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锐  张谨 《社科纵横》2010,(2):117-119
道德评价是道德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评价是根据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凭借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对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的道德活动作出善或恶、正义或邪恶、道德或不道德的价值判断,以达到道德约束的作用。道德评价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也相应的变化,分析现阶段不同的道德局面的新变化对于我们更好地运用道德的强大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雁玲 《社科纵横》2009,24(3):55-56,72
道德回报是道德生活中的赏善罚恶现象,它是社会道德调控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如果使用不当,它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实施道德回报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选择适当的方式。道德回报的原则主要有公正原则、物质回报与精神回报相结合的原则、适度原则和及时原则。道德回报的方式主要有经济回报、行政回报、法律回报和舆论回报。  相似文献   

3.
论法的原则     
法的原则不仅是法学理论的重要问题,而且是法律实践中的重要问题。我国法学教科书常提到法的原则,而理论上却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联系我国实际,对此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全文分四个部分:(一)法的原则的概念和特点;(二)法的原则的作用;(三)法的原则的分类、层次;(四)法的制定原则和法的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伦理学研究中,人们往往把道德与良心混为一谈,或者重视道德问题而忽视良心问题。实际上,道德与良心不是同一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相区别。而且,良心是与道德同样重要的伦理学问题。因此,应当重视良心问题以及道德与良心关系问题的研究。 我们先考察道德和良心这两个概念。道德属于社会文化领域,它是外在的价值规范,是调节人际关系的准则。良心属于社会心理领域,它是内在的价值追求,它源于人的天性。人区别于动物,不仅在于有道德,更在于有良心。良心是道德的内在根据,即康德的“绝对命令”。道德与良心都以善恶是非来判断、支配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功利论和道义论都是以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对立为基础的.功利主义强调的是个人利益,认为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道义论强调的是整体利益,忽视、甚至扼杀个人利益和个性发展.由此,二者在外在的功利价值和内在的精神价值关系上是对立的,在工具性和目的性关系上也是时立的.功利原则把行为所获得的功利效果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道义原则把行为的道德根据归结为它本身的善及符合一定的准则和规范.因此,功利主义所提出的义务是实质性的;道义论所提出的义务是形式的.功利论是在工具或手段意义上来使用道德的;道义论是在目的意义上谈论道德的.因此,功利论提出的是相对的义务;道义论提出的则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义务.集体主义道德避免了功利论和道义论的片面性,实现了时功利论和道义论对立的超越.集体主义道德不同于以"个人本位"为基础的功利主义,它不为利己主义行为作道德上的辩护和论证."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集体主义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道德也不同于以"群体本位主义"为基础的道义论,因为后者是用虚假的集体来压抑、限制个人的自由和发展.集体主义道德实现了外在的功利价值和内在的精神价值的统一,功利原则和道义原则的统一,也体现了道德的工具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主义,是新时期艺术道德的本质特征。自人类社会产生不同的阶级以来,在一切阶级社会里。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评价的标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道槐规范、道德原则,都是为其一定的阶级、一定的社会服务的。毛泽东同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指出了无产阶级文艺方向.同时也为广大艺术工作者明确了社会主义文艺的道德准则。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正在形成一个开放的整体,整个现代文明包括精神文明也形成了一种开放的文明。现代文明是在互相渗透,互相影…  相似文献   

7.
道德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该文从四个方面就此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论述,一、道德准则取决于政治经济制度等三条社会因素;二、道德建设应遵循社会主义的内容与民族优秀传统相结合等六条原则;三、把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准则概括为十三个字;四、道德建设的四条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8.
吴灿新 《探求》2012,(5):104-109,115
道德代价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研究代价一般到道德代价一般,再到中国改革开放的道德代价特殊;从道德代价思想的历史到当代中国道德代价思想的现实,从道德代价的历史到改革开放以来道德代价的现实;从探讨一般理论到道德现实实践,再从道德现实实践概括出新的理论。基本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真理与价值、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主要探究道德代价的涵义、道德代价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道德代价思想史、道德代价的本质、特征和规律以及类型、道德代价的价值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道德代价产生发展的根源和规律、改革开放历程中的道德代价现象及其根源、道德代价调控的路径和方法与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当下的中国处于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以往的建立于进化论、阶级论和启蒙主义的文学史观也是颇有价值的;但是,进入21世纪,由于“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也由于社会时空、文学功能和美学趣味的巨大变化,教材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已远不能适应时代、社会和文学的发展需要,因此亟待重建和确立一个更为公正、平等与合理的价值评估体系。这个评估体系是以人道主义为最高原则,以真、善、美为三个闪光点,其最大优势是具有普适性、超越性、公正性和人本性的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0.
孟子的道德主体思想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具有深刻影响。孟子认为人的道德本性即善性是道德主体 ,道德本性在原初状态是平等的 ,人类本性中先天具有善的萌芽 ,但要真正由此形成高尚的品德 ,还要靠道德主体的自身修养 ,而修养的关键在于善性的弘扬和内在超越。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个体道德修养仍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伦理学中,一些不同进路的理论不约而同地对倾向问题进行了研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道德与人的关系。一部分学者认为,人具有某种道德倾向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道德判断,对道德的或是不道德的行为有预先决定的作用。伦理一般主义者与伦理特殊主义者就道德原则合理性问题展开论争,前者认为,道德原则作为道德倾向而存在,后者则彻底否认了道德原则的合理性。一些学者通过自然因果律和道德原则的比较所得出的理论给道德倾向的研究带来了一些重要启示:第一,进行道德的本质倾向和非本质倾向的研究能够更深入地认识道德的归因;第二,道德倾向作为道德原则的本质这一新的理论观点与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原则理论并不矛盾;第三,道德倾向在道德选择中展示出自主性和自由性的同时,受复杂的外部和内部条件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在西方主流国际政治理论中,道德怀疑论、道德相对主义甚至道德虚无主义大行其道。道德在当前国际政治中的存在与价值是不容否认的,它源自于国际道德本身的特殊规定性,国际社会的规则、准则、制度本身就体现着国际道德的基本规范和要求。由于国际社会对国际道德准则及其内涵尚未达成共识,国际道德缺乏强制力,以及"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的制约,国际道德的发展步履维艰,但全球化的到来又使国际道德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生态伦理学把伦理学知识领域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共同体扩大到“人-自然”共同体。这就是说,不仅存在把人当作目的的伦理学,而且存在把“人-自然”系统当作目的伦理学。这一伦理学不仅以人为尺度,即以人的利益作为伦理标准,而且以“人-自然”系统的和谐发展为尺度,承认生物物种的生存权利,尊重和维护地球上的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因而应该制订生态伦理学的道德原则。我们认为,生态伦理学有如下的基本原则。 一、爱护从而尊重生命和自然界 这是生态伦理学的命令性原则,是它的最高行为原则。从伦…  相似文献   

