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在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之后的第三年(即公元前219年)“……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仙,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徐市发童男女,入海求仙人”.在此事过去了九年之后,即到了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徐市回到了中国的大陆,在琅岈郡向秦始皇作了汇报,谎称他入海数年求神仙之药之所以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为大鲛鱼所苦,致不得至”.这样他又再一次地向秦始皇提出请求,希望和一些年轻的射手一起出发去寻求仙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史上,很少有可以与秦始皇的影响相提并论的人物。他功大过亦大,历来毁誉褒贬都十分激烈。为这样聚讼纷纭的的历史巨人作传,又要写出他所经历的整个时代的概貌,实在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说,他著史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秦始皇本纪》可以说是贯彻这一宗旨的一个典范。司马迁以他如椽之笔,以不足万字的篇幅,给我们展示了中国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建立前后四十余年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把秦始皇这个在历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贾谊:《过秦论》),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可是,秦王朝自秦始皇统一继二世胡亥(子婴为秦王仅四十六天),仅仅维持了十五年的短暂统治,最后复灭于农民大起义的汹湧怒涛之中。  相似文献   

4.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两千多年来,很多人骂他“灭先王之道”,“改先王之制”,“焚书坑儒”,是暴君。但我们认为,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促进统一和促进封建制发展的进步作用,是我国古代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是一个厚今薄古的专家。关于秦始皇的评价问题,不仅是史学领域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而且是政治战线上的一场严肃的阶级斗争。因此,我们今天有必要认真地评价秦始皇,以澄清这一历史人物的是非,并明确评价秦始皇问题上的政治性质。  相似文献   

5.
关中“抑商”文化“大爆炸”——秦文化史再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中华大一统之基,同时,它也是源自关陇黄土高原的抑商文化取代重商倾向的“大爆炸”,种下了中国近代落后的经济体制基因。他的“焚书坑儒”,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同时,也体现着与抑商倾向相呼应的专制型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6.
论秦始皇与齐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经过十数年的征战,终于灭掉东方六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政治大统一。此后,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皇帝专制的政治体制。那么秦始皇接受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文化传统呢?我们认为主要是齐文化。文章主要从齐文化在秦朝的影响和“焚书坑儒”与齐文化的沉寂两方面探析秦始皇与齐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斯(?——公元前二○八年),战国时楚国上蔡人,出身微贱,青年时作过乡政府文书,后到进步思想家荀子处求学,与同学韩非都成为法家的杰出代表。公元前二四六年,十三岁的秦始皇即位;同年,李斯由楚入秦,初为秦相吕不韦的门客,后来当了秦王的侍卫,因向年轻的秦始皇力陈统一中国的主张,受到重视,被拜为客卿。公元前二三八年,秦始皇亲政,粉碎了吕不韦、嫪(?)等策动的反革命政变;但秦国的贵族复辟势力不甘心失败,又乘机煽动“逐客”,企图全部赶走革新派,孤立秦始皇,复辟奴隶制。李斯在被赶离秦国的途中,给秦始皇写了这篇《谏逐客书》。秦始皇读后,立即取消了“逐客令”,并派人追到边境,接回李斯,升任他为廷尉(最高司法长官)。以后,秦始皇一直信用李斯、尉缭等客卿,继续坚持法家路线,于公元前二二一年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秦始皇死后,李斯被赵高、秦二世胡亥等复辟势力杀害。李斯没有留下专门著作,《谏逐客书》和其他仅存的几篇上书:《论统一书》、《行督责书》、《自罪书》等,均保留在司马迁《史记》的《李斯列传》中。  相似文献   

8.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秦王朝时,曾使“天下之士斐然乡风”,甚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仰上”,秦始皇也踌躇满志,自称为始皇帝,准备“二世三世立于万世,传之无穷”。①然而,历史偏偏嘲笑了他,传之二世而亡,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短促的王朝之一。原因何在?古往今来的探索者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是暴政。最直接感受到的是当代人陈  相似文献   

9.
秦始皇作为法家思想卓有成效的实践者,于公元前二二一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王朝。他统一中国后,继续推行法治路线,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废除了奴隶制的世袭分封制,把郡县制推广全国,实现了“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中央集权局面,对我国历史的进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新兴封建制的胜利,是新兴地主阶级的胜利,也是新兴地主阶级变法革新路线的胜利。但是,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  相似文献   

10.
“四人帮”鼓吹“法家解放妇女,儒家迫害妇女”。果真如此吗?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在中国建立起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为了宣扬统一帝国的德威,秦始皇先后五次巡游全国,并在峄山、泰山、琅玡、芝罘、东观、碣石和会稽等竖立七块刻石。从这些刻石铭文中不仅看到“除疑定法,成知所辟,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以及“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等鼓吹中央集权、统一法制的重要性,而且勒令对待  相似文献   

