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语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一堂语文课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幕长剧要有一个精彩的序幕才能扣紧观众的心弦,同样,语文课也要有一个好的导语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运用导语有哪些方法呢?  相似文献   

2.
谈语文课前导语李桂琴语文课前导语,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对完成教学任务起到积极的作用。“文与道”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语文课前导语同样可以实践这一原则.课本中许多文章本身就是一篇篇形象的思想教育范例,语文教师如何...  相似文献   

3.
为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巧妙地设计和运用课堂导语十分重要.作者在运用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趣、奇、情、辩、新等方面探讨了运用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导语的运用要做到因材择言,因生施言.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法》没有专门的导语设计教学这一内容.笔者认为,导语设计在实际教学中是非常有用的.导语设计就是在语文教学中用一定方法引导进入新课的设计.虽然导语在一堂课中占用的时间很少,但对整篇课文的教学将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教会师范生设计好课文导语,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怎样进行导语设计教学呢?一、认识导语设计的作用对导语设计,一开始有些师范生不太重视.有的认为导语无关紧要;有的甚至认为导语是摆”噱头”,传授知识又不是说相声,摆啥噱头.这说明师范生对导语设计的作用认识不足,对教学对象(中学生)的特点还…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怎样开头,大有讲究。不少语文教师常常为之呕心沥血,精心设计。经过设计的开头,我们称之为“导入新课”,简称“导入”(“导语”或“开讲”)。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若起不得法,则杂乱浮泛。”①导入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教学对象来说,它起着安定情绪,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的作用;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它是第一个教学环节,起着指引方向,开拓思路,统领全篇,  相似文献   

6.
导语,一般指引进一篇新课的开头或一堂课开头部分的语言行为。导语用得新、奇、精,则整堂课因之而成功一半;导语用得陈旧、呆板、冗长,整堂课会因之而逊色。导语的好坏无疑会影响到整篇课文或整堂课的成功与否。 导语设计首先要遵循趣味性原则。所谓趣味性原则,就是导语设计的内容要从形象、鲜明、生动出发,摈弃枯燥、呆板的切入课题方式,从而能强烈地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设计精彩的导语;设计扎实的教学过程;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坚持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走出文本,走向生活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教学导语又称导入语。其目的是把学生的情感、思维和注意力及早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成功的导语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绪,为整节课定下基调,起到先声夺人之功效。设计成功导语,必须把握几个原则。1.创新原则。导语的功能之一在“激趣”。要“激趣”,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探讨学生究竟对什么感兴趣。一般来说,新奇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人都有“喜新厌旧”的心理,因此,导语设计必须创新,不可千篇一律。这里的“创新”只是相对学生的“未知”而言。不仅指“前所未有”,还指学生“前所未闻”。因“前所…  相似文献   

9.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设计了多处“导语”,通过“导语”的引领,《百年孤独》那看似混乱的时序就显示出了清晰的脉络。同时,“导语”式的结构方式也让作品更强烈地表现出了诗性的情感张力和宿命的韵外之致。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导语设计赵金芝在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既要有启发性、趣味性,又要有知识性,还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导语的设计是为了调动学习语文积极思维、开拓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使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良好开端。因课文内容不同,我们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古人论文章有句话:“凤头、猪肚、豹尾”,意即文章开头要短小、精采,以吸引读者,同时内容容量要大,结尾要干脆、有力。其实,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篇优美的文章,也需要一个“凤头”般的开头——导语。 一堂课若能巧设导语,便可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其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在师生共同营造的良好课堂态势和氛围中,充分体味语文之美感。教师也能于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导语,是语文教师运用语言这一主要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文学习的“开场白”。好的导语能激起学生学习新课文的极大兴趣,吊起学生强烈求知的胃口;能有利于学生对新课文的理解,有利于课文的重点、难点的突破;能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储备,有利于学生记忆的保持;能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能有利于学生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以达到让学生创新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当前新闻报道中较为多见的先总括提示然后进行具体述说的导语作了分析,并通过具体的范例解剖,指出了这种导语的三个功能.  相似文献   

14.
新闻语篇中的转述引语是批评性语篇分析向来重视的内容之一,而针对新闻结构中最重要的标题和导语部分的转述引语分析却因语料难得而较少见到。文中选取了数家媒体对同一事件的7篇报道,运用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方法,从转述动词、转述话语的来源和形式三个方面对其标题和导语中出现的转述引语进行分析,以揭示转述引语背后隐藏的报道者对于事件的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就新闻导语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在若干份报纸中例举优秀的导语和欠妥的导语以及同一消息在不同报纸上的导语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新闻导语对深化主题的作用。此外本文对社会热点新闻和连续追踪报道的导语也做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学语文近几年开课情况的分析 ,从课程的定性、师资力量的配备、教材的选用以及课程质量的提高四个方面提出一些思路。并就大学语文课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真理讨论,新闻界开始大胆地实践着第二代导语。即从众多事实中筛选一个最重要或是吸引人的事实放在新闻之首,把次要的事实放到主体各段落之中。但长期以来,人们乃至教材都把这一功劳归功于美国特纳·卡特利奇。其实这个专利权应属于毛泽东。理由是:毛泽东在理论上提出的时间要比卡早两年零八个月,而在实践上卡比毛泽东晚了8年之久。毛泽东不但学过实践过第一代导语,不满意第一代导语而创立第二代导语写作原则,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世界第二代导语是毛泽东创造发明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证大学语文课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在高等教育中普遍恢复大学语文课,是适应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需要;二、开设大学语文课是培养开拓型和具有创造性人格的需要;三、语文素质好、写作能力强,是科学巨匠成功的重要因素,是理工科大学生将来从事科技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四、大学语文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教育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导语在新闻中的地位及现代读者需要两方面强调了写好导语的重要性,并分述了新型导语的“精”、“新”、“活”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20.
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应从循序、授法、择要、持恒四个方面加以解决,从而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把语文课学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