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是否出席了中国国民党“一大”会议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关于宋庆龄是否出席了这次大会?一些论著对此之表述,均含混不定。 例如:文物出版社1982年5月出版的《纪念宋庆龄同志》(画册)第41图说明文谓:“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宋庆龄是仅有的三位女代表之一。”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1月出版的《孙逸仙夫人——宋庆龄传略》第25页谓:“1924年1月,孙中山召开了一次特别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庆龄是199个代表之一,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也是代表(另外还有一位女性代表)。她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在政治组织中,或者说在任何组织中,被选任高级职位的中国妇女。宋庆龄被任命为国民党妇女部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1月出版的《宋庆龄传》第  相似文献   

2.
我在《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5期发表了一篇《黄金并没有退出货币的历史舞台》的论文,就黄金与货币的关系问题,与李崇淮同志进行商榷.以后,李崇淮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又发表了《就当前货币形式答谭寿清同志》,同时在《江汉论坛》1984年第7期上,发表了《联系实际研究和运用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一文,提出了一些意见.其中,我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三个:1.纸币能否直接代表商品价值?2.马克思关于信用货币理论的内容是什么?信用货币能不能摆脱"货币由一种特殊商品来充当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包惠僧出席中共“一大”身份问题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包惠僧出席中共“一大”的身份问题,目前还有不同看法。邵维正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日期和出席人数的考证》一文中(《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以下简称“邵文”),认为“包惠僧是由陈独秀指派参加‘一大’的”“出席者”。刘培琼、吴恩壮写的《包惠僧不是中共“一大”广州代表》一文(《学术研究》1981年第4期,以下简称“刘吴文”),认为包惠僧“很有可能是陈独秀……指派他以党员个人身份参加‘一大’”。宫玉书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人数的探  相似文献   

4.
《水浒》的作者究竟代表哪个阶级或阶层的思想?我们认为,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是深入探讨《水浒》的主题思想,从而对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作出正确的、恰如其分的评价的一个重要关键。王俊年、裴效维、金宁芬三同志的《<水浒传>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文学评论》1978年第4期)和陈辽同志的《关于<水浒>评价中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1978年第6期),都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并分别得出《水浒》作者代表“大多数中间状态的农民的思想”及“地主阶级中那些进步知识分子的思想”的结论。对于《水浒》作者是代表“中间状态的农民的思想”的论点,王俊年等同志并没有提出多少  相似文献   

5.
一年来,广东经济学会根据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和经济科学研究工作者的要求,先后邀请了省、市经济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向经济学界作了十多次关于我国、我省当前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和经济工作情况的报告,这些报告是:罗培元同志的《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梁巨墀同志的《关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支援农业问题》;黄中强同志的《关于目前农村形势和争取农业生产新高潮的问题》;谢南石同志的《关于农产品价格与等价交换问题》;王冕农同志的《关于当前的增产节约运动问题》;张兆霖同志的《关于当前市场问题》;范希贤同志的《关于当前商业工作的几个问题》;王冕农同志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特点及其出路问题是个重大的、有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读了《福建论坛》1985年第三期上陈晓明同志《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向何处去》一文,颇受启发,同时又有一些不同意见,提出来就教于陈晓明同志和各位读者.首先,我们认为陈晓明同志的文章(以下简称陈文)中关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特点的归结有欠妥当.  相似文献   

7.
<正> 山东省《资本论》研究会1983年年会于去年12月1日至3日在济南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75人,提交论文23篇.会议还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卫兴华同志和中共中央党校的刘炳瑛同志作了专题学术报告.这次会议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1.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会上不少同志结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论述和设想,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并探讨了二者的相互关系.2.关于如何看待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不少同志认  相似文献   

8.
在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法统问题上,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一、关于新宪法法统的来源问题,国民党主张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法统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而共产党否认《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法统的合法性;二、关于政协会议的定位和协议的效力问题,国民党设法减低政协会议决议效力,而共产党视政治协商会议为中国各主要政治力量的代表会议,政治协商会议决议须由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无党派社会贤达五方共同遵守,有一种类似临时性宪法文件的约束效力;三、政府改组案的实施问题关系到制宪的主导权问题,国民党力行一党主导,共产党主张多党协商;四、宪草的核心内容方面,国民党主张五权宪法,共产党联合民主党派以英美式宪法相抗衡。到了国民党大陆溃败的时候,《中华民国宪法》伪法统、伪宪的标签在大陆地区已经确定。  相似文献   

