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94年2月的第一个星期,我从日本回到上海,打算沿长江而上,先到重庆,然后悄悄地穿过中国西部、掸邦、克钦山脉来到缅甸。以下叙述会告诉你,这一趟旅行是多么容易和愉快。然而,这在几年前却匪夷所思。”  相似文献   

2.
《安家》2014,(12):186-187
又是一年冬来,生命史上伟大而神圣的迁徙者——候鸟,开始了它们千年不变的传承,寻找最美丽最适合生命栖息之地。与此同时,造物主在世间最神奇的作品——人,也如同候鸟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需求的进化,越来越多的兑现了对生活方式的无限追求。从遥远的西伯利亚,从喜玛拉雅山、从青海湖、从贝加尔湖、从至寒之地而来,往海南岛、云南、西沙群岛等地去。从单一的灰与到色彩斑驳的四季暖地,这个冬天,注定"候鸟们"的生活如诗般美丽。  相似文献   

3.
相思谷传奇     
故事发生在一千八百年前,鲜卑拓跋部大王拓跋诘汾奉其父王拓跋邻之遗命,率领部族从大鲜卑山、大泽地区开始南迁,向距太阳更近、更温暖、更富庶的南方迁徙。  相似文献   

4.
在伊斯兰历史上,释奴问题是值得考察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阿拉伯-伊斯兰历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种族上说,释奴既有白种人,也有黑种人和黄种人。从宗教上说,释奴改宗前既有犹太教徒,基督教徒,也有祆教徒和佛教徒等,宗教背景相当复杂。释奴和阿拉伯人的斗争结果是,释奴最终执掌了政权,改变了命运,但同时也接受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释奴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贡献是全方位的,涵盖了文学、历史、宗教、语言、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他们既是阿拉伯社会中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是阿拉伯一伊斯兰文明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考古学家发现,4万前年左右住在西伯利亚(Siberia)南部的一种人科动物(hoid),可能是人类家谱另一新分支。这项发现恐将重写人类祖先走出非洲并且征服地球的历史。科学家在阿尔泰山脉的丹尼索瓦洞(Denisova Cave)中找到疑似孩童的小指骨骸,经地层碳定年法测定可追溯至3万至4万8000年前之间,并于其粒线体中分离出基因组。  相似文献   

6.
《职业》2011,(31):28-28
“几年前,全国风电行业的从业者加起来不到两万人,如今仅我们公司员工就近1000人。”在采访一开始,孙亚男就用数据来说明行业的“爆炸式”增长,她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这背后不断扩大的人才缺口。  相似文献   

7.
《现代交际》2008,(5):63-63
在美国阿拉斯加州,有一个名副其实的"老鼠岛"。自从200多年前一群挪威老鼠随商船来到这个地方后,当地的鸟类就遭了殃。据美国媒体报道,这种体格健壮的挪威老鼠是在1780年随一艘日本船只来到这个渺无人烟的小岛上的,此前阿拉斯加还未曾有老鼠出没。而自从这些老  相似文献   

8.
请沐浴———社交新时尚□江湖10年前,“桑拿浴”在沿海城市和大都市出现时,对中国人来说还是个极为新鲜的事儿,而今,这种舶来浴种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就连内地许多偏僻的小城镇也有了桑拿浴室。从南国羊城广州到北国冰城哈尔滨,现代化的洗浴中心成了新的高消费领域...  相似文献   

9.
雨歌 《当代老年》2008,(12):22-23
10年前,张小兰的父亲因病去世,她的母亲远嫁他乡,从此没有了消息。此后,张小兰便由奶奶赵美雅独自一个带养着。当时赵美雅已53岁,老伴也在两年前病逝了,她发誓要将可怜的孙女抚养成人。因此,她便带着孙女来到长沙市毛家桥水果批发市场附近,每天批发一些便宜的水果推着板车满街叫卖。  相似文献   

10.
黑丁 《女性天地》2008,(10):23-25
10年前,36岁的刘小凤从河南老家来到北京当保姆,跟年近8旬的空巢老人王首礼共同生活。丈夫李大桐多次进京央求刘小凤回家,都被拒绝。在猜疑和失落中,他酒后持刀闯入王家,在激怒中砍死了王首礼……  相似文献   

