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马克思在对人类主体发展历史过程的考察中,始终以人类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关系为逻辑主线,形成了以人类主体精神为起点、以人类主体现状为落点、以人类主体解放为旨归的具有时序性的历史分期理论生成逻辑。这一生成逻辑内在地包含着马克思在历史分期理论的主体向度认识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主客体颠倒的不合理现象,探求出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内在规律性,为无产阶级革命寻求到科学的理论根据,并为在理论上分析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提供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为观察视角,科学预测了世界发展进程。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空前加深的联系与交往再次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世界发展趋势和人类前途命运进行了深邃思考,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一脉相承、逻辑贯通、实践关联,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趋势的科学把握,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精髓要义的当代承继,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实践图景的现实布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把整个世界看作一个系统。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和研究体现了系统论的思想。作者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初步的解读,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具有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和动态性特征。系统要素之间的冲突集中表现为东西方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4.
吉登斯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诠释主要围绕"人类创造历史"命题展开,该命题在马克思和吉登斯的思想体系中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克思从生产劳动的角度解释历史,把人民群众看做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把人们的生产劳动和革命实践看做是创造历史的过程,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看做是创造历史的归宿。吉登斯也对"人类创造历史"命题进行了系统的解释。他把启蒙运动看做是人类有意识地创造自己历史的起点,把普通行动者看做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把当今风险四伏的高度现代性社会看做是创造历史的结果。比照两种历史版本,吉登斯版本的历史理论反映了他对当今晚期现代性社会的思考,但却消解了马克思历史理论中的革命韵味。  相似文献   

5.
刘勇 《云梦学刊》2004,25(5):40-4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近代资本主义首次开创的世界历史是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世界历史的意义上才能存在。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既可从西方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开始,在一定世界历史背景下也可从东方政治革命开始。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路向不存在所谓单线论或多线论,而是在世界历史背景下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的世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从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现实性与理想性的辩证思维方式中,形成了历史的运动和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共产主义的构想有机统一的基本逻辑框架。通过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逻辑性和现实必然性的阐述,马克思深化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实践要求,彰显了人在历史中的主体性地位和生存意义。  相似文献   

7.
郭鹏  甄红菊 《学术探索》2022,(11):10-17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一个关于世界历史如何形成、如何发展并归宿何方的阐述过程与系统,建基于其历史唯物主义,并最终奔向共产主义理想,在这个过程中集中展现人类社会自身发展形成的历史进程,揭示了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推动下,各个国家、民族、地区之间不断扩大多维交往,交汇而成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历史。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应用于、适用于全球治理的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在深刻洞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对当今全球化总体时代趋势系统研判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国家关系伦理基础上的霸权主义世界秩序的自觉超越,并由此开启对全球治理新模式、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路径以及新型国际关系的重建重塑,既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的世界发展意义,又凸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哲学既科学地说明了人类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导地位 ,又坚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物质生产基础和客观必然性。马克思哲学的科学历史观是历史地肯定人类主体作用的历史辩证法与坚持从现实物质生产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统一。但实际上 ,在马克思哲学的传播过程中 ,由于对马克思哲学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模式 ,历史主体往往给遮蔽了。分析造成遮蔽历史主体的五种理解模式 ,并对造成这些理解模式的原因进行理论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维柯关于人是历史世界创造者和黑格尔关于历史主体是一个能动的实体的思想,并提出了历史决定论,生产力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的生产能力;是人解决自然与社会之间实际矛盾的物质力量.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是一种内在决定论,它在肯定历史规律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基础上,也肯定了人的实践对世界的改造,从而实现了历史决定论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 4 0年代 ,马克思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 ,揭示了“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根源、动力及本质 ,并科学地预测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和结果。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正以迅猛的态势发展 ,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历史呈现出不同于马克思所处时代的许多特点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面临着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如何应对全球化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提出的新课题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从历史发展外在空间的特定视角阐明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原理和趋势 ,它为分析当代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动力、机制和最终的方向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虽然马克思所预想的世界历史与当代全球化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 ,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作为全球化的理论根据 ,它的许多基本观点仍然有效。因此 ,如何找出二者的异同 ,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来分析全球化带来的历史发展新机制 ,为人类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指出光明的坦途 ,成为理论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论述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时,十分重视交往.在他看来,交往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交往的形式是随之变化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与其相适应的交往形式的产生.人类历史的交往形式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人类历史上的"交往革命"直接决定着或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著作中含有大量对历史本身的思考,历史是人类活动不可绕过的时间空间,马克思的历史思想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对马克思历史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思想涉及多种话语体系,其中有四种称谓值得关注:从新旧哲学区别中,马克思的历史思想称为历史唯物主义;从实证主义与结构主义角度,马克思的历史思想称为历史科学;从历史整体中,马克思的历史思想称为历史哲学;从历史概念出发,马克思的历史思想称为历史理论.四种称谓和范式,展现了马克思历史思想的多重维度.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历史 科学与历史哲学相统一、历史理论与历史现实相统一的角度看待马克思历史思想,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规律、推动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著作中含有大量对历史本身的思考,历史是人类活动不可绕过的时间空间,马克思的历史思想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对马克思历史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思想涉及多种话语体系,其中有四种称谓值得关注:从新旧哲学区别中,马克思的历史思想称为历史唯物主义;从实证主义与结构主义角度,马克思的历史思想称为历史科学;从历史整体中,马克思的历史思想称为历史哲学;从历史概念出发,马克思的历史思想称为历史理论.四种称谓和范式,展现了马克思历史思想的多重维度.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历史 科学与历史哲学相统一、历史理论与历史现实相统一的角度看待马克思历史思想,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规律、推动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目的问题的思考为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马克思批判了“抽象人性论”的天赋人权,重新在历史唯物主义平台上提出了世界历史目的,即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进而完成了对此前世界历史目的论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批判了康德的“大自然隐蔽计划”的自然法权的历史目的论,把康德抽象法权的“永久和平”和“民族联盟”变革为公有制生产方式的确立;马克思颠倒了黑格尔立足于“绝对精神”的世界历史目的论,把辩证法落实为人类发展的“三形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目的包括三重意义:一是世界历史目的为历史进步观提供了客观依据;二是世界历史目的为社会历史客观规律提供了终极根据;三是世界历史目的为人类生命价值提供了最高归宿。  相似文献   

