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人沿中蒙、中苏边界修了许多要塞,构成了一个马蹄形的防御体系。然而它们没有经得起苏联红军猛烈的炮火,要塞被攻破,防线被撕开,苏联红军将日本关东军全歼在中国境内。当苏联红军押着59万日军俘虏,班师回营的时候,殿后的苏军工兵用TNT炸药,再一次对业已瘫痪的要塞实施爆破,要塞被彻底摧毁了。  相似文献   

2.
1937年7月7日,几个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上级的授意下,于北京卢沟桥挑起事端,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后来,这几个日军得到了什么下场呢?田代皖一朗,日军中将。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辞拒绝。8日凌晨,田代在司令部召开会议,下达进攻命令,日军猛攻卢沟桥及宛平县城。中国驻军奋起还击,并于8日夜夺回了龙王庙及铁路桥,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7月11日晨,日军统帅部作出向华北派兵的重大决定,命香月清司中将接替指挥不力的田代。田…  相似文献   

3.
《炎黄世界》2013,(5):66-67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悍然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在一次次战斗中,美国人亲自“领略”了日军拼死顽抗的“战斗精神”,他们不太明白日军为何在战场上不惧死亡?于是,美国开始研究日本军国主义的根源。1945年,美国陆军部下令拍摄了一部名为《认识你的敌人日本》的影片。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6日、8月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震惊了日本国。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向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猛烈进攻。日军驻东北第一陆军医院里乱作一团。那天,院长下令给三百多名重伤员血管里注射酒精和空气,给走不动的家属及小孩服下毒丸,剩下的两千多名伤员和医护人员被赶到牡丹江。  相似文献   

5.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以后,日军不仅对我国领土充满野心,侵占、掠夺各种资源也成为其发动战争的重要目的。随着速亡中国计划的破产,日军开始陷入持久战当中。为了继续维持其侵略战争,日军开始实行以战养战政策,因此资源丰富的海南岛早已被日军所觊觎。早在日军侵占海南岛之前,就有日本的专家、学者对海南岛及黎族地区的资源进行勘探调查,为接下来的资源掠夺提前做准备。  相似文献   

6.
孔祥明,“棋圣”聂卫平的前妻,80年代中国围棋界不让须眉的才女,曾三获中国女子围棋全国冠军。1991年3月,因与聂卫平婚姻的破裂,伤心欲绝的孔祥明背井离乡,东渡日本,与儿子孔令文在异国他乡相依为命。如今,十一年过去了,孔祥明在儿子孔令文年满20岁的时候,从日本重又回到了成都。与四川大学哲学系的一位教授喜结良缘,并决定定居中国。回眸自己近三十年的围棋生涯和两次情感经历,孔祥明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7.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之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东北父老成了亡国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  相似文献   

8.
联手组建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参战,美军拟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登陆反攻,需了解相关气象及水文资料,并搜集日军在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军事动态。美海军军令部密令曾随舰驻扎中国大陆且了解中国事务的梅乐斯上校与国府商议合作事宜,中方指派戴笠接待,梅乐斯对军统局组织规模、工作效率,以及戴笠领导当时举世最大情报组织之统御能力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9.
湘西会战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动的最后一次进攻。其目的是为了夺取芷江机场,以挽救孤悬于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挽救其失败的命运。但是,经过国军的浴血奋战和湘西人民的支援,再加上战略战术的正确运用,日军的进攻最终被打破,侵占芷江机场的企图被打破。湘西会战的胜利不仅仅在于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保卫了芷江机场,更在于它揭开了国民党反攻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春雨 《老年世界》2013,(12):20-21
1940年8月,八路军第129、第120师在彭德怀的统一指挥下,在华北地区发动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持续了几个月,给华北日军以重大打击。百团大战的消息传到日本,日本朝野震惊,  相似文献   

