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海滨旅游度假区季节性供求特征及应对策略--以北戴河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戴河为例,从海滨旅游度假区季节性供求特征入手,分析了突出的季节性供求矛盾对海滨旅游度假区发展的影响,提出解决海滨旅游度假区季节性供求矛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旅游商品的全面开发研究--以青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寿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6-48,96
旅游商品对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交流与宣传的重要媒介。青岛的旅游商品开发明显滞后 ,已经影响到青岛的城市形象。从青岛旅游商品开发现状与滞后原因来看 ,应该加强旅游商品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3.
应用区位熵理论、产业集聚竞争态模型,对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1)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竞争态势空间分布不均; (2)不同地区集聚度差异明显; (3)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已经形成.完善基础设施、规范市场秩序、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凸显当地文化特色、加强区域合作等建议,有利于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旅游市场调查的游客旅游体验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旅桂外国人的第一手旅游市场调查资料,在对来桂林游客旅游动机、旅游体验性评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加权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来桂外国游客的客源结构、主要旅游动机、体验性评价和旅游认知;根据主要动机和旅游后体验性评价的对比,提出了桂林旅游产品开发调整的对策。结果表明:追求身心放松、个性化的观光与休闲结合的度假旅游产品,是来桂旅游的基本感受。与此对应的则为桂林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曹宁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5)
区位熵方法在区域经济学领域被广泛应用,用于测算并反映某个特定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程度.文章根据旅游产业自身特点,选择旅游景点、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人次和收入作为观测对象,通过统计年鉴抽取了2000年、2005年、2010年沈阳市旅游产业相关数据,依据区位熵方法对沈阳市旅游产业集中化程度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反映了沈阳市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集群在空间上的集中程度所呈现的差异:相对于旅游景区景点和星级酒店的“高集聚”,旅行社企业和入境旅游者的空间集聚程度表现为“低集聚”.该结论为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在城市空间维度上的均衡发展与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0-33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私家车的普及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促使自助旅游逐渐成为中国人生活的刚性需求。运用定量方法探究旅游同伴角色类型的差异对自助旅游者旅游决策的影响,并将基于旅游同伴的旅游决策影响因素归为外部环境因素、游伴支持因素、游伴个人因素及游伴体验因素四类。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外部环境因素在不同旅游同伴角色类型上存在明显差异;交叉表分析结果显示,旅游同伴角色类型在年龄、月收入和受教育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城市居民旅游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长沙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丽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2):36-39
游客满意度一直是旅游学界和业界的热点话题。通过市场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基础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发现:服务水平、案观是影响旅游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而购物、娱乐项目对旅游满意度的影响较小;通过对旅游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提取了“基本需求”、“核心体验”、“弹性需求”和“消费水平”四个公因子;并采用方差分析探讨了人口学特征与四个公因子的关系,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群体的旅游满意度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湖南凤凰旅游资源的区位分析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区位包括资源区位、市场区位和交通区位。从资源区位来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在湘、鄂、渝、黔边区与张家界、梵净山等著名风景区形成了一种各具特色的优势互补关系。但由于凤凰地处边远贫困的山区,使得其在市场和交通区位上居于十分不利的位置。在分析区位条件的基础上,凤凰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挖掘资源的特色,以南方长城为线索和纽带整合凤凰三大类人文景观,全力打造成一种独特的长城文化旅游品牌。其次应加强与张家界和梵净山景区的联系,使三大景区各自依据资源特色,从不同的侧面,全面展示武陵山区独特的自然风韵和历史文化,共同打造“武陵山区神奇之旅”。第三,加快交通运输建设,提高对外联系的等级,改变不利的交通区位。 相似文献
9.
旅游区位包括资源区位、市场区位和交通区位。从资源区位来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在湘、鄂、渝、黔边区与张家界、梵净山等著名风景区形成了一种各具特色的优势互补关系。但由于凤凰地处边远贫困的山区,使得其在市场和交通区位上居于十分不利的位置。在分析区位条件的基础上,凤凰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挖掘资源的特色,以南方长城为线索和纽带整合凤凰三大类人文景观,全力打造成一种独特的长城文化旅游品牌。其次应加强与张家界和梵净山景区的联系,使三大景区各自依据资源特色,从不同的侧面,全面展示武陵山区独特的自然风韵和历史文化,共同打造“武陵山区神奇之旅”。第三,加快交通运输建设,提高对外联系的等级,改变不利的交通区位。 相似文献
10.
