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具身认知强调人的身体本身是认知活动的基础,受这一立场启发,人工智能的研究不再囿于模拟大脑的计算-表征框架而有了具身化转向。具身的人工智能体是否可能,成为一个新的问题。从“具身”的视角看,须首先消除心、身二元论思维,从而彻底摆脱传统人工智能采用的计算-表征思路,以及将人类心灵和身体视为心灵和身体的唯一形式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身体”不是一种与“心灵”对立的实体,身体的“具身性”在于它自身负载着能够有效应对环境的机制,从而本身是认知活动的基础或一个环节。在此意义上,以应对世界的活动为模型的人工智能体可能具身化,从而“在-世界中-存在”,此时,“人工智能的身体=人类创造的身体形式≠人类的身体”。  相似文献   

2.
许璐 《理论界》2012,(6):73-75
自认知科学兴起后,认知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无身认知到具身认知的转变。由于无身认知无法从本质上解释知觉与意识,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具身认知的发展促使认知科学家们关注身体,并从身体感受性、身体的运动机能、身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研究认知,为认知科学研究打开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道德的心理物理学:现象、机制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凯平  喻丰 《中国社会科学》2012,(12):28-45,206
实验伦理学的一些研究发现,诸如上下、左右、高低、轻重、软硬、强弱、大小、远近、明暗、洁脏、甜苦、香臭、热冷等物理变量的改变与心理变量存在对应关系。物理变量的改变在具体情境中可使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发生较大变化,从而使该类研究成为了实验伦理学领域中一个探索方向,我们将其命名为道德的心理物理学。这种借助物理变量来理解抽象道德概念的心理机制,涉及表征认知、隐喻认知和具身认知三种思维策略。基于计算机模型的表征认知与隐喻认知从概念层面上将物理变量与道德概念建立语义联系,而基于生物有机体模型的具身认知则通过具体的身体状态和动作的变化与道德概念建立联系。这三种认知方式形成的物理变量与道德概念之间联结成带有道德意涵的认知单元,它将作为认知过程的载体影响人类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同时,这种两阶段模型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人类的内在思维特性以及社会文化和历史时代的影响,因此,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实证探索与跨文化分析,以期对个体的道德教育与社会政策的制定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猛 《兰州学刊》2013,(3):13-19
认知研究中的认知主义以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为基本哲学立场,将认知看做与物理身体无本质关系的信息处理过程。具身化认知的进路挑战了传统认知主义的这一立场,提出认知研究必须将身体纳入考虑之列。然而,具身化认知研究者们对在认知中发挥作用的身体的理解不尽相同,有的仅仅考虑作为认识的物理和因果基础的身体,有的考虑身体在认知中的功能性作用,而有的则将身体性的意识体验纳入研究之中。在具身化认知进路中,自然化现象学主张将传统现象学自然化,以便在认知研究中吸收其研究成果。根据基本的立场的不同,自然化现象学又分为"激进的方案"与"温和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础。从本质上来说,隐喻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概念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种事物、概念。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理解、命名那些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人类的认知始于身体经验的物质基础,而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原型集合体,身体经验因此成为各式各样隐喻的来源模式。本文根据隐喻概念理论,以汉英身体部位词"头"和"head"为例,从认知的角度来解读其中所揭示的人类认知规律。含有"头"和"head"的汉英习语都源自人们对自己身体部位的各种体验,而隐喻在这些习语语义的形成和抽象化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过渡礼仪对个体有从自然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的意义,对人之身体的生物性与社会(文化)性双重属性的认知为近年来各界对人身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岭寨红瑶的诞生礼从婴儿"脱身"到满月的见身认亲再从满月到对岁的卜志改运,不仅实现了产妇和新生儿的身份转换,还使得每一个新生的个体经历从"自然"身体向社会身体的转化,并以身体为媒介逐步融入到与社会和周遭环境的互动之中。  相似文献   

7.
叶浩生 《社会科学》2013,(5):117-128
身体在西方传统文化思想中一直处于受压抑或被遗忘的地位。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心智的具身特征逐渐成为许多学科的热门话题。具身心智的中心主张是,认知、思维、情绪、判断、推理、知觉、态度等心智活动是基于身体和源于身体的。身体与世界的互动塑造了心智的性质和方式。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为心智具身性提供了神经生物学的依据,而心理学的行为实验则证明身体的感觉—运动系统对心智产生实质性影响。大量的中文成语借助身体感受和身体动作来表达抽象理念和复杂情感,更进一步佐证了心智的具身特征。  相似文献   

