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阐述清代广东商人往日本长崎、神户、大阪、横浜等港市进行贸易,和在当地定居创业、建立商号以及地缘性组织“广东会所”的历史轨迹;分析广东商人在日本经商贸易的地位,指出广‘东商人是一支强劲的商人队伍,名曰广东帮,与三江帮(江苏、浙江)、福建帮(泉州、漳州、福州)商人齐名,并成为日本华侨社会的侨领之一,深受日本华侨华人的拥护和爱戴。  相似文献   

2.
正6月30日,日本神户市,鲍悦初荣获"兵库县国际合作功劳奖"庆祝会正在这里举行。参加庆祝会的有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李天然总领事、日本兵库县知事井户敏三、众议院议员赤羽一嘉、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领侨室室长李春及京阪神地区华侨华人代表等共220余人。而这场庆祝会的主角,正是担任神户华侨总会会长达十年之久、为华侨华人事业、神户中华同文学校建设、中日民间友好  相似文献   

3.
晚清时期,日本开关后,广东籍华侨先后在长崎、神户等地区建立会馆和商会,其中荧荧大者包括荣远堂岭南会所、合福堂广东会所、长崎商务总会、神阪中华会馆、神户中华商务总会等。这些商人组织和会馆或以联络乡谊为宗旨,或凭借中央政府的授权和自身相对严密的组织形态、周详的章程,在沟通国内和东亚、东南亚贸易区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意义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4.
一位在抗日战争爆发前从中国福建随家人东渡日本的孩子;一位在日本侨居60余年仍保持中国国籍的华侨老人;一位拥有“中央实业株式会社”、“中央建物株式会社”、神户“中国百货公司”、大阪“林商店”,年营业额30亿日圆的华人老板;一位担任著神户华侨总会会长、神户中华总商会会长、神户中华同文学校名誉理事长、旅日华侨青年支流促进会会长等要职的华侨领袖;一位在日本社会享有盛誉,荣获过兵库县“国际功劳奖”、“菊花莲”和社轮社拨予的“世界和平奖”的知名华人……旅日华侨林同春会向我们讲述怎样的故事?香港回归前夕,我们在林…  相似文献   

5.
华侨联合会是由归国华侨代表发起,并得到海外各埠华侨领袖及国内100多位著名人士联名赞同,于1912年2月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的。该会是我国第一个联络世界五大洲华侨的民间机关,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在30余年间,该会在推动祖国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建设事业,维护侨胞正当权益方面起了不同寻常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1898年成立于上海的亚细亚协会是旨在实现中日联交的组织。清政府联俄外交失败后,中国朝野寻求与日本结盟共同抵御俄国。日本为了阻止俄国在华利益的扩张,也展开对华工作,促成中国朝野的亲日倾向。郑观应作为上海绅商界的知名人士,与日本驻沪总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共同发起成立亚细亚协会。由于时局变化,亚细亚协会未能展开全面活动而停止。但是该组织的成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充分反映了中国朝野对中日联交既有期待又有疑惑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7.
进入民国以后,中日之间关于教科书的争论逐渐增多,这样的争论甚至发生到了中国与日本本土之外的第三地--朝鲜.档案资料表明,朝鲜的华侨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与教材方面基本上与国内相同,日本殖民统治者最初也未加干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殖民当局加强了对在朝鲜华侨学校的控制,1932年初以"普及排日思想"与"妨害治安"等名义,扣押华侨学校从中国运来的一批教科书.中国驻朝鲜总领事馆要求日本殖民当局归还,双方进行外交交涉,以日本拒绝归还告终.这次教科书事件的根源是中日双方对教科书内容的认知不同,且与时局的发展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反清思想探源[日]中村哲夫文谢俊美译译者按:中村哲夫先生系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著名专家,国际知名学者,现为神户学院人文学部大学教授。先生著作甚丰,先后出版过《同盟时代》、《移睛阁遗闻──孙中山与吴锦堂》等专著。为了让更多的史学工作者熟悉了解中村先生...  相似文献   

9.
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五月,江苏省侨务访问团一行6人,在团长、江苏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丛建国先生的率领下,飞往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东瀛日本,对东京、横滨、大阪、名古屋、京都、奈良、神户、和歌山等城市的华侨社团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访问。 江苏省侨务访问团此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与旅日华侨界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与了解,并促进旅日华侨与江苏省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5月16日至26日的10天访问中,代表团成员与各地华侨畅叙乡情,互吐心声。从华侨们乡音未脱的言语中,代表团成员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桑梓情、沉沉的赤子心。  相似文献   