何文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0):33-36
旅游温点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开发条件、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制约,旅游产业发展比较缓慢。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整体推进,旅游温点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基于对旅游温点地区的剖析,以四川广元为例,提出了旅游温点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以期能促进其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我国森林公园数量逐渐增加,大多数森林公园具有良好的风景资源,却受区位非优影响,发展严重滞后。以广东帽子峰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从资源区位、交通区位、市场区位、认知区位、经济区位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该森林公园资源优势明显,但因周边存在同质景观,以致资源区位优势度不高;内外公共交通不发达;周边景区竞争大,客源市场分散;开发商与市民认知度不高;投资环境差,游客消费能力低等问题。提出挖掘新型旅游发展模式、提高同质景观资源影响力,重视道路建设、建立与热点景区之间的交通网络,开发新的旅游圈、扩大周边市场,加大品牌营销、增加各界认知度,积极吸引企业合作、共同提升经济区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学生学科成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白城市三所普通高中一年级四次考试成绩,通过抽样并分析结果表明62名同学四次数学、物理、化学成绩有显著差异,四次语文考试成绩无太大差异。数学与物理、化学、语文考试成绩之间是正相关的,其相关程度几乎相同,说明数学成绩的好坏与语文学习的好坏程度有关联,进而对高中学生提出建议,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的同时,对于语文也应重视。 相似文献
14.
乔海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19-22
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旅游公共服务的基础,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选取13项指标构建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和一次性检验,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公共信息类服务和旅游公共安全类服务在旅游公共服务中占据重要地位,旅游要素保障类服务和旅游公益事业系统服务则需要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3年《安徽统计年鉴》和2012年安徽各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数据,对安徽16个市旅游资源优势度、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的相对值、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的增长速度等进行测定,运用SPSS19.0相关性分析法和空间错位分析法实证分析安徽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安徽16个市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间的空间错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呈弱负相关;旅游资源优势度等级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等级存在空间错位的现象.为此,必须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保障旅游经济稳定发展;把握空间错位规律,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许梅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3)
运用SWOT模型,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4个方面分析了连云港市的休闲旅游,探讨并提出了要实现旅游资源整合,就要通过迎合游客休闲的需求;加强区域间的旅游合作,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科学规划,走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完善旅游电子商务网络系统,提升旅游城市竞争力等途径完成。 相似文献
17.
三种旅游行政管理组织构建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俐俐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2):214-218
介绍和比较了规制型旅游行政管理组织、情感型旅游行政管理组织和后规制型旅游行政管理组织构建的基本模式和特征,分析了旅游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慢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以减速慢行、简约低碳、自然求新、享受生活为特点,通过舒缓、细致的旅行,融入本土的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旅游体验。成都被誉为休闲、美食之都,是一座非常适合发展慢旅游的城市,通过与友好城市法国蒙彼利埃2座城市之间的城市文化底蕴、区位、旅游资源、饮食、娱乐、旅游交通等慢旅游要素的对比,分析成都在发展慢旅游过程中的优势、劣势,借鉴蒙彼利埃在旅游开发、城市建设、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经验,更加深入地开发成都休闲慢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流质概念的引入梳理和细化,在搜集和整理2006-2013年陕南三市旅游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旅游流流量与流质对陕南三市旅游发展状况做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陕南三市接待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均处于增长态势,其中商洛市旅游流流量和收入增长最快;2)陕南三市客流市场份额和收入市场份额差异较大,其中商洛市客流市场份额和收入市场份额均处于增长态势,而汉中市客流市场份额处于不断下降的态势,收入市场份额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安康市客流市场份额和收入市场份额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3)陕南三市旅游流均为低质旅游流,其中安康市旅游流流质最为稳定,为普低质旅游流,商洛市和汉中市流质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0年之前为极低质旅游流,2010年之后成长为普低质旅游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