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有权是政治哲学的重要范畴,是理解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性依据,也是破解马克思正义悖论的关键概念。洛克将劳动确立为所有权的根据,实现了劳动和所有权的同一性,奠定了近代社会的正义信念。黑格尔在洛克劳动所有权思想的基础上通过“贱民的反抗”揭露了以资本主义所有权为基础的市民社会正义的虚伪性。黑格尔的思考推动马克思从具体的社会经济关系出发考察资本主义所有权的实质,进而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特质在于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进程的梳理,考察了劳动和所有权从同一到对立的转变,揭示了在此过程中渗透的资本所有权对劳动奴役的非正义性,由此揭露资本主义鼓吹的自由、平等和正义的伪善本质,要实现实质正义必须超越资本所有权实现劳动正义,重建个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全面深入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由于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因此马克思在研究生产关系的同时,对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力,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协作、分工、机器大工业等劳动方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马克思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生产力形式”的思想。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理论界的同行。  相似文献   

3.
黄家裕  陶林 《阅江学刊》2024,(1):38-48+172
生命政治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身体与灵魂的思想,它长期被宗教政治和君主政治束缚,文艺复兴使得生命政治从神学走向世俗生活。资本主义工场工业劳动取代农业劳动后,资本主义国家机器为了维护工场工业劳动与社会稳定,与医学技术结合嬗变出医学生命政治。随着机器大工业劳动的崛起,资本国家机器和资本双重规训劳动者使得生命政治嬗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生命政治。当今非物质劳动已经产生,并获得劳动霸权,根据马克思的劳动思想,吸收自治马克思主义的非物质劳动思想,以非物质劳动为基础反对资本主义性质的生命政治;突破资本主义性质的生命政治的藩篱,并发展出自治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政治。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6,(9):81-85
马克思的理论往往蕴含着强烈的批判性价值,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他的异化理论之中。这种批判性价值首先来自于马克思对前人异化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但更重要的是来源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性分析,他从四个方面强烈批判了资本对人的异化,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马克思异化理论蕴含的批判性价值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的批判性价值被西方马克思主义所继承,后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成为人们认识晚期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重要思想来源。同时,它的批判性价值对于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健康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是人们认识当代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矫正各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推动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科技研究范式也发生深刻变革,数据劳动历经多年发展已经从新兴的技术类型,逐渐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战略资源。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马尔库什以马克思“人的本质”与生产理论为起点,提出了解释现代性问题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框架——生产范式理论。以马尔库什生产范式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阐明数据劳动的本质、特征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把握数据劳动在现代社会中扩张与膨胀所产生的后果,对“数据劳动的异化”进行反思和批判,探究摆脱数据劳动异化的正确途径,有助于促进数据劳动的合理发展、校准数据劳动发展理念;有益于调适社会公众对数据劳动的认知;有利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科学的数据劳动观。  相似文献   

6.
王青 《日本学刊》2016,(4):126-143
当代日本学界力图构建超越近代资本主义原理的"共生"理念,以人与人的"共生"和人与自然的"共生"为契机,建设消除人对人的歧视与压迫的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社会,其中以尾关周二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进行的理论阐述最有代表性。尾关分别采用马克思关于劳动与交往的异化理论、马克思对资本全球扩张趋势的洞察以及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物质代谢观点,深刻批判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带来了人对人的剥削和压迫,也从根本上破坏了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彻底解决以上危机状况,人类应该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生"作为哲学理念,构建人与人共同共生型社会和人与自然生态循环型社会。  相似文献   

7.
赵汇 《学术交流》2012,(9):78-82
资本同劳动对立的辩证性是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本质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资本同劳动对立的辩证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特征,也是资本主义本质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理论观点揭示了资本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劳动向资本的转化。劳动向资本转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运动,其重要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生产、再生产。马克思的这一理论观点,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运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自然科学恩格斯指出:“在从笛卡儿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象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维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①如果说以往的哲学家是不自觉地被自然科学和工业的进步推向前进,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则自觉地总结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发展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任何一门  相似文献   

