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血缘向地缘转变,由生物纽带向社会契约转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总体趋向。然而中国在漫长的农业经济状态下,这种家族血缘纽带始终没有为生产力和私有制的利刃所彻底斩断,因而在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中一直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讲究血缘族谱和亲疏、重视血缘生命的纯正和延续,是中国家族制最主要的特点,这就大大加强了家族的封闭性、排外性和圈级性。中国的血缘家族观,给家族企业造就了一种低信任度的企业文化,这可从家族企业的继承人问题以及企业系统的亲疏远近模式上得以体现出来。只有从制度和文化两方面着手,进行传统信任模式的深度转变,才能克服家族企业现代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真正满足企业成长的管理需求,从而使家族企业走向现代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管仲提出较为系统的“以法治国”概念的基础上,商鞅更加强调“法”的重要性及“法”的应用。在论述法的起源、特征、作用的过程中,商鞅之“法”中折射出刑名逻辑思想的光芒。集法家大成者的韩非对商鞅之“法”及其刑名逻辑思想继承和发展也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种群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类的血缘群体,基本理论是种群及血缘群体是人类生存,繁衍与进化的基础,群体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维护血缘群体的生存,人类在各个方面都有许多适应方式,其中的一部分即为人的社会行为对人群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血缘群体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最稳定也最有力的一种组织形式,血缘群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不仅靠人的自然属性,也靠社会意识形态的各方面来维持。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一种传承,便是血缘性的传承,所谓天地之道肇端于夫妇,一阴一阳之谓道,便是指此。殷周以后,血缘成形为宗法制度,所蔚成之氏族、宗族、宗庙、祖庙、太庙等,都是以血缘性为基础的传承,这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传统中一条重要的主轴。另一条重要的主轴,形成较晚,从孔子开始。孔子被后世称之为素王、宣尼公、文宣王、尼父、大成至圣、先师,不论为公、为王、为圣、为师,为殷汤后、为文化垂统之征,都是指其在文化的周道既衰中,将文化的精义在授徒中传递下来,因而开启了一种中国式的非血缘性文化垂传授受之传统。而师生的传递是一种非血缘性的传承,师生关系便成为中国文化中文化性、精神性的一种特殊性格与结构。没有这种师生的学习与传授,中国文化便不会绵绵不绝、源远与流长。祖先与子孙,是血缘性的;而文化传递,却是师生的、非血缘性的。  相似文献   

5.
6.
邓小平德育理论是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德育理论 ,它以马列主义哲学观作为指导思想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逻辑起点 ,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价值取向。其操作过程具有战略、时代特征和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特色。为我国社会主义德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血缘组织在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过程中没有遭到破坏,而是作为国家建立的基础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古代国家的这种独特产生方式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导致了血缘伦理的政治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古代专制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使得国家时期的家庭组织具有规模可观、功能强大、结构复杂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
9.
“法的价值”与“法的价值取向”概念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征 《东方论坛》2009,(6):92-99,105
价值哲学在国外发展有100多年的历史,上一世纪80年代起我国哲学界开始对价值哲学进行广泛研究。中外学者对价值和价值取向概念的理解,没有统一的看法。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取向是一定主体基于价值观念面对价值冲突进行价值选择时所采取的行动方向。我国法学界对法的价值的理解,并没有超出哲学上对价值的理解。在法的价值取向中,比较有意义的是立法价值取向和司法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血缘     
李彩霞,25岁,山东女孩,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2009年8月,作为将参与国庆阅兵的一名“国庆女孩”,彩霞每天紧锣密鼓地参加阅兵排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论述了含义问题理论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德里达对胡塞尔第一研究的批判以及一些英美哲学家的观点,阐述了胡塞尔<逻辑研究>中关于含义的基本观点,还介绍了胡塞尔关于含义观点的后续发展.指出胡塞尔由一种受到其纯粹逻辑学控制的种类意义上的含义向一种现象学的和本体论意义上的含义或意义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genre自古希腊时期开始在多个学科里被人们研究和重视。本文讨论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系统功能语言学对genre的研究,发现该术语有两个不同的含义:1.语篇的各种类型;2.某一特定语篇类型的必要组成因素。基于上述发现,论文讨论了现存对genre的翻译的不准确性。最后本文建议把第一种含义的genre译成"篇类",第二种含义的genre译成"篇格"  相似文献   

