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 1 84 0年的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中国大门 ,西方文化便以其强势进入中国 ,激起强烈的文化冲突 ,西化思潮与反西化思潮因此而起。然而 ,迄今的近代文化史研究 ,有两点不得不指出的遗憾 :其一 ,对于西化思潮与反西化思潮的复杂内涵未能厘清 ,有一种简单化趋向 ;其二 ,对于晚清西化思潮缺乏研究 ,主要论著集中于 2 0世纪 30年代陈序经的“全盘西化”。事实上 ,晚清的西化思潮与反西化思潮是中国早期现代化不可不研究的内容 ,其间复杂的历史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无比艰难。一、西化与现代化“西化”之概念 ,似乎并不复杂。“化”之为…  相似文献   

2.
晚明科学家以传统气论的气本、气化和气物感应三大观点来阐述宇宙万物的本原、发展和联系,促就了中国古代科技在晚明时期达到历史高峰.但晚明气论自然观由于自身植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局限,以及固有的物质观和方法论缺陷,与西方近代科学所依赖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不合辙,无法引导中国传统科技向近代转型和变革.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唯科学主义思潮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近代唯科学主义思潮新论段治文唯科学主义思潮是一种认为宇宙万物的所有方面包括人生观都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认识,且在与科学本身无关的某些方面利用科学威望的倾向。关于中国近代唯科学主义思潮,学术界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但对于它最早产生于何时、有什么特点及应如...  相似文献   

4.
论留学生与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开启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风,以他们的思想言行影响了近代社会诸多方面。留学生首次将西方科学完整地移植到中国来,成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他们对科学的传播一方面有利于近代中国科学的普及,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留学生不仅在选习科目上侧重于自然科学以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而且积极致力于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与实践。1915年中国科学社及《科学》杂志的创立,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科学救国思潮在促进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革和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发展戚其章近代社会思潮问题,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发展,曾经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自鸦片战争以降,迄于社会主义思潮产生之前,中国社会先后出现了四大近代思潮,即海防思潮、洋务思潮、维...  相似文献   

6.
王云 《学术界》2007,(6):233-237
徐渭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也是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的先驱者.过去人们多以狂人视之,其实是对徐渭的误读.他的身世和遭遇,他的绘画和戏剧创作,可以看作是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的第一声号角.  相似文献   

