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长春同志近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对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提出了理论建构与学术创新的明确任务和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的重要意义,以宽阔的理论视野和创造性的学术建构,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打造、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收录在本论文集中的一系列文字,很可能属于我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研究题域之一。在这些论文中,既有我关于“中国学术自主性”这一问题的最初思考。也有对这一问题所做的持续推进.更含有一些最新的观点及其展开。因此可以说,本论文集标示了迄今为止我个人关于“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自主性”这一理论论题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学术思考脉络。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是促进学生思想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有效保障。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其对教育的质量所发挥的影响作用不容小觑,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可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成效。文章围绕系统思维角度下高校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展开研究,在对评价体系的建构意义作出深入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当前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最后对评价体系的建构方法进行了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4.
段振榜 《云梦学刊》2001,22(1):91-92,103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对于搞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建立这样的评价体系,并提出建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必须有完善的评价指标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反思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存在评价目标狭隘、评价结构单调、评价过程缺乏针对性、评价标准主观等诸多困境,而要构建科学化、合理化、可持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就要将评价机制上的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评价方法上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评价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评价过程的动态与静态、评价的系统性与专门性相结合,从而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客观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下载CSSCI(1998-2008)数据,借助于科学计量学方法及其处理软件可对我国近年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已形成一批高产作者和出名的研究机构,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包括SCI、SSCI等文献数据库、核心期刊、影响因子等工具的评价效度,关注的学科期刊主要为图书情报、科技管理、高等教育类期刊.  相似文献   

7.
近三十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空前繁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哲学界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历史学界的现代化问题探索、经济学界的市场经济问题争鸣、法学界的法治国家问题研究等.都直接指导着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以致于我们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个重大成就的取得都是理论先导的结果。就学以致用而言.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总体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8.
程熙 《云梦学刊》2013,(4):49-50
青年学者在当今学术生态中面临着三种评价体系。第一种评价体系是来自于国际的学术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的特征是本土的学术规范和国际接轨,以发表英文的SSCI为标准,论文的好坏根据引用率来评价。这种评价体系将成为中国未来的主流趋势。因为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崛起,中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加强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的明确任务和殷切期望。一、强化使命担当,切实增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行动自觉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哲  相似文献   

10.
张国春 《云梦学刊》2006,27(4):25-25
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考评问题,是一段时期以来学界较为关注、议论颇多的问题。近些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根据国内外文献计量学的发展态势,对科研成果的量化评价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应该说,作为科研管理领域的探索,量化评价是有其一定积极意义的,但科研成果的量化评价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应用到管理工作中尤其应该慎重。科研成果评价对科研工作具有引导作用,在成果量化考评本身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的情况下,简单化地将这样考评的结果与激励措施直接挂钩,则会对科研导向和学风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原因在于,科研工作的业绩体现在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1.
对改革当代中国学术期刊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才高 《云梦学刊》2010,31(2):27-31
我国学术期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审稿选文缺乏健全的制度保证;办刊主体的行政化:编排规范不当导致以人取文,也导致读者看人读文;因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所致的学术腐败使学术期刊深受污染;经费缺乏明确政策规定等。要改变这种状况,实现学术期刊宗旨,必须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1)加强审稿选文的制度建设;(2)实行实职主编制,扩大主编与责编的自主权;(3)改革编排规范:增加编者按(重点论文导读)与作者自述的“课题价值”与“创新点”,取消“作者单位”与“作者简介”;(4)改革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加强学术腐败惩治力度;(5)创办多家学术批评专刊,改革学术期刊评价方式;(6)明确学术期刊性质和经费来源及额度,确保经费足额到位。  相似文献   

12.
陈力丹 《河北学刊》2003,23(1):41-45
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评估,只应以论著本身作为评估对象,课题来源的级别、核心刊物与否、是否获奖、是否被媒体报道,均不直接与学术研究相关,不能作为评估的依据。应改革目前高等学校和社会科学研究单位中较为普遍存在的将量化管理简单地用于对学术研究的考察与成果的评估上。  相似文献   

13.
从CSSCI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的引用文献可以反映其研究源流,引用文献的多寡体现了其研究深度,被引用文献的语种和类型可以了解作者的阅读取向和学术资源。如果从学科角度观察,则可以发现各学科在学术规范、研究深度、学术资源等方面的差距。本文正是借助CSSCI来探讨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在这些方面的差距,分析存在问题,从而提出建议。文章还借助CSSCI的统计数据,对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学风问题、一稿多发问题、期刊自引与互引问题进行了揭示。  相似文献   

14.
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滞后性与超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泽雄 《河北学刊》2002,22(1):15-19
本文论述了滞后性和超前性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 ,并就滞后研究与超前研究之统一及其可能途径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国理工院校主办的人文社科学报已达100多家,在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序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理工院校的人文社科学报由于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其办刊愿景值得深入研究。为了提高理工院校人文社科学报的核心竞争力和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探索一条适合于该类学报生存和发展的进路。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评估制度化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多元性与动态性发展,使得公共政策评估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的公共政策评估还停留在起步阶段,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对公共政策评估进行制度化建设。我们不仅要明确公共政策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弄清公共政策评估制度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公共政策评估制度化建设的原则和要求,只有这样,我国的公共政策评估工作才会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阴山学刊》2009,22(3):113-120
与时俱进,改革发展,学报编辑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在垦拓中深化,在探索中创新。2008年的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论题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学报编辑业务;学报办刊特色;学报编辑主体;学报改革与发展;学报编辑出版网络化;学报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的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在学报界及期刊编辑学界的共同努力下,继续稳步向前推进。论题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学报与学术风气;学报编辑业务;学报改革与发展;学报编辑主体;学报名刊、名栏建设;学报编辑出版网络化。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30年中,随着大规模西方人文社科著作的译介与研究,大量的人文社科术语进入了我国相关的学术研究领域,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学人的话语模式和心智结构。西方人文社科术语的引入,在丰富我国人文社科研究术语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术语建设的一些问题。这其中,术语的翻译策略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相关领域术语建设的学术生态。本文主要结合人文社科术语研究的特殊性来探讨术语翻译策略选择过程中的国际化与民族化问题,旨在对今后我国人文社科术语的规范化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年学术失范现象愈演愈烈,学术界、出版界对此展开了深入探讨。从文化视角、学术人成长经历和环境、学术人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变化、学术人对学术本质认识的变化、学术人的社会责任感、学术的独立性等多个角度来看.当今学术失范是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国学术和合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