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越,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对吴越文化的界定,随着历史的变迁,是不断有所变化的。两周时期,宁镇(南京、镇江)地区的考古文化称为吴文化,太湖地区的考古文化称为越文化。至春秋战国(特别是经过吴越争霸之后)两支文化渐趋同一,才形成具有统一特征的吴越文化。不过在今人心目中,所谓吴越文化,实是泛指除去上海这个大都市以外,属吴语方言区的浙江一带城镇与乡村的总的文化表现。  相似文献   

2.
融合古今 汇通中西——略论吴文化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们讲的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性大文化。它同中国其他区域文化一样,是中国文化的子文化。从它的历史发展来看,它是最富开放、变革的文化,充满融合、辐射的功能。因此,它的覆盖区是中国历史上以及当今最富裕的地区,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最有希望的地区。我们所说的吴文化地区,是指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下游金三角地区,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太湖南侧的杭州、嘉兴、湖州,长江以北的南通、扬州等地区。吴文化地区处在长江下游三角洲,它同长江中游的楚文化地区和上游的巴蜀文化地区,构成了一条长江经济文化带。黄河哺育了中国的古…  相似文献   

3.
文章先从考古发现上证明“太湖地区的吴文化直到春秋晚期才繁荣”这一现象入手,进而推出一系列考古学佐证,揭示宁镇地区湖熟文化与吴文化之间的传承演变关系;并结合当时地形地貌的推断、“横山”“梅里”等相关地名的记载与传说、“吴”之名称的来源,从考古、史籍以及地理学、古文字等诸多方面加以论证,得出了吴国及吴文化应是以宁镇地区为发源地,继而不断向太湖地区扩张,最终繁盛壮大于此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把吴文化研究推向系列化、专题化,使吴文化研究进一步为当前无锡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由无锡吴学研究所主办,得到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所、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协办的“’96吴文化研讨会”,于4月6—8日在江苏省锡山市吴文化公园举行。  相似文献   

5.
吴文化的生成与变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移民结构的规定和影响。吴文化有眷独特的区域特征,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产生深刻的影响。吴地区先秦以来传承不息的迷信鬼神文化传统奠定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底蕴;吴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促使佛教、道教鬼神观念向民间鬼神信仰渗透。丰富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吴文化的生成与变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移民结构的规定和影响.吴文化有眷独特的区域特征,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产生深刻的影响.吴地区先秦以来传承不息的迷信鬼神文化传统奠定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底蕴;吴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促使佛教、道教鬼神观念向民间鬼神信仰渗透,丰富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在吴文化的热烈探讨中,论者每每论及华夏文化对吴文化的影响,而对吴文化给予华夏文化的影响则注意不够。文化的影响从来都是相互的,现有资料表明,至迟远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长江下游吴越地区的文化就对中土文化发生了联系和影响。到春秋晚期,随着吴越的崛起和争霸华夏,这一影响达到了高峰。本文拟就春秋晚期以来吴文化的北向影响作一初略的探索,以期对整个吴文化研究的拓宽深化有所裨益。一据《庄传》记载,襄公十九年,鲁为报谢晋伐齐救鲁之功,特赠晋中军将荀偃以“吴寿梦之鼎”。寿梦为吴王,《吴越春秋》载其曾“朝周适楚,观诸侯礼乐”,并与“鲁成公会于钟离”。文献载其重器——“寿梦之鼎”辗转于华夏重要国家鲁、晋,透射出春秋中晚期吴  相似文献   

8.
从吴文化记载看《史记》的文化综合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科 《文史哲》2002,(2):94-97
《史记》中的《吴太伯世家》等篇章,对吴国的历史文化有较详细的记载。通过这个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先秦西汉时期吴人尚武好勇、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等特点。吴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区文化载入史册,体现了《史记》的文化综合特点。这种综合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它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创造新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应上海博物馆的邀请,镇江博物馆主办的《镇江吴文化考古成果展览》自1987年元旦至20日在上博展出。结合展览,特邀请长江下游几个省的有关考古工作者20余人举行了一次为期三天的吴文化学术座谈会。镇江地区属于吴国的中心区域。解放以来,由于考古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初步揭示了吴文化的面貌,珍贵的出土文物对于研究吴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吴文化即吴地文化,也称"太湖文化",从一万年前诞生至今,一直是吴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凝聚力之源.在以"知识经济"和"人地和谐"为主要内涵的太湖时代,吴文化具有"融合"、"创新"、"务实"和"崇文"等精神特质,成为长三角地区"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的最重要营养源.随着历史发展,吴文化的价值增值对于太湖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吴文化的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认为,吴文化的特征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层(人文心态)的根本特征,中层的一般特征和外层的具体特征.其发展主线是刚柔相济,其中“刚”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对文化事业的全力投入,对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执著追求,以及在民族危亡之际表现出坚贞的民族气节,在经济领域中开拓进取的精神等.吴文化这些特征,是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移民结构的规定和影响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一、西镇文化是中华诸吴文化的重要源头吴山西镇文化,是以吴山为中心并含环吴山周边陕、甘、宁地区,涉及西镇镇务历史的文化。它是包括有关西方金天镇山的设镇宗旨,祭祀礼仪,庙会活动为内容的相关文化的统称。诸吴文化是凡文化词汇中嵌带着与夨、吴、虞有关联内容的文化。西镇吴山,是中国十大名岳名镇之一,是陕西第二名山,也是西部唯一的镇山。明代,曾由凤翔、平凉、庆阳三郡,齐心协力,共同进行过重修。它“脉接昆仑,位贰太华。襟千带陇,瞻岐望华”,地处西部炎黄生息之区,周秦文化发祥之地。西镇文化,是中华五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诸…  相似文献   

