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明实录》记明朝皇族内部斗争,多掩饰失真。南官复辟与景帝之死,即是一例。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也先发动瓦刺军四路侵明,大同告警。宦官王振挟英宗亲征,结果发生“土木之变”,英宗被俘。为了应变,英宗弟郕王监国,后为景帝。景泰元年(1450)八月,英宗回到北京,住在南宫。景泰八年正月,英宗乘景帝生病,夺取东华门,重新登上皇帝宝座。史称此事为“南宫复辟”。英宗复辟后三十二天,景帝就死去了。关于南宫复辟,《英宗实录》卷二七四记载: 天顺元年(1457)正月壬午,上复印皇帝位。时武臣总兵官太子太师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輗、张軏等,文臣左都御史杨善、右副都御史徐有贞等,内官司设监太监曹吉祥等知景泰  相似文献   

2.
释“馘”     
从古至今,无论传笺注疏,还是辞典字书,对于“馘”字的释义,或是或否,矛盾百出。我不揣简陋,试以甲骨文、金文和古籍所载,探释其义如下,实冀方家不吝赐教。 一 甲骨文“馘”字,颇多异体,隶定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字形:(甲)“从百在戈下”之形,(乙)“从眉在戈下”之形,(丙)“从自在戈下”之形(此“自”为象形字横目在|下,与释“鼻”之“自”不同形)。这三种字形的“戈”字下所从之字的下部,  相似文献   

3.
在徽州赋役保甲合同文书的语境中,清代保甲的推行主要以图甲为基本框架,是在图甲基础上添设的一个职役,长期沿用或模仿图甲的结构和运作方式。徽州民间长期存在图(里)、保并存的格局,它们之间功能或有重合的情况,却没有发生更替。这说明了都图里甲体系为主体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分工的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4.
明代徐有贞曾说:“宋有天下三百载,视汉唐疆域之广不及,而人才之盛过之”.郎瑛也说;“人才之盛,莫〔过于〕三国与宋也”.纵观我国封建社会历史,宋代确为人才济济的一个朝代.这是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宋代人才,北宋比南宋多,北宋九朝又以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为最盛.  相似文献   

5.
在阅读中学语文教材时 ,会发现文言文注释中有如下两种 :一是甲通“乙” ,二是甲同“乙”。其实 ,这同通行的《古代汉语》教材是一样的 ,所不同的只是第二种没有《古代汉语》注解详细而已。这原因恐怕是为避免繁琐 ,减轻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负担。但同时也给文言文教学带来一些麻烦 ,给学生造成一种误解。且看几个例句 :1 .曾益其所不能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五册《孟子二章》)注 :“曾同‘增’。”2 .入则无法家拂士 (同上 )注 :“拂同‘弼’ ,辅弼。”3.亲戚畔之 (同上 )注 :“畔通‘叛’。”《教师教学用书》为课后练习提供…  相似文献   

6.
景泰八年正月,景泰帝病重,英宗乘机复辟。英宗复辟的人物因素主要有三个:景泰帝贪位薄兄;孙太后拥护英宗,反对景泰帝;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倒戈相向。在这三大因素的作用下,英宗复辟并且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胡迟 《百姓生活》2012,(3):48-49
徽州“三雕”,即砖雕、木雕、石雕,是徽州古代建筑长期使用的民间雕刻工艺,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的组成部分。徽州“三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8.
须弥山石窟,这座1400多年前开凿的艺术宝库,曾得到明朝皇帝英宗的赐名;这里的一个弥勒大坐佛,比云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佛还高;这里的“一佛二菩萨造像”,堪称北周造像雕塑精品,中国罕见——  相似文献   

9.
明代中后期至清前期徽州社会变迁中大众心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中后期至清前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徽商资本积累的增加 ,地处皖南山区的徽州社会同江南其他地区一样 ,发生了较明显的社会变化。这一社会变迁给徽州社会及其大众心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传统的安土重迁和农本商末观念被轻本重末观念所取代 ,注重实效和功利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徽州大众中上自官僚士人、下至普通百姓无不以金钱作为最高追求 ,“新安多游子 ,尽是逐蝇头”,官场中“以吏为商”、社会上无赖横行的玩世不恭心态、主人虐待佃仆和奴婢的畸形心态以及宗族的认同心态等等心态的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说正是徽州传统大众心态造成剧烈冲击的集中体现。徽州百余年的社会变迁虽因种种因素未能最终完成 ,但它直接促进了明清徽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用“名列三甲”表示“位居前三位”,常见诸报刊。然而,这种比附其实是错误的。用“三甲”排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明、清时期参加中央级考试(先会试后殿试)的各省举人考中进士后被列为“甲榜”,未考中的举人被列为“乙榜”。由此便引出了“甲等”“、甲科”等概念。“甲”乃  相似文献   

11.
徽商是徽籍人商帮,唐宋以後,“黄巢之乱”和“靖康之乱”连续两度造成徽州移民的高峰,使徽州人口大增,以当时的徽州耕地状况和生产力水平,几是达到饱和,於是民众生存空间更小,徽民们“非经营四方,绝无生治策”。於是“天下之民寄命於农,徽民寄命於商”。正所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徽商遂在南宋时开始形成。但早期的徽商还是一种简单的以徽州山林盛产的茶、木、瓷土等换取徽州所需的粮、布、盐等的缺盈互补贸易,明以後徽商才得到大发展,不再局限於以徽州为中心的贩买贩卖,而是面向全国,经营规模也越…  相似文献   

