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2.
国际能源署认为,液化天然气(LNG)推动了世界天然气贸易市场的整合,也为亚太、欧盟地区的国家天然气进口多元化提供了来源。中国自2005年进口LNG以来,其在中国天然气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为了对中国LNG进口流量与贸易潜力进行分析,选取中国LNG进口贸易的11个国家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规模、距离、技术、合同类型、定价方式、政策这6个层面设定变量,利用2006-2014年中国进口LNG总量以及与中国LNG进口量影响因素相关的面板数据建立贸易引力模型,考察中国LNG进口的影响因素,对贸易伙伴国按照所签订的合同类型进行分类,测算其贸易潜力。研究表明:(1)签订长期合同可以促进中国LNG进口,但国际油价却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美国亨利中心天然气现货价格的上升会显著减少进口流量。(2)中国LNG进口量与中国人均GDP正相关,与贸易伙伴国的人均GDP负相关,与两国首都之间的距离没有显著性的统计关系。(3)“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LNG进口流量具有正向效应,自由贸易协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具有负面效应。(4)中国LNG更多地采用短期合同贸易形式,且与签订长期合同的贸易国相比,短期合同贸易国具有更大的贸易空间。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文化贸易也已成为国际贸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是我国进行和扩大文化贸易的一种新模式。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来,中国-东盟贸易增长迅速,但中国-东盟对外文化贸易在总额中仍显得微不足道,因此,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中国-东盟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建设:学习现有经验,提升建设水平;做好建设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加大财政投入,落实政策措施;把中国一东盟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成具有国际视野。兼具文化、产业、贸易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4.
贸易引力模型是对国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以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为基础,建立适合中国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实证检验和贸易潜力分析得出经济规模(GDP)、空间距离、人口及制度安排(APEC)是影响中国双边贸易的主要变量;在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和贸易发展潜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国当前应该充分利用国内资源禀赋,深化国内贸易,同时积极调整贸易政策,改善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的贸易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动态变迁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Lall(2000)按技术水平分组的产品分类标准,分析中国-东盟贸易结构的动态变化;采用出口技术水平指数衡量了我国与东盟出口品的技术变迁。研究发现,随着自贸区的建设,双边贸易增长迅速,电子电力产品成为主要的贸易产品,呈水平产业内贸易形式;双方贸易品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技术高度迅速上升,与日韩美等国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政策方面,应该重视差异性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开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贸易品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能源贸易合作现有的约束机制包括WTO、CAFTA、GMS经济合作以及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签署的双边协定,主要的约束义务是贸易自由化和非歧视,但面临强约束性专门合作机制缺失、能源产品的出口限制行为突出、能源服务准入障碍严重等现实问题.应当借鉴WTO“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案”的相关经验,采取下列措施完善中国-东盟能源贸易合作:构建强约束力的专门合作机制,约束能源产品的出口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严控例外条款(尤其是环保例外条款)的使用,单列并扩大能源服务市场的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东盟十国已成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基于2000—2015年东盟十国与非东盟10个比照国数据,建立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自贸区的建立及其他主要因素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货物贸易的影响方向及程度。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每提高1%,则双边货物贸易额增加0.7246%;人口规模每提升1%,双边的货物贸易额扩大0.1971%;空间距离每扩大1%,则双边货物贸易额缩小0.0157%,但不显著;拥有共同边界对双边贸易影响方向不确定,且影响程度不显著;区域贸易组织的正向影响程度高度显著,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中国与东盟内国家比中国与非东盟国家间的货物贸易多0.4063%。中国可通过发展本国经济、积极参加区域贸易组织和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来提高双边贸易。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传统和重要的贸易伙伴,发展中国家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贸易在结构上存在着一些不足,导致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存在障碍;从另一方面看,随着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双方在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上的互补性越来越强,双方的贸易发展存在着巨大潜力.在介绍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从贸易障碍和贸易潜力两个方面对双方的商品贸易进行了分析,并依据这一分析,提出了一些促进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同构性和出口竞争性,影响了双方贸易合作的收益。因此,除追求静态的贸易创造外,应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内贸易,推动中间产品专业化和区域性生产网络的建立,着力发挥基于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的贸易合作动态收益。在当前新的国际、地区经济形势下,建立这种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新格局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11.
