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逝的我国著名伊斯兰文化泰斗、阿拉伯文翻译家纳忠教授将其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阿文化交流事业,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阿拉伯文教学、培养新一代学人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海阔天空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领域,人们永远会感受到他的学术力量和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2.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向来被忽视,《阿拉伯的智慧:信仰与务实的交融》一书,以多维的视角,通过比较、分析,简明全面地评介了这种文化,揭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立论公正,不乏拨云见日之洞见。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阿拉伯半岛上东西方人思想及其智慧相互碰撞、交融和创新的必然结果,它融东西方古代文明,涵文史哲、数理化之精华,具有承上启下之阶梯作用.尤其是马克思恩格斯对阿拉伯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给予的大量论述,使我们对认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历史价值和作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改变平衡     
就在10年前新兴市场金融危机期间,《时代》杂志封面以《拯救世界的委员会》为题,刊出了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美国财长罗伯特·鲁宾(Robert E.Rubin)和副财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的相片。杂志里惊心动魄地描述了这三位美国人是如何把世界经济从灾难中拯救出来的。他们周末日以继夜地开会,筹划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需要资金的亚洲国家的一揽子救援计划。  相似文献   

5.
目前公布的居延新简释文仍有未安之处,需进一步校订。其中E.P.T16:3简应改作“月壬戌以前,自殊死以下”;E.P.T40:64简应改作“大聚土,占客在门,所为来者言”;E.P.T43:175简应改作“□以取妇、嫁女、祠祀、远行、入官、迁徙”;E.P.T43:306简应改作“更始元年正月壬午朔己酉,令史业敢言之:乃戊申直符,谨行视,臧内户封皆完,毋盗贼发者,即日平旦付令史严。敢言之”;E.P.T43:325简应改作“造史为官署掌”;E.P.T2:30简应改作“造令史上造范护自占书功劳……官造令史二月二十日”。  相似文献   

6.
尹宗国 《社区》2014,(5):50-51
台湾女作家三毛在书中说:阿拉伯人饮茶必饮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这算是阿拉伯人的茶道吧,寥寥几句,道出了茶之三味,也将三种心境跃然纸上。茶遇了水。泡出一壶清芬而已,在世俗人眼里本无其它奥妙,但在智慧的阿拉伯人那里,却是不同滋味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押头韵是维吾尔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传统起源应该很早,最为可靠的依据是漠北回鹘汗国的诸多碑铭。高昌回鹘汗国的诗歌较好地保留了押头韵的传统,在喀喇汗王朝时期的维吾尔诗歌代表作中,《突厥语大词典》中许多诗歌依然使用头韵,而《福乐智慧》则因为借鉴阿拉伯一波斯文化而特别重视脚韵,较少使用头韵。稍晚的《真理的入门》恢复使用了头韵,大概是维吾尔族诗人模仿波斯一阿拉伯诗歌韵律,又结合本民族传统所创造的新的诗歌押韵方式。但是,随着波斯一阿拉伯文化影响的深入,头韵传统在文人诗歌创作中渐渐变异,因而渐渐罕见,仅仅在民间流传的诗歌艺术中偶然可以看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德国作家E.T.A.霍夫曼(E.T.A.Hoffman)与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en Poe)的短篇小说的文本分别从作品主题、意象以及叙述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平行研究之后,得出"恐怖怪诞"这一审美形态的发展脉络,即从霍夫曼到爱伦坡,"恐怖怪诞"从原始的雏形逐渐形成独立的审美形态,开创了美学中"审丑"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分不开的.中国支持阿拉伯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的正义事业,赢得了阿拉伯国家人民的好感,和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从而获得了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至1965年,阿拉伯国家占与中国建交的联合国会员国的六分之一,其影响力不容小觑.阿拉伯国家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的立场和态度,体现了阿拉伯国家对华的“合法性”认知,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起到了异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价值分析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至今它仍然是有价值的思想。作者在本文中详尽而具体地描述了价值分析的基础,运用实例指导研究方法,展示了这一技法的真正价值。四十年代末期,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迈尔斯(Lawrence D.Miles)第一次应用并写下了有关提高盈利的创新方法,称之为价值分析(或  相似文献   

