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经济模式是人类为了实现自身自由全面发展做出的实践选择,它的生产力本质和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尺度都是人的发展。然而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又存在着许多与之要求相违背的现象,解决人的发展问题需要在循环经济效应中发展生产力和发挥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辑刊》2007,(5):123-127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才能的发展、人的个性的发展是统一的。科技进步对人的劳动方式具有强烈的影响,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多方面知识,才能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发展生产力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重视生产力的社会结合方式;一是发展个人生产力,强化文化教育,充分发掘个人生产力即智慧生产力。从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的、目标来看,全面充分地发展个人生产力,恰恰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许崇正 《社会科学》2008,23(1):31-41
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有必要研究人的全面发展与物质生产力的关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科技进步、智慧生产力的密切关系,还有必要研究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而要探讨这些问题,又有必要首先对生产力概念的一般规定重新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搞社会主义与发展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在很长时间内,我们并没有真正搞清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科学分析我国国情和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最近,小平同志又深刻地指出: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但要进一步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穷困的社会主义。现在虽然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只有到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小平同志这些十分重要而深刻的论述,无疑地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深化。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和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是一个巨大复杂的开放系统, 所谓生产力的发展方式, 是指生产力系统有序演进过程中其时序状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空间分布从小到大的系统运动形式。生产力的发展方式有两种,从生产力发展的时序状态来看,它表现为纵向传递式发展方式;从生产力的空间运动来看,它表现为横向扩散式发展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对生产力发展方式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生产力独立运动的角度出发,就生产力的发展方式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泽风 《江汉论坛》2004,(10):35-37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个提法是理论界在研究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中、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要求,先进生产力对生产力结构调整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变革所提出的要求,它具有阶段性、客观性、基础性、层次性等重要特征。“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提法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说:“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步伐,每个领导者和建设者必须真正认清和掌握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并且切实地应用到所领导和建设的工作中去,以保证生产力持续、稳定、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是人的主体精神和本质力量的外在表现,而人的这种征服自然的能力不仅要借助工具而且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实现的,即生产力的主体性和人的社会化是同步进行的。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主导要素,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生产力标准与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现阶段的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要全面科学地贯彻生产力标准,应着眼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协调一致,致力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从而使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的振兴与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怎样才能使生产力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需要认真解决而又未能解决好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自己的理论多次强调,他们不能预言社会主义将是或者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这只能由将来的人们按照将来的情况在自己的实践中去决定。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写成的《国家与革命》一书中曾这样说过,经过革命,剥夺剥夺者,会使生产力有蓬勃发展的可能。“但是,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成‘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1卷第92页)那么,这样的重大问题只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解决。  相似文献   

11.
<正> 从1982年和1983年开始,有的同志发表文章,提出了生产技术梯度转移的新论点。结果在实际工作部门,特别是在西北、西南地区经济部门的同志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去年十月在杭州召开的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年会上,有的同志明确反对技术梯度转移的论点。后来在兰州召开的西部地区发展战略讨论会上以及其他一些地区发展战略会议上,有些同志甚至说:“如果技术的梯度转移是客观规律的话,西北、西南地区岂不永远要落后下去吗?”可见这已经不仅仅是个抽象的理论问题,而且是同实践紧密相连的问题了。但是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技术的梯度转移确实是一个客观规律,我们就只能按照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就要科学地探索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否则事与愿违;有些人和单位还会干出破坏生产力的蠢事,例如,破坏森林、污染环境、践踏知识,等等。因此,深入探索和广泛宣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成为当务之急。为了阐述这一规律,首先要弄清生产力这一范畴。  相似文献   

13.
讨论生产力的发展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这就要弄明白生产力发展是否完全是由生产关系的变革决定的?生产力发展有没有自身内部的矛盾、内在的动力?生产力有没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本文试图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五、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发展: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相对独立的生产力有机整体。它的发展遵循前面论述的四方面规律,它的特点决定了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发展规律。(一) 国营大中型企业向着功能齐全化、规模大型化方向发展。从我国和世界评出的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存在的实际就可明显地看出。1991年我国评出的500家最大工业企业:销售额4795.33亿元,增长24.7%,利税819.94亿元,增长17.2%,固定资产净值增长20.6%,占  相似文献   

15.
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仕军 《齐鲁学刊》2000,3(2):67-69
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只属于外部动力,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根源在于人的需要与自然界不能满足的矛盾,直接动力是生产力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人的需要、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以及生产力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并非来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而在于其内在的两种力量。一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它的存在构成了社会生产力形成的逻辑起点 ,它的发展构成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继动力。二是物质生产力与科技生产力的矛盾。这对矛盾的特殊功用 ,使其成为了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17.
赵紫阳在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的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之一。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都是社会主义社会所允许的,凡是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都是社会主义社会所应改革的。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就成为我们检验一切工作的一个最明确、最简单、最切实、最可靠的标准。因此,生产力标准问题实际上就是怎样才能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怎样才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呢?这个问题从理论上来说是很复杂的,它涉及  相似文献   

18.
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哲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唯物主义不仅肯定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具有一般规律性 ,而且并不否认体现其规律性的运动发展形态的多样性、运动发展机制的非同一性。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巨大推动下 ,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就出现了某些不同寻常的运动变化态势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便是一种显著体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其本质就是突破生产力发展的常规化的线性发展模式 ,而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生产力超常规的跳跃式发展。从认识论、物质论、动力论等方面分析研究 ,有助于在哲学观的高度把握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思维方式、物质基础和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阶段根本任务的时候,必然面临着一种重大选择:沿着什么样的路径来发展生产力?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又是:怎样处理发展主体生产力和客体生产力的关系?我们认为,正确的、富于远见的抉择是:应当把人的主体生产力的开发摆在首位,以此为动力推动客体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整个社会生产力系统加速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是怎样发展的?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正确地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迅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在本世纪末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内部矛盾和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有一种意见认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大家知道,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坚持唯物辩证法,把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看作是生产方式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对于社会现象和任何问题,人们都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去进行研究。现在如果深入到生产方式的内部,把生产力作为一个客观对象来考察,探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问题时,仍然只从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及其与生产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去看问题,用生产方式发展的根本动力来代替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否认生产力的发展有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