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碧 《南方论刊》2005,(6):47-4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人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其竞争力的重要部分。高校特困生在经济基础上的不足,导致其思想和心理承受很大的压力,如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则容易走向偏执与消极。因此,加强对特困生的思想教育,是高校教育者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社会和各高校在不断采取措施扶助高校贫困生"物质贫困"的同时,逐渐忽略了他们的另一种贫困——心理贫困。在贫困生中产生的一系列不良的心理表现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而如何帮助贫困生摆脱沉重的思想负担,解决异常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梁昕 《学术探索》2016,(4):43-47
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但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依然聚焦在对客观条件以及社会制度方面的分析,对于贫困人口的主体心理现象分析以及贫困心理机制的产生缘由的研究却寥若晨星。2010年以来,在经历了精神贫困、文化贫困等研究历程之后,贫困心理学逐步兴起,其相关文献也渐为可见。但依旧不见对我国贫困心理学发展及其相关研究的综述型文章。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已有的贫困心理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与分析,以期对相关研究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现状及成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了贫困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并从学校、政府和社会的角度探讨了贫困大学生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成因及其调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贫困性和所处年龄阶段自我发展意识的特殊性,容易导致心理方面的负性变化,进而影响他们正常适应和自我发展.在关注贫困生经济贫困的同时,充分关注其"心理贫困",对贫困学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高校特困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形势下高校特困生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弹性模型为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培训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具体操作方法,从培养积极的心理认知,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增进积极的情绪体验,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入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8.
团体心理辅导以团体情景为依托,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可以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来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行为。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训练方法,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改善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陈启文 《云梦学刊》2007,28(4):123-125
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主要有自我封闭、焦虑忧郁、忌妒心理、自暴自弃等几种表现。高校可通过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贫困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贫困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咨询服务,积极寻求社会对贫困生的支持和帮助等“爱心措施”激励贫困大学生“精神脱贫”。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调查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帮助贫困大学生构建健康心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当下高校心理育人体系存在一个关键性的思路困境,即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困境的产生其实源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端期,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根源不在于心理咨询方法或心理健康技术的本土化不足,而在以心理健康的名义完成现代化国民的塑造这一宏大社会愿景背后的结构性紧张。在民国时期的心理学家对心理建设运动的热衷和把心理卫生融入“训育”体制的努力中,已可窥见当下心理育人工作之实践困境的早期镜像。从历史的视角反思这一困境,可为理解当下高校心理育人的实践困境增加一种“历史的共情”,进而思考中国高等教育的自有传统如何与其时代使命更好衔接,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如何更有效地激发精神动力等宏大命题。  相似文献   

12.
对全球化时代中国贫困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以后的全球化浪潮虽然带动了整个世界财富的增长 ,但是在世界范围内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富人与穷人之间的贫富分化日趋严重 ,全球化贫困成为不争的事实。开放中的中国越来越深入的卷入到全球化进程之中 ,经济、政治、社会诸领域深受全球化的影响 ,产生了一些新生的贫困因素。面对日益严重的国内贫困事实 ,我国政府和社会积极努力 ,在扶贫实践和关于贫困的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必要进行深入考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带来了新的贫困人群:农民工、失地农民和留守人群。新贫困人群随着城市化进程将会不断扩大,并成为新时期贫困问题的重要方面。尽管新贫困问题已非常突出,但现有城乡分割的政策体系却不能做出有效回应。未来的扶贫政策应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扶贫政策体系、社会福利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当务之急是建立专项的扶贫监测体系和瞄准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扶贫项目,逐步减缓新贫困问题,提高城市新增人口参与市场的机会和能力以及应对脆弱性冲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贫困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国企改革的深化,加上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未能及时跟进等因素,我国城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贫困群体。针对城镇贫困这一具有严重负面影响的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的贫困状况、产生的原因以及缓解贫困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经检测包头师范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都较多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较少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与焦虑、人际敏感、强迫症状、躯体化呈正相关。为了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加大对他们的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6.
杨迁 《家庭科技》2008,(11):43-43
在几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笔者经常听到一些老人的慨叹,不缺吃不少穿,就希望儿孙常回家看看。就像那个公益广告,儿女们都以各种理由忙着,以致老人用全部期盼准备好的家宴晾在桌上,使老人备感凄凉。  相似文献   

17.
贫困观左右着人们对贫困的看法。积极的贫困观有助于贫困生的健康成长,而消极的贫困观则会导致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阻碍贫困生的发展。根据本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湖北省地方高校贫困生中大多数人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贫困观,但也有少数贫困生的贫困观是消极的,地方高校要加强贫困生的贫困观教育,引导这些贫困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法治视角下的西部农民“贫困”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关于“法治贫困”广大的西部地区是典型的“乡土社会”,是“民间法”盛行的地区。费孝通先生讲“乡土社会是‘礼法’的社会”,在“乡土社会中 ,法律是无从发生的”1 。在西部 ,传统农业社会中无契约思想的价值结构是以惧法尚情为典型的 ,主要表现为 :(1 )解纷机制中的“贱讼”、“耻讼”心态。西部以土地为中心的自然经济将农民束缚于一个狭隘的社会环境中 ,这要求人们间的和谐相处和维护“家丑不可外扬”的集体荣誉 ,从而使利益之争受到压抑、以权利义务为中心的法律手段受到鄙视。因此 ,民众试图通过司法渠道解决纠纷的愿望低于城市人…  相似文献   

19.
历史决定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针对各种历史非决定论的诘难,人们在捍卫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科学性时,实际上又使原本不贫困的马克思历史决定论陷入了另一种形式的“决定论的贫困”,即在辩护中,马克思历史决定论被抽离了具体的生成过程、历史的丰富性和本体论承蕴而沦落为充满谱系风险、抽象思辨和现象学直观的贫困.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高校育人环境建设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久献 《兰州学刊》2005,(4):315-316
近年来,高校围绕着中心工作,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育人为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但在这一新的发展时期,很多高校却忽视了校园育人环境的建设,以致此项工作相对滞后,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面临新的情况新的任务,高校应以育人的高度和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校园育人环境建设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并为做好这一工作付出艰辛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