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有艺术活动我要去新加坡。一般我在远行前都要回家给父母告个别,这次也不例外,专程从北京回了趟老家。我对母亲说,我很快就会回来的。没想到我离开家的那天晚上,母亲心脏病复发住进了医院。等我辗转同到老家,母亲已永远地走了。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老家的人送来一封信,内容如下:老同学,二十年了也联系不上你,这封信是按印象中你老家的地址寄出的,你还活着吗,给我写写信吧。  相似文献   

3.
山东亲戚     
我妻子老家在山东农村。乡下也没有什么人了,只有一个老舅、妗子,还有自己的一个老姐。  相似文献   

4.
我与老伴虽有一儿一女,但女儿在哈尔滨上班,儿子在昆明工作,远离老家的他们无法直接照料我们。按理,可以去随女儿生活,也可以去随儿子生活,但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随女儿生活的那段时间里,我们不好受,女儿夫妻关系不好,常吵闹,我们心情压抑。眼不见心不烦,我们借口气候不适应回了老家。  相似文献   

5.
张金刚 《老年人》2010,(7):30-31
人到中年,就成了干事的中坚分子。我也是。为了工作,得经常加班加点,以至于顾不上回趟老家,去看看一直生活在农村的父母双亲。就是偶尔打个电话,也是聊不上几句就匆匆挂断了。  相似文献   

6.
《女性天地》2008,(7):45-45
我是一个四川人,妻子是广西的。4年前,我们在深圳打工时,因为工程失败赚不到钱,怕妻子受牵连,就让她回了老家,打算等经济状况好起来时再团聚。可是,她一走就没了音信,她家里的人也都说不知她的去向。现在,我经过打拼翻了身,打算把妻子和老家10岁女儿一起接到本地来生活。  相似文献   

7.
在山东省济南市舜玉社区,有一处“快乐老家”,每天这里都是热热闹闹。10月21日,记者走进“快乐老家”,亲身感受到这里老年人的快乐生活。  相似文献   

8.
2008年10月17日,电影大师谢晋在老家上虞仙逝。他是巨星,一生传奇,一生坎坷;他是慈祥的父亲,为命运多舛的孩子们倾注了无限心血,也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和哀愁。  相似文献   

9.
一个杀害妻子的通缉犯,潜逃一年后,居然又返回老家准备杀掉他的大舅子。明知警察在到处通缉他,为什么还要潜回长沙?大舅子哪里得罪他了,居然让他连死也不畏惧?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初秋的一个黄昏,快吃晚饭的时候,有人轻轻叩门。门开,站在我面前的是老罗夫妇——他们是在我们生活小区打扫环境卫生的农民工。让他们进屋坐,他们迟疑了一下,才在门外跺跺脚,怕把鞋上尘土带进屋来。我把他们拉进屋:“干什么这么外道!”老罗面带忧愁,说:“我爸死了,我们俩明儿赶回老家去。以后不再回来了,因为老家只剩老母亲了,身子骨儿也不硬朗  相似文献   

11.
陪母亲逛街     
赵钧海 《老年世界》2010,(17):11-11
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过。前段时间,我得到一个去内地出差的机会,而且就在老家附近。我打算把母亲接到身边好好陪陪她。然而,母亲说什么也不肯跟我走。  相似文献   

12.
正弟弟打来电话,说母亲天天闹着去停车点。这些年,母亲的记忆力衰退得厉害,而且常出现幻觉,所以才闹着去停车点接我。我原本打算把母亲接来和我一起住,省得她天天牵肠挂肚。但弟弟说:"我得上班,母亲万一跑出去了怎么办?住在老家,乡里乡亲的都认识,可以帮忙照应着。"我一想也是,便依了弟弟。心想,以后勤往老家跑着点儿就是了。一天,我刚要上床歇息,弟弟打来电话说,母亲找不到了。我赶到老家时,已近零点。村子里的  相似文献   

13.
陈亦权 《职业》2016,(19):74-74
1981年,20出头的张风军退伍回到河北老家。当时正值年底,老家村民们都忙着做竹灯笼,这是老家的习俗。张风军当兵时也见过一些世面,他就想,“能不能把这些灯笼推向外边的市场呢?”不料他把这个想法跟父亲一商量,却遭到了父亲的一顿斥责:“谁都会做灯笼,你卖给谁?”  相似文献   

14.
“‘快乐老家’是咱老年人自己的家,常回家看看。”“社工太为老年人着想了,社区越来越有家的味道了。”“国青,我想和你谈谈心。”“小李,我家邻居问怎么参加‘快乐老家’的活动?”……这些社区里的老年人主动向社工寻求协助的场景,我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如今,社区老年人对“快乐老家”的接纳和认可日益提升,对“快乐老家”的归属感日益增强,这让我不禁为自己三年来的坚持和付出而欣慰。  相似文献   

15.
想说方言     
方言是什么?方言是我们与家乡之间最后的一条纽带。一个人走南闯北,茫茫人海中,蓦地一句乡音断断续续地飘来,那么的熟悉、亲切,心头一热,几千里地之外的故乡一下子奔来眼底。我是河北人,但我在老家的时间太短了,一两岁和“文革”中有半年,就是我与老家的全部接触。尽管如此,我对河北仍相当有感情,“文革”中的半年让我粗浅地了解了一点北方的风土民俗,后来看《红旗谱》、《烈火金刚》这类发生在北方的故事时觉得特别亲切。在其它场合碰到河北人,也要赶快凑上去认老乡。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故乡情结”。但我不会说老家话。记得…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我带着妻儿回老家给父亲上坟。从济南到老家的公路非常好,车辆也不多,用了两个半小时就到家了。  相似文献   

17.
难忘亲情     
闫德胜 《老年世界》2013,(11):25-25
这个故事发生在1948年深秋时节的老家——唐山市开平区康各庄。那时候的老家处于敌占区,苟延残喘的国民党伪军时不时地跟村里要民工去建炮楼、修工事、挖战壕。各家各户都得出工,而且要男子青壮年。我家里只有我这一个“男子汉”,当年11岁。  相似文献   

18.
建军 《老年世界》2008,(20):18-18
不知不觉离开老家已经26年了。每当想起老家的高沙土,就想起我曾居住的那几间小屋,小屋里至今还居住着我的父母。  相似文献   

19.
骗嫁新娘     
阿莲 《金色年华》2010,(7):63-64
艳遇从天而降:清华俊才邂逅名门闺秀 2009年2月9日是农历元宵节,范剑从河南老家赶到北京后,因学校还没有开学上课,便邀请在京老乡打牌。他做梦也想不到,一段香艳的爱情就此从天而降。  相似文献   

20.
究竟是富人太富还是穷人太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繁华的都市中匆匆走出来,赶在金狗迎春之前,我向阔别多年的老家进发.汽车在颠簸的山路上行进,我发现路边的景致竟与10多年前别无二样.走进老家的大门,我就开始有了太多的不适应:简陋的锅台、破旧的碗橱、略带咸味的粗茶……其实,除了电视机和停在场院里的摩托车之外,一时间我还很难说出老家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