13.
胡火金 《学术界》2012,(2):177-185,287
吴文化孕育于古代吴越之地,在独特的内陆湖泊环境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协调的文化内核,呈现了趋水内敛、多元杂并、包容创新的文化特质。长期以来,吴文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挖掘弘扬吴文化的精神内核,将其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进行关联和整合,对于长三角区域的文化发展和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先秦时期的吴国文化,长期以来因文献记载不足,很少被人重视。即使有所论及,也往往将其作为越文化的一部分。近几年来,由于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发掘了大量新的资料,一些学者对吴国文化进行了重新审视,开始将吴国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共同体来进行研究,提出了“吴文化”这一名称。然而问题并未解决,“吴文化”这一名称也没有得到普遍认可。当然,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主要原因当是目前对吴国文化的起讫时间、地域分布、基本特点以及在我国古文化中的地位等问题,未得到圆满解决所造成的。既然“吴文化”已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共同体提了出来,而“吴文化”又是我国古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索,以恢复其历史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5.
吴国取“句吴”为国名,是促成吴国立国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有明确表述:“太伯、仲雍乃奔荆蛮,文身断发,……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两位来自异族文化的远客,文身断发、自号“句吴”以后,竟博得土著居民的信赖推举,创立吴国,其原因何在?要解答这一问题,就必须了解“句吴”一词的文化蕴意。  相似文献   

16.
吴文化研究的拓展与深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丰富内涵是多元复合的。疆土幅员的辽阔广大,人文地理的复杂殊异,造成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各种区域文化的产生,使得中华文化兼具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特征。因此,对中华文化的研究,既要关注具有民族凝聚力的统一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又要关注各有个性、各具特点的缤纷多彩的区域文化。吴文化就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包括的地理区域西起南京,东至上海,南达杭嘉湖,北至扬州、靖江、南通、启东一线,是长江下游的三角洲地区,以太湖为腹地,以苏州、无锡、常州为核心地带。吴文化源…  相似文献   

17.
近代吴地女性文化的变迁□许周鹣吴地女性文化的变迁在封建社会与近代社会交替之时,吴地女性较早地摆脱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挣脱封建宗法制度的控制,走出传统封闭文化的怪圈,跨入近代社会。吴地女性文化的变迁一方面与封建末世吴地女性文化的特点有内在联系,另...  相似文献   

18.
多元文化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民族集团共同生活在一个国家里,这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早已存在。但这种现象在以移民为主的国家里则更为明显,如北美、南美、澳大利亚都有100多种民族集团居住。英国由于历史上侵占过许多地区,而这些被侵占地区的居民,由于种种原因移居英国,也使英国成了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国家。这种现象在西方国家里被称为文化的多元主义,或文化的多样性,或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  相似文献   

19.
河洛文化在中华文明史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洛地区是夏商周三代建都之地,号称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故被称为“天下之中”。河洛地区诸侯小国的文化,是“天下之中”的文化,代表着我国古文化的不同的源流。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撞击出灿烂的火花。河洛文化是当时最先进文化的代表。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形成以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相继以洛阳为国都。唐以洛阳为东都。梁、晋、汉、周、北宋以开封为国都。河洛文化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表现出中国正统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关于明朝的羁縻政策 ,研究成果十分丰硕 ,但对女真文化的单纯研究并不多见 ,有一些关于满族文化研究的论著涉及了明代女真文化 ,但一般都是寓明代女真文化的研究于满族文化的研究之中 ,没有突出体现明代女真文化的特点及嬗变过程。本文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明朝的羁縻政策给女真文化带来的影响及女真文化的嬗变进行深入的研究 ,并探讨文化边缘地区文化嬗变的发展规律。一、明朝对女真族实行的羁縻政策概述  明朝政权建立以后 ,为了有效管辖并统治女真地区 ,在女真地区实行了以夷治夷的羁縻政策 ,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设立羁縻卫所 ,任命各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