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不仅大大丰富了现代地理学的内容,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历史学科的发展。如今,中国历史地理学已成为历史学研究中一个蔚为壮观的分支,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应该如何在继承优良传统中规范自身、旁摄他学,在新的世纪达到新的发展境界?带着这些问题,本期特邀葛剑雄、侯甬坚、满志敏、王振忠、张伟然、华林甫六位教授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在诸如学风净化、学科建设等方面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历史地理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2.
历史自然地理学发展和前沿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不仅大大丰富了现代地理学的内容,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历史学科的发展。如今,中国历史地理学已成为历史学研究中一个蔚为壮观的分支,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应该如何在继承优良传统中规范自身、旁摄他学,在新的世纪达到新的发展境界?带着这些问题,本期特邀葛剑雄、侯甬坚、满志敏、王振忠、张伟然、华林甫六位教授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在诸如学风净化、学科建设等方面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历史地理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不仅大大丰富了现代地理学的内容,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历史学科的发展。如今,中国历史地理学已成为历史学研究中一个蔚为壮观的分支,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应该如何在继承优良传统中规范自身、旁摄他学,在新的世纪达到新的发展境界?带着这些问题,本期特邀葛剑雄、侯甬坚、满志敏、王振忠、张伟然、华林甫六位教授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在诸如学风净化、学科建设等方面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历史地理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不仅大大丰富了现代地理学的内容,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历史学科的发展。如今,中国历史地理学已成为历史学研究中一个蔚为壮观的分支,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应该如何在继承优良传统中规范自身、旁摄他学,在新的世纪达到新的发展境界?带着这些问题,本期特邀葛剑雄、侯甬坚、满志敏、王振忠、张伟然、华林甫六位教授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在诸如学风净化、学科建设等方面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历史地理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5.
华林甫 《江汉论坛》2005,(1):101-102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不仅大大丰富了现代地理学的内容,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历史学科的发展。如今,中国历史地理学已成为历史学研究中一个蔚为壮观的分支,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应该如何在继承优良传统中规范自身、旁摄他学,在新的世纪达到新的发展境界?带着这些问题,本期特邀葛剑雄、侯甬坚、满志敏、王振忠、张伟然、华林甫六位教授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在诸如学风净化、学科建设等方面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历史地理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6.
历史动物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领域的新兴边缘学科.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萌芽虽早,但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以后该学科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学科原理、性质、内容和研究方法得以确立,并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著述.但应看到,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队伍仍旧薄弱,且尚未形成一套系统、成熟的学科体系,这些是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尽管作为新兴学科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已随着学科建设的日臻完善而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但其分支学科的发展却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以其重要分支历史经济地理学为例,已有成果虽然相对丰硕,学术影响也在扩大之中,但研究领域和方法上却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全面把握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有利于该分支学科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不断进步,也有助于当今的经济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前辈学人筚路蓝缕、开拓创新,把历史地理学建设成了一门现代科学。回顾学科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从萌芽到幼苗(1949年以前)、茁壮成长(1949—1977年)、学科确立与成熟(1978—2000年)、新世纪以来的蓬勃发展(2001年至今),面向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历史地图集》《西安历史地图集》等论著为代表,各发展阶段都诞生了一批重要的标志性成果,体现出历史地理学“任务带学科”、文理交叉综合、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的研究特色。未来学科发展中,历史地理学将在学术新思维和GIS等新技术的引领下,发扬传统,关怀现实,不断推动前辈开拓的学术事业发展壮大、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学术之间存在着互动关联,基于建国以来高等教育体制中课程与专业设置的考察,可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有新的认识。建国初期,沿革地理被正名为历史地理之后,该学科在历史学和地理学两个"学术阵营"中分途发展。随着宏观教育政策和具体措施的调整,历史地理学在学术阵营中的地位经历了降格、升级与回潮,在共存局面被打破之后,激发出学论与官论之争。随后的学科专业自主设置,使得历史地理学处于"自说自话"的境况。而2010年以来学位目录和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为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的同时,又提供了潜在的发展契机。教育及学术行政管理部门在专业设置上应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协调统一,为学术界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提供自主权,从而为历史地理学的不同发展路径提供充分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经济地理学应更直接地面向经济建设李志刚经济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主要分支,是一门与经济建设关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纵观经济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从早期偏重于对人类生活环境和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记载和描述,到近代开始整理材料、解释现象、探索理论的历史阶...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1月11日至14日,"首届中国文学地理学暨宋代文学地理研讨会"在南昌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70余名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学者对文学地理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进行了热烈、坦诚,甚至针锋相对的讨论。会议涉及文学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文学地理学的实证研究、文学地理学的应用研究等多项议题。会议首次明确界定了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及研究意义所在。此外,60余名与会专家学者联名倡议成立"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并选举产生"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筹备委员会",标志着文学地理学这个新兴学科得到学术界的正式认可。  相似文献   