16.
搞清楚“历史发展规律”、作为总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各个民族或国家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以及资本主义与“世界历史时代”之间的关系 ,是正确、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历史和逻辑的前提 ;“跨越”思想并非是马克思对所谓“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 ;“跨越”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结构及其演变发展规律认识发展的逻辑结果 ,而绝不是他基于对人的价值的考虑  相似文献   

17.
李萍 《江淮论坛》2003,19(5):12-15
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认识人类过去、分析世界未来的一个重要思想范畴,对一百多年来的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邓小平运用这一思想认识中国社会、世界局势和人类发展,并将中国经验纳入其中,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在当代发展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历史理论中的市民社会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学者望月清司先生把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称之为"市民社会的历史理论".然而从马克思的理论著述中可以看出,"市民社会"这个概念在马克思早期的著述中,也就是在他的历史理论的形成期,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主要用于阐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起源、基础、前提和功能.而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形成以后,特别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马克思则很少使用市民社会概念来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分析.而且,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斗争恰恰是扬弃或消灭市民社会而争取人类解放的斗争.因此,对马克思来说,他的历史理论的立脚点,不可能是"市民社会",而只能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自由观的总体性表现为历史总体性、现实总体性与具体总体性的三重规定。历史总体性规定基于人类历史发展历程对自由的发展作出批判分析,展现出马克思对相对自由的历史关怀;现实总体性规定要求从生产关系出发理解人的社会关系及其自由状况,展现出马克思对集体自由的现实关怀;具体总体性规定要求从人类社会主体出发理解人的自由状况,展现出马克思对主体自由的具体关怀。马克思自由观在中国的当代实践表明:自由是一个不断实现的过程,是社会主义共同体总体进步的发展状态,是个体主体性和群体(人民)主体性的获得与焕发,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和努力中彰显出自由价值的巨大“溢出效应”和“导向效应”。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早期从资本主义扩张性的单一维度来研究世界历史的起源及本质,这一研究视域下的东方社会是被动卷入世界历史发展潮流中的受动客体。马克思晚年开始着眼于从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共同打造世界历史的双向维度来进一步考察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这一研究视域下的东方社会是主动参与创造世界历史的能动主体。东方社会从世界历史中的受动客体向能动主体的转换历程,就是东方社会从民族史走向世界史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一部东西方民族不断加强文明对话的发展史。在当代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文明对话是促进世界和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