12.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写的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成就空前的编年通史。它记载了自战国至五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共二百九十四卷,约三百多万字。这部书是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恕、刘邠、范祖禹,司马康等人,于治平三年(1066)奉宋英宗之命开始编写,到元丰七年(1084),积十九年时间,“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以为是书。”书成之后,英宗已死,神宗赐序,以其“鉴于往事,有资於治道,赐  相似文献   

13.
一、前记 一九七九年我曾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写过两篇“报告”。首篇名《关于“金文新考”的报告》(简称“报告甲”),第二篇名《夏禹婚宴青铜礼器于殷墟出土的报告》(简称“报告乙”),都已先后发表。“报告甲”于《学习与研究》发表后,曾由《新华月报》文摘版(1981年5月号)作过专题简介,“报告乙”在《湘潭大学学报》发表后,受到某大学历史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年四月,在成都房管所的小通巷建筑工地上,挖出了大批锈烂的“太平百钱”和一件“太平百钱”铜母范。这一发现,对“太平百钱”的研究,无疑会起到促进的作用。 “太平百钱”的“太”,篆文作“(?)”,除个别研究者认为应该读“大”,并释“太平百钱”为“大可千百钱”之外,古泉学者皆认为应该读“太”,现今已成定论。至于“太平百钱”的铸主,则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有下列诸说: (一)孙氏旧钱说。这种说法可分为两支:一支认为是吴大帝孙权所铸(持此论者有张絧伯先生等);另一支认为是会稽王孙亮所铸(持此论者有陆果泉先生等)。其实这  相似文献   

15.
司马光从宋仁宗嘉祜六年(1061)至英宗治平二年(1065)知谏院, “以言事为职”。这五年在他的官宦生涯中只是短暂的一小段,但却是他政治思想和精神风貌集中表现的五年。他为了赵宋王朝的长治久安, “倾输胸腹之所有”①,屡屡奏言,仅《司马文正公传家集》中所收录的奏章就有一百七十八份。所以对他五年谏官生活的言行进行剖析,是研究这一人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有裨于对北宋这一时期历史的研究和认识。一、分主次首陈治纲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在北宋治平、熙宁年间“尚书六曹,一岁之间,超转其五”,任职超常,这不仅反映出北宋元丰新官制变革之前欧阳修职务变迁的特点,也源于欧阳修的政治立场。欧阳修在嘉祐年间赞立英宗以及濮议之争中坚定支持英宗,使其官职不断升迁,但同时也使其遭受到巨大的政治和人身攻击,被迫乞求外任以全身远祸。英宗为避免出现台谏官员与中书官员争论不休、朝臣分化的局面,恩准欧阳修外任,却给予了额外恩遇。因此,“尚书六曹,超转其五”既是欧阳修政治荣宠的表现,也暗含着无限的政治隐忧。  相似文献   

17.
田汉年表     
1898年出生 三月十二日(农历二月二十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茅坪田家塅一户贫农家庭。乳名和儿,学名寿昌,笔名田汉、陈瑜、伯鸿、汉儿倚声、首甲、绍伯、漱人、陈哲生、明高、嘉陵、张坤等。 先祖世代务农,系由河南迁居湖南。家境初较殷实,到曾祖父田美华时开始中落。祖父田桂泉为人忠厚。父亲田禹卿十八岁后因家贫废学,在湖南岳州、邵阳、衡州一带当厨师。母亲易克勤,东乡花果园村人,是“意坚识著,百苦不回”的农家妇女。在家“七岁麻,八岁纱”的,从来没有闲过。十六岁嫁到田家,二十岁曾生一子,不到三个月发脐带风夭折。二十六岁生寿昌。全家把寿昌视为宝贝,为让寿  相似文献   

18.
五十年代,我曾搜集过云南甲马。“十年一觉”,只剩下丽江甲马十余张,后来在《中国美术全集·年画卷》中,用了两张。近年,在杨延福、云欣成诸同志的帮助下,又积累了好几百张。包括建水、昆明、保山、腾冲、丽江……等地的作品,其中大理地区的数量最多,地方民族特点也很突出。  相似文献   

19.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人们对徽州的赞美。徽州山川秀美,物产富饶,其建筑更是独具魅力:村落布局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民居宅第粉墙青瓦、朴素典雅;大小祠堂遍布各村、堂皇秀丽;牌坊匾额雄伟耸立、雕刻精细;还有清雅的园林、书院;精湛的三雕、彩画等等。保存至今的许国石坊、潜口古民居、棠樾牌坊群等古建筑,无一不展  相似文献   

20.
一、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新编高三册《信陵君窃符救赵》) 其中“曾无一言半辞”,课本注释为:“连一句半句也没有。曾,竟。”此注值得商榷。“曾”在古书中一读cēng,同“尝”,作“曾经”讲;一读zēng,裴学海先生《古书虚字集释》列有三个义项:竟(竟然);何(为什,怎么);尚(尚且,还)。在“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一句中,“曾”解作“曾经”、“尚且”都与文义不谐,似不可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