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种合作,目前主要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吸收各民主政党的部分成员,参加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并与之合作共事。对这种合作共事的理论依据、历史演变和表现形式进行研究,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 在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中,坚持实行共产党与非共产党人士的合作共事,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长期的根本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党的领导与民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体制改革的研讨开展以来,有一条思路,把共产党的领导同民主建设对立起来。这条思路的极端发展,就是有的人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污蔑为封建“集权专制政体”,说什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自封的,“没有法律根据”,“要废除一党制,让共产党下台”……。这种“理论”的反动面目是那样暴露无余,以致无需再加分析、批判就一目了然。但是,这些人提出的党的领导与民主建设的关系,却是我国民主建设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认真研讨。  相似文献   

3.
试论邓小平对毛泽东多党合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在我国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为这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我国的实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许多重大问题,作了精辟阐述,为这一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作出了新贡献.一、毛泽东奠定了多党合作的理论基础共产党必须同“民主政党”合作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创造  相似文献   

4.
<正>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同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取得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实现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在对北伐战争时期党史和革命史的研究中,不少文章、著作涉及到大革命后期国共两党联席会议这一机构问题,有的作者说,“两党联席会议形式扩大了共产党对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是“通过国共两党联席会议这个形式来保证的。”有的作者说,“两党联席会议把国共两党在国民党党内合作,发展为党与党之间的合作,从而既提高了共产党人在国民革命中的地位,也支持了主张与共产党合作的国民党左派的力量,把国共合作推出到一个新的领域。”有的作者甚至说,“接着又成立了……两党联席会议,行使最高权力。”应当指出,上述论断和评价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本文想就一些史实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和辩析。  相似文献   

6.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是由小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敌后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对它建立的基础,发展以及教训的论述中,阐明它对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对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完善民主制度建设,对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以下简称“多党合作制”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中国各民主党派共同奋斗,对中国政党关系和政党制度的伟大创造。邓小平对我国多党合作制的完善和发展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一、中国实行多党合作制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的民主党派大多成立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它们作为活跃于当时国共两党政治势力之间的中国政治势力,斗争的政治目标在求中国独立、民主、富强。因此,它们的政治纲领从一开始就同国民党的独裁、买国、内战政策相对抗,而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致的地方。因而,民主党派的成立得到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在斗争中同共产党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但是,合作关系的建立,并不等于多党合作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政治前提,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具有共同的斗争目标和合作奋斗的历史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政治基础和必要条件。我国现在的八个民主党派先后形成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原来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其他爱国民主人士以及他们的知识分子。在旧中国,他们都受“三大敌人”的压迫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统治,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争取民主的要求,这同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在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争取下,各民主党派都与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共事关系。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以后,他们与共产党一起为推翻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国民党独裁政府而共同奋斗。1949年1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名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郑重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性选择。随后,又积极参加了共产党发起召集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及其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并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派合作,“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这种政治制度与欧美根本不同,”那种多党制是资产阶级互相倾轧的竞争状态所决定的,它们谁也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与苏联、东欧也不大一样。苏联是典型的一党制。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有过的争取同社会革命党、少数孟什维克合作的设想未能实现。“然而,在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列宁的设想实现了。”东欧,除保、波、捷和民主德国外,其他一些在二次大战中共产党曾与其它政党联盟的国家,胜利后,那些政党也不复存在。世人注目的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却具有长期、稳定、亲密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列主义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对马列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创造性的重大发展。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充分发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作用,对于改善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巩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党和国家的总任务,战胜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阴谋,把社会主义的大旗高举到底,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现就我国实行多党合作制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一些初步探索。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 8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全党 ,“努力掌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领导艺术 ,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的领导方法 ,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 ,是和党的思想路线、党的作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 ,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条件。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讲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应当基于这样两个基本的认识 :第一、领导干部必须牢记一个根本宗旨 ,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所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派合作制,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产党与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民主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等八个民主党派互相监督,合作共事,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中国共产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它的主张体现了人民意志,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并经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一、历史雄辩地说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首先,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80年中,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备受外来列强的欺辱,社会战乱不断…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二三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和确定了党的统一战线的方针,反对了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左”倾关门主义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正确估计了圈共两党在反封建的政治基础上实行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民族民主革命联盟,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5.
40年前,新疆国民党军政当局内部正经历着一场民主正义力量同反动顽固势力之间的不流血的斗争。斗争的结局是:顽固派“和平撤退”,民主派“和平起义”。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西陲,新疆“和平解放”。这是党在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赢得的一场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召开的全国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意见,正式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载入宪法,本文试图围绕这些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派合作的历史由来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共产党就与各民主党派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是罕见的。究其根本原因,这是由我国特殊的社会政治历史条件决定的。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  相似文献   

17.
在毛泽东的政治思想中,民主的份量是不言而喻的.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提出废止"一党专制"、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实现新民主主义政治、发扬党内民主等思想表明了毛泽东对民主问题的高度重视.今天,重新考察审视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中的民主思想,对搞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更加坚定地贯彻执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派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民主政治是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最高政治理想和目标。民主党派在争取民主的斗争中,其民主思想也在逐步形成和发展。1928年春,从中华革命党即第三党的成立,到1935年华北事变,民主党派的民主思想集中体现为“农工民主”,即“平民民主”。“农工民主”与同时期共产党所倡导的“工农民主”在其思想内涵上既有内在的联系也有明显的区别。“农工民主”思想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有利于各民主党派更好地同共产党密切合作,齐心协力,共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祖国早日统一而贡献力量。因此要正确认识民主党派,肯定民主党派在各个时期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一)正确认识民主党派。1民主党派称谓由来及其界定。(1)称谓由来。民…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然而,近些年来,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把共产党的领导同民主政治建设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认为坚持党的领导就不能建设真正的民主政治,只有取消党的领导才能建设高度民主政治。现在,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关问题,对于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切实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