9.
市民社会是青年马克思解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常用术语。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从哲学维度阐发了以社会至上为价值取向的现代市民社会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深刻考察,从经济维度诠释了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异化本质;通过对市民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分析,揭示了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从历史维度得出了市民社会是整个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的科学结论。今天,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于我们恢复人的社会主体意识、倡导社会自治,从而推进我国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经济学家、科学共产主义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们一直在引证一个论点,其基本意思可表述为:社会经济进步的速度取决于生产资料对于消费资料的优先发展。同时引证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为生产而生产,资本主义社会取得较之以前社会形态从未有过的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当然也引证列宁所说关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然而不知何故却忽略了列宁和马克思认为的,人,劳动人民是最主要的生产力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马克思确实把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优于封建主义的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人类智慧史上划时代的巨著。它不仅使政治经济学发生彻底的革命,而且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生、发展及其灭亡规律,尤其是论证了人类社会商品经济的由来和发展,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资本论》为人类社会商品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一,提出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须从商品分析开始。正因为要从商品分析开始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从而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商品的概念、商品的本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商品和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以及劳动力商品等等。从而创立了马克思的商品和商品经济理论。第二,提出和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从而彻底地完成了劳动价值论,为商品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  相似文献   

12.
张丹华 《社科纵横》2009,24(3):28-30
马克思主义经典生产方式范畴是对早期工业社会的反思,但在当前马克思唯物史观仍具有时代的精神价值;是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方法论依据。作为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技术新变化的理论范式,马克思唯物史观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揭示了知识经济时代资本主义社会技术新变化的规律,对技术创新战略发展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异化劳动”和“商品拜物教”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兴起,这一过程中,人被异化,尊严被剥夺.异化是指人的存在及行为都不能被自我所掌控,表现出与自我的疏远和对立.尊严是人作为人的存在被自我和他人承认和肯定.人的异化及尊严感丧失,造成了物质主义、消费主义、虚无主义在现代社会的盛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尊严与异化理论,提供了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尊严和异化的丰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考察了人类社会节约劳动时间的问题,揭示了各个社会形态普遍存在时间节约规律,指出这个规律在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一、经济效益规律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经济效益的“效”是指效果,“益”是指利益,经济效益也就是指经济效果和利益。现在常用的经济效益定义为:“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同劳动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马克思的主要经济著作,探讨他如何为生产劳动理论奠定坚实基础,确立科学体系,并进一步加以充实和发展。在这一探讨的基础上,进而阐明:这个理论虽着重分析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劳动,但也涉及到资本主义精神生产劳动,而且暗示后者的重要性将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日益加大;虽强调生产劳动的社会规定性的特殊意义,但也从未排除它的物质规定性的作用,而且认为这两者是统一的,缺一不可;虽集中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但也指出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途径,而且表明后者正足前者的否定;虽反复论证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但也揭示一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原理,而且这些原则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所必须遵循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有四个基本观点:1.现代社会是以物质生产和劳动、职业系统为中心的;2.资本主义的根本对立是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对立,在这一体系中工人地位至关重要;3.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启蒙运动的优良传统;4.马克思理论包含一个前提:在全社会实现公正与平等。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商品是反映资本主义本质关系的范畴,马克思证明劳动力商品范畴的目的是证明剩余价值理论,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唤起劳动人民奋起斗争,剥夺剥夺者,具有革命的意义。劳动力商品范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关系,但是把它运用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就是不正确的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之间本质上是劳动交换关系,从中可以得出劳动具有商品性质的结论,这样才能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对于推动经济建设才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王玲 《学术交流》2001,34(4):6-9
马克思第二种设想的核心思想是俄国和东方各国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利用资本主义的"肯定成果",缩短落后国家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程,其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跨越卡夫丁峡谷后的社会主义,必须是建立在现代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二种设想,不仅从理论上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的一系列观点,而且在实践上创造性地摸索出了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8,(4):28-34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两人都对技术问题给予了格外的关注,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技术思想。马克思认为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又导致了人类深陷奴役的泥潭。马克思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的应用,因而马克思认为要想摆脱人被奴役的局面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消灭私有制,变革生产关系。然而海德格尔的技术思想却触及到人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将现代技术的本质——集置作为一种"危险"的关系,确定为真理的极端展现方式。正是这种极端的展现方式让现代人处于"无家可归"的困境之中。海德格尔认为摆脱这种困境的出路在于重新入"思"存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命题: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中,劳动具有商品性质。并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命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作者认为,马克思关于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论述是以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不是交换的对象为前提的,其结论仅仅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具体规定,不应当作教条不适当地应用于社会主义。对劳动本身的价值决定,作者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作了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