩子行不?我们想出去一下。”我爽快地回答:“没问题,放心好了。”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女儿和女婿驱车走了,房间里留下我和两个外孙女,我正在想:做点什么呢?“姥姥,我们做什么呀?”大外孙女马上问到。“看电视吧。”小外孙女提议。我知道两个孩子都很喜欢画画,常常自由自在地涂鸦,有时在画板上,有时还在自家的停车道上。“我们画画吧,像在幼儿园一样。”我像老师一样指挥着她们,“我们可以办个画展,让爸爸妈妈回来参观,你们看好不好?”两个孩子立马雀跃起来:“好,太好啦!”我们的画室只能设在厨房,其他的房间均铺着地毯。我将画画的调色盘、毛笔、彩笔、五颜六色的颜料全部拿了出来。而这些颜料真让我眼花缭乱,大开眼界,有的是装在锥形塑料瓶里,有的是巨大牙膏式的,也有精巧的小盒……我首先让孩子们坐好,我将调色盘分给她们,把不同颜色挤在调色盘内,然后在她们每人面前摆上可以涮笔的水杯,再分给每人一些白纸。“开始画吧,我们比一比看看谁画的最好。”此刻房间真的安静下来了,两个孩子乖乖地坐在桌前,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创作起来。这是极为难得的时刻,我暗自庆幸自己教育有方。大孙女5岁,在幼儿园里经常进行画画和着色练习,所以能够独立画出较为完整的图画,比如画面上有太阳、彩虹以及小动物,而老---4,,才3岁,纯属漫无目的地进行创作,将不同的颜色叠加在一起,一层一层地在画纸上涂呀,抹呀。看着孩子们作画,我也借此机会涂鸦一下。记得我小时候,很喜欢画画。一次,生了一场大病,久病不愈,后来父亲为我找到一位老中医,喝了三服汤药,竟然明显地好了起来。病愈后,父亲让我画了一个硕大的彩色寿桃,送给老中医,老人非常高兴。为此父亲确认我在绘画上有天赋,还为我找到了一位画画老师,教我学艺。但没想到“文革”来了,父亲被关进牛棚,我们的噩梦开始了。“姥姥,我的颜色没有啦!”老二的叫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天哪!老二画得太快了,一张纸一张纸涂画着奇怪的图案和颜色,几乎是把调色盘上的颜色转移到了白纸上。“我帮你。”我说着,又将不同颜料浓浓地挤到调色盘里。孩子们仍在天马行空地胡乱地画着,  相似文献   

10.
开心驿站     
《伴侣(A版)》2007,(6):60-60
<正>谁最牛有三个孩子在一起夸耀自己的舅舅。甲:“我舅舅是大学的教授,人们特尊敬他,每次打招呼都称他教授先生。”  相似文献   

11.
《老年世界》2010,(4):30-30
没门 老弟欠俺的钱。昨天俺跟他要账,可是这家伙却只给俺画了一幅画,还说: “你回家给姐夫看看,他应该知道啥意思。”俺一看:不就画一房子吗,能有啥意思呀……回到家,俺把画拿给老公看,老公大骂:“你傻呀!他画房子不画门,是在跟你说:还钱?没门!”  相似文献   

12.
卢勤 《女性天地》2006,(4):45-45
有很多父母,总觉得别人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像蠢材;别人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是沙子。有这样的心理,他们永远不会主动发现孩子身上闪光的地方。有位父亲一连几天给我打电话谈论他的孩子,每次说的都是孩子的缺点,我问:“你的孩子就没有一点儿优点吗?”他居然回答:“我告诉您吧,他一点儿优点都没有!”我生气了,对他说:“你不配当爸爸,你想好孩子的优点再找我吧!”请爸爸妈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金子。正像北京前门小学钱红石校长说的那样:“只要看重您的孩子,就会让蒙尘的金子闪光!”发现孩子的优点要注意三条:一、发现不同点爱迪生上小…  相似文献   

