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亲子趣事     
《女性天地》2010,(10):52-52
“老”字辈 最近因为看太多电视剧,豆丁宝贝开始喊爸爸妈妈“老爸老妈”,大哥哥在家里住着,豆丁喊他“老哥”。有一天,乡下爷爷来了,豆丁拖长嗓音喊:“老爷——”  相似文献   

2.
凤凰 《老年世界》2006,(18):26-26
爷爷喜欢吃红烧肉。而且特别喜欢吃奶奶做的红烧肉。可是前不久,奶奶去世了。那天,只有我和爷爷在家。我想爷爷好久没有吃红烧肉了,于是就特地为他做了一盆红烧肉。端上桌.爷爷就笑开了:“啊,又吃红烧肉了!”爷爷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突然,他眼泪就掉下来了。我见了,就知道爷爷吃红烧肉又想起奶奶了。果然,爷爷就说:“你奶奶要是在就好了……”我说:“爷爷,奶奶做的好吃,还是我做的好吃?”爷爷说:“你做的好吃!”我说:“好吃,那你就多吃点!”说着,我给爷爷递过去一张纸巾。  相似文献   

3.
陈昱文 《老年人》2004,(9):31-31
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小说,每当放学回家,把书包一丢,就只顾看起小说来。有时还把小说带到学校,上课也看。由于心思不在学习上,我的成绩直线下降,老师察觉到了,爷爷也知道了。一天,放学回家,我又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如痴如醉地看起了小说。不知何时,爷爷站到了我的跟前,问:你在看什么书呀,看得这么着迷?”我有点不好意思,支支吾吾地说:“看小说。”爷爷又问:作业做了吗?”我漫不经心地回答道:“还没呢。”话音刚落,爷爷脸色骤变,严肃地对我说:“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把课堂上的东西学好,有时间再看一些课外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做事要有主次…  相似文献   

4.
绘丹 《老年世界》2011,(2):21-21
爷爷已退休多年。听父亲说,他曾经是令人仰慕的大经理。孙子小张,一个典型的80后时尚青年,对“成功”和名人的崇拜不言而喻。在小张心中,爷爷当然是他的偶像之一,他也渴望成为爷爷那样“有钱的成功者”。爷爷给予的所有指点,他都记在心上,他觉得和爷爷沟通起来特容易,因此,爷孙俩时常在一块聊天。  相似文献   

5.
祖孙情     
爷爷病了,可急坏了刚三岁的胖乎乎的小孙孙。他站在病床前,一双白嫩嫩的小手抱着爷爷的头,边摇边哭边喊:“爷爷……你怎么了?”奶声奶气的哭喊声,让前来探望的客人也陪着流泪。好久好久,奶奶哄住他,对他说:“爷爷睡着了,等会儿醒来就带你去玩。”客人们也附和着:“好宝宝,乖孙孙是不哭鼻子的。”在大家的劝说下,小孙孙才安静下来,坐到沙发上,用小手抹着脸上的泪珠。他两只眼睛瞪得圆圆的,望着床上的爷爷。客人陆续离去后,小孙孙又跑到床前,用小手摸着爷爷的头,轻声地问:“爷爷好了吗?爷爷!”在爷爷的病床前,小孙孙一…  相似文献   

6.
端午节那天晚上,爷爷打电话给我。在电话里,他朗读了《秀才和放牛娃》故事的全文,并要我猜猜“秀才”和“放牛娃”各姓什么。过了几分钟,我给爷爷回电话说,谜底不就是我的名字吗?“田米”,说出来后,爷爷和我都哈哈大笑起来,爷爷连声说真是巧呀,算你捡了个大便宜。  相似文献   

7.
吾之 《老年世界》2011,(9):38-38
马三立先生一生乐观平和,从不言老。他88岁的时候,在天津举行盛大的从艺80周年告别演出,一个小胖子上台给马老献花说:“祝马爷爷健康长寿。”马老却说:“岁数上我是你爷爷,体重上你是我爷爷。”这突如其来的“包袱”,把大家逗得掌声如雷。  相似文献   