14.
绝对命令在康德的哲学中是道德科学的最高原则并具有普遍有效性,其始基坐落于康德关于人性的认知与分析。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人的本性是绝对命令的基础,绝对命令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还原为人的本性的相关内容。康德所指出的道德实践的路径,就是一个从人的本性出发的,经由人的本性向人的本性回归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政治理论、道德理论、世界观、人生观及方法论的视角,探讨了高校德育建设的特点和原则。认为,高校德育建设的特点和原则取决于:一是德育理论本身的特性与规律;二是德育对象身心发展的水平与要求。  相似文献   

16.
传统伦理学认为,康德在对行为的道德价值进行判断时,主要依据该行为的准则是否符合道德的最高原则,并且该行为是否是出于义务动机而做出的.这种观点会导致对“有爱好或欲望在场的行为”的道德价值问题的错误判断.当某人出于有效而主要的道德动机,即义务动机而行为时,该行为是可以得到道德辩护的,其行为者在道德上也是合格的.出于义务而行为的行为者不仅具有环境和需要的独立性,也体现着康德的“自由”理念.  相似文献   

17.
关于从阶级观点看待社会的道德文化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曾作了原则上的解决,同时近几十年来,这方面差不多所有主要专家都对这个问题发表了意见。但在深入探讨中,关于道德的阶级性和全人类性问题,甚至在伦理学家中看法也比较混乱,难以解决。伦理学领域的许多专家指出,学者们围绕这个问题的热烈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道德的阶级性”,特别是“道德的全人类性”概念本身引起极大的意见分歧。几乎每一个从事于某个道德理论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为全人类创建了从过去和现在的暴虐中解放出来的科学,改造世界的科学。在永远结束人对人的不人道的理论原则和组织原则方面,马克思给后代留下了丰富的遗产。除马克思改造世界的科学外,目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还可以看到马克思和他的拥护者所取得的重大成就。首先是出现了实际存在的社会主义,工人阶级掌权的社会正在我们这个星球的四大洲上稳步地朝着马克思确立的消灭阶级、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这个目标前进。其次,在100多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以及民族、民主主义政党中有着5,000余万名拥护者。作为工人组织和工人运动的领袖,作为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的创始人,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及美国工人所存在的问题和前途。他不仅描述和评论与美国工人阶  相似文献   

19.
1 .主要特点韩国的中小学生从三年级到十年级都要上道德教育课 ,课程旨在帮助他们了解自己 ,理解作为韩国社会的一员所应承担的角色和责任 ,并学习韩国人为了过上美好的生活而应该遵守的核心的道德规范和各种规矩。因此 ,道德教育的重点是将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内化。此外 ,道德教育还强调发展价值判断能力———在当代社会生活中 ,这是理性地解决道德问题所必须具备的本领。从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 ,道德教育课的名称是“正当的生活”。三到六年级的道德教育课关注的是培养基本的道德习惯 ,了解道德准则和规范 ,并发展道德判断能力。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提供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间接地造成了人们伦理道德原则的失落.但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是直接导致道德"理想国"覆灭的罪魁.外部社会条件的变化、人类特殊的心理结构特点、道德认识水平的相对滞后等都是它形成的原因.为了使既"好"又"善"的生活成为可能,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坚守良心和道德的自律,培养伦理宽容,坚持"善"高于"真","应做"优先于"能做"的行为原则,构建和谐共生的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