13.
我从事多年儿童读物编辑工作,其实真正理解儿童,还是在离休之后。我有个小外孙叫振振,自幼多病,一直在我家生活。带他去医院打针,他便模仿护士的样子,拿着一根牙签,给布娃娃“打针”。他一边操作一边嘟嚷:“你为什么不哭,是因为没有妈妈吗?打完外我带你去找妈妈。’看到这情景,我便琢磨起他的话来。在孩子的心目中,妈妈是最神圣的,是爱神。不是有这样一首歌吗?‘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棵苹……”这歌恰当地抒发了儿童的感情。“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柑我畜我,生我育我。”(峡经小雅·家刑)这是人世间最简单的真理。…  相似文献   

14.
以色列人具有强烈的与人结合的愿望。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以色列犹太人在四十岁之前至少结过一次婚。一个原因是大部分以色列人着迷孩子。对所有以色列人来说,生命是脆弱的,这片土地上永远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里娜的丈夫在承认他渴望孩子时流露出他的脆弱:“我可能在战争或恐怖事件中死去。我想留下个孩子,身后有我的一点儿血脉。”  相似文献   

15.
世纪老人:朱屺瞻文/桂兴华一“全世界的画家中,论成就不敢比,但论寿命,我活得最长,105岁开画展的,就更没有了!”画坛大师朱屺瞻老人谦逊而又高兴地说。“今年,我已经比齐白石大10岁了。……现在,社会好啊!”朱老捋着自己的花白胡须继续说道。这是在他的画...  相似文献   

16.
朋友想跳槽,到处撒网,撒到我这儿,我问:“为什么?”“我简直就是经理的出气筒!”朋友说,经理每次心里不痛快,就会无中生有,找他一通茬儿。他本来好好的,经理揪住他的小辫子就骂开了,“噼里啪啦”一顿,经理没事了,他开始郁闷。下了班也不痛快,回家就给老婆孩子脸色看。  相似文献   

17.
导语:孩子在他的隐私外围画起了警戒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大了以后,在家里总爱给自己的抽屉、柜子上一把锁,似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有人很形象地说:“孩子这样做,是在自己的隐秘世界外围画了一条‘警戒线’。这条‘警戒线’是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任何人都不能随便跨越的,因为孩子的隐秘世界是他们的自由王国。”有家长认为,在父母面前,孩子就不应该有什么隐私。于是千方百计地窥视、猜测孩子的隐私,甚至偷看孩子日记,追查孩子的电话、短信,察看孩子上网记录,甚至盯梢、跟踪……可面对父母的如此“关爱”,孩子们又有他们的新办法了,有调查…  相似文献   

18.
讨分数的人     
一阵小跑声过后,学校走廊里,一个男生小声而急促地叫我,我立定问他:“有什么事吗?” 他期期艾艾地说:“我——我能到你的办公室去说吗?”我点点头.他进来后,小心翼翼关上门后,将手上卷着的画纸摊开在我面前说:“老师你看,我觉得自己画得挺好的,为什么只有65分呢?我看他这张还没我的好呢,他都70分呢.”他把同桌的那张画也摊了开来. 啊,原来是来讨说法的.这是一张美术作业,临摹书上的一幅写意国画《梅花麻雀图》.这算是期中考试了. 两张画摊在桌上,我给他分析:“你这张,梅花点得还蛮像样,麻雀的形体姿态也不错,可偏偏是‘点睛之笔’不准确,眼睛画偏了,这不是犯了常识性的错吗?他这张也有缺点,梅花浓淡深浅缺少变化,但作为画面主体的麻雀画得还是到位的……”  相似文献   

19.
夏芒 《金色年华》2008,(2):24-25
他好不容易才打进电话,所以很激动,第一句话说得上气不接下气:“我……现在……在……深圳”。那感觉好像是他从南方跑步来到北京,终于与“青春热线”接上头儿了。这让我感到,他在深圳可能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和感受想告诉我们,就说,你歇一歇,慢慢讲。  相似文献   

20.
走路合算     
朱哈赶着十头驴子,走累了,他就骑上一头驴子。过了一会儿,他数数驴子,发觉只有九头。他一急,马上跳下驴子,再一数,还是十头。朱哈想了想终于恍然大悟,说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