9.
政治浅谈有关共产主义实践的两l个问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四化建设怎样正确对待人道主义—学习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 和异化问题》一文的一点体会毛泽东同志关于反对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止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消极现象—学习乔木同志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的一点体会试论人才管理者的尊才之德论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独创精神社会主义是一个庄严的信念反对官僚主义是执政党的一项重要任务沿着曲析的道路前进谈谈干部结构改革的几个问题田森何维凌 经济论现代经济管理与发展科学技术孔庆亮王学甫怎样认识…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丰富思想.从《讲话》对"三个代表"深刻内涵的阐述中可以看到,"三个代表"内含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讲话》提出了"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的重要思想,并对发展党内民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讲话》提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思想,并论述了关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关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关于完善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机制、关于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和他的许多其他哲学著作一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武库中的光辉文献,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  相似文献   

12.
于方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1923年任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长。1924年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直隶省党部的负责人。同年,他还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和中国共产党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大革命失败后,他在领导河北玉田农民暴动时被俘就义。关于于方舟同志的出生年月,一说1900年8月22日(王贞儒《于方舟烈士传》见《天津历史资料》1964年第1期);我在《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发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天津的革命活动》一文附录中曾持此说。另说是1900年农历8月22日(窦爱芝、刘玉芝《革命烈士于方舟》见《南开学报》1980年第3期)。前  相似文献   

13.
《江汉论坛》1981年第6期发表了王宗华、张光宇同志的《重评武汉政府继续北伐的战略决策》一文(以下简称《重评》).读后颇受启发,但也想提出几个问题来求教于王宗华、张光宇同志.(一)关于宁汉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重评武汉政府继续北伐的战略决策》的作者认为:"与蒋介石的主力部队比较,武汉政府的主力部队数量较多,战斗力也较强".还说:"军事形势对蒋介石是很不利的",等等.认为宁汉对立  相似文献   

14.
本刊一九七九年第三期刊登了王鸿儒同志《关于邓恩铭烈士的族别及其家庭》一文以后,陆续收到了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周庆本、王晓梵、李海青三位同志的《关于邓恩铭家世考证意见》和山东大学李肇年、山东省博物馆周昌富二位同志的《关于邓恩铭烈士生辰日、牺牲日、籍贯、族别及家庭等方面问题调查意见》等稿件,对  相似文献   

15.
郑振铎的《儿童文学的教授法》一文,为已见郑振铎著译目录中所未收,在郑尔康、盛巽昌两同志所编的《郑振锋和儿童文学》一书中亦未录.关于它在研究郑振铎方面的文献价值和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的学术价值,我们将在后面作些讨论.现在先就它的发表情况作一个考察.《儿童文学的教授法》发表于宁波《时事公报》1922年8月10日至12日.连续三天的标题旁均标"郑振铎主讲"、"王任叔、张承哉笔录",为《四明日报》报道宁波夏期教育讲习会的《演讲录》之一.关于宁波的这次讲习活动,王任叔同志在六十年代初期是这样回忆的:"1922年暑假,宁波开办暑期教师讲习所,聘请国内著名之士讲学,促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著作.它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及建党学说,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理论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为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提供了基本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文化观,为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基本依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关于党的性质、宗旨,为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了基本依据.每个"代表"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上,同时又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高度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全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王杰同志在《论三大政策的时代性》一文中认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一科学概念首次使用于1926年12月中旬中共中央汉口特别会议《关于国民党左派问题议决案》中。(《学术研究》1986年第5期)笔者觉得此提法与史实不符。因为我党对三大政策的基本精神,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而最后在1926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将其科学地概括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了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关系议决案》,首次将国民党“一大”宣言的内容作了概括,其中就包括“赞助工农运动”、  相似文献   

18.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指出,近几年来,有一些同志在谈论人性问题时,不是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出发来说明人、人性、人的本质",而是"从抽象的人、人性、人的本质等等出发来说明社会",错误地把"抽象的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笔者拟对"抽象人性论"这种非科学抽象的不正确之处,谈几点不成熟看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央宣传部《关于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韬奋出版新人奖的批复》(中宣办发函[2005]69号),现制定本评奖办法如下。一、评奖宗旨为弘扬韬奋精神,坚持正确导向,表彰和奖励在出版改革和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关人员,特设立"韬奋出版新人奖"。二、主办单位、评奖时间和获奖名额"韬奋出版新人奖"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每三年举办一次,每次获奖人数为20人。三、组织机构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邀请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和有关专家及部门代表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韬奋出版新人奖的评选工作。评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20.
关于民族形成上限问题,本刊在一九八一年第二期发表了杜玉亭同志的《基诺族族源问题试探——兼论族源和民族形成的上限》一文后,第四期又发表了牙含章同志《关于民族形成的上限问题的两封来信》。现将杜玉亭同志《就民族形成的上限问题答牙含章同志》一文发表。我们认为,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是有意义的,热忱欢迎民族理论战线上的同志和关心这一问题的读者也来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