13.
胡塞尔认为,传统的形式逻辑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即判断的纯粹形式学、一致性逻辑(无矛盾逻辑)和真理逻辑.这三个层次并不是相互并列的,而是具有一个等级结构.判断的纯粹形式学是最低层次的,而真理逻辑则是最高层次的.胡塞尔划分逻辑学的三个层次目的是为了指明,形式逻辑只是确立了可能真理的形式规律,而未涉及认识的内容或判断的材料,因而无法排除内容上无意义的判断或质料的悖谬问题.在他看来,一门真正的真理逻辑必须对意识的意向性问题展开研究,因为逻辑的构成物实际上是范畴作用的结果,是先验主观性的产物.离开了认识的主观条件,仅凭逻辑的形式条件,我们无法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信托通道业务的自益信托架构,是信托制度舶入中国后发生的本土化变异,与英美民事信托的他益架构不同。其中的委托人控制和受托人免责的特征有别于传统的民事信托,但仍契合于信托法理论并展现了信托在商业领域的制度弹性。信托通道业务源于中国商业银行规避金融监管的套利冲动,是中国影子银行的初级模式。金融监管部门规制信托通道业务的重点,在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国家产业政策目标落空。人民法院与金融监管部门对待信托通道业务的不同态度,展现了金融领域司法权和金融监管权之间的张力关系。基于司法权被动中立的特征以及金融活动的负外部性,人民法院在处理金融纠纷时应认真对待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逻辑。  相似文献   

15.
在民族国家建构上,中西方各有不同的发展逻辑。文章从比较政治的角度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特点,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既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建构贡献了中国方案。文章从传统与现代,人民民主与党的领导,统筹全局与协同治理,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特点和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与前人相比,郝经的法论有着独特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他取消了前人法论中的规则性和约束性,非常尊重作家个性的自然流露和创作中必须的自由抒写,这在当时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为了阐明这一问题,文章梳理了前代关于法的各种类型的理论内涵,旨在凸显郝氏理论的独特性和实践意义,并详细分析了郝氏法论的理论本质,为全面了解郝经的文学思想和中国古代关于法的文学主张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7.
孙顺华 《东方论坛》2004,(6):98-102,120
人类探索理想信息载体的脚步从未停止,文字载体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纸发明以前的"前纸时代"、纸发明以后的"纸的时代"、电子媒介出现以后的"后纸时代".考察中国文字载体的演变史,会发现新、旧载体并用的现象十分突出:"前纸时代"缣帛与简牍持续并用;"纸的时代"纸与简、帛并用了数百年;当今的"后纸时代"又出现了电子媒介与纸的持续并用.新载体之所以不能马上取代旧载体,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来源于新载体本身,新载体虽然有旧载体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但在使用中也有无法克服的缺陷;二是来源于人们的观念,人类似乎有一种共性,抛弃熟悉的东西会感到痛苦,越是文化根基深厚的人越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孔子在他的语文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境观,重视对文化精神的传承,并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促进语文的教与学,他的这些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语文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以义考字"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关于考字方法,清代学者曾提出"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学说,这种方法并不过时.但是,由于疑难字在字书中保存下来的形音义信息并不平衡,加上音义信息由于传抄失误或编纂失误而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具体考释疑难字时,往往要倚重一头而兼顾其他.以字书保存的字义信息为突破口,参考字形、字音信息从事疑难字的考释,本文称作"以义考字".  相似文献   

20.
亨利·梅因试图以他的精辟论断概括古代法的发展历程,事实上他的学说仍显笼统。所谓“身份”并不能严格限定罗马法下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恰恰相反,罗马法下的家庭在人身关系上存在着偏向性,而在财产关系上又颇有个体主义倾向。在家庭中,经济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人身关系,因此罗马法具有弱伦理性的特点。正是弱伦理性的罗马法使得欧洲的古代法在早期就能走上纯粹规则主义的道路。这也反映出欧洲古代法的发展是以社会基本单位——家庭——伦理关系的淡化为起点的,而法律仅在最基本需求的层面服从道德的命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