12.
文学地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本土逐渐兴起的一个学科。本文总结了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探讨了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明确了文学地理学的任务与目标,阐述了文学地理学的意义,并首次提出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地理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陈传康是我国最早从事旅游地理研究者,在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中,完成了不少旅游城市和风景区的旅游开发规划,进行了一些精品旅游案例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旅游地理学新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立了陈氏旅游地理学,为中国旅游地理学和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郑天挺在1923年至1934年间主要讲授世界人文地理和古代地理学,并刊出两部讲义:《古地理学要略》和《世界人文地理讲义》。同时,他是最早对《禹贡》进行全文释读的学者之一,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基本问题都有涉猎,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发展史上应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在西南联大期间,郑天挺一度以撰写《南诏书》为目标,研读西南史地书籍;采用以音证史的方法,撰写西藏史相关的论文,批驳当时国际上的有关谬说,显示出其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学术视野;积极参与云南地方史志事务,开展学术演讲,为地方发展出谋划策。即便在"文革"期间撰写丝绸之路的文章,他也坚持以史料为基础,针对国际学术界相关动向,提出新说。对郑天挺历史地理学方面成就的梳理,既有助于全面认识郑天挺的学术成就,也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历史地理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回顾30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未来走向,讨论对学科发展至为重要的继承与创新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科交叉是历史地理学前进的必由之路,历史人文地理与历史自然地理不可偏废,传统研究要与新技术运用相结合,要善于从现实需要探讨历史地理的重大问题,并用科学研究成果为现实服务,并就区域研究的价值与方法提出具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历史地理这一学科,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三项内容。研究历史地理学,既要运用地理学的方法,又要运用历史学的方法,还要把两种方法互相配合。历史地理学方面的历史资料,分为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两类。我国有丰富的历史地理文献,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用科学的方法整理、研究这些资料,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有作用的。我国高等学校的历史系和地理系,一般开设历史地理学课程。为了配合历史地理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学科属性、历史根源及客观现实等方面剖析历史地理学科命名上的名实不符问题 ,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应回归到研究社会历史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轨道 ,目前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应归属于地理历史学的学科范畴 ,指出了研究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论民族学与地理学的历史亲缘关系管彦波民族学与地理学是各自独立而又互为接近的两门姊妹学科。在它们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学科关系中,在这种关系从合到分又从分到合的历史发展中,它们相互渗透,交叉影响,铸就了两者同根、依存、交叉与并行等诸多的内在联系。这里...  相似文献   

19.
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建设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完全摆脱研究领域的影响,未能从人才培养、学科知识体系建设、推进边疆问题研究等角度思考一级、二级学科规划,特别是回避了与现有学科体系对接的问题。从边疆研究的问题意识、研究方法看,边疆研究要完成对边疆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记录与认知,在此基础上,开展以经世致用为目的的边疆问题研究,要完成这一目标,需要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综合利用。由此再与现有学科体系对接,则中国边疆学应为交叉学科门类下一级学科,其下再设中国边疆历史学、中国边疆社会学、中国边疆政治学、中国边疆经济学等二级学科。  相似文献   

20.
1984年以来,伴随着历史地理学的兴起,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的论著也日渐增多,虽然与历史地理学的其它部分相比,历史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仍相对薄弱,但与其自身相比,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