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987年广州国际清代区域社会经济史暨全国第四届清史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14日至17日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西德、加拿大等国家和港澳地区的194位学者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第一次在大陆举行的以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为内容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社会结构、商品经济、商业与外贸、土地与人口及粮食、农业和手工业等专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尽管中国社会经济史区域性研究从二三十年代兴起,近年来又受到空前重视,多项区域经济史课题被列为“六五”、“七五”时期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但关于这种研究的学术背景、学术价值、方法论、研究区域的划分、区域研究与其它研究的关系等等理论问题,还缺少较深入的理性  相似文献   

2.
由《社会科学战线》及全国25个学术单位联合发起的19世纪中国教案——义和团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9月20日~23日在安徽省绩溪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史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这是继1985年成都会议之后,中国教案史研究工作者的又一次盛会。教案史研究涉及近代中国的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科技史和中外关系史等诸多方面,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近代史研究的不断深入,教案史的研究工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推动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和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山大学历史系,东北师范大学明清史研究所,广东经济史研究会,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大学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1987年国际清代区域社会经济史暨全国第四届清史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14日至17日在深圳市举行.出席讨论会的中外学者共200人,其中内地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出版界的专家、学者136人,香港、澳门地区学者17人;来自美国、日本、西德、加拿大的学者47人,与会外国学者人数之多,为国内史学会议所少见.  相似文献   

4.
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大会暨第八次学术讨论会,于7月25日至29日在呼和浩特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学者70多人参加了会议。应邀参加会议的还有日本和韩国学者。会上共有15位中外学者作了大会发言。他们涉及的蒙古史学问题,较之前7次学术讨论会,在材料的丰富性和讨论深度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会议最后选举产生了中国蒙古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中国蒙古史学会在呼和浩特举行学术讨论会@蒙仁~~  相似文献   

5.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14日-19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80多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们当中有年愈古稀的老一辈外国哲学史专家、年富力强的中年学者和暂露头角的青年哲学史工作者.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哲学研究》杂志社、湖北日报等16家出版、新闻单位的同志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十年来我国外国哲学史的研究和教学的历程,交流学术成果、展望哲学史学科的未来,探索外国哲学史研究与当代社会的关系.在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就哲学史的价值和社会功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理论的困境与理论工作者的命运、改进哲学和哲学史研究与教学以及外国哲学史学科领域里的一些专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现将讨论中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三年十月五日至十一日,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术讨论会在成都举行。与会代表近百名,提交论文五十余篇。这些来自全国数十个高等院校和科研、文博、档案、报刊、出版机构的专家、学者,是应四家发起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邀请而云集锦江之滨的。会议自始至终贯穿了百家争鸣的精神,气氛活跃,讨论热烈,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现撮其要点,综述如下。一、关于生产力的问题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问题,是这次会议着重探讨的第一个课题。与会同志认为,在经济史研究中,应把生产力发展的研究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一部完整的经济史应由四个方面组成:一是生产力状况的研究;二是生产关系状况的研究;三是研究经济政策、制  相似文献   

7.
<正> 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举行的以区域历史研究为内容的国际学术讨论会——1987年广州国际清代区域社会经济史暨全国第四届清史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14日至17日在深圳举行.这次讨论会的论文所研究的课题几乎涵盖了清代社会经济史的各个方面.其中较为集中的有社会经济史区域性研究的理论,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基层社会组织与农村社会结构,城市经济与城市社会,商业、市场与商人,边远和落后地区的开发,地权与主佃关系,粮价、米粮贸易与粮食仓储,对外贸易等.  相似文献   

8.
由四川有关单位联合举办的纪念太平天国革命一百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八月一日至五日在大渡河畔的石棉县举行。来自全国八个省、市、自治区的研究太平天国史的专家、学者和爱好者七十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到会代表共提供了近三十篇论文、资料。这是继南京、苏州和两广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之后的又一次盛会。会议根据三中全会和六中全会精神,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集中讨论了关于石达开的评价和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周小玲 《社会科学》2006,(11):184-18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报》报社、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联合举办的“现代性问题国际论坛”于2006年7月23日至25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海内外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论坛以“文化的多样性与现代性问题”为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西方学者对现代性的反思会议通过交流与对话展现了专家们对现代性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其中,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对现代性的反思作为一种来自现代性内部的反省成为讨论中的一大亮点。加州大学的GabrieleSchwab从心灵空间的角度来反思现代性…  相似文献   