8.
文化宫     
《老年人》2001,(1)
爱晚亭副刊老少乐零件多了“爷爷,我把电视机拆了。”“没把零件弄丢吧?”  “没丢!我把它装好了,还多出几个零件呢!”(蒋振民)买个地球“爷爷,地球和皮球都是球吧?”  “是呀。地球大,皮球小。”  “我喜欢拍大球,爷爷,给我买一个地球吧。”(小风)冰川探险“奶奶,我长大了要去冰川探险。”  “好,浩浩。”  “我想每天训练自己。”  “怎么训练啊?”  “吃冰淇淋。”并不见得“豆豆,你看蚂蚁多勤劳,从不浪费时间去玩耍。”  “奶奶,您说的不对。我每次到公园玩,怎么总是遇到它们?”看舌头晓晓肚子疼,奶奶领着…  相似文献   

9.
奶奶的情书     
他问爷爷:“爷爷,奶奶给你写过情书吗?”爷爷微笑着抚着身上奶奶亲手做的衣服说:“这算不算情书?”他撇撇嘴:“不算,情书是有字的。”几年后,爷爷下葬时.他拿出那件衣服,却不小心扯开了线缝。一块绣帕掉了出来.上面绣了爷爷的名字。原来.奶奶是那么浪漫。  相似文献   

10.
我的爸爸妈妈都在乡镇工作。因为乡下的条件差,他们便把我转到城关镇小学读书。这样,我就跟住在县城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了。爷爷对我要求严格,奶奶则很慈祥。他们经常演“双簧戏”,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启发教育我不断进步。我读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还可以,但爷爷要求我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每天还要做一些课外练习题。有时候,我看动画片入了迷,坐在电视机前久久不愿离开。爷爷这时就会虎着脸,不停地催促我,要我先去完成作业。我嘴里答应,脚却不动步。奶奶见爷爷喊我没有效果,就拉长声音说:“不要催了,让她看电视吧,跟不上班就叫她…  相似文献   

11.
儿子服他爷     
我的儿子,最怕他爷爷,也最尊敬他爷爷,信服他爷爷。他可以肆无忌惮地在我面前发脾气、耍态度,也敢在他妈面前扯开嗓子吵吵闹闹,但从来不在爷爷面前高嗓门说话。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笨小子,为何就慑服他爷爷呢?我百思才得其解。我在儿子面前是少有威信的。比如那次吃午饭,他吃了一小碗就撂下碗筷,我要他再盛一碗,他说:“我吃不下了。”我说:“吃不下就出去,给你一个讨饭碗。”他不干了,说我要饿死他,还说要他妈妈不做饭也要饿死我。我站起身,想去“镇压”他,被他爷爷制止了。他爷爷不怒而威,只平和地说了一句:“龚也,再吃…  相似文献   

12.
新月 《当代老年》2006,(3):34-34
我10岁生日礼物是一小碟煮黄豆。那天中午一放学,就看到案板碟子里放了10颗黄亮亮的豆子,好香!“丫,这豆子是爷爷特意给你过生日煮的,还放了酱油,快吃吧!”说着爷爷便捏起一颗送进我嘴里:“好吃吗?”“好吃!爷爷你也吃吧!”我拣出一颗豆子往爷爷嘴里塞,  相似文献   

13.
舒展 《老人天地》2010,(9):27-27
我的孙女乳名叫阿琳娜,今年11岁,这孩子是个性格开朗、天生爱笑的小妮儿。她自称是“半个老外”,因为她妈妈是俄罗斯人。她看了电视航天节目之后,突然问我:“爷爷,考你一个问题:什么船永远不下水,也不着地?”我想了半天说:“旱船!”她哈哈一笑说:“宇宙飞船!”她又问我:  相似文献   