10.
日本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视为“大正天佑”,以日英同盟为藉口对德宣战,以夺取德国在远东的根据地为最低目标,实现在华优势地位为最高目标。战后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大力推行理想主义外交,获得了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不久,美英卷土重来,重返亚洲,逐渐加大了对日遏制,发起了召开海军军缩会议的倡议。因与美英实力悬殊巨大,日本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试图把华盛顿会议作为外交战略转向的试金石,但遭遇滑铁卢。其后,日本外交开始由理想主义转为现实主义,开始与国协调,华盛顿会议成了“币原外交”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日本六角恒广与中国王顺洪等学者对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仍然没有改变其研究的“冷清”状况。今后的研究,应该从存在的十个方面基本问题入手,深入研究,从而有所突破。文章对十个方面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具体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以期对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的研究有所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日本汉诗是中国古诗流播海外衍生出来的一大支脉.日本汉诗诞生于天智天皇时代,其后一千多年的日本汉诗史被分为王朝、五山及战国、江户、明治后四个时期.天智天皇时代起,及整个奈良时代、平安时代,这五百余年被称为日本汉诗的王朝时期.<怀风藻>是日本现存最早的一部汉诗总集,多临摹之作.平安之初,相继出现了三部汉诗总集,即<凌云集>...  相似文献   

13.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牧羊事业曾几度规划,但起色不大,其羊毛工业使用原毛的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九·一八事变后伪满洲国的出现,为日本羊毛"大陆政策"的展开提供了机遇.日本设立了"日满绵羊协会".力图在日本本土、中国东北发展牧羊业.卢沟桥事变日本占领华北及"蒙疆"地区后,日满绵羊协会的活动范围扩大,改称"东亚绵羊协会",全面负责日本本土及殖民地、占领地的绵羊改良增殖事务.  相似文献   

14.
在“天皇机关说”与“民本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大正民主运动向藩阀专制发起前所未有的攻击,提出了“拥护宪政”的口号。以“大正政变”为起点的反对专制主义和扩军备战的群众运动,揭开了大正民主运动的序幕。由于大正天皇对政治体制的控制相对宽松,在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推动下,民主自由思想迅速传播开来,青年运动、学生运动、工农运动等相继而起,打破了藩阀势力独占政治阵地的局面。大正民主运动作为日本资产阶级民主派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从实现“建立政党内阁”与“推行普选制度”两大政治课题的方面来说,它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但是,由于资产阶级民主派本身的软弱性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护宪三派”组成的政党内阁未能对枢密院、贵族院、军部等特权机构进行实质性的改革,日本仍旧在天皇制军国主义的压迫之下,民主革命的任务并没有完成。  相似文献   

15.
日本在20世纪初已成为亚洲的“东洋”国家,但在国际上所处的“尴尬”境地和成为世界强国的愿望又迫使其需要进行社会改革。日本大正年间的社会改革运动有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一种是以吉野造作为核心的德莫克拉西民主政治思想;另一种是以北一辉为主的法西斯主义集权政治思想。这两种分别代表民主与集权的“矛盾”的指导思想却在“合力”的作用下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溯流探源、纵横交错、史论结合的比较研究,展示了中国晚清与日本明治时期社会改革在林业机构、林权制度、森林法规、植树造林方面的不同,对林业状况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中日两国在这一时代都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认识、吸取当时社会改革影响林业的经验与教训,对当今乃至后世的社会改革与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内外政策的调整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中国国民党的光荣革命历史传统,内部要求抗日的进步力量,蒋介石的民族意识和抗日愿望是其转变的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8.
古代的日本早在冰川时代就与中原王朝有着交往关系,但只是民间性质的交往,还没有官方的介入和参与。两汉时期,古代日本通过向中原王朝朝贡,纳入中原王朝的册封体制之内,开辟了两国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9.
第三期儒学一概念,原为“儒学之第三期”,首见于抗战胜利后牟宗三先生起草的《鹅湖书院缘起》,产生于当年鹅湖儒者群体之文化意识与文化反省。这是一个历史文化的概念。牟先生将儒学第三期之发扬定性为一场我们这个时代“担负圣人型范下大事业”的文化运动。由第三期儒学文化运动所要树立所依据的“道德的理想主义”之大纲维与时代之需要,牟先生提出道统、学统、政统三统并建说。此是牟先生为儒学第三期文化运动确定的总使命、总方向与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20.
重视自然山水、对其进行浪漫主义书写是新时期文学创作的一种倾向,也是新时期浪漫主义的重要构成之一。其文学形态主要有表现自然“美育”的浪漫主义、“生态”浪漫主义以及作为人文社会的对比物零散地出现在作品中的自然书写等。它们表存形态不同,但都具有主观抒情性、博大崇高的美学风格、神奇性和神秘性,都显示出作家强健的想象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作家的笔触在人文、历史、地理、自然四维世界组成的巨大书写时空纵横驰骋,创造出博大雄浑的艺术世界,构成色彩绚烂的画面,显示出浪漫主义文学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