10.
由广东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会、香港华南地域社会研究会和中山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十六世纪的岭南” 学术研讨会,1995年12月16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来自英国、瑞典、美国、日本、台湾和香港地区以及广东省内各地的近60位学者参  相似文献   

11.
《徽州社会科学》2005,(1):38-38
2004中国徽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1月12日至14日在黄山市举行。来自意大利、韩国、日本和中国京、津、沪、皖及香港、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90余篇,涉及徽学和徽州文化综论、徽州经济史、徽州社会史、徽州文化史等方面。徽州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徽商精神与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徽州文化传承与创新问题是此次会议的三大主要议题。  相似文献   

12.
<正>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抗日战争史丛书》编委会、《历史研究》编辑部、《近代史研究》编辑部、《文史哲》编辑部、《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6月2日至5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约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抗日战争是近代百余年来中华民族首次打败外国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  相似文献   

13.
1995年8月12—15日,由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中国历史学会东方历史研究中心和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中俄关系史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省同江市举行。会议汇集了国内从事中俄中苏关系史研究的许多著名学者,展示了近期国内在这个学术领域的最新成果,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由四川有关单位举办的学术讨论会,于八月八日至十二日在成都举行。来自北京、上海等五省市和四川的研究辛亥革命史的学者、爱好者及档案工作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共收到论文、资料六十五篇。与会者遵循党的三中全会和六中全会精神,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孙中山的伟大历史贡献、四川立宪派在保路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会党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四川保路运动的经济原因和若干历史人物的评价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次会议表明,四川辛亥革命史的研究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和长足的进步,并初步形成了一支研究队伍。现将这次会议讨论中争鸣的一些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法国旧制度危机的理论来源、理论发展以及最新的相关学术成果进行综合的梳理和划分,这项学科在法国方兴未艾,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在拉布鲁斯的倡导下,这个主题开始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除了经济史方面的价值,还为社会史、政治史的研究带来了丰厚的成果.相关的讨论一直延续到了21世纪,危机被有的学者视为国家与社会各群体对峙的症结所在.如今,将危机作为研究原工业形态下的法国社会的一个着眼点是当前学术界的潮流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迎接澳门回归祖国,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于11月5日主办了澳门回归与澳门史研究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南京、广州高校、科研单位和本院的专家学者共30余人出席了会议。省社科院副院长王经伦研究员强调,学术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现实眼务。历史所港澳史研究遵循了这一原则,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政府决策出了大力,在学术界享有一定知名度,希望以后继续努力,增创港澳史研究的新优势。历史所副所长李庆新介绍了本所港澳史研究的情况,指出历史所一贯重视港澳史研究,80年代在著名历史学家金应熙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编辑室、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编辑部联合发起召开的全国信息哲学问题研讨会于1988年9月10日至15日在甘肃省敦煌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研究信息问题的专家、学者36人参加会议,提交学术论文26篇。与会学者本着学术民主,自由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精神,就  相似文献   

18.
<正> 全国义和团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7月28日至8月1日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召开。这次会议由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和义和团研究会等6个单位联合发起,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与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义和团运动史(包括教案史)的研究如何进一步深入。二是如何开好1990年纪念义和团运动90周年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9.
哲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理论界,特别是哲学界引起注意和重视的一个问题。1991年9月16日至21日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内蒙古自治区哲学学会、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包头钢铁稀土公司等单位发起,就“哲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来自全国各地和自治区的80多位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在包头市举行的这次会议。现就会议所讨论的主要问题和若干学术理论见解作一介绍并略加评说,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办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香港经济”国际研讨会,于2005年12月16-18日在中山大学举行。来自两岸四地以及日本、韩国的学者与政府官员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题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对香港经济影响和香港经济转型,与会者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现将会议讨论内容综述如下。一、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对港澳与中国内地经贸关系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港澳与中国内地的经贸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有学者从纵向历史角度,也有学者从产业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