14.
萍聚 《当代老年》2011,(8):24-25
重庆市垫江县有个远近闻名的“爷爷维权团”,团里18位老人,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也有60多岁。这些年逾花甲的老人却个个精神抖擞,常年奔波在维权第一线。“爷爷维权团”的“领头羊”,今年82岁的皮志贤更是冲在维权最前面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15.
老人的美丽     
姜晓云 《老年世界》2006,(21):31-31
爷爷70岁了,尽管满头白发,银须飘飘,却是目光炯炯、精神矍铄。一位记者采访爷爷时,爷爷以他的博学多才和幽默机智,对答如流。记者佩服得不得了,情不自禁地夸爷爷是“迷人的老翁”。  相似文献   

16.
“记得少年骑竹马,转眼已是白头翁”。喊人家做爷爷才是恍如昨日的事,一转眼自己已成了爷爷。我没有读过正规大学,工作几十年也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仅留下了一头白发和沟壑般的皱纹。对错综复杂的生活,刚理出一点头绪,就“解甲归田”了,这如同一枚成熟的果子被摘下来,有一种离开母体的痛楚。想想瓜熟蒂落是自然规律,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要退休也是不可抗拒的,心里也就释然。看来关键是退下来怎么办,怎样找准自己的位置。是整天看电视闲得无聊,还是打牌搓麻将来消磨时间?是躺在安乐椅上过晚年,还是继续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黄晓燕  蔡菲 《老年人》2004,(10):26-27
27年前,我出生在重庆万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爷爷是中学教师,奶奶是图书管理员,爸爸是工程师,妈妈在一家幼儿园当老师。生长在这样的“书香门第”,照理说无比幸福,然而我一生下来就受到奶奶的仇视,因为我不是男孩,而是一个女孩。 奶奶年轻时很漂亮。她本是市郊的农家女子,但读过中学,就想跳出“农门”。经人介绍,她嫁给了我那当教师的爷爷,后被照顾到学校图书馆工作。奶奶做了城里人,但封建思想很重,而且信神信鬼。她怀我爸爸时,到处找人预测男女,算命先生说她怀的是女孩,她信以为真,竟背着爷爷去乡下吃草药打胎。胎儿勉强打下了,一看却是个…  相似文献   

18.
病中的奶奶     
贺川芝 《老年人》2004,(12):32-32
爷爷退休前是一个中学的高级教师,虽然教的是数学课,但他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奶奶说他爱玩、会玩,玩的花样多,什么打球、下棋、跳舞,还有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就说打门球吧,我们这儿刚兴起来的时候,爷爷就报名参加训练了。每天一大早,我还躺在被窝里,他就拿起球棒去练球了。那时,门球场离家不远,我常去看爷爷练球。有好几回看到爷爷打球跟别人争吵,很不理解,就在回家的路上说:“爷爷啊,干嘛那么认真,不就是为了玩儿吗?”玩,玩也要讲游戏规则,玩出水平嘛。”爷爷就是这么一个认真的人。还别说,正是他认真苦练,不久就成了学校门球队的“第一杆”…  相似文献   

19.
高考记忆     
侯殿 《老年世界》2011,(15):25-25
我是1964年从丰镇中学考上大学的,好像那个年代还没有现在这么规范的“高考”、“中考”一说,只是直呼其名:考大学、考高中。考完后我立即回到八十里外的老家。一进门,已退休在家的爷爷劈头就问:“怎么今年这么早就回来了?”我说:“考完了”。“考完了?”爷爷用不解的眼光反问。“考完大学了。”我补充说,爷爷又重复了好几遍“考完大学了”。可见,那时的高考,悄无声息,在家长都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完成了如今所说的“决定命运”的一搏。根本就没有当今校门外面那黑压压的家长群。  相似文献   

20.
满腹心事的老人 一天中午,老年公寓的秦爷爷走进社工站,让社工帮忙问问自己这个月的入住费用交了没有。社工不解地问:“您的入住费用不是每月自己交吗?”秦爷爷说:“我的入住手续和入住费用都是孩子经办的。”社工很奇怪:“既然都交给孩子办理了,那您为什么还要操心呢?”秦爷爷说:“一言难尽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