7.
在纷繁复杂的晚清社会思潮中 ,超越现实的倾向可谓贯串始终 ,逐渐形成了晚清 80年间社会思潮的一个特异现象。晚清社会思潮中超越现实倾向的出现 ,有其复杂的原因和特征 ,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从一九八三年五月在长沙的规划会议上开始酝酿筹备,到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在郑州召开,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从讨论会上提供的论文和与会者的发言看来,可以说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起步虽晚,但进展颇快,基础虽然薄弱,但研究者的积极性很高。这门学科之所以引起许多同志的兴趣和重视,我想既不是因为它有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亦给近代中国"夫妇之伦"观念带来空前历史巨变。这种巨变始于明清"后理学"思潮,中经晚清维新主义者大力发明,后在辛亥革命时期被推向高潮。总结该观念的历史巨变,可以得出三点启示:其一,它表明近代中国批判君主专制与批判夫权独尊二者几乎是须臾不可离、并驾齐驱的;其二,近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潮作为近代中国人性启蒙思潮,是近代中国"救亡压倒启蒙"大潮中别具一格、不无另类的一道风景;其三,就其思想观念的资源而言,近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潮是"外源性"与"内源性"的兼综和统一。显然,这些启示无论是对认识"夫妇之伦"观念的变革,还是对认识整个近代中国思想观念的变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晚清中国社会出现的启蒙思潮的内涵,广义地讲,包括了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挽救民族危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富国强兵、独立自主的爱国主义思潮,反对满洲贵族的腐朽统治、恢复汉族政权的民族主义思潮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思潮。狭义地讲,启蒙思潮仅仅包含上述最后一个方面的内容,即反对封建和迷信,提倡民主和科学,宣扬资本主义政体形式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主义思潮。这三种社会思潮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并行不悖且有密切联系。因而有必要对近代中国这三种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以及启蒙思潮与传统观念的关系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1.
全盘西化思潮与近代文化激进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盘西化是近代文化激进主义的思想理念,先后经历了戊戌维新、“五四”运动以及2 0世纪3 0年代三个阶段;文化难以取长补短,文化具有优劣之分,全盘西化不会丧失民族特性是其学理依据;要求民主与科学,要求个性自由与竞争,要求中西的文化自由接触与冲突是其基本追求;全盘西化思潮实质上是广义的现代化,冲破了国情的阻力,是近代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时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史学领域中一门久遭冷漠的学科——中国近代文化史,正日益受到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一批研究成果的出现,《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的着手编辑,建国以来首次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的召开,是这门学科即将日趋繁荣的点滴讯号。 在这种十分喜人的形势下,进一步明确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更具有了紧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穷愁无奈与狷介自守──湘乡人文研究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穷愁无奈与狷介自守──湘乡人文研究之一陆草湘军的兴起是晚清的一件大事,它导致了近代军事史的一次大变革,使军队的属性从“兵为国有”转变为“兵为将有”,出现了大批只听命于主帅的私人军队,为半个世纪后的军阀混战埋下了伏笔。湘军的兴起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文化深层结构论、文化相对论和哲学释义学方法引进了文化史研究,国际上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也对国内的“文化热”产生着一定的影响,由此而来的对中国近代的反传统思潮、特别是对“五四”的反思亦成为文化史的热门话题,这无疑有助于深化文化史的研究.但问题亦随之而来:一、中国近代、特别是“五四”时期的启蒙者是不是“最传统的反传统者”?他们以近代西方文化作参照系来反省传统文化,是不是一种片面和浅薄的表现?二,从释义学方法能否得出近代启蒙者根本不可能正确理解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结论?三,应以何种态度来看待西方学者的东方探寻?以上三个问题都涉及对中国近代文化自觉的史的认识和论的评价问题,本文拟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蕴含丰富切中肯綮———简评颜廷亮先生《晚清小说理论》●李征兵近代中国,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转型期。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文学艺术及理论批评,也深受转型期文化思潮的影响,在近代发生了急遽的变化。如何探索、总结其特点与规律,是本世纪之交留给我们的重要课题。颜廷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新人新作辈出,构成了当代中国学术史上蔚为壮观的奇景。最近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胡维革先生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即是其中的一部力著。通观全书,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国近代文化史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交叉综合的独立学科。学术界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一直很薄弱。这种状况直到1983年才有所改变。这年5月,在长沙举行的全国历史学科“六五”规划会议上,一些同志对推动和加强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成为开展这一研究的新起点。之后,有关方面陆续编撰出版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举办了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并招收了一批研究生,等等。这些表明,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学习中国近代文化史,或者说学习文化史,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是文化?文化史研究的对象、范围是什么? 较早提出文化的定义并产生颇大影响的,是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学者泰勒(E·B·  相似文献   

18.
明代中叶以后至晚明,和社会结构同步变迁的是,人的心理和审美心理结构。共同的审美心理和意识的汇合,遂形成为特殊的群体意识——审美思潮。晚明的审美思潮的有机表现方式存在于理论和作品中间。诚然,小说、戏曲等审美样式得其风气之先,而在散文上也有明显的体现,奠定了晚明散文美学的特殊性质和形态。  相似文献   

19.
付玉成 《南方论刊》2006,(10):81-82
对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日益成为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注的热点。本文对近代文化史研究中的动因、起点问题、五四精神、传统文化特性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区域文化、近代社会文化史等方面不同意见的诸多见解稍加整理,并总结与评述,给读者以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思潮与历史足迹──读戚其章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李侃近十余年来,由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宽,有关近代中国各种专题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可以说成果丰硕,迭出新说。就中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成绩尤为显著。在诸多近代思想史论著先后问世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