11.
最暖心的事     
十年前,我从德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干的士这一行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相似文献   

12.
尊重老人是社会公德,孝敬父母是儿女的天职。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尊重老年人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不孝敬父母的人和事也屡见不鲜。为针砭时弊,呼唤正义,开展“孝文化与代际和谐”研讨,重提弘扬中华民族素以形成尊老、敬老、助老的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不久前进行的涉及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两万多名老年人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项目(以下简称“城乡调查”)分析中,进一步加深这一方面的理解:中华的孝文化博大精深,维系养老纽带的代际和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52集大型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目前在全国多家电视台热播,为广大电视观众献上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近代史上3次大的人类迁徙。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而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固守一亩三分田,愿意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静生活。  相似文献   

14.
王老汉一生务农,一子一女都在衡阳市工作。10年前,他在老伴去世之后,被女儿从乡下接到了城里。谁知才过了3年舒心的日子,女儿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不久女婿也去世了。他的外孙倒是没有说过不赡养外公的话,可是外孙媳妇却是横眉竖眼,总不给外公好脸色看,还说什么“有崽有孙,赖在别人家里做什么”之类难听的话。无奈,他只好来到双双下岗的儿子儿媳的家。儿子和儿媳年近花甲,所在的街道小厂名存实亡,日子过得艰难。好在城里流动人口多,摆个摊点,也能赚几个钱糊口。然而,两年前的一场车祸,又把王老汉逼到了绝境。儿媳在车祸中…  相似文献   

15.
在伊斯兰历史上,释奴问题是值得考察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阿拉伯-伊斯兰历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种族上说,释奴既有白种人,也有黑种人和黄种人.从宗教上说,释奴改宗前既有犹太教徒,基督教徒,也有祆教徒和佛教徒等,宗教背景相当复杂.释奴和阿拉伯人的斗争结果是,释奴最终执掌了政权,改变了命运,但同时也接受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释奴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贡献是全方位的,涵盖了文学、历史、宗教、语言、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他们既是阿拉伯社会中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是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6.
洋婆婆家规     
杨慧娟 《当代老年》2007,(11):20-20
几年前,我和10岁的女儿跟随澳籍丈夫来到澳大利亚居住。  相似文献   

17.
27年前,鄱阳湖上发现了91只白鹤,成为当时惊动世界的新闻。1983年,鄱阳湖成为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每年10月中旬开始陆续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和中国东北南迁的白鹤等珍禽候鸟数量逐年增加,鄱阳湖的越冬白鹤总数占到全球白鹤总数的95%。身为新华社记者的游云谷,  相似文献   

18.
朱赫 《老年人》2006,(5):25-25
邹建国,湖南省浏阳市荷花社区掌山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把自家的两层楼房腾出来装修一新又向儿女们要来两万元,还借了两万多元,为村民办起了一座文化活动站。“人活一辈子,总应该为乡亲们做点什么。”邹建国这么说那天我去文化活动中心,真正体味到了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赶来参加活动的男女老少,有本村的,也有邻村的。他们看书、打球、练习书画、排练腰鼓,或吹拉弹唱,一片热火朝天。目前,村民活动中心成立了龙灯队、腰鼓队、茶灯竹马队、京剧队、文学创作组。屋内设有学习室、图书室、娱乐室、书画室、演出…  相似文献   

19.
《中外书摘》2014,(9):102-103
一 在上海,有80万名中学生。 子钰今年16岁。五年前,她从河南来到上海求学。母女俩租住在学校附近,在她们居住的15平方米的小屋里,没有独立卫生间,四户合用厨房,但房租便宜。这是她们在上海的家。  相似文献   

20.
徐蕾:李思武16年前从安徽大别山深处的老家偷跑出来闯世界,属于很早一批的打工仔;他的妻子10年前也来到上海。为了女儿能够真正在上海立足,他们借钱买下了两室一厅的住房。然而, 这16年的故事,他说他永远不会对女儿讲起,他希望女儿心中没有任何阴影地做一个上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