11.
“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指使其御用文痞大量制造反革命舆论,妄图用“历史研究”上的“反复辟”为幌子,掩盖其现实政治中的复辟阴谋。罗思鼎秉承“四人帮”的旨意,在《秦王朝建立过程中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及《论秦汉之际的阶级斗争》两株大毒草中,毫无根据地说: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其  相似文献   

12.
《古博浪沙》石碑位於原阳县东关秦时张良狙击秦始皇处。秦始皇统一中国後,采取不少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他的暴虐统治也使生产遭到破坏,不断引起人民的反抗。公元前218年,他东巡至博浪沙,韩国贵族後裔张良结力士暗怀大铁锥隐於道旁。当秦始皇车辇到跟前时,用铁锥袭击,误中付车,秦始皇幸免於难。张良逃跑,投奔下邳刘邦。张良谋刺秦始皇虽未成功,但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在《史记》、《前汉书》上均有记载,後人把张良当作英雄来进行歌颂。李白诗:“报韩虽不成,天地皆震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  相似文献   

13.
秦始皇名嬴政,是秦国庄襄王之子。他继承王位后,灭了楚、齐、燕、赵、韩、魏六国,统一了全国,欲以“秦”字为头重立国号。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里的少数民族聚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里的少数民族聚落沈林一、中国的民族和城市中国自古以来就生活着众多的民族。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就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国家的形成,促进了各民族的迁徙、交往和融合,从而使得今天的中国各民族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在中国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个进步的阶级,要想巩固自己的政权,取得反复辟斗争的胜利,都必须执行一条正确的路线。 历史上曾经有过深刻的教训。秦始皇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统一了中国,被称为“千古一帝”。然而,他死去以后,秦二世和赵高却改变了他的正确路线,大搞复辟倒退,激化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结果,赫赫功业,毁于一旦。新兴地主阶级的第一个全国性政权,仅仅经过十五年,就灭亡了。  相似文献   

16.
秦始皇时代实现统一,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后人称之为“六王毕,四海一”,“六王失国四海归”.其实,秦始皇实现的统一,并不仅仅限于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控制,亦包括向北河的军事拓进以及征服岭南之后南海等郡的设置.而秦帝国版图的规模,于是也远远超越了秦本土与“六王”故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西北斥逐匈奴”与“略取陸梁地”事,系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然而据《史记》卷八八《蒙恬列传》“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及《秦始皇本纪》在二十六年(前221)记述中已言“南至北向户”,二十八年(前219)琅邪刻石有“皇帝之土,……南尽北户”语,可知这两个方向的拓进在兼并六国后随即开始.秦始皇的政治志向和秦人的进取精神,因此可以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后人对于秦统一后来能及时进行政策转变导致灭亡的批评,也可以在这一认识的基点上作新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黄帝与皇帝     
秦始皇并吞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从这以后,秦始皇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因  相似文献   

18.
秦始皇或称之为“千古一帝”,或斥之为“暴虐为天下始”,功过是非反差如此巨大,与其人格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是非常重要的影响。悖畸的童年是他神经质性格和人格障碍的根源;“宫闱侈事”是他与自卑和逆境的抗争,揭开了其英雄盖世的序幕;把“自我”与“统一六国”自觉地联系起来,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无度的自我优越的追求,使其性格中的缺陷被强化,其人生价值的光环顿失耀眼的光辉。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从其人格心理的形成、发展的演变的轨迹,以究其中种种历史行为的心理动因,还其本来面目,从而对秦始皇作出更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评曹操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千余年前,曹操平冀州,征乌丸,驱马扬鞭,统一北部中国的豪迈形象跃然纸上。然而,曹操这位杰出的法家代表人物,历来受到尊儒反法派的攻击和诬蔑,并被儒生们丑化成所谓“不仁不义”的“奸臣”。当代的大儒家林彪,在咒骂秦始皇的同时,也竭力攻  相似文献   

20.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更名民曰黔首,大酺。”黔首一词,旧解纷纭,或以为指劳动人民,以其常年劳作,肤色黑;或以为劳动人民以黑巾缠头。均非的解,不足征信。罗思鼎《论秦汉之际的阶级斗争》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继续实行法家路线。秦始皇二十六年,下令‘更名民曰黔首’,黔是黑的意思,秦始皇根据五德终始崇尚黑色,‘黔首’在当时应是指新兴的地主和自耕农,是秦始皇对当时人民的一个尊称。”(《红旗》1974年第8期)此说极精当。按《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