11.
民族主义思潮对20世纪的阿拉伯人和中东政治格局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而阿拉伯现代文学为这种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途径和载体。有力地推动了阿拉伯各国争取独立、自由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东民族主义在阿拉伯现代诗歌中主要表现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阿拉伯民族的忧患意识;对阿拉伯大一统的梦想;追忆阿拉伯往昔的光荣;对纳赛尔的崇拜;坚定的巴勒斯坦立场;对阿拉伯语标准语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证明了对任意Banach空间E中的Lipschitz m-增生算子T,(A)f∈E.带误差的Ishikawa型迭代程序强收敛于方程x+Tx=f的唯一解.作为直接的应用,给出了有关Ishikawa迭代程序稳定性的若干定理.所得的结论改进和推广了近期相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大约从公元6世纪开始,古典文化渐渐走向没落,整个欧洲进入一片黑暗的时代,在这欧洲文化干涸时代,勤劳智慧的阿拉伯人却继承了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成为科学火种的保存者和传递者,阿拉伯人民在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举世公认的影响,尤其是在地理学方面的贡献,更给跟后人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CHD)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对30例绝经后女性CHD患者和30例绝经后女性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进行了检测.结果两组间年龄、绝经年数差异无显著性.绝经后女性CHD患者较正常对照组的E2、E/T、HDL-C明显降低(P<0.001、P=0.002、P=0.001),TC、TG、LDL-C增高(P=0.027、P=0.041、P<0.001),两组T、P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绝经后女性CHD患者的E2与TC、TG、LDL-C均呈显著负相关,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E/T与TC、TG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绝经后女性CHD患者血脂异常与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有关,它们共同参与绝经后女性CH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由4个宽带波导魔T级联而成的X波段宽带和差网络.采用一种改善宽带波导魔T频率特性的新颖方法,在波导魔T的E面上级联变换段和H臂上增加电感膜片,得到40%带宽内优异电性能.并通过理论分析、三维电磁仿真构造了具有同样优异性能的宽带波导和差网络.最后,给出了波导魔T和波导和差网络的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广义进化综合理论将社会系统的重大转变分为三种类型,按照这种划分方法,我国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政策的制定属于E分叉类型,而其后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则兼具T分叉和E分叉两种基本类型的特点.可以预见,由技术革新造成的失稳后果引起的T型分叉将决定我国高等教育的长期走向,而迅速膨大的经济和社会危机造成的E型分叉则决定其发展线路.  相似文献   

17.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1、2、3、4、5、6、7、8、9这些阿拉伯数字。那么,你知道这些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吗?你也许会不假思索地大声告诉我:阿拉伯数字当然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如果你真这么说,那我不得不告诉你:你答错了。我们所称的阿拉伯数字的数学符号原本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了阿拉伯。大约在公元760年,印度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在伊朗的地方化和民族化是信奉伊斯兰教、以传播伊斯兰教为己任的阿拉伯民族和信奉祆教的伊朗波斯民族在全面接触和深层交往中逐渐实现的.伊朗与阿拉伯的早期交往奠定了两个民族交往的历史基础,阿拉伯人对伊朗的军事征服是伊斯兰教在伊朗传播的前提条件.在阿拉伯穆斯林的统治下,波斯人一直处于劣势和被动.在政治和宗教生活中,阿拉伯穆斯林对波斯祆教徒进行诱惑和胁迫.经济生活的困境使波斯祆教徒大批改宗伊斯兰教.法律地位的不平等和通婚削弱了祆教群体.在文化交往中,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逐渐在伊朗占据主导.伊斯兰教在伊朗的地方化和民族化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什叶派在伊朗的传播和发展上.  相似文献   

19.
郭永胜 《南都学坛》2006,26(4):39-41
阿拉伯人的早期教育主要在库塔布和清真寺进行,其主要特征表现为:阿拉伯传统教育理论的形成与伊斯兰教宗教思想的发展息息相关;教学与学习神圣化以及办学自由化、民间化;有一些比较先进的教育观念等。伊斯兰教为阿拉伯人的早期教育和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奠定了阿拉伯人早期教育的基础;伊斯兰教同异教派之间的论战,有助于促进阿拉伯人早期教育的发展;阿拉伯人早期教育的机构设置,教育内容和教育体制等也深受伊斯兰教宗教思想的影响。伊斯兰教把初创时期的阿拉伯教育和宗教传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为阿拉伯人的早期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伊斯兰教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F.R.利维斯在其论著《小说家D.H.Lawrence》中竭力为劳伦斯创作中强烈的阶级倾向辩解。但是,在劳伦斯的某些小说中,人物和情节发展却烙有深深的阶级印迹。在小说《死去的人》中,复活后耶稣的肉体生活走向和结局中的"劳伦斯式的贵族观",鲜明地体现了劳伦斯的阶级意识;在诉诸于神话和将基督教文化同古埃及希腊异教文化的结合上,劳伦斯的贵族观和理想主义在同社会现实碰撞时产生了极度失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