11.
看到日本政府非法“购买”钓鱼岛、实行所谓“国有化”方针的消息报道后,我不禁义愤填膺,旧恨新仇一起涌上心头。1934年2月,我出生在湖北省沙市。从我记事时起,就是日军大举进攻中国的时候。1940年6月沙市沦陷后,我们大批难民逃离家园,渡过长江,来到湘鄂西交界一带,受尽磨难。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大寨铁姑娘突击队、大庆女子钻井队、三八女子高空带电作业班等一系列反映中国当代女子“革命加拼命”的时代典型,钢铁战线也出现了一个“新生事物”——在北满特钢公司(时名齐齐哈尔钢厂,现为东北特钢集团北满基地),在素来被男子汉一统天下的以苦、脏、累、险、难著称的炼钢炉前,走来了一批充满政治热情和青春活力的姑娘。  相似文献   

13.
曹浩 《伴侣(A版)》2013,(10):1-1
他们说:现实中的女子喜欢走一条与内心相反的道路,把亲密关系搞得密不透风。刚开始我还不明白,两个人在一起不会那么强调边界意识,仿佛共生才是一种理想状态。殊不知,关系越近的时候女子内心越脆弱、敏感,抱怨便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14.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日本成立亚洲妇女基金的风波文/玉雪昔日慰安妇今日谁安慰去年底的一个夜晚,来自台湾、菲律宾和韩国的7名原日军随军妓女以及声援她们的大约200名日本民众,伴着雄壮的乐曲在日本东京的街头示威游行,参加者每人手握一只钢笔式的小型手电筒,顶着刺骨的寒风...  相似文献   

15.
东京女孩     
深秋赴日本采访之前,印象中的日本是个大男子社会,女子大都穿着和服,脚蹬木屐,走路踏着碎步,与人见面先弯腰鞠躬,总之是低眉顺目,一副忍辱负重的温良模样。然而真的到了日本,发现日本人的礼貌确实周到,但女子的形象已经不再是传统型的了。现代化的浪潮横扫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自然也包括女性的“面目一新”,甚至叫人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16.
趣说名人和钢笔汤志鸿名人手中的钢笔,不仅是一种方便的书写工具,而且有的具一有特殊作用或纪念意义。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米苏里号”甲板上举行。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蔡代表天皇与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日军总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  相似文献   

17.
一位做律师的朋友讲了这样一件事。 那天,事务所接待了一名年轻女子,是来咨询离婚的。女子愤慨地说:“他妈妈就是我们的第三者,洗澡要儿子搓背,睡觉不允许我们关门,高兴的时候要和我们挤一张床,不高兴的时候随时进我们房间乱翻一气,没有空间没有自由,更别说什么隐私了,这样的日子,没法继续了!”  相似文献   

18.
正黄友,这位地主出身的抗联英雄让人泪目:敌人抓住他要他领路,以便破坏三路军的后方。黄友带着300多日军进入小兴安岭东麓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多数日军被消灭,其余的人则冻饿死在深山中。舍家纾难,在最艰难的时候参加抗联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黄有参加了当地的红枪会,抗击日本侵略者。黄有1899年出生于黑龙江呼兰,1920年迁往汤原县前太平川后六里路开垦荒地。他先后开出4500余亩地,成为当地富户,后来群众称该屯为黄有屯。  相似文献   

19.
彭华 《老年世界》2010,(17):18-20
二战末期,日本已是穷途末路,盟军除了准备对残余日军进行毁灭性打击外,还打算进攻并占领日本本土。当年的占领计划,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一道密不透风的铁幕。俄罗斯东方大学教授、历史学家阿纳托利·科什金撰文,披露了苏联在加入太平洋战争前的外交行动,  相似文献   

20.
王选,1952年生于上海,曾作为上海知青下放回故乡浙江省义乌市崇山村,后考入杭州大学。1977年毕业后在义乌中学从事英语教学8年。1987年,王选留学日本筑波大学,取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后留日工作。1995年一则关于日军细菌战的报道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王选开始了长达近10年的日军侵华细菌战的诉讼之路。2002年日本法院的一审判决承认了细菌战的事实,但驳回了原告方索赔的诉讼请求,2005年日本东京高等法院作出的二审判决维持了一审判决结果。 美国历史学家谢尔顿说:只要有两个王选这样的中国女人,就可以让日本沉没。 王选的诉讼之路还在继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