将传统贸易引力模型扩展到行业层面,建立了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引力模型方程,并基于建立的模型对我国蔬菜出口贸易流量和流向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蔬菜进口国的经济总量、我国蔬菜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和APEC区域贸易制度安排都对我国蔬菜出口贸易有显著正面影响,而距离所代表的运输成本则是阻碍蔬菜出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一轮东北振兴的背景下,大连作为沿海经济带的龙头,如何通过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渔业生产基地,建立水产品国际贸易中心,从而提高水产品出口的竞争力,为辽宁经济的新一轮振兴做出贡献是一个关键和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大连水产品出口贸易已具有相当规模,然而近年来,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遇到了贸易环境恶化、出口市场过度集中和水产品生产技术滞后等诸多阻碍。这些问题不解决,其水产品出口就不会有大的提高,就难以持续发展,因此,对于大连水产品出口问题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澳大利亚农水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中国和澳大利亚农水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互为重要的农水产品贸易伙伴。目前,中国是澳大利亚的第三大农水产品出口市场,仅次于日本和美国;澳大利亚则位列美国、阿根廷、巴西之后,是中国的第四大进口农水产品来源国。采用G-L指数、协整分析技术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中澳农水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从总体水平看,中国和澳大利亚农水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仅个别农水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从变化趋势看,加权产业内贸易指数呈平稳递增态势,波动幅度不大,仅个别年份略有下降。从影响因素看,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指数存在正向协整关系,收入差距与之存在反向关系,而贸易开放度与其协整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以中非农产品贸易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中国与非洲的农产品贸易总量、贸易商品结构以及贸易市场结构。通过对中非重要农产品贸易伙伴农产品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指数分析,探究中非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而测算2018年中国与24个非洲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潜力。实证显示:从整体来看,中非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均相对较弱,中非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仍有待优化和调整。中国和非洲各国的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中非合作论坛等均对中国与非洲的农产品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中非农产品贸易呈现潜力巨大型、潜力开拓型和潜力再造型,且潜力巨大型国家比例更高,中非农产品贸易市场空间有待进一步开拓。最后,提出加强与非洲国家的政策和文化沟通,加快中国与非洲各国互联互通建设,提升非洲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中非农业合作方式升级和内容多元化以及有侧重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等促进中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92-2010年中国与24个家禽进口国的面板数据,建立引力模型对中国家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发展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畜牧业总产值、进口国经济规模、贸易双方人均收入差距、有共同边界和同为APEC成员国对中国家禽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空间距离和WTO制度安排则是阻碍家禽出口的主要因素。中国家禽对澳门、新加坡、韩国、荷兰、法国、匈牙利、澳大利亚、俄罗斯、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还存在巨大出口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我国的地缘经济利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东盟地缘位置的重要性,与该地区的国家组成区域经济集团,是我国在亚太次区域实施的重要战略举措,契合中国的亚太整体战略意图.当前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东亚的经济合作进程以及国际关系的发展,正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地缘经济战略的角度来考量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新进展,探求我国地缘经济的收益和风险,并因应形势的变化提出相应对策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ESI 和G-L 指数对2005—2019 年中国和其他RCEP 国家的统计数据进行对外贸易 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并构建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RCEP 伙伴国的影响因素及其贸易潜力进 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同RCEP 各国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体现在不同的产品领域,且国家间 差异较大;(2)中国与RCEP 伙伴国的经济规模、首都距离、双方人口之比、对外开放度以及双方是否签订 FTA、是否接壤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双方贸易的流量;(3)中国同RCEP 各国的贸易潜力系数围绕1 上下 小幅波动,潜力尚有释放空间。基于此,就如何进一步深化中国同RCEP 各国经贸合作,提升双边贸易潜 力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是水产贸易英语专业办出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有效实施,依赖于对实践教学改革内涵的正确理解、实践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实践课程的准确设置、校内校外实践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专业特色的显现。作者就如何构建以及怎样构建水产贸易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出改革思路:深刻认识和把握水产贸易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内涵,坚持针对性、实用性、英语语言技能与综合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符合实践教学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准确构建水产贸易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突出关键技能训练,以保证水产贸易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SPS措施是入世后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主要障碍,而水产品是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类。从水产品出口的现状出发,详细分析了SPS措施对水产品贸易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SPS控制标准的提升抬高了市场准入门槛,达到了贸易禁止或贸易限制的目的;检验认证项目的增多推高了遵从成本,使得利润流失,企业退出;SPS负面消息的扩散放大造成了长时间和大范围的贸易限制或贸易禁止。提出中国应尽早修订相关标准,完善预警机制,建立从"池塘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系统,提升企业的质量安全竞争力,减少SPS措施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