8.
具身认知科学发展了一些新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其中的一些仅仅补充和修正了传统的认知观念;而另一些则对传统的认知观念和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战.具身认知理论是否与传统认知相容,这取决于新概念和方法与旧概念和方法的区别程度,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具身性能够在新方案中获得成功.本文分析了两种不同的具身认知观:一种是温和的具身认知观,它与传统的表征计算的基本假设相容;另一种是激进的具身认知观,它挑战了表征计算的基本假设,认为心智的表征计算观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英语“eye”隐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常用自己最熟悉的身体部位构成身体隐喻概念,去认知、体验和感受其他领域的隐喻概念。英语"eye"的本义及其直接投射、容器隐喻、情感及通感隐喻、颜色隐喻这几方面揭示了某些概念的形成过程。"eye"的认知发展过程体现出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人脑的概念结构在本质即是隐喻的。本文所探讨的隐喻构建基本要素系统从隐喻最基本的要素出发,分析了各个要素之间最紧密的联系,并进一步从例证分析隐喻研究中最重要的概念入手,揭示了隐喻不同的心理表征形式及其理解过程加工特点等等,这些研究对理解人类认知和思维的本质特征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为理解不同文化规约中的隐喻提供了线索。由于Lakoff在后续研究中存在着忽视文化因素对隐喻理解影响的缺憾,本文将文化因素对隐喻建构中肖似性的影响也作以添充,认为所有经验基础都发生在文化预设的大背景之中,文化因素在隐喻的始发域与目标域之间也起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而隐喻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正是一定文化的最佳载体。  相似文献   

11.
刘传霞 《晋阳学刊》2011,(1):129-134
疯癫不是一般医学意义上的疾病,也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实在,而是一种历史话语建构。作为一种文化隐喻和意义符号,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又一次经历巨大转换的20世纪80年代,它再次获得了出场机会和言说权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书写自我和社会的文化符码。它的出场及其话语变迁,与中国知识分子对做为个体的自我在巨大社会权力网络中的地位认知和认同紧密相关,与中国社会现代性进程的推进有关。从某种意义上来看,20世纪80年代文学中的疯癫话语史,就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论与隐喻认知的工作机制密切联系。隐喻的构成特点决定隐喻的理解和翻译是一个具有目的性、跨文化的选择过程。翻译时,针对目的性强的源文本和译文,应首先分析源文和译文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再对源文本中的隐喻信息进行必要的筛选、修改或增删,运用各种修辞手段进行翻译;针对具有明显文化特征的隐喻,翻译时不妨灵活运用直译加注、替换喻体或转化喻体等方法。有时为保证译文的语际连贯性,翻译时还可采用添加喻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的角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在传统的修辞学中,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然而在新生的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并且被认为是一种很重要的认知工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在表达抽象的情感中,隐喻无处不在。文章通过研究英语和汉语中大量的"爱"的隐喻,发现由于人类共同的生活经历,认知上和语言上的共同性,英语和汉语中有很多关于"爱"的共同的隐喻。然而,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也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4.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现代隐喻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与行为方式,一种认知手段.隐喻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特定民族的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翻译隐喻时,译者要根据隐喻的认知方式,采取不同的翻译手段,以取得文化传真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境经过内在化的过程,可以成为认知语境。语境内在化后,以图式结构的形式储存于大脑中,随时被激活。阅读理解过程就是读者不断提取头脑中的有关信息与作者相互交流的过程,本文通过语篇理解的三个不同层次单词及短语、句子、篇章来验证认知语境对阅读理解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张晶晶 《兰州学刊》2011,(5):131-134
西方现代哲学经历了从经验主义到唯理主义,再到体验主义的转向,而在语言学界,从结构主义到生成语法,再到认知语言学,正是这一哲学转向的具体体现。文章对汉语取舍构式的研究就是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而认知语言学的根基正是体验主义哲学。像"宁可"、"与其……不如……"、"非得……"和"偏偏……"等取舍构式,所表达的都是取舍主体根据自身的主观标准对取舍项所进行的抉择。  相似文献   

17.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普遍性的原因,也指出了英语教学中隐喻的重要性。涉及到隐喻的英语语言现象是中国学生理解和运用的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尝试将认知隐喻学中有关概念隐喻的理论引入英语教学中,并探讨其应用价值,以探索解决英语教学中涉及到隐喻现象的教学难点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听力理解的过程即是解码的过程,听力是一个接受、理解声音信息(听力理解)的过程,是听者对说者所传来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即解码理论)。从解码理论入手来揭示听力进阶的一些生理及心理认知机理,强调通过大量有意义的阅读输入语言文化“浸润学习”来增加学生对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和感悟,建立系统丰满的“图式”(schema),以利于在听力活动中有效地解码、分析、猜测和判断。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大学英语教材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视角,在此主要从隐喻能力的习得性、隐喻纳入教材的必要性和隐喻纳入教材的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但在教材建设的过程中,“隐喻密度”的大小问题、“隐喻类型”的分布问题、“隐喻能力”培养的方式问题等需要我们进一步地论证,以期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改变英语学习者英语表达的“不流利性”、“中国风味”、